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课件.ppt_第1页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课件.ppt_第2页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课件.ppt_第3页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课件.ppt_第4页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中隔偏曲 1 鼻的应用解剖鼻 nose 由外鼻 鼻腔和鼻窦组成 2 外鼻支架骨性 额骨鼻部鼻骨上颌骨额突腭突 3 鼻中隔的解剖 4 鼻的生理功能 1 呼吸功能 鼻腔为呼吸空气的通道 有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 湿度 滤过和清洁作用 以保护下呼吸道粘膜适应生理要求 有利于肺泡内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 嗅觉功能 含气味的气体分子随吸入气流到达鼻腔嗅沟处 与嗅粘膜接触 溶解于嗅腺的分泌物中 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经嗅神经到达嗅球 嗅束 再到达延髓和大脑中枢产生嗅觉 5 3 共鸣 鼻腔是重要的共鸣器官 发音在喉 共鸣在鼻 以使声音洪亮而清晰 若鼻腔因炎症肿胀而闭塞时 发音则呈 闭塞性鼻音 rhinolaliaclausa 若腭裂或软腭瘫痪时 发音时鼻咽部不能关闭 则呈 开放性鼻音 rhinolaliaaperta 4 反射机能 鼻腔内神经丰富 常出现一些反射现象 如喷嚏 系三叉神经或嗅神经受刺激后而引起先有深吸气 继之强呼气的一阵气流从鼻咽部经鼻腔喷出的动作 可将鼻腔内刺激物清除 为一保护性反射 6 鼻中隔偏曲 deviationofnasalseptum 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 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性疾病 7 8 9 病因 1 外伤当外伤发生鼻骨骨折时 常并发中隔软骨脱位变形 甚至软骨骨折 如不及时复位 可遗留中隔偏离 婴儿出生时产道狭窄 或因产钳挟持不当 亦可致鼻中隔软骨偏曲 脱位 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的最常见病因 2 鼻中隔之骨和软骨发育不均衡以至畸形 畸形易发生于各部接合处 这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0 3 小儿腺样体肿大影响鼻通气 张口呼吸代偿 日久致颌面骨发育畸形 硬腭高拱 结果使鼻腔的底部上抬 渐使鼻中隔呈偏曲状态 4 肿瘤或异物压迫鼻中隔 也可发生本病 11 临床表现 1 鼻塞为主要症状 或单侧鼻塞 或双侧鼻塞 取决于偏曲的类型和下鼻甲有否代偿性肥大2 鼻出血常发生在偏曲之凸面 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 此处粘膜薄 受气流和尘埃刺激易发生粘膜糜烂而发生出血 12 3 头痛偏曲之凸出部挤压同侧鼻甲时 可引起同侧头痛 4 临近器官症状鼻阻塞妨碍鼻窦引流 继发鼻窦炎 长期张口呼吸和鼻内及炎性分泌物储留 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13 检查 前鼻镜检查以判断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 注意鉴别鼻中隔粘膜肥厚 用探针触诊 后者质软 和是否同时存在鼻内其它疾病 如原发病变 肿瘤 异物或继发病变 鼻窦炎 息肉等 14 诊断 临床有症状且经检查有鼻中隔偏曲者 诊断是应观察偏曲的部位 类型和毗邻关系 CT检查辅助诊断 15 治疗 手术矫正 手术方法有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16 术前准备 1 心理护理已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 密切配合检查治疗手术 2 口腔护理进食后用清水漱口 以清除口腔食物残渣 预防口腔感染 3 备皮修剪鼻毛 4 饮食护理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 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 戒烟酒 避免受凉感冒 术前用药术前肌注血凝酶 苯巴比妥钠 17 手术适应症 1 鼻中隔偏曲 影响呼吸 引起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 2 鼻中隔高位偏曲 压迫中鼻甲或有棘突刺激下鼻甲引起反射性头痛者 3 鼻中隔偏曲妨碍鼻窦引流者 4 鼻中隔前端偏曲 反复鼻衄者 18 5 鼻中隔偏曲 伴一侧鼻腔萎缩者 6 鼻中隔严重偏向一侧 而对鼻甲呈代偿性肥大或中隔粘膜肥厚致使双侧鼻腔堵塞 影响咽鼓管通气及听力障碍7 鼻中隔偏曲 该侧鼻腔有息肉 须先行鼻中隔矫正术方能摘除息肉或其他手术作准备 8 鼻中隔偏曲 伴有软骨部歪鼻者 19 手术禁忌症 1 