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读 唐诗三百首 1 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王步高 我国以诗国著称于世 而唐诗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顶峰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 曾说过 中国事事落他人后 唯文学似差可颉颃西域 如今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已非事事落他人后 但中国古代文学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值得珍视的部分 较之西方古代文化毫无愧色 3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最具世界水平的又莫过于 诗经 楚辞 唐诗 宋词和 红楼梦 4 经历自 诗经 以来一千多年的文学优良传统的熏陶 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唐代大一统的政局及高度发展的经济 文化和科举制的推行 也由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及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5 同时又由于齐梁以来诗歌格律化进程的完成 特别是七言歌行及格律诗的产生 将唐代诗歌推到繁荣的极致 异彩纷呈 流派众多 名家辈出 其中一些名篇佳制 千载之下的今天仍脍炙人口 家喻户晓 这又不得不归功于以 唐诗三百首 为代表的一些唐诗选本 6 公元7世纪 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 至辛亥革命前 一千二百余年间 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 唐诗三百首 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 风行海内 老幼皆宜 雅俗共赏 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7 唐诗三百首 是有史以来 发行量最大 影响面最广 最为人们熟知的文学读物 后人编选的诸多 新编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注 等等 其影响的总和也远不能与 唐诗三百首 相比 8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尽人皆知的 唐诗三百首 人们对它还有许多误解 本文试就有关的十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一作答 以纠谬清源 以便后世的唐诗爱好者 更好地利用此书 去继承唐诗这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9 10 11 1 唐诗三百首 是否是一本启蒙读物 12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 并不能以 是 或 不是 来回答 13 唐诗三百首 是不满于 千家诗 的粗劣而编纂的 诚如蘅塘退士自序中所说 世俗儿童就学 即授 千家诗 取其易于成诵 故流传不废 但其诗随手掇拾 工拙莫辨 且止五七律绝二体 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 殊乖体制 14 因而他才选唐诗 共三百余首 录成一编 为家塾课本 俾童而习之 如上所述 唐诗三百首 明显带有启蒙读物的性质 15 这一点还可从它与 千家诗 共同的选篇见出 两书重复的篇目共33首 其中七绝8首 七律5首 五绝8首 五律12首 16 如李白的 静夜思 杜牧的 泊秦淮 刘禹锡的 乌衣巷 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 韦应物的 滁州西涧 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崔颢的 长干行 孟浩然的 春晓 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等等 这些是唐诗中的杰构 二书均入选 17 这些篇目通俗易懂 连同后补入的少量通俗作品 使儿童及文化水准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因而也使 唐诗三百首 常被后人用作学习唐诗的启蒙读物 18 然而 唐诗三百首 也选录了一些并不通俗的作品 同时编选者希望此书供成年人阅读 以至 白首亦莫能废 且各体皆选 故它又不止是一本启蒙读物 它还是一种唐诗的精选本和初学写诗者的范本 19 2 何以称 唐诗三百首 是一种唐诗的精选本 20 20 唐诗三百首 与 千家诗 显著的不同点之一是它不限于选那些通俗之作 唐诗三百首 不仅选了许多含义较深的 宫词 之类的作品 21 21 而且选录了张九龄 感遇 李商隐 无题 韩碑 杜甫的 丹青引 寄韩谏议注 李白的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等有较深内涵 并不通俗的诗作 22 22 这类作品 显然不是为蒙童而是为成年人编选的 也是其欲使读之者 白首亦莫能废 之努力的一部分 23 23 此书已不同于 千家诗 只选 五七言律 绝二体 