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潜艇,尤其是核潜艇,一直是苏联海军发展的重点,苏联研制型号最为众多的是攻击型核潜艇,而成果最为辉煌的则是第三代,一下推出了三种型号,分别是“红宝石”设计局的“麦克”级(685型),“天青石” 设计局的“塞拉”级(945型),“孔雀石”设计局的“阿库拉”级(971型)。毫无疑问,它们的同时推出是带有竞标性质的,也反映出当年苏联海军在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的发展上,采用的是广泛比较、重点选择的稳健思想,以期获得最佳方案。当年苏联强盛的国力,也为这种探索与尝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与物质保证,那是苏联/俄罗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岁月。 在这三种潜艇中,“塞拉”级的钛合金艇体、大型双壳结构以及大潜深、高航速、强火力与良好的隐身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由于它造价昂贵,没能成为主力艇型。苏联一共建成了4级13艘钛合金核潜艇,包括7艘“阿尔法”级(705型)、4艘“塞拉”级,1艘“麦克”级,1艘P级(661型)。除了P级是飞航导弹核潜艇外,其余全是攻击型核潜艇。昂贵的造价为它们赢得了不无挖苦意味的“金鱼”之称。 苏联钛合金核潜艇创造了许多世界记录,其中很多至今仍无人打破:P级创造了44.7节的水下航速记录,“麦克”级曾创下了1 250米的潜深记录。“阿尔法”集高速、深潜于一身的综合性能堪称出色,但航行噪音高、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它的明显不足,所以综合性能最好的钛合金核潜艇当首推“塞拉”级。随着苏联解体,严酷的经济状况使得俄罗斯再也不会不计成本地进行军备竞赛了,“塞拉”级成了钛合金核潜艇的封笔之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到的“阿尔法”级是一种实验色彩很浓的攻击型核潜艇,计划酝酿于1956年。由于其实验性质,苏联海军把“阿尔法”级列为“代”外之艇。 “塞拉”身世 “塞拉”级由天青石设计局设计,总设计师为克瓦沙。苏联海军于1972年3月批准了该艇的设计任务书,与“麦克”级、“阿库拉”级基本同期建造、服役。该艇共建造了4艘,其中945型(代号为“梭鱼”,北约称其为“塞拉”)2艘,945A型(代号为“秃鹰”,北约称其为“塞拉”)2艘,全部布署在北方舰队。原计划1992年7月建成的“塞拉”级的第3艘K-534“狼鱼”号在建造中报废,第4艘K-336“河鲈”号因苏联解体、资金短缺而停建。 “塞拉”级核潜艇 “塞拉”由高尔基红色索尔莫夫造船厂建造,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舾装并最后完成。首艇K-239“鲤鱼”号于1982年5月8日开工建造,1983年7月29日下水,1984年9月21日服役,1998年退役。第二艘K-276“蟹”号于1983年8月开工建造,1984年4月下水,1987年服役。1996年,该艇改名为“科斯特洛玛”号,舷号未变。 “塞拉”的水上排水量7 200吨,水下排水量8 100吨,长107米,吃水8.8米。它采用苏式潜艇传统的小分舱及双壳结构,因而具有预备浮力大、便于设备安排、有利于减少噪音辐射和增强抗损强度的优点。“塞拉”级按苏联传统的抗沉标准设计:一个舱室进水时,该艇仍有一定的水下机动能力;两个舱室破损进水时仍可上浮,以便让艇员逃生或等待救援。这个标准比美国核潜艇要高出许多。 与同期推出、现已成为主力的“阿库拉”级不同,“塞拉”只造了2艘。显然,苏联海军认为“塞拉”的性能还需进一步发掘与提高,其结果便是推出了“塞拉”型。与“塞拉”型相比,“塞拉”型的艇体加长了3.5米,吃水增加了0.6米,水上排水量增加了170吨,水下排水量增加了1 300吨,指挥台围壳加长则是“塞拉”型的显著识别特征。 “塞拉”级核潜艇“塞拉”则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首艇K-534“祖巴卡”号于1986年6月开工建造,1988年6月下水,1990年12月28日服役。