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毕业设计.doc_第1页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毕业设计.doc_第2页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毕业设计.doc_第3页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毕业设计.doc_第4页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江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以HY房地产公司为例 院(系) 专业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起讫日期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严峻。要在竞争中寻求发展,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财务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特别是筹资负债中的合理运用十分重要。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财务杠杆的理论进行了浅要分析,又在结合理论研究,选取具体案例,对具体一家公司在十多年间财务杠杆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效果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关键词:财务杠杆;财务分析;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效应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As the scale of and number of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 the market competition which each company is facing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To seek to develop in the competition, money is without doubt indispensable. Financial leverage using in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financing liabilities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 first analyze to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leverage. The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oretical research, specific case, of a specific company in ten years the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is analyzed, and pointed out the effect and the insufficiency,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Key words: Financial leverage; Financial analysis; Financial leverage coefficient 目 录第一章 财务杠杆原理相关理论11.1财务杠杆的概念11.2杠杆效应产生的根源11.3财务杠杆及其作用程度的计量2第二章 财务杠杆影响因素分析32.1内部因素32.2外部因素5第三章 HY公司财务杠杆运用情况分析63.1 HY公司情况介绍63.2 HY公司财务杠杆运用情况63.3 HY公司财务杠杆应用效果93.4 HY公司财务杠杆应用存在的问题10第四章 HY公司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的措施124.1构建财务杠杆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的变动适时调整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124.2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不同的财务杠杆,实现公司内部财务杠杆的差异化运用134.3建立股权融资机制,实现公司股权变动与财务杠杆规模、结构的动态匹配134.4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公司对银行信贷的依赖,规避较高的财务风险14结束语14致 谢15参考文献16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财务杠杆原理相关理论1.1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企业的负债程度,通常用企业债务资本与资本总额或权益资本的比例来表示。企业的财务杠杆来自于固定的筹资成本。在企业负债经营且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从而使得息税前利润发生增减变动时,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资本成本就会相应地减少或增加,从而给普通股股东带来一定的利益或损失。这种由于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或小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情况,称作财务杠杆效应。1.2 杠杆效应产生的根源1.2.1财务费用的固定性如果公司的资本结构只是单一由权益资本组成而不存在债务资本,那么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与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但是,在公司有负债筹资的情况下,公司的资本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部分组成。由于债务资本的存在(如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财务费用,而不论是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还是融资租赁,其所产生的财务费用都是固定的。所以,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股盈余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应变小。反之,当息税前利润减小时,每股盈余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增加。可见,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使每股盈余对息税前利润的变化更加敏感。财务杠杆作用正是以固定的财务费用为支点,通过息税前利润的小幅度变动而引起每股盈余的较大变动。可以说,公司以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发行优先股等方式筹集的债务资本所产生的固定财务费用,正是财务杠杆发挥其效应的前提条件。1.2.2财务费用的税收屏蔽性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公司由于债务资本产生的相关费用作为财务费用,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种对财务费用税前扣除的规定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相应减少了应纳所得税额。也就是国家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负担了企业债务利息的一部分。而作为企业的听有者来讲,由于国家分担了部分债务利息,使得所有者取得了额外收益,户业的价值也得到了增加。这就是财务费用的税收屏蔽作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作用债务总额x债务利率x企业所得税税率,即利息抵税作用债务利息X企业所得税税率。