而是 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 择其尤要者 每体得数十首 自序 其中也包括五七言古诗和乐府诗 这就能概括唐代各体诗的全貌 24 24 再就选篇数量而言 千家诗 选唐宋诗共226首 其中唐诗仅139首 这与唐诗的总量相去太远 且过于强调通俗 唐代许多诗人的长篇及较深的代表作均不能入选 故 千家诗 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并无什么地位 25 25 反之 唐诗三百首 只选唐诗 且多达300多首 又兼顾各位诗人在诗坛上的地位 故 唐诗三百首 成了唐诗的一种精选本 26 26 编者自序中说 谚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亦会吟 请以是编验之 编选者显然欲使这本 唐诗三百首 选择唐诗中最有阅读欣赏价值的代表性篇章 能使读者产生 不会吟诗亦会吟 的功效 这也是使这本书成为唐诗精选本的原因之一 此书流传之广 影响甚巨 也得益于此书的这一特点 它是一本唐诗的入门读物 27 27 3 为何说 唐诗三百首 是一部写诗的范本 28 唐诗三百首 沿袭了 唐诗品汇 唐诗别裁集 等前代一些唐诗选分体编排 可以兼顾吟诵欣赏和创作两方面的优良传统 诗的分体编排与词的分调 而不是分人 编排的直接作用在于强调其便于学诗 词 者仿效 而非该诗对该作家的代表性 29 古人学习研究唐诗 除一般欣赏外 首要的是学习唐诗的创作方法去进行写作 是为写诗而研究 而非如今人为写论文 专著 而研究 显然 唐诗三百首 向读者提供了一个习作古近体诗的范本 30 首先 从编选者为这些诗篇加的为数不多的按语可以看出 编选者不仅从内容上串解 从艺术上分析 而且对习作者谆谆指导 如 31 杜牧 秋夕 批语云 层层布景 是一幅著色人物画 只 坐看 二字 逗出情思 便通身灵动 又如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诗按语云 一气贯注 八句如一句 与少陵 闻官军作 同一格律 32 再如元稹 遣悲怀 诗批语 古今悼亡诗充栋 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 勿以浅近忽之 孟浩然诗 与诸子登岘山 批语则云 凭空落笔 若不著题 而自有神会 33 显然 这些批语都是从创作论的角度说的 这是在教人如何写诗 如何从这首唐诗的创作中汲取营养 如何仿效 可惜孙洙在创作上算不得大家和名家 这方面的批语有独到见地的并不很多 34 若从音韵格律的角度来审视 揣摩编选者的良苦用心 便不难看出这本书另一层面的价值 这些入选的诗作 其音韵格律上也往往形式多样 并非一种模式 35 若从音韵格律的角度来审视 揣摩编选者的良苦用心 便不难看出这本书另一层面的价值 这些入选的诗作 其音韵格律上也往往形式多样 并非一种模式 36 如杜甫 丽人行 诗 实是一种近于柏梁体的诗 它是七言古诗 又句句押韵 而且有多处独立句 今人多将该诗标点为两句用一句号 作为一个意义节奏 是不正确的 而 长恨歌 琵琶行 则可以作为元和体诗的代表作 如王力先生所指出的 37 长恨歌 全诗120句 入律者70句 似律者30句 仿古者20句 拗粘者37句 拗对者8句 一韵四句者23处 二句者6处 八句者两处 平仄相间者25处 以平韵承平韵者两处 以仄韵承仄韵者3处 其中相当多的是一首平韵律绝或仄韵绝句 38 同样 琵琶行 诗 全诗88句 入律者30句 似律者23句 仿古者35句 较 长恨歌 为近古 拗粘20处 拗对16处 一韵四句者8处 两句者8处 六句者1处 十六句者1处 十八句者1处 全篇平仄相间 较 长恨歌 为格律化 39 从这两首诗大致可以窥见元和体诗的一般特点 对 诗到元和体变新 可以有更明确的了解 40 唐代杜甫首倡 即事名篇 无复依傍 的新乐府诗 唐诗三百首 中除上述 丽人行 外还选录了 兵车行 哀江头 哀王孙 诸作 作为这方面的代表 41 而对张王 元白的新乐府诗则弃之不选 显然也是从创作学的角度才这样做的 杜甫的新乐府 较之张王 元白 应更有权威性 艺术性 更值得仿效 42 散句不偶的律诗 并不多见 诗话常举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孟浩然 泊浔阳 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三首为例 本书即入选了其中二首 43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44 僧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到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45 45 唐诗三百首 中还选有王维 终南别业 一首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还无期 这是一首古风式的律诗 46 诗中许多句子乃非严格的律句 有的是准律句 如 偶然值林叟 句 有的是孤平拗救句 如 坐看云起时 句 还有的是典型的古风式三平调句 如 晚家南山陲 句 显然 此诗入选并不仅仅因为此诗乃王维佳作 而是以诗存体 聊备一格 47 唐诗三百首 未选 三吏 三别 等名篇 对此不少人加以指责 其实 若从创作论的角度看 则不选是有道理的 仅从押韵来说 王力先生就指出 石壕吏 诗换韵的情况 48 村 平十三 元韵 人 平十一 真韵 看 平十四 寒韵 真 元 寒通韵 怒 戍 去七 遇韵 苦 上七 鹿吴韵 鹿吴 遇上去通韵 至 去四 寘韵 死 矣 上四 纸韵 纸 寘上去通韵 49 人 平十一 真韵 孙 平十三 元韵 裙 平十二 文韵 