鼻腔或鼻窦有急性炎症 应治愈后2周方能手术 2 急性中耳炎 急性咽喉炎 3 全身性疾病 如血液病 梅毒 糖尿病 肺结核 4 年龄在18岁以下 鼻部发育未完全者 20 手术 手术的方法 有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麻醉 1 丁卡因加0 1 肾上腺素2ml棉片行双侧鼻腔表面麻醉两次 21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在鼻中隔左侧 皮肤与粘膜交界处作一弧形切口 上起自鼻中隔前端顶部 下自鼻中隔底部 22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切开同侧的粘膜 软骨膜并分离 前上达鼻中隔软骨前上缘 下达鼻中隔底部 23 切口后2mm处切开软骨 分离对侧的粘膜软骨膜 范围同同侧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24 用鼻中隔开张器张开鼻中隔粘膜 暴露鼻中隔软骨及相关骨质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25 咬除修整鼻中隔前端偏曲部分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26 双侧粘膜对合平整 缝合鼻中隔前端切口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27 28 术后护理 29 1 局麻患者采取半卧位 全麻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或俯卧位 头偏向一侧 全麻清醒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 保证安全 利于呼吸 减轻疼痛 2 局麻患者术后2小时 全麻清醒6小时 可进流食或半流食 因鼻腔填塞使患者无法经口呼吸 咀嚼时间长会使患者呼吸费力 并加重疼痛 2 3天后改普食 忌烫 硬 辣的食物 以免增加疼痛及出血 30 3 进食前后用漱口液进行含漱 保持口腔清洁 去除口腔异味 增加食欲 预防口腔感染 4 术后一天内出现鼻腔渗血和痰中带血属正常现象 不需紧张 若有大量鲜血顺前鼻孔流出或从口中吐出 说明有活动性出血 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5 鼻腔填塞物一般24 48小时后抽除 嘱病人避免咳嗽及打喷嚏 预防因气流冲击过大 而导致伤口疼痛加剧 31 6 鼻腔填塞时张口呼吸会出现口干 可少量多饮水 以保持口腔湿润 7 口腔内的血液应吐出 不能咽下 否则会刺激胃 引起恶心 呕吐 且不利于观察出血 8 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9 抽完纱条后 不要用力擤鼻 每天进行鼻腔收敛 防止鼻腔粘连 2 3天后进行鼻腔冲洗 每日2次 10 缝线术后5天即可拆除 32 鼻中隔偏曲并发症 33 1 鼻中隔穿孔 多发生于术中剥离软组织时 因动作粗暴 使其双侧于对称部位破裂 鼻粘膜有感染性炎症时 即使单侧撕裂也可导致穿孔 鼻中隔两侧软组织分离不充分时 即使去除软骨或骨部也易撕裂软组织 34 鼻中隔穿孔的处理 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法筋膜有较强的存活力 可用来修补较大的穿孔 1 首先在耳廓上方颞部皮肤处作一约2 5 3cm长的皮肤切口深达颞肌筋膜 分离 暴露颞肌筋膜 用小圆刀取一块较穿孔大数倍的筋膜 用盐水纱布包裹保存备用 然后缝合皮肤切口 35 2 在穿孔的鼻中隔前方作一纵形切口 并以剥离器剥离至穿孔周围的粘膜 剥离的范围应相距穿孔边缘约0 5cm 3 将备用的筋膜由切口处放入 并嵌于穿孔边缘的两层粘膜之间 再以丝线缝合固定 4 鼻腔的两侧各用消毒的橡皮指套和纱条充填压迫 36 2 鼻中隔血肿系鼻中隔软骨膜间出血所致 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后若发现鼻中隔两侧均有半圆形隆起 质地柔软 患者主诉鼻塞 虽滴用麻黄素生理盐水也不改善 小血肿可自行吸收 较大血肿须予处理 鼻中隔血肿的处理原则 较小者采用穿刺抽出血液 较大者则须在表面麻醉下 在血肿最低处作L形切口 排除血块 如继鼻中隔手术后发生者 则重新打开原切口清创 排尽血液或血块后 用消毒凡士林纱条紧密填塞双侧鼻腔 并全身应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 37 3 鼻中隔脓肿系鼻中隔血肿细菌感染所致 手术时机选择不当 在鼻内感染期或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时 皆可造成自切口处的感染 鼻中隔脓肿的处理原则 1 未化脓之前 认真敷药 2 切开或自溃后 注意引流通畅 3 换药清洁创口时注意不要损伤对侧鼻腔的粘膜 否则 粘膜因损伤而形成溃疡 则势必导致鼻中隔穿孔 为今后矫形增加麻烦 38 4 鼻梁下塌多由于手术中去除中隔软骨时鼻梁部去除太多所致 术后并发的鼻中隔脓肿若不及时妥善处理 造成软骨软化坏死 也可发生此类畸形 5 颅内并发症少见 鼻中隔脓肿或筛板破损 可使颅内感染机会增多 39 鼻内镜手术的优点 传统的鼻中隔偏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