也就是说,拥有相同资产规模、相同销售收入的公司,由于其资本结构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财务费用会导致其应交所得税在数额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公司的债务利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公司的负债规模越大,由债务利息产生的抵税作用也就越大。这往往成为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的重要原因。1.3财务杠杆及其作用程度的计量1.3.1财务杠杆的计量方法因为财务杠杆是负债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所以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量: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负债资产总额。由于企业所属行业、风险偏好、发展程度、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其财务杠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高成长性的公司,为了适应其发展、扩张的需要,财务杠杆可能相对较高,但对于已经成熟且步入稳定的公司,财务杠杆就会相对较低,否则极大的偿债风险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1.3.2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计量方法财务杠杆作用程度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它是指由息税前利润的变化而引起的每股盈余的变化,即每股盈余对息税前利润变化的敏感程度。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DFL=EPS/EPSEBIT/EBIT公式中:DFL财务杠杆系数 EPS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EBIT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 EBIT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上述公式还可以推导为:DFL=EBITEBIT-I-D1-r公式中:I债务利息 D优先股股息 r企业所得税税率通过对上述公式的分析可知:(1)财务杠杆系数的人小取决于利息费用和息税前利润两个因素。在利息费用保持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低,可见息税前利润与财务杠杆系数成反比例关系。当息税前利润固定不变时,利息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高,也就是说利息费用与财务杠杆系数成正比例关系。(2)当EBIT0时,0DFL1。此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财务杠杆作用依然存在,息税前利润的增加仍然会带动每股盈余的增加。但是企业由于亏损导致债务的本息无力偿还,此时的首要任务应是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或降低财务风险。(3)当0EBITI时,DFL0:当IEBIT2I时,DFL2。我们把DFL0和DFL2称为高风险经营区或高敏感经营区。此时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较大,财务风险较高。当EBITI时,DFL,即企业的税前利润越趋近于零,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所而临的财务风险越高。(4)当EBIT2I时,1DFL2。其中,当EBIT2I时,DFL=2,此时财务杠杆发挥着较明显的效应。但是,随着EBIT逐渐增大,DFL逐渐减小,当EBIT时,DFL1,也就是说息税前利润越大,财务杠杆的效用越不明显,企业到期无力偿还本息的可能性越小,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低。因此,我们把EBIT2时,1DFL2这一范围称为安全的财务杠杆效应区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企业正常盈利的情况下,DFL通常大于1,也就是说,息税前利润的增长能够引起每股盈余成倍地增长,而当息税前利润呈负增长时,通常会引起每股盈余加倍降低。第二章 财务杠杆影响因素分析2.1内部因素2.1.1代理成本代理成本按照其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债权代理成本和股权代理成本。债权的代理成本是由债权人只能从企业获得固定利息收益,而无权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引发的。当债权人将资金投入企业后,企业的经营者或股东可能会违背与债权人签订的借款协议,将债权人的资金用于高风险项目,以寻求高额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承担了协议外的风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风险补偿。为了使自身的权利不被股东侵害,债权人会通过增加借款合同的保护性条款以及对资金用途加强监督等方法来保护其合法权益。而这些方法的运用必然会导致代理成本有所增加,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这部分代理成本也会随之增加。通常,债权人通过提高债务利率的方式将其代理成本的增加转嫁给企业。所以,企业在考虑财务杠杆水平之时,需要考虑债权的代理成本。股权的代理成本发生在内、外部股权并存的公司。所谓股权代理成本是指与公司外部股权相关联的代理成本。相对于外部股权来讲,内部股权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资产使用以及信息获得等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这就可能引发内部股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与外部股东发生利益冲突。同债权人类似,外部股东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监督公司以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这部分监督成本就是股权的代理成本,它会随着公司外部股权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股权代理成本与债权代理成本的和称为总代理成本。在公司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债务资本的增加会导致股权代理成本的下降和债权代理成本的上升,同理,外部权益资本的增加会导致债权代理成本的下降和股权代理成本的上升。通常,在不考虑税收和破产成本的情况下,使公司总代理成本最小的资本结构是优的,此时的财务杠杆水平也是较为合理的。2.1.2破产成本破产成本即财务拮据成本,是指企业出现支付危机的成本。目前,破产成本被普遍认为是财务杠杆使用上的最大制约因素。因为财务杠杆越高,企业需要支付的债务利息就越多,面临的偿债风险就越高,发生破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企业破产风险的程度取决于其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分布的稳定性。如果企业的收益不稳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就会较高,为了减小破产风险,收益不稳定的企业不宜使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此外,企业的资产和偿债能力也会影响其破产风险。当企业拥有大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或者拥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时,企业所面临的破产风险较小,其财务杠杆可以相对较高。以往研究证实,破产成本、破产概率与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当公司财务杠杆水平较低时,破产成本和破产概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增长缓慢。