1995年,该艇改名为“诺夫哥罗德”号,舷号未变。第二艘K-336“奥昆”号于1990年5月开工建造,1992年6月下水,1993年9月服役。1995年,该艇改名为“普斯科夫”号。 俄罗斯媒体披露,当年俄还曾准备进一步对945A型加以改进,称之为945型“火星”。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新一代885型“雅森”级多用途核潜艇的上马,这种造价昂贵、建造工艺复杂的钛合金“金鱼”最终成为纸上潜艇。 目前,“塞拉”首艇已退役,还有3艘在役。与时运不济的俄罗斯航母相比,“塞拉”级的景况还不算太惨。由于性能先进,战技术指标出色,预计其中的2艘945A型有可能服役至2010年。 良好隐身从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V级/671型开始,苏联设计师就格外重视潜艇的隐身性能。到了第三代,苏联核潜艇的隐身性能已可与西方潜艇比肩。“塞拉”级集中了多项降噪研究的最新成果。 它采用钛合金建造,下潜深度比苏联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有大幅提高。潜深越大越有利于潜艇借助各种水声跃层隐蔽自己,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敌反潜兵力探测、跟踪的难度。此外,该艇采用拉长水滴形线形以降低流体噪音。该艇外表面较为匀整、光滑,艇体与指挥台围壳上较大的孔口均设有能自动启闭的活动盖板,从而降低了艇体的水动力噪音。其外艇体敷设有消声瓦,以吸收敌主动声呐的探测波。消声瓦还能隔绝与降低本艇的噪音,从而大大加强了“塞拉”级的安静性。为了消除艇上机械噪音,“塞拉”级尽力降低设备的噪音辐射,为此,主要设备装有隔音罩、隔音室。为防止机械振动向艇体传递,艇内装有减振筏体,使机械振动的影响大为减小。对于结构振动,则在筏体、减振基座上敷设大量的阻尼材料。艇内系统、管道大量采用弹性连接,对流体噪音大的管路采用了降低流速,局部管路采用阻尼软管和消音器的办法,以减少流体冲击振动并尽力使这种振动隔绝。该艇采用大侧斜螺旋桨以降低螺旋桨噪音。虽然大侧斜螺旋桨降低了推进效率,但大侧斜桨叶可有效抑制螺旋桨振动,延迟空泡产生并以此减少空泡噪音。 “塞拉”级指挥台围壳的V字形结构为失事逃生舱采取上述措施后,“塞拉”级取得的降噪效果十分可观。“塞拉”的航行噪音为120分贝,与“洛杉矶”级的118分贝几乎相当,经过进一步改进的“塞拉”的噪音比型更低。另外,钛合金的低磁特性使“塞拉”级的磁辐射信号大为降低,从而使磁探仪很难探测和跟踪。所以从声、磁隐身两方面看,“塞拉”级都很出色。 强大火力“塞拉”级的主要作战使命是搜索与跟踪敌方的战略核潜艇与航母,以便一旦爆发战争就立即击毁这些高威胁、高价值的目标。此外,它还可执行反舰、对地攻击与布雷等任务。它装备的武器种类有53型、65型鱼雷,VA-111型“飓风”超空泡超高速鱼雷和各种水雷,SS-N-21型巡航导弹,“俱乐部”-S系列导弹,SS-N-16型与SS-N-15型反潜导弹等。其装备的武器种类繁多、载弹量大,因而单艇作战威力十分强大。 “塞拉”装有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它能携带40枚雷弹,不仅大大高于“洛杉矶”级早期型的26枚,也略高于加装了12座垂直发射管的“洛杉矶”改型艇(38枚)。 “塞拉”的发射管数量有所减少,计有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但它的载弹量增加幅度较大,达到了50枚。这项指标一直雄居各国的攻击型潜艇之首,直到“海狼”级(52枚)出现后,这种局面才改变。 “塞拉”级的鱼雷发射管为液压平衡式,艇上所配备的种类繁多的武器均由鱼雷发射管发射或布放。与气动式发射系统相比,液压平衡式发射管可以实现大深度发射,且隐蔽性较好。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大、造价昂贵。由于艇上装备有快速装填装置,“塞拉”级的武器发射速率很高。 “塞拉”级在艇首设有一个专用的鱼雷装填口。自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起,苏联核潜艇在艇艏增设了一个专用的鱼雷装填口,距水线较高。由于苏式核潜艇的鱼雷舱设在艇艏,其上层鱼雷发射管管口紧贴水面,而装填进舱的鱼雷所产生的力矩较大,会使潜艇艏部吃水发生变化。