真 文 元通韵 衰 炊 平四 支韵 归 平五 微韵 支 微通韵 绝 咽 别 入九 屑韵 50 很显然 这样不太长的一首诗 不仅五次换韵 而且平上去入四种韵均用到 又很少同部相押 多押通韵和邻韵 这首诗 出于大手笔的诗圣杜甫固仍不失为名篇佳作 而一般作者 不仅难于仿效 而且也绝难成功 不选此诗 显然有不宜向学诗者提倡这一层面的意义 51 今人讲古近体诗的平仄 韵律等各方面的各种典型情况 似乎均不难从 唐诗三百首 中找到例证 写诗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可以在 唐诗三百首 中不同程度地找到答案 52 当然 除少除神童外 蒙童们还不太可能一一仿效这些诗作 作为写诗的范本 也更多是针对青年人或成年人的 编选者本人就是个诗人 他选唐诗自与一般学者有别 而具有诗人的眼光和识见 53 4 唐诗三百首 记录了诗歌格律化在唐代的演进轨迹 54 其一 记录律诗对仗句的演进轨迹 55 沈佺期 杂诗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56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57 李白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58 杜甫 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乾 59 律诗的对仗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 白髮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 60 律诗的对仗 杜甫 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61 律诗的对仗 李商隐 落花高阁客竟去 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 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 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 所得是沾衣 62 崔颢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餘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3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64 其二 记录粘对的发展过程 65 第一 第二联完全相同 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 就是只讲相对 不知相粘 从头到尾 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 唐以后 既讲对句相对 又讲邻句相粘 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66 粘 66 所谓 对 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 出句是仄起一型 则对句是平起一型 出句是平起二型 则对句是仄起二型 也就是在对句中 平仄完全是对立的 67 对 67 粘对粘对的作用 使声调多样化 在诗句均为律句的前提下 如果不对 上下两句平仄就雷同了 如果不 粘 前后两联平仄又雷同了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 68 68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馀钟磬音 69 69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70 杜甫 蜀相 70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71 失粘 71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72 失粘 72 73 失粘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73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74 失粘 74 二月黄鹂飞上林 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 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 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 羞将白髮对华簪 75 失粘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75 失对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 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 76 76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王维 两地共秋夕 相望共星河 韦应物 高梧一叶下 空斋归思多 韦应物 且喜河南定 不问邺城围 杜甫 雨频催发色 云轻不作阴 刘禹锡 77 失对 其三 