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届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2014届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2014届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2014届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2014届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物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3页(第1至9题),第卷3至9页(第10至15题),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3月27日英国镜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斯考特谢泼德(Scott Sheppard)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神秘天体,命名为2012 VP113矮行星,这颗天体是围绕太阳公转的最遥远矮行星,直径大约为450公里,轨道半径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80倍,下列关于该矮行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再已知地球密度及万有引力常数可以计算出该矮行星的密度B. 该矮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716倍C. 该矮行星运动的加速度比地球大,速度比地球小D. 该矮行星运动的加速度比地球小,角速度比地球大2. 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等高的竖直杆上,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摩擦均忽略不计,原来保持静止。一阵恒定的风吹来,衣服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发生滑动,并在新的位置保持静止。则A绳的拉力可能变大B绳的拉力一定不变C绳对挂钩作用力变小D绳对挂钩作用力不变3. 某人站在地面上抛出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0,落地时的速度为vt。忽略空气阻力,下图中能正确描述速度矢量变化过程的是xyAxyBxyCxyDv0vtv0vtv0vtv0vt4如图,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转动的轮A和B水平放置,两轮半径。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则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ABC.DCMONADBR+5均匀带电的导体球内部各点电势相等。如图,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0.5R已知M点的电势为,O点的电势大小为,则N点电势大小为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涡流电导仪利用涡流原理工作,当通有交流电的检测线圈靠近被检工件时,工件表面出现电磁涡流,该涡流同时产生一个磁场,作用于检测线圈。若金属工件存在缺陷,就会改变涡流磁场的强度及分布,导致检测线圈电流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这个变化就可发现材料有无缺陷。关于涡流电导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涡流电导仪也可以用于绝缘体的检测B导体中产生的涡流,其频率与检测线圈中交流电频率相同C若金属工件存在裂缝,涡流磁场的强度会增大D涡流产生磁场的同时,材料中也会产生电热7. 一质点在一平面内运动,其轨迹如图所示,它从A点出发,以恒定速率v0运动到B点,图中x轴上方的轨迹都是半径为R的半圆,下方的都是半径为r的半圆,下列关于此质点由A到B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xABA. 质点由A到B沿x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0 B. 质点由A到B沿x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C. 质点由A到B沿x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大小 D. 质点由A到B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8. 图中a、b为两带正电的小球,带电量都是q,质量分别为M和m;用一绝缘弹簧联结,达到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d0。现把一匀强电场作用于两小球,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b,在两小球的加速度相等的时刻,弹簧的长度为d M ma bA若M=m,则d=d0B若Mm,则dd0C若Md0Dd= d0,与M、m无关9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提升一重物,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被提升重物的速度v与对轻绳的拉力F,并描绘出v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线段AB与v轴平行;线段BC的延长线过原点。实验中测得重物由静止开始经过t=1.4s,速度增加到vC=3.0m/s,此后物体做匀速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绳重及一切摩擦和阻力均可忽略不计。A. 根据线段AB判断,重物在速度达到v=2.0m/s前做匀加速运动B. 根据线段BC判断,重物的速度在2.0m/s到3.0m/s之间时做匀加速运动C物体匀速运动的过程, v与F的关系对应于图上的C点D重物由静止开始经过t=1.4s,位移大小为2.1mv/ms-1/N-1031ABC2图乙F图甲v第卷(非选择题 共89分)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 题) 和选做题(第12 题) 两部分,共计42 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10分)实验室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除多用表、螺旋测微器、米尺、开关和若干导线外,还有:A粗细均匀的待测金属丝RXB直流电流表A(05mA,内阻为5;050mA,内阻为0.5) C直流电压表V(03V,内阻为5k;015V,内阻为25k) D滑动变阻器R(020,1A) E电源(3V,内阻不计) 甲乙 ( 为了确定电路,先用多用表的欧姆挡粗略测量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现将多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100”挡,按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电阻RX的粗略值为 。实验时,先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的位置测直径,如图乙所示是某次测量时的情况,读数为 mm。若要求在实验中金属丝两端的电压可以有较大变化,测量金属丝电阻的误差尽量小,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实物图中缺少的两根导线。某物理学习小组的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根据同一组数据进行正确描点后,甲、乙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各作出一条图线,如图甲、乙所示,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你认为_同学的图线正确,根据你选择的图线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1(8分)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带滑轮的小车相连。调节木板的倾角,平衡摩擦力;沙桶和力传感器通过绕在滑轮上的细绳相连,并保持连接力传感器和沙桶的绳子与板面平行。当放开沙桶时,使小车在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某次测量中读出力传感器示数为F,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 改变沙子的质量,打出一系列纸带,同时从力传感器上读出F的大小,要研究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的是_;A木板的长度L B小车的质量M C沙子的质量m D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某次实验过程中发现,所有操作合乎规范,砝码的最大质量与小车的质量差不多。