在码头装雷时,为避免造成舱室进水,潜艇就必须进行浮力调整,这必然会降低装雷的速度与效率,所以专用鱼雷装填口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 “塞拉”级在艇首设有一个专用的鱼雷装填口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期,苏联研制、装备了两种用来执行核打击任务的巡航导弹:空射型的Kh-55(AS-15)及潜射型PK-55“石榴石”(SS-N-21)。“塞拉”级是首批配备PK-55的苏联核潜艇之一。Kh-55相当于美国的空射巡航导弹ALCM,PK-55相当于美国的“战斧”。从作战使命上讲,它在苏/俄海军的地位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攻击型核潜艇,故苏联称其为多用途核潜艇。 PK-55于1982年试飞成功,并于1986年底配备核动力攻击潜艇。早期型号携有一枚当量为20万吨级的核弹头,发射重量1.4吨。导弹全长6.04米,弹径0.51米,翼展3.1米,最大射程2 400千米,动力为一具小型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为0.78马赫,飞行高度为200米,采用地形跟踪方式飞行。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 + 数字地形匹配制导,与美国的“战斧”早期型一样。PK-55的外型、原理及性能极像“战斧”,因此西方给起了个绰号叫“战斧斯基”。苏联/俄罗斯随后又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改型弹的弹长加大到8.09米,发射重量增至1.7吨,最大射程3 000千米。该弹可从“塞拉”鱼雷发射管发射。 由于PK-55配备的是核弹头,其使用必然受到极大限制。目前,俄罗斯研制的“俱乐部-S”系列导弹的3M-14E型陆攻巡航导弹,使“塞拉”级具备了对陆地目标进行远程常规打击的能力。它还可用3M-54E、3M-54E1飞航式反舰导弹对敌水面舰艇进行远程打击,用91RE1、SS-N-16与SS-N-15型反潜导弹对敌潜艇发起远程打击。 自第三代核潜艇起,苏联还在潜艇上配备了SA-N-5/8防空导弹。“塞拉”级装的是陆军野战防空用的便携式导弹发射器,只能在浮出水面时发射。为潜艇配备防空导弹也是苏式潜艇的一个特点。 自动控制动力强劲、配套完整是苏联核潜艇的一大特色。 “塞拉”装-650压水堆1座,汽轮机2台,推进功率43 000马力,而“洛杉矶”级为35 000马力。若主动力系统发生故障,该艇还可启用-300辅助柴油机继续航行。柴油机共 2台,每台功率为750马力,储备的燃油可供航行10昼夜。它还装有2组蓄电池,辅助推进电机2台(各370千瓦),能保证潜艇以5节航速航行。“塞拉”的压水堆为改进的-650型,推进功率48 000马力,甚至比“海狼”级的46 000马力还高。 与美国核潜艇相比,苏联核潜艇的艇员人数要少得多。比如,“洛杉矶”级艇员人数为133人,“海狼”级为134人,而“塞拉”级只有6065名艇员。这也表明它的自动化水平很高,作战指挥系统与动力系统都已实现了自动化与中央控制,中央控制系统还可对潜艇的舰务与损管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塞拉”级的观通设备与“阿库拉”级基本相同。该艇装有“鲨腮”低频艇壳声呐、“鼠叫”中低频主被动声呐、甚低频拖曳式线列阵声呐及声速仪等水声设备。拖曳式线列阵声呐的型号为-503“-”型,在垂直尾舵上方装有收放装置导流罩,体积较大。由于“塞拉”级下潜深度大,因此可以推断其拖曳声呐的线列长度比“阿库拉”级的长,以满足它深海航行时的水声探测需要。导航系统有惯导/卫星/无线电导航装置。雷达/电子战设备有“窥探对”搜索雷达,“停车灯”雷达侦察仪,“帽沿”、“砖堆”电子对抗系统。通信装置有水下长波拖曳天线与浮标天线,卫星通信系统等。 除此之外,从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开始,苏联潜艇在指挥台围壳结构内加装了失事逃生舱,因此其安全标准普遍高于其它国家。 疯狂伊万美国人对“塞拉”级的评价非常高,而这多半缘于一次水下冲突。 