大气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大气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大气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大气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大气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气的定义: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总和。2、 环境空气的定义: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3、 大气污染主要类型:煤炭型(还原型)SO2、CO、颗粒物 汽车尾气型(氧化型)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企业产生的主要的一次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的照射下能引起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 混合型包括以煤炭为燃料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以及从各类工厂企业排出的各种化学物质等4、 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指数的范围从0到500,其中50、100、200分别对应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二、三级标准的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500 则对应于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污染水平。5、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1) 清洁生产: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2) 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6、一次污染物的概念: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主要有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碳氧化物(CO、CO2)及有机化合物(C1C10化合物)等 二次污染物的概念: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主要有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7、气态污染物种类: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碳氧化物(CO、CO2)及有机化合物(C1C10化合物)(VOCs)、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 颗粒污染物种类:粉尘、烟、飞灰、黑烟、霾(或灰霾)、雾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值的大小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又可称为过量空气技术高的好处?低的好处?12、温度测量: 1.5m高、百叶箱内气温。 C=5/9(F-32);K=C=273.15 湿度测量: P69 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 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湿度的百分比 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 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露点同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我国10分,国外8分)国外八等分云量*1.25=我国十等分云量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低云量:低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云量记录:一般总云量和低云量以分数的形式记入观测记录。总云量做分子,低云量做分母,如10/7,5/5,7/2等,任何情况下,低云量不得大于总云量。13、典型烟流形状: 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or弱稳) 扇型(逆温) 爬升型(下稳,上不稳) 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14、温度层结:15、逆温类型: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见P77)16、大气湍流:大气的无规则运动;原因:温度垂直分布不均(不稳定)引起的热力湍流;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湍流17、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有哪些影响?18、燃烧过程其他污染物形成铅污染的主要原因?19、高斯扩散模式(P88)重点理解20、烟气抬升高度原因及计算P93,P92污染物浓度的估算小节重点21、P117烟囱高度计算,计算题22、粒数筛下累积频率:小于第i个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个数见P131拐点的含义23、空气动力学直径da: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圆球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ds: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直径24、粉尘的物理性质P143这一节自己看,注意整理适用范围以及一些表达式25、净化装置P151技术指标: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压力损失经济指标:设备费、运行费、占地面积26、P177旋风除尘器: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普通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等组成 气流沿外壁由上向下旋转运动:外涡旋 旋转气流在锥体底部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内涡旋 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 气流运动包括切向、轴向和径向: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 27、 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 1) 二次效应被捕集粒子的重新进入气流在较小粒径区间内,理应逸出的粒子由于聚集或被较大尘粒撞向壁面而脱离气流获得捕集,实际效率高于理论效率在较大粒径区间,粒子被反弹回气流或沉积的尘粒被重新吹起,实际效率低于理论效率通过环状雾化器将水喷淋在旋风除尘器内壁上,能有效地控制二次效应 临界入口速度2) 比例尺寸在相同的切向速度下,筒体直径愈小,离心力愈大,除尘效率愈高;筒体直径过小,粒子容易逃逸,效率下降。锥体适当加长,对提高除尘效率有利排出管直径愈少分割直径愈小,即除尘效率愈高;直径太小,压力降增加,一般取排出管直径de=(0.40.65)D。特征长度(natural length)-亚历山大公式旋风除尘器排出管以下部分的长度应当接近或等于特征长度,筒体和锥体的总高度以不大于五倍的筒体直径为宜。 比例变化性能趋向投资趋向压力损失效率增大旋风除尘器直径降低降低提高加长筒体稍有降低提高提高增大入口面积(流量不变)降低降低增大入口面积(速度不变)提高降低降低加长锥体稍有降低提高提高增大锥体的排出孔稍有降低提高或降低减小锥体的排出孔稍有提高提高或降低加长排出管伸入器内的长度提高提高或降低提高增大排气管管径降低降低提高3) 烟尘的物理性质:气体的密度和粘度、尘粒的大小和比重、烟气含尘浓度 4) 操作变量提高烟气入口流速,旋风除尘器分割直径变小,除尘器性能改善 入口流速过大,已沉积的粒子有可能再次被吹起,重新卷入气流中,除尘效率下降效率最高时的入口速度 28、 1)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P189)i.悬浮粒子荷电高压直流电晕ii.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延续的电晕电场(单区电除尘器)或光滑的不放电的电极之间的纯静电场(双区电除尘器)iii.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振打除去接地电极上的粉尘层并使其落入灰斗 2)有效驱进速度计算P197 电除闭塞P209;电晕闭塞P196;电除集尘重新扬起的原因P201;电除特性影响因素P205;颗粒停止距离计算?29、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P211;滤料P21530、 湿式除尘器除尘机理P227;合理选择考虑因素P239(1)(2)(3)(4)(5)(6)31、 吸附固定床饱和度、穿透时间/保护时间P29432、 催化净化有效系数?影响寿命因素P30633、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重点:硫氧化物的定义;有机硫的脱除;降低地面SO2浓度的有效方法;流化床脱硫的主要因素(P336)-钙硫比、煅烧温度、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和孔隙结构、脱硫剂种类;主要脱硫技术有哪些?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比较(P370)34、 第九章重点: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P380);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传统的与先进的】(P389);烟气脱硝的主要种类(P399);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P404)35、 VOCs控制技术可分为两类i.防止泄漏为主的预防性措施:替换原材料;改变运行条件;更换设备等ii.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性措施36、 TVOCs定义: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详见P414)37、 燃烧法控制VOCs污染(几种工艺比较P429)38、 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几种工艺比较P459)39、 汽油车、柴油车的区别:汽油车发动机燃烧是预混火焰,柴油车是扩散火焰;柴油车发动机压缩比高,热效率比汽油车高30%50%;柴油车发动机以喷油雾化的方式燃烧产生碳烟较多;柴油车经济性好,马力大,最先实现3升车;汽油车加速性好,正在开发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40、 汽油喷射系统中,汽油喷进空气是在哪个位置?41、 降低污染排放的发动机技术(P482)42、 汽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技术(P484)43、 i. 温室气体: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这类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ii.温室效应定义: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是的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变热,这就是温室效应44、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45、 两控区: 两控区指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共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5个地市,占国土面积11.4%,其中酸雨控制区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4%,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为2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46、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C,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i.首先,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ii.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iii.城市里中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却相应减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iiii.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