记录绝句格律化后 仍保留仄韵绝句和古风式绝句的情况 78 仄韵绝句 王维 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79 79 祖咏 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三平调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80 80 刘长卿 弹琴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81 81 李商隐 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82 82 金昌绪 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83 83 仄韵绝句 王维 杂诗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84 84 仄韵绝句 孟浩然 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85 85 仄韵绝句 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86 86 仄韵绝句 贾岛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87 87 仄韵绝句 崔颢 长干行二首之二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88 88 仄韵绝句 李白 玉阶怨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89 89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绝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90 杜秋娘 金缕衣 古绝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91 5 唐诗三百首 的编选者为谁 其身世如何 92 古往今来 书和编著者知名度反差最大的莫过于 唐诗三百首 及其编选者孙洙了 书风行海内外 无人不知 而编选者却名不见经传 查遍清以来二百多年的各种人名辞典 均见不到他的名字 这与今天出上几文便可上 名人 辞典的情况更是大不相同 93 关于孙洙的传记资料 上海古籍版 唐诗三百首 选录了两条 无锡窦镇编 国朝 清朝 书画家笔录 也载有其续娶夫人 唐诗三百首 的另一编选者徐兰英的小传 综合这三方面的材料 其身世情况大致如下 94 蘅堂退士本名孙洙 字苓西 一作临西 号蘅堂 晚号退士 江苏无锡人 生于康熙五十年 1711 卒于乾隆四十三年 1778 享年67岁 他做过上元 今南京市 县学教谕 95 乾隆十六年中进士 后做过直隶卢龙 大城知县 乾隆二十五年曾两任省考试官 后改任江宁府 今南京市 教授 他幼年贫寒 隆冬只能握木取暖 取木能生火之意 为官时能体察民情 宽厚好学 为官清廉 离任时百姓攀辕相送 归老后常衣食不周 96 他诗学杜甫 著有 蘅塘漫稿 其诗录入 梁溪诗钞 唐诗三百首 是他与续娶夫人徐兰英共同完成 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 1764 时任江宁府教授 97 6 唐诗三百首 为何选310首 98 唐诗三百首 选诗并非300首 有302首者 310首者 313首者 318首者 321首者诸说 较为可信的为310首本 通行本为313首 其中杜甫 咏怀古迹 五首中有三首为四藤吟社本所增 99 为何选310首 笔者认为主要是出于两种认识 其一是如编者自序中所说 谚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请以是编验之 编选者企图以自己编选的这本书 与这一民谚相应 100 由于此书选篇甚精 是唐诗有代表性的精选本 大致实现了编选者的愿望 后人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 就变成熟读 唐诗三百首 这本书了 310首而仍称 三百首 是古人取其成数的习惯使然 101 其二 编选者显然是模仿 诗三百 的体制 表示要继承 诗经 的传统 这是前辈学者早已指出的 笔者所要强调的 是本书选诗310首 另有一番苦心 诗三百 是 诗经 的异名 三百 也是取 诗经 篇数的成数 102 今本 诗经 305篇 另有 笙诗 6篇 但仅存题目而无内容 合起来共311篇 首 唐诗三百首 选诗310首 少 诗经 1首 显然 编者认为此书可以与 诗经 并驾齐驱 又有 让人出一头地 的意思 103 后来的编选者不知其用心所在 任意增删 这就与孙洙本人相去甚远 诗经 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 最深远的一部著作 编者企望 唐诗三百首 能与 诗经 并肩 也见出该书是他精心结撰之作 非后世所谓 新选唐诗三百首 之类可比 104 唐诗盛况 105 就这310篇而言 已有一定的代表性 全唐诗 收诗作53000余首 今人王重民 童养年 我的老师孙望先生 及陈尚君教授等又辑得4300余首 故这310篇约相当于今存唐诗总量的1 180 106 从180首中选一首 自然是精品 因而尽可以 择其尤要者 选那些 脍炙人口 之作 而有300多篇唐诗杰作 对一个学唐诗者作为精读篇目也大体够了 对于一般爱好者 读上三百首 也可尝鼎一脔 选量适中 也是此书广为流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107 