1992年2月11日,执行监视、侦察任务的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巴顿.罗歇”号(SSN-689),在俄罗斯科拉半岛军港入口处跟踪到一艘北方舰队的“塞拉”级。这艘潜艇便是八十年代后期服役的K-276号。搜集到其“音纹”无疑是“巴顿.罗歇”号这次出航的一大收获,但“福兮祸所倚”,这艘美国潜艇在随后的水下冲突中险些葬身海底。 据美国方面后来透露,这艘美国潜艇小心翼翼地把自己保持在出港的K-276号的艇尾方向,以相同的12节航速进行跟踪与侦测。由于“塞拉”级装备了先进的水声探测系统,航行噪音较低,所以以静音性能卓越而著称的这艘“洛杉矶”级,终于被俄罗斯潜艇发现。这艘俄潜艇掉头向“巴顿.罗歇”号冲了过来,于是两艇发生水下相撞。俄潜艇的指挥台围壳撞上了美国潜艇的艇身,两者伤得都不轻。看上去K-276的损伤似乎更严重些,其围壳几乎被彻底撞毁,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由于指挥台围壳是非耐压艇体,撞在这个位置并不致命。美国潜艇则不然,遭受撞击的是耐压艇体。以双方20多节的相对速度和巨大的艇体重量来看,耐压艇体遭受如此撞击是非常致命的,以致“巴顿.罗歇”号在三年后的1995年1月13日退役,成了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潜艇。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K-276号修复后历经了苏联解体带给它的种种磨难,至今仍然在役。 1992年2月11日,塞拉I级K-276号与SSN-689“巴顿罗歇”号水下相撞,其舰桥被撞毁从结果分析过程看,两者是在迎头对开了一段时间后,美国潜艇在即将相撞的最后时刻试图让开来势汹汹的俄艇,可是已经晚了,这一让反倒把自己的舷侧部分暴露给了对方,结果被俄艇一头撞了个正着。事后未见美国核潜艇立即浮起的报道,可以认为它是带伤从水下驶离俄罗斯近海水域的,美国艇长的操艇水平与艇员的损管技能堪称精湛。 当年在黑沉寂静、诡异难测的波涛之下,水下冷战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双方各自发展出了一套对抗战术。西方潜艇的标准战术动作是想尽办法绕到对方后面,而苏联/俄罗斯艇长通常摆舵旋回,并采取迎头对撞的战术动作。美国人、英国人把采取这种玩儿命方式来摆脱跟踪的俄国潜艇叫“疯狂的伊万”,他们最憷头的就是对方艇长的这一手。由于苏联/俄罗斯核潜艇的主要基地都在北极圈附近,所以在设计上非常强调结构坚固,加之双壳体小分舱结构,故一旦发生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赁权解除与返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信用贷款反担保保证合同
- 电梯安装与物业管理综合服务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项目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子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与应用合同
- 鸡瘟的防治措施课件
- 鲁迅知识课件
- 高铁服务与管理课件
- 高速公路宣传课件
- 脊柱肿瘤健康宣教课件
- 导游技能高考题目及答案
- 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中教师(数学学科)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烤烟栽培技术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一次性拖鞋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高清版)DB32∕T 5133-2025 电动工具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露天矿急救自救互救培训
- 肿瘤患者的舒适化护理
- 新动物防疫法执法培训课件
- 2025年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