而当财务杠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破产成本和破产概率便会极具增长,使公司面临较高的破产风险。可见,由于破产成本的存在,使企业无法不受限制地提高财务杠杆水平。2.1.3利息税盾投资者从利息支付的税收抵扣中获得的收益称作利息税盾。利息税盾是假若企业无杠杆时需要额外支付的税额。由于债务利息作为财务费用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即负债具有节税效益,这便激励了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应用。传统的MM理论认为,债务的节税收益是增加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当企业的负债规模达到100%时,企业价值最大。当然这一理论比较极端,因为100%的负债规模在当今经济环境下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负债的节税作用确实是一些公司使用甚至太高财务杠杆水平的原因和出发点。至于利息节税效益的大小,则取决于企业的债务规模、所得税税率以及盈利水平几个因素。2.1.4经营风险不论是利润分配还是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普通股股东对公司收益及财产的分配都要排在债权人及优先股股东之后。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公司的利润首先用于偿债或分配优先股股利,剩余部分才供普通股股东分配。所以,公司的债务或优先股规模越大,普通股股东所而临的风险就越高。通常情况下,举债经营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商品经营上的原因给公司的收益或报酬率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收益稳定,经营风险较小的公司,可以适度增加债务资本规模,运用财务杠杆;相反,对于公司收益情况不稳定,且面临较大经营风险的公司,还是降低财务杠杆,通过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更加合适。2.1.5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决定通过债务筹资而给公司的普通股股东增加的风险。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和每股收益变动性的增加。可见,负债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具体来说,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两个方面:(1)现金性财务风险,是指在特定时点,企业现金的流出超过其流入而引发的可能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2)收支性财务风险,是指由于收不抵支而导致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财务杠杆带来的利益,就会相应地增加债务,负债的增加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面临的无法按期得到本息的风险也随之增大,这使企业支出的财务费用增加,同时,作为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的补偿,企业投资者也会因此要求更高的报酬率,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应当保持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应当无限制地扩张。2.2外部因素2.2.1国家因素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财务杠杆水平和资本结构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日本的企业由于同银行的关系较为密切,公司之间又相互持股,形成了较为复杂的银行与企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网,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造成了日本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普遍偏高的局面。财务杠杆水平仅次于日本的是美国企业,而加拿大、德国、法国等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则相对较低。2.2.2行业因素一般来讲,企业由于所处行业的不同其财务杠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企业,其成本、利润、现金流量等方面都不具有稳定性,当企业的营业利润或现金流量减少时,由于财务费用的固定性,必然导致企业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陷入财务困境。处在这种行业的企业应该选择较低的财务杠杆水平,尽量降低财务风险。相反,处于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由于营业利润、现金流量等方面都较为稳定,对债务的承受能力较高,这类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债务资本来扩大企业规模,奉行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第三章 HY公司财务杠杆运用情况分析3.1HY公司情况介绍HY房地产公司成立于1992年,1998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从一家小型房地产公司发展成为资产700多亿,年收入100多亿的大房地产企业集团。HY房地产公司从1998年成功上市开始,借助较高的财务杠杆效用迅速进入高速扩张和发展的轨道,其发展规模、监利能力都一直位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前列。但从2008年开始受到“次贷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其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主要体现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减速、借款不断增加、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到2009年已经跌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前10位。3.2HY公司财务杠杆运用情况根据HY房地产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可以将HY房地产公司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一1997年为创业期(受制于收集财务资料的限制,本文中将HY房地产公司1995一1997年作为起步阶段的研究对象),1998年一2007年为快速成长期,2008开始步入成熟期。表1 HY公司1995-2009年主要财务数据简表表2 HY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简表对HY房地产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3.2.1 起步阶段,HY公司财务杠杆系数为1HY房地产公司1995年一1997年起步阶段是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在这个阶段HY房地产公司规模小,面临很高的经营风险,各种机制和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诸如产品市场、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市场占有率、企业规划、资金来源等都具有不确定性。