也许正是由于本书的极大成功 朱祖谋以 上彊村民 的化名便编成了 宋词三百首 今人以 三百首 为名的诗选 词选 曲选等等不下百种 毋庸讳言 这均滥觞于 诗三百 和 唐诗三百首 这大概也是原编选者始料未及的 108 公元7世纪 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 至辛亥革命前 一千二百余年间 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 唐诗三百首 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 风行海内 老幼皆宜 雅俗共赏 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109 7 唐诗三百首 与明人高棅所编 唐诗品汇 是否有继承关系 110 答复应是肯定的 唐诗品汇 共100卷 含补遗10卷 共选作者681人 诗6723首 这部书选诗也是分体编排 这一点为 唐诗三百首 所沿袭 唐诗三百首 所选的作家也基本未超出 唐诗品汇 所收的范围 111 唐诗品汇 选诗分为初 盛 中 晚四期 又分为九品 正始 正宗 大家 名家 羽翼 接武 正变 余响 旁流等 由于 唐诗三百首 收诗量小得多 不可能全面反映唐诗的流变 故没有细分初盛中晚和九品 这样做也是恰当的 112 唐诗品汇 标举盛唐 开明代前后七子 诗必盛唐 主张之先导 这一点在 唐诗三百首 中则表现不甚明显 唐诗品汇 入选的前十名诗人是 杜甫513首 李白400首 刘长卿197首 钱起181首 王维165首 韦应物163首 岑参145首 高适131首 孟浩然106首 王昌龄104首 113 居前十名的除钱起 仅小杜甫十岁 可入中唐外 均为盛唐诗人 而白居易诗仅入选35首 李商隐仅50首 杜牧仅39首 柳宗元仅48首 均要排在20名以外 显然 其中 诗必盛唐 的倾向十分明显 114 唐诗三百首 选诗仅75家 另无名氏2家 约当 全唐诗 诗人总数之1 30 仅占 唐诗品汇 入选诗人之1 9 115 唐诗三百首入选作品数量排行榜杜甫39王维29李白29李商隐22孟浩然15韦应物12刘长卿11杜牧9王昌龄8李颀7白居易6岑参6 116 这前十名中 尽管盛唐诗人仍占绝对优势 但李商隐以22首名列第四 杜牧也名列第八 此外 白居易 岑参 卢纶均选6首 居第十一至第十三位 柳宗元选5首居第十四位 刘禹锡 韩愈 钱起均各选4首 司空曙等选3首 117 显然 在 唐诗三百首 中 诗必盛唐 的主观倾向已不明显 而比较接近于唐代诗坛的实际情况 唐诗品汇 在明代曾作为馆阁 家塾课本 流传甚广 影响很大 明史 文苑传 谓 终明之世 馆阁以此书为宗 118 四库全书总目 认为 唐音之流于肤廓者 此书实启其弊 唐音之不绝于后世者 亦此书实衍其传 功过并存 不能互掩 后来过毁过誉 皆门户之见 唐诗三百首 在使 唐音不绝于后世 方面的贡献 要大于 唐诗品汇 而无其偏见 故也不致 流于肤廓 119 8 唐诗三百首 的编选受王士祯神韵说及其 唐贤三昧集 的影响如何 120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领袖之一 早年编选 神韵集 专言唐音 后选 唐贤三昧集 倡导神韵说 121 四库全书总目 说 当我朝开国之初 人皆厌明代王 世贞 李 攀龙 之肤廓 钟 惺 谭 元春 之纤仄 于是谈诗者竟尚宋元 既而宋诗质直 流为有韵之语录 元诗缛艳 流为对句之小词 于是士祯等以清新俊逸之才 范水模山 批风抹月 倡天下以 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之说 天下遂翕 xi 然应之 122 王士祯晚年特别推崇王孟 韦柳诗 他对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不取 雄浑 沉著 劲健 豪放 悲慨 诸品 而独标举 清奇 冲谈 自然 认为 是三者品最上 123 受其影响 唐诗三百首 也特别推崇王孟 韦柳四家 这四家在入选的75家中分别居第三 第五 第六和第十四位 还选入了如李白 赠孟浩然 等一些与王孟 韦柳唱和之作 124 在评论入选的诗作时 孙洙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王士祯的观点 强调 神韵 如柳宗元 与诸子登岘山 诗批语云 凭空落笔 若不著题 而自有神会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诗批语云 四句一气旋折 神味无穷 125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诗批语云 以谪仙之笔作律 如豢龙于池沼中 虽勺水无波 而屈伸盘拿 出没变化 自不可遏 须从空灵一气处求之 又白居易 问刘十九 诗批语曰 信手拈来 都成妙谛 诗家三昧 如是如是 126 读这些批语似不难与王士祯神韵说及流行于当时词坛的浙西派 清空 说联系起来 这大概也与当时文坛的风气有关 王士祯的神韵说统治诗坛近百年 影响到本书的编纂势所难免 孙洙出生与王士祯去世为同一年 其实不仅如此 王士祯对某些问题的具体见解 也都可以于本书中见出其影响的痕迹 127 王士祯 分甘余话 曾云 东坡谓柳柳州诗 在陶彭泽下 韦苏州上 此言误矣 余更其语曰 韦诗在陶彭泽下 柳柳州上 余昔在扬州作 论诗绝句 有 风怀澄淡称韦柳 佳句多从五字求 解识无声弦指妙 柳州那得并苏州 128 孙洙编 唐诗三百首 韦应物诗选15首 名列第五 而柳宗元诗只选5首 仅名列第十四 显然与王士祯的见解是一致的 129 王士祯 香祖笔记 云 唐人五言绝句 往往入禅 有得意忘言之妙 与净名默然 达磨得髓 同一关捩 观王裴 辋川集 及祖咏 