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群教育目标.doc_第1页
机械群教育目标.doc_第2页
机械群教育目标.doc_第3页
机械群教育目标.doc_第4页
机械群教育目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柒、各職群課程綱要壹 機械群一、機械群教育目標(一)習得機械行業基本相關知識。(二)熟練機械工具機的基本操作技能。(三)養成安全衛生的工作習慣與敬業樂群的態度。二、機械群課程架構(一)日間科目別部定必修校訂(必修、選修)學分%學分%一般科目5629.2%96-10850%-56.2%專業及實習科目2814.6%小計8443.8%96-10850%-56.2%可修習總學分數180-192學分活動科目18節(不計學分)總上課節數210節備註:本表計算百分比時,分母為192學分。(二)夜間科目別部定必修校訂(必修、選修)學分%學分%一般科目4630.7%6442.6%專業及實習科目2818.7%小計7449.4%6442.6%綜合活動6學分(4%)職場經驗、技能證照6-18學分(4%-12%)可修習總學分數150-162學分班會6節(不計學分)總上課節數150節三、機械群教學科目、學分數及每週授課節數表(一)教學科目與學分數表 職群別:機械群 學分數1.部定必修一般科目56(1)語文領域12國文(各3學分)12(2)語文領域8英文(各2學分)8(3)數學領域6數學(各2學分)6(4)社會領域6地理2歷史2公民與社會2(5)自然領域4基礎物理1-2基礎化學1-2基礎生物1-2(6)藝術領域4音樂 2美術 2藝術生活2學分數(7)生活領域4計算機概論2生涯規劃2(8)健康與體育領域4體育(各2學分)4健康與護理-(各1學分)4(9)國防通識-(各1學分)42.部定必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28(1)工程圖學(各3學分)6(2)機械實習(各3學分)6(3)機械電學實習(各2學分)4(4)機械材料(各2學分)4(5)機械製造(各2學分)4(6)機件原理(各2學分)43.校訂科目96-108由各校參考科目表說明及校訂科目參考表自訂科目。合計(123)180-1924.部定必修活動科目18每週至少3節(含班會、綜合活動),不計學分畢業至少應修得150學分(二)學校編排教學科目、學分數、百分比及每週授課節數參考表(日間上課) 職群別:機械群類別科目授課節數備註第一年段第二年段第三年段名稱學分名稱學分一二一二一二部定必修科目一般科目56學分29.2%語文領域國文-123333英文-82222數學領域數學-6222社會領域 歷史22地理22公民與社會22自然領域基礎物理1-21-2每一科目至少1學分,至多2學分,共計4學分。基礎化學1-21-2基礎生物1-21-2藝術領域美術422任選4學分音樂藝術生活生活領域計算機概論22生 涯 規 劃22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422健康與護理-41111男、女均須修習國防通識-41111男、女均須修習小計56151312-1310-115-60專業及實習科目28學分14.6%工程圖學633機械實習633機械電學實習422機械材料422機械製造422機件原理422小 計28884422校訂科目及實習科目一般、專業必修96-108學分50%-56.2%(由各校自訂)選修小計96-10891113-1615-1820-2526-30合計(學分)180-192323230-3230-3228-3228-32畢業最少應修得150學分部定必修科目活動科目18節班會18111111不計學分綜合活動222222每週教學總節數198-210353533-3533-3531-3531-35百分比係以192學分為分母學校編排教學科目、學分數、百分比及每週授課節數參考表(夜間上課) 職群別:機械群類別科目授課節數備註第一年段第二年段第三年段名稱學分名稱學分一二一二一二部定必修科目一般科目46學分30.7%語文領域國文-123333英文-82222數學領域數學-6222社會領域 歷史22地理22公民與社會22自然領域基礎物理1-21-2每一科目至少1學分,至多2學分,共計4學分。基礎化學1-21-2基礎生物1-21-2藝術領域美術22任選2學分音樂藝術生活生活領域計算機概論22生 涯 規 劃22健康與護理-41111各學期擇一開設或上、下學期對開,男、女均須修習。國防通識-小計46101011-129-105-60專業及實習科目28學分18.7%工程圖學633機械實習633機械電學實習422機械材料422機械製造422機件原理422小 計28884422校訂科目及實習科目一般、專業必修64學分42.6%(由各校自訂)選修小計64557-89-1015-1621合計(學分)138232323232323學分採計6-18學分4%-12%職場經驗、技能證照6-18畢業學分不足時採計部定必修科目活動科目6節班會6111111不計學分6學分4.0%綜合活動6111111每週教學總節數150252525252525畢業最少應修得150學分百分比係以150學分為分母活動科目各校每週應安排2節,其中1節為班會,另1節之綜合活動課程內容得包含週會、音樂、美術、體育及相關活動等。