在这一阶段受到国家金融产品单一和公司起步阶段无法取得金融机构信任等因素影响,HY房地产公司无法从金融市场获取借款来支持公司发展的需要,只能依靠内部积累和自有资金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通过对HY房地产公司1995-1997年3年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公司无借款,理论上财务杠杆系数为1,没有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来支持公司的发展,但公司这三年的资产负债比率却高达65、75、79%,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HY房地产公司在此阶段是采用拖欠供应商货款、分批支付土地款、施工单位垫资等手段形成负债来支撑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HY房地产公司正是借助占用供应商、政府的资源,利用财务杠杆解决了公司起步阶段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公司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看到,这种操作表面上看暂时不存在利息成本,是实际运作起来风险巨大,这些不确定支付期限的负债不仅严重损害企业品牌信誉,而且存在随时被起诉追债的法律风险,随时会因为被迫支付债务而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3.2.2成长阶段财务杠杆系数迅速放大,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加1998年一2007年是HY房地产公司快速发展的十年,在这一阶段HY房地产公司市场需求增加,销售增长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管理机制逐渐健全,同时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在这一阶段HY房地产公司利用股权、金融机构借款等多种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了公司快速发展的资金缺口。通过对1998年一2007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HY房地产公司1998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利用股权融资解决了公司高负债经营带来压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从48,247万元迅速增长到130,333万元,资产负债率由79降为51%,但同时也看到通过股权募集的资金大部分用来偿还欠付的土地款、工程款和材料款,公司发展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公司从1999年开始利用逐步建立起的品牌和信誉开始开展金融机构融资业务,开始利用金融机构借款,解决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缺口,银行借款从1999年5亿元开始以平均每年50速度增加,到2007年公司金融机构借款已达到126亿元之巨,公司的负债维持在65左右,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也随之由1997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0亿元,净利润也从1997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8亿元,在这十年HY公司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放大和加速作用,使公司从一个中小地产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领军人物之一。3.2.3 成熟阶段,财务杠杆系数和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了背离2008年开始公司进入成熟期,HY房地产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相对稳定,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有了较为成熟的房地产开发商业模式,理论上HY房地产公司应该处于盈利的最佳时机,但公司却出现了借款不断增加、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减速、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态势。公司银行借款在2008年、2009年虽然达到了创纪录的165亿元、193亿元,资产负债率也攀升到74%,但主营业务收入却出现了增长停滞的态势,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维持在100亿元左右,与2007年比较出现了负增长,净利润更是从2007年的35亿元,下跌到2008年的20亿元、2009年的16亿元。截止2009年已经跌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前10强,与其他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比较,HY房地产公司己从一流的房地产公司变为了二流的房地产公司。在这一阶段,HY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比持续提高,财务杠杠系数持续放大,但盈利能力却持下滑。客观上是受到了次贷危机和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影响,但主要还是利用财务杠杆过度负债,公司持续增长能力差,一旦出现市场竞争激烈或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公司销售额和利润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财务杠杆的消极影响就会放大,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3.3 HY公司财务杠杆应用效果3.3.1 HY房地产公司创业初期的负债经营奠定了其发展基础在HY房地产公司创业之初,由于公司规模小,各种机制和制度都尚未建立和健全,公司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该公司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而从理论上讲,在这一阶段HY房地产公司不存在财务杠杆的问题。但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阶段HY公司的负债率依然高达60以上。虽然这种负债是通过拖欠供应商货款、分批支付土地款和施工单位垫资等手段形成的,但它在客观上是一种对财务杠杆的运用正是通过借助占用供应商、政府的资金,利用财务杠杆解决了公司起步阶段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因而财务杠杆的灵活运用奠定了HY房地产公司发展的基础。3.3.2财务杠杆的有效应用,推动着HY房地产公司完成了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转变在HY房地产公司进入发展期后,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制约它迅速发展壮大的瓶颈。但在这一阶段,HY房地产公司充分利用了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带来的旺盛的房地产市场需求,通过股权融资、金融结构借款等方式,通过高达70左右的财务杠杆,迅速实现了从一个小型房地产公司向一个房地产巨型集团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HY房地产公司从银行获取的借款平均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正是通过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和加速作用,HY房地产公司才抓住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种以迅速做大企业规模的财务杠杆定位策略推动着HY房地产公司顺利的从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3.3.3以提升企业价值,增加股东权益收益为目标的财务杠杆策略定位,将推动HY公司走向再生,最终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HY房地产公司己经进入企业发展的再生期,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现金流入减缓,销售进入萎缩状态。