终南残雪 诗 虽钝根初机 亦能顿悟 130 其 蚕尾续文 亦云 严沧浪以禅喻诗 余深契其语 而王言尤为近之 如王裴辋川绝句 字字入禅 他如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131 以及太白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常建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浩然 樵子暗相失 草虫寒不闻 刘昚虚 时有落花至 远随流水香 妙谛微言 与世尊拈花 迦叶微笑 等无差别 通其解者 可语上乘 132 这里涉及到王维 裴迪 祖咏 常建 刘昚虚 孟浩然等人多首诗作 除孟浩然等二首外 全都入选 唐诗三百首 中 如果通览全书 受佛教禅宗影响的又远非这几首 很显然 孙洙在这方面的美学观与王士祯也是一脉相承的 133 王士祯选 唐贤三昧集 共选盛唐王维 储光羲 孟浩然 刘昚虚 常建等42人 诗448首 未选李白 杜甫诗 此书反映了神韵论者的观点 134 唐诗三百首 并未按 唐贤三昧集 的路子去编选 不仅选了李白 杜甫 而且远不止盛唐各家 而弃盛唐的储光羲等多人不选 这种做法未必一定正确 在当时王士祯神韵说笼罩下 敢如此标新立异 还是应当肯定其胆识的 135 9 沈德潜 说诗晬语 及 唐诗别裁集 对 唐诗三百首 影响如何 136 沈德潜 1673 1769 是清代中期著名文学家 他的出生只早孙洙三十多年 其中进士仅早孙洙十二年 其去世 更仅早孙洙九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唐诗三百首 编成于乾隆二十九年 1764 当时沈德潜还在世 137 沈德潜编选的 古诗源 唐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 国朝 清 诗别裁集 在当时及有清诗坛均产生过较大影响 他中进士后极受乾隆帝宠遇 清史列传 本传记载乾隆帝还曾为他的 清诗别裁集 作序 今本不载 138 他的诗论名著 说诗晬语 强调为封建政治服务 并倡导复古 提倡儒家诗教 并说 温柔敦厚 斯为极则 说诗晬语 卷上 139 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 更是贯彻其诗论和儒家诗教的精心结撰之作 该书序云 至于诗教之尊 可以和性情 厚人伦 匡政治 感神明 以及作诗之先审宗指 继论体裁 继论音节 继论神韵 而一归于中正和平 140 其 唐诗别裁集 凡例 亦说 朱子云 楚词 不皆是怨君 而后人多说成怨君 此言最中病痛 如唐人中少陵因多忠爱之词 义山间作风刺之语 然必动辄牵入 即小小赋物 对镜咏怀 亦必云某诗指某事 某诗刺某人 多成粘皮带骨 亦何取耶 141 儒家诗教倡导温柔敦厚 礼记 经解 云 温柔敦厚 诗教也 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而不愚 则深于诗教者也 唐孔颖达 礼记正义 曰 温柔敦厚诗教者也 温 谓颜色温润 柔 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 不指切事情 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孙洙编选 唐诗三百首 正是遵循着这样一种诗教 142 这一点在其为 马嵬坡 一诗加的批语中表露得最为明白 唐人马嵬诗极多 唯此首得温柔敦厚之意 故录之 诗为曾做过唐僖宗朝宰相的郑畋所作 诗云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 143 唐人咏马嵬诗甚多 据笔者所知 至少有杜甫的 北征 白居易之 长恨歌 此外还有李益 黄滔诗各三首 李商隐诗二首 刘禹锡 崔道融 贾岛 徐寅 唐求诗各一首 罗虬 韦庄也有零篇断句 在这些诗中 郑畋的这一首并非最好的 144 宋人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便指出 唐人咏马嵬之事者多矣 唐阙史 载郑畋 马嵬 诗 命意似矣 而词句凡下 比说无状 不足道也 宋吴干干则谓 予以谓畋盖取杜诗 不闻夏殷衰 中自诛褒妲 之意 王士祯则对此诗大加赞赏 论既得体 调亦琅然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145 其实 温柔敦厚的诗教是贯穿于 唐诗三百首 编纂的始终的 全书中几乎没有一篇让最高统治者看了不高兴的作品 连一些 只反贪官 不反皇帝 并不违反诗教的 唯歌生民命 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 与元九书 的作品也无一入选 似乎又过于保守了 146 但清代文网甚严 文字狱遍布国中 如戴名世 南山集 案 徐述夔 一柱楼集 案 曾静吕留良案 以及株连许多汉族文人的江南奏销案 江南科场作弊案 使每个汉族知识分子不得不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然而 唐诗三百首 问世后得以广为传布 而未受统治者的干预和查禁 又不能不说得益于坚持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 147 沈德潜编选的 唐诗别裁集 对 唐诗三百首 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唐诗别裁集 初刻于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当时孙洙年仅七岁 增补重刻于乾隆二十八年 1763 距离 唐诗三百首 成书仅早一年 对孙洙影响较大的应是该书的康熙刻本 