作图像,在甲、乙、丙、丁四条线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图线。12.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B 两小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放大1000倍的高倍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有些物质在适当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液晶态C对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要节约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并避免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压强不变,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撞击容器壁单位面积的次数一定减少。 (2)某种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表达式,则该物质固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约为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的距离比 (填“大”或“小“)。(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变化到状态B,已知气体压强P=2.0105Pa,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2.8102J,求: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体积;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中内能的增量。OT/(102K)AB1.24.06.0V(10-3m3)B(选修模块3-4)(12分)(1)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则质点 A第1s末与第5s末的位移相同B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相同C3 s末至5s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3 s末至5s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2)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6,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7.5Hz。则该紫外线在薄膜材料中的波长为 m;要减少紫外线进入人眼,该种眼镜上的镀膜的最少厚度为 m.(3)如图,一束单色光射入一半径为0.1m玻璃球体,入射角为,已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求:此玻璃的折射率;光在玻璃球内的传播时间。C.(选修模块35)(12分)(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子中子中子中子D.链式反应示意图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A.球m1以v碰静止球m2m1m2vUIOUC强黄光弱黄光乙丙甲BA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B射线甲是粒子流,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C在光频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D链式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子也就是原入射的中子(2)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该核反应的方程是 氡衰变半衰期为3.8天,则1000g氡经过7.6天衰变,剩余氡的质量为 g; (3)一初速为零的电子,在静电场中经电势差为10 MV的电场区域加速 电子经加速后,质量增加多少? 有一个光子的能量与电子在加速过程中获得的能量相同,求该光子的频率。(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共计47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的一端用导线相连,不计电阻的导体棒ab静置在导轨的左端MP处,并与MN垂直。以导轨PQ的左端为原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xOy,Ox轴沿PQ方向。每根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垂直于导轨平面的非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在y方向不变,在x方向上变化规律为:,并且x0。现在导体棒中点施加一垂直于棒的水平拉力F,使导体棒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设导体棒的质量为m,两导轨间距为L,不计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其余部分的电阻。(1)如果已知导体棒从x=0运动到x=x0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求此过程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2)求导体棒从x=0运动到x=x0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q;(3)请通过分析推导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随横坐标x变化的关系式。14(16分)如图,质量m=1kg的物体以的初速度从水平面的某点向右运动并冲上半径的竖直光滑半圆环。物体与水平面间有摩擦。(1)物体能从M点飞出,落到水平面时落点到N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多大?(2)设出发点到N点的距离为,物体从M点飞出后,落到水平面时落点到N点的距离为,作出随变化的关系如图。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要使物体从某点出发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会在N到M点的中间离开半圆轨道,求出发点到N点的距离x的取值范围。15(16分)如图,空间某个半径为R的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它相邻的是一对间距为d,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一群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磁场的左侧以与极板平行的相同速度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则(1)离极板AB距离为的粒子能从极板上的小孔P射入电场,求粒子的速度?(2)极板CD上多长的区域上可能会有带电粒子击中?(3)如果改变极板的极性而不改变板间电压,发现有粒子会再次进入磁场,并离开磁场区域。计算这种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 二、选择题:(15题每题3分;69题每题4分,共31分)题号一二123456789答案BACABBDBDABAC三、简答题:(共42分) 10. (1)600(2分)(2)0.700 (2分) (3)如图(2分)(4)甲(2分) 5.8102 (5.61026.0102均可)(2分)11. (1)2F(2分)(2)D(3分)(3)乙 (3分)12A (3-3) A (4分) (2分) 大(2分) 由得 (2分) 对外做功W=80J ,U= QW=2102J (2分)12B(3-4)(1)D (4分)(2)2.510-7m (2分) 1.2510-7m(2分)(3)(2分), t=210-9s(2分) 12C (3-5)C (4分) (2分) 250 (2分)1.781029kg(2分) 2.41021Hz(2分) 13(1)导体棒从运动到过程用动能定理 (1分) (1分) (1分)由、得: (1分)(2)为一定值; (4分) (2分) (3) (3分) (2分)14(1)物体能从M点飞出 (2分) (2分)由得 (1分)(2)物体从出发点到M点过程用动能定理 (2分) (1分)由、得: (2分)由图知即: (1分)(3)物体不会在M到N点的中间离开半圆轨道,即物体恰好从M点飞出 (2分)代入得或物体刚好至圆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