在这一阶段HY房地产公司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要确保公司的稳健经营,并在经营中尽可能的实现股东收益的最大化。在这一阶HY房地产公司用充分发挥出长期积累的财务优势和管理优势,充分利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采取与企业发展速度相协调的负债经营的举措,在保证企业期内资本收益率高于债务利率,现金流与财务杠杆匹配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财务杠杆比例实施高股利支付率政策,以报答广大股东的支持,争取有利的财务管理环境,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和股东权益及其收益持续稳定的增加。3.4 HY公司财务杠杆应用存在的问题3.4.1 HY房地产公司负债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通过对HY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HY房地产公司从起步开始受到房地产企业资金密集型特点和快速扩张的影响,负债率高居不下,平均资产负债比在60%以上。高负债降低了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其付息负担;高负债也降低了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其筹资成本。在负债结构上,HY房地产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受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政策倾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负债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四类:1、银行信贷:以项目开发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等中短期贷款为主;2、预收款项:主要是未达到销售确认条件预收的房款;3、拖欠的土地款、工程款、税款;4、其他零星负债。其中由于预售款项中占主要比例的银行按揭房款的存在,实际上银行资金来源占到了总负债的70以上。在其负债结构形成的过程中,HY房地产公司一直是被动的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尽可能的以预收款项、应付款项来形成对合作一单位的负债,希望通过预收和拖欠的方式来部分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这种现象一直贯穿HY房地产公司整个起步阶段,在其成长阶段,由于市场和政府宏观层面的变化,HY房地产公司通过利用银行贷款和银行按揭房款的方式,迅速的提升了财务杠杆比率,使负债率高达70以上。但这种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负债结构隐藏着巨大的政策风险,同时这种负债结构的形成也是被动的利用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在市场和政策变化之前主动的来调整和改变政策,从而调整和改变负债结构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市场风险。这种缺乏整体战略布置的负债结构,给HY房地产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2009年来房地产领域的宏观调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HY房地产公司在被动的调整负债结构方面捉襟见肘,一旦流动性难以满足偿债的需求,HY房地产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从目前HY房地产公司面临的负债结构和可预期的流动性看,这种危机正在逼近。3.4.2股权过于集中,被动地依赖财务杠杆影响了公司成长的可持续性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绩效。按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多少,可以将股权结构类型分为三类: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和股权相对集中。不同的股权集中分散程度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HY房地产公司从成立开始,公司的股权一直采用绝对集中的持股策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在51以上,基本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所持份额很小。第一大股东拥有对HY房地产公司的绝对控股权,HY房地产公司也充分利用了公司权集中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相对优势,采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抓住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机,使公司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同时,由于股权高度集中,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呼声就较少受到关注,导致HY房地产公司一直在一种较高财务风险的状态下进行运作。3.4.3 HY房地产公司财务杠杆利用程度与公司的现金流量匹配程度差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不得不进行破产清算是房地产企业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前提下,现金流量和公司债务的匹配程度就更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房地产公司资金密集型的特性,HY房地产公司一直采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来解决公司快速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金缺口。特别是HY房地产公司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股东投入和自身滚动积累远远不能解决公司的发展的资金需要,对于外部资金主要是银行借款一直处于需求状态,过高的资金需求压力,造成HY房地产公司在利用财务杠杆的时,优先考虑眼前的资金缺口,绷紧的资金链使公司在资金安排方面很少留有余地,使得HY房地产公司财务杠杆利用程度与公司的现金流量匹配程度差。3.4.4 HY房地产公司财务杠杆的滥用危及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在HY公司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财务杠杆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通过对其财务杠杆应用情况的分析也发现,HY房地产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把高负债的方式作为企业进行经营的佳镍,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通过银行借款和拖欠供应商货款、分批支付土地款、施工单位垫资等手段形成负债来支撑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也就是说HY房地产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从来就没有完全是依靠自有财务资源,而是通过大量的银行借款和其他欠款来实现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要求。这种增长方式在为HY公司赢得发展先机的同时,也产生了巨额财务费用,降低了企业的风险的防范能力。在房地产行业处于景气状况的条件下,这种发展方式有利于企业迅速做大做强规模,并实现股东权益的大幅提升。但在市场景气程度下降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其进入成熟阶段,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提升,HY房地产企业不断没有实现每股利润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反而出现了下降。