148 增补本 唐诗别裁集 共20卷 选诗1928首 约相当 唐诗三百首 的六倍 其入选的前十名诗人依次是 杜甫255首 李白140首 王维104首 韦应物63首 白居易61首 岑参58首 刘长卿54首 李商隐50首 韩愈43首 柳宗元40首 149 唐诗别裁集 与 唐诗品汇 显著不同的是 大大增加了中晚唐诗人的份量 在入选的前十名诗人中 中晚唐诗人占了四人 而孟浩然 高适 王昌龄等盛唐诗人及中唐诗人钱起均被排出十名之外 150 白居易的地位大大提升 与王士祯 唐贤三昧集 不同的是 唐诗别裁集 不仅选了李白 杜甫 而且选篇达到全书的五分之一强 这显然更符合唐代诗坛的实际情况 151 与 唐诗品汇 及 唐贤三昧集 相比 唐诗三百首 受 唐诗别裁集 的影响更为直接 只是孙洙似乎对建国后被炒到 唐代三大诗人 之一的白居易并不十分青睐 152 唐诗三百首 中 白居易与中唐诗人韩愈 柳宗元均排在十一至十五位之间 而孟浩然 王昌龄 李颀等盛唐诗人 杜牧等晚唐诗人却挤进前十名 李商隐的诗更名列第四 入选达22首 这似乎与 唐诗品汇 和 唐诗别裁集 均大不相同 显然 孙洙在这些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53 而柳中庸 征人怨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又为 唐诗品汇 所不收 王昌龄 闺怨 朱庆余的 宫中词 近试上张水部 杜牧的 赤壁 秋夕 金谷园 均为 唐诗别裁集 所未收 154 笔者强烈感到 与诸本比较 今人对晚唐诗人李商隐 杜牧和盛唐诗人王昌龄等能如今天这样熟悉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唐诗三百首 若无此书 他们的一些作品很难如今日这样妇孺皆知 155 10 你对 唐诗三百首 选很多 宫词 如何看 156 封建社会中皇宫及一些王侯宅邸中的宫女是被爱情遗忘的一群人 是生活和感情上都十分贫乏的一群 她们与亲人离散 青春虚耗 有的在宫中一生连皇帝的面也难得见到 更无望宠幸 157 王昭君便是其中的一员 笔者始终认为 以这些宫女为比较对象 她不是悲剧人物 而是其中较幸运者之一 唐诗中有很多以宫女为题材 如王建 宫词 一百首等 158 唐诗三百首 中名 宫词 的虽仅三首 但题为 春宫怨 宫中词 长信怨 甚至 集灵台 二首 也都是宫词 以往评论 唐诗三百首 者 往往都以此书收如此之多的 宫词 是一大过错 这种批评是缺乏具体分析 也不明其深层内涵的 159 诗 宫词 中有的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如 集灵台 二首 对杨贵妃姊妹恃宠而骄 惑乱宫帏的秽行就有所揭露 这在整个 唐诗三百首 中也是较为难得的 160 另一些 宫词 只是一些文人借宫女不能遭逢君王喻指自己或众多文人的怀才不遇 只是把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诗中 不才明主弃 一言换成较委婉说法 如白居易 宫词 泪尽罗衣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薰笼坐到明 161 又如王昌龄 长信怨 中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杜荀鹤 春宫怨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 均属此类 这是古诗词中比兴的表现手法之一 似未可苛责编选者 162 纵然纯写宫中事 无深意的宫词 入选的也不乏佳作 如朱庆余 宫中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列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清人黄叔灿 唐诗笺注 便云 此诗可作白圭三复 而宫中忧谗畏讥 寂寞心事 言外味之可见 163 况且 忧谗畏讥的又何尝只是宫中 会泄漏真情的又何止鹦鹉 如此等作品 入选 唐诗三百首 似亦无可厚非 当然 其中亦并非首首可读 耐读 少选两首也未尝不可 164 11 你对 唐诗三百首 不选李白 远别离 李贺诗作及 春江花月夜 等佳作如何看 165 166 167 远别离 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 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 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168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 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 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 重瞳孤坟竟何是 169 帝子泣兮绿云间 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 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 170 李贺是中唐时期一个早慧的天才诗人 杜牧 李贺集序 云 李贺诗 盖 骚 之苗裔 理虽不及 辞或过之 世皆曰 使贺且未死 少加以理 奴仆命 骚 可也 171 不选李贺诗是 唐诗三百首 的最大缺憾 这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编著 唐诗三百首汇评 录李贺诗十首于附录中 