这时财务杠杆不再是正的杠杆效应,反而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严重隐患。特别是在2008年和2009年,用来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指标中,有两个指标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同时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出现了50和70的下滑。持续这种状况,HY房地产公司就会陷入财务危机,进而出现经营失败、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危机。因而,在HY房地产公司的成熟阶段,较高的财务杠杆也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第四章 HY公司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的措施4.1构建财务杠杆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的变动适时调整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目前,政府对房地产企业实行紧缩的调控政策,房价的企业稳和缓慢回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从而使房地产业预计的现金流发生变化,现金流量的减少会使高杠杆系数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流动性风险。银根的收缩,制约了房地产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和规模。尤其货币当局实行了针对房地产业的歧视性政策,进一步制约了房地产企业资金筹措能力。这样HY房地产公司高财务杠杆的扩张策略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在这种宏观背景下,HY房地产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公司的财务战略调整到保持足够的偿债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上来,通过建立以财务杠杆系数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来适时监控企业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使财务杠杆的应用真正体现出提高企业价值上来,通过企业价值的品牌效应来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2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不同的财务杠杆,实现公司内部财务杠杆的差异化运用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项目,有所谓的高中低档之分;按业态,有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之分。一般而言,高端项目由于房屋面积大,单位容积低,是政府严格控制的领域,属于相对稀缺的资源。对这类项目应采用高利润率的经营策略,可以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来确保公司的整体利润率,因而对这一市场可以采用低财务杠杆策略。中低端项目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又是提升企业知名度的主要领域,可以通过制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价格,采用资金快周转经营策略,采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战略。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的角度来看,住宅地产的优势在于资金周转快,累计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商业模式成熟,容易快速复制和大规模扩张,可以采用高财务杠杆比率,但容易受到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针对住宅地产,预计现金流不稳定浮动较大。但可以培养稳定的银企关系,以潜在的现金流作为补充。商业地产的优势在于市场培育成熟之后,物业增值幅度大利润率较高,出租物业能取得稳定的现金流,一般宜采用稳健的财务杠杆。因而,HY房地产公司在今后的经营中可以通过高中低档项目、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的合理搭配,在企业内部实现财务杠杆的差异化配置,这样既实现了利用财务杠杆增加普通股股东权益,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又使企业的债务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确保企业的发展。4.3建立股权融资机制,实现公司股权变动与财务杠杆规模、结构的动态匹配从HY房地产公司运用财务杠杆的历史来看,其财务杠杆系数基本上维持在1至2之间,这表明HY房地产公司虽然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其财务状况依然处于良好状态。从表象上看,似乎是财务杠杆水平与公司预计现金流保持了良好的匹配。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HY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及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常出现背离。这说明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与公司预计的现金流的匹配性较差。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良好的财务状况是通过新增贷款和股权融资的方式得以维持的。从公司财务管理角度来看,这种处理和应对未尝不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但对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企业而言,稳健的财务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宏观紧缩的背景下,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流动性是存在较高风险的。HY房地产公司可以考虑以一定比例的股权作为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补充。当企业的流动性规模和结构不足以应对期限内的债务规模和结构时,公司可以通过全资子公司在二级市场迅速变现一定规模的资金。当企业财务风险降低,企业流动性增强时,再通过二级市场购回所出售的股权。通过一定比例的股权变动实现股权融资和财务杠杆的合理搭配。4.4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公司对银行信贷的依赖,规避较高的财务风险从HY房地产公司解决财务杠杆过高带来的财务压力经验来看,股权融资、公司债券是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公司对银行信贷依赖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HY房地产公司目前依然存在着较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这既在一定程度上为Xx房地产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处于良好发展态势的企业能以信用的形式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短期流动资金。但在目前的中国,无论什么企业,都必须以抵押或担保的形式才能从银行获取所需资金。同时对于可以用于担保和抵押的对象,在不同的宏观背景条件下,货币金融当局有不同的规定。对银行短期流动资金的过度依赖,会导致公司在宏观调控背景下资金链的断裂。HY房地产公司在制定公司财务杠杆策略时,应积极寻求银行以外的短期资金来源,并使之在整个流动性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