其入选的数量约与杜牧等相当 与其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大致相埒 172 杜甫和一些诗人的长篇 如杜甫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北征 李商隐 行次郊西作一百韵 等 均未入选 这大概缘于这些诗太长或逃避文字狱 而未入选 173 而 春江花月夜 等名篇未入选 则受当时时代的局限 直至孙洙生活的清代雍正 乾隆时期 诗论家对 春江花月夜 仍较少注意 只有王夫之给它以较高评价 174 李贺 春江花月夜 一诗是直到晚清时期 经王闿运的推赏才广受读者重视 到闻一多先生称它 孤篇压全唐 称其为 诗中之诗 顶峰上的顶峰 才使此诗为所有唐诗选本所必选 相形之下 唐诗三百首 未选此诗便显得不足 但这是时代的局限 不应苛责编选者 175 176 177 12 唐诗三百首 有哪几种较好的版本 其特点如何 178 由于 唐诗三百首 的广为流传及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使其版本越出越多 但独具面目 精心结撰者并不多 较好的版本有以下四种 179 一是中华书局根据四藤吟社本断句排印的陈婉俊补注本 陈婉俊是金陵才女 注释虽较简略 但比较准确 可靠 每首均保留孙洙 蘅堂退士 的批语 这是一个最接近原书的版本 180 读此种版本虽对读者古汉语的要求较高 却可窥见编选者的原旨 认识其美学观及其与前辈及同时代诗学家的继承关系 是众多 唐诗三百首 版本中最重要的一个版本 181 清人章燮注疏本 是清人注本中最详尽 最严谨的版本之一 首次刻印于清道光十四年 1834 较陈婉俊注本还早十年 由于它较少保留孙洙批语 又增张九龄 感遇 2首 原已选2首 补李白 子夜吴歌 3首 原已选1首 补李白 长干行 1首 原已选1首 共计321首 182 经章燮增补 唐诗三百首 的总篇数已大大超过 诗经 显然 章燮也未明白孙洙选310首的苦心所在 此种版本注释详尽 其中李白 杜甫诗 已吸收王琦注本 李太白全集 和仇兆鳌 杜诗详注 的研究成果 作者对一些长篇古诗 分为几解进行解析 一般较精当 且有少量辑评 今有安徽 浙江等多家出版社校点本 但有的校勘不精 183 中华书局版喻守真详注本 是新版 唐诗三百首 中较好的一个版本 该本除注释外 尚有 作意 作法 的分析 分析时有颇精到处 显然注者不仅是一个学者 也精于传统诗的创作 故对学写传统诗者帮助尤大 但本书初版于解放前 未能吸收近半个世纪来唐诗研究的成果 对有些诗作的看法较陈旧 184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金性尧注本 初版于1980年 此本以白话作注 注释也较准确严谨 吸取了一些唐诗研究的新成果 通俗好懂 是近年来流传最广的版本之一 除这四种版本外 尚有一些全译本 注释本 白文本 最糟的是某种白文本 错误百出 难以卒读 185 13 唐诗三百首汇评 与以往各本有何异同 186 唐诗三百首汇评 是笔者历时十余年 而完成的 本书选篇以章燮本为基础 又补选李贺诗10首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1首 共选诗332首 基本保留了孙洙原本的面貌 甚至对孙洙所加批语也少量选录 对章燮本也保留了部分评语 187 由于补选了李贺 张若虚诗 虽有违于编选者的初衷 但少一些遗憾 而补选11首诗 较之原本仅占3 左右 且不改变其分体编排的体例 既说不上是一个新选本 又更可以进而窥见唐诗的全貌 188 唐诗三百首汇评 是受唐圭璋师 我是他的博士研究生 宋词三百首笺注 启示而编著的 鉴于 唐诗三百首 注释本已多 本书的多数读者手头已有注释本 故本书不加作者小传和注释 这是不同于 宋词三百首笺注 处 189 由于历代诗话 诗集序跋及唐诗研究的论著远远多于宋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高血压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员工培训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平台数据分析与社交电商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直播电商行业主播品牌合作模式优化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光通信技术升级对光纤光缆制造设备行业的影响报告
- 2025年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运维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接触食品材料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文物安全培训课件
- 传播学概论课件
-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田字格描红
- 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
- 老年学概论(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第章课件绪论
- DB31-T 1380-2022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要求
- 景观生态学课件
-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