(三)、科目表說明職群別:機械群甲:日間上課1.本表所定節數為每週上課教學節數,每週35節,每節50分鐘;每週上課1節,持續一學期(18週)以1學分計。2.學校排課以每天上課7節,每週上課5天為原則,除活動科目18節不計學分外,共計180-192學分,第二年段每週得規劃1-2節,第三年段每週得規劃1-4節彈性教學時間,可作為選修、補救教學、輔導活動、重補修或自習之用。3.語文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國文-,各3學分,計12學分;及英文-各2學分,計8學分。4.數學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數學-,各2學分,共計6學分。5.社會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各2學分,共計6學分。6.自然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各1-2學分,任選4學分。7.藝術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美術、音樂、藝術生活,各2學分,任選4學分。8.生活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計算機概論、生涯規劃,各2學分,共計4學分。9.健康與體育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體育-,各2學分,計4學分;及健康與護理-,各1學分,計4學分。10.國防通識:含部定必修科目國防通識-,各1學分,共計4學分。11.活動科目:每週3節,含班會1節,綜合活動(含週會)2節。12.校訂科目分為必修科目與選修科目,各校請依學校發展特色及學生能力與興趣自行訂定,可開設專業科目、實習科目或一般科目,合計為96-108學分(佔50%-56.2%)。專業及實習科目應佔校訂科目80%以上,其中60%以上應為實作課程,且每週應排授5節以上;一般科目宜含第二、三年段的體育8學分。13.實用技能學程學生畢業學分數為150學分,包括:(1)表列部定必修科目84學分均須修習,並至少百分之八十五及格,始得畢業。(2)有關學生應修課程及畢業條件之補充規定由各校依據前項及相關規定自訂,並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14.參考表中所列科目設置之學年或學期,得視實際需要酌予調整,惟科目內容有其學習先後順序者,應依序開設。15.校訂科目由教學研究會議決後,經教務會議討論通過並呈校長核准後實施。乙:夜間上課1.本表所定節數為每週上課教學節數,每週25節,每節50分鐘;每週上課1節,持續一學期(18週)以1學分計。2.學校排課以每天上課5節,每週上課5天為原則,除班會6節不計學分外,每學期安排授課24學分,共計144學分,分為一般科目46學分、專業及實習科目28學分、校訂科目64學分及綜合活動6學分。3.語文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國文-,各3學分,計12學分;及英文-各2學分,計8學分。4.數學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數學-,各2學分,共計6學分。5.社會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各2學分,共計6學分。6.自然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各1-2學分,任選4學分。7.藝術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美術、音樂、藝術生活,各2學分,任選2學分。8.生活領域:含部定必修科目計算機概論、生涯規劃,各2學分,共計4學分。9.健康與護理及國防通識:第一、二年段每學期各1學分,共計4學分,學校可視需要在各學期擇一開設或上、下學期對開。10.活動科目各校每週應安排2節,其中1節為班會,另1節之綜合活動課程內容得包含週會、音樂、美術、體育及相關活動等。11.校訂科目分為必修科目與選修科目,各校請依學校發展特色及學生能力與興趣自行訂定,可開設專業科目、實習科目或一般科目,合計為64學分(佔42.6%)。專業及實習科目應佔校訂科目80%以上,其中60%以上應為實作課程,且每週應排授5節以上。12.實用技能學程學生畢業學分數為150學分,包括:(1)表列部定必修科目74學分均須修習,並至少百分之八十五及格,始得畢業。(2)學生得採計職場經驗及技能證照為畢業學分。(3)有關學生應修課程及畢業條件之補充規定由各校依據前項及相關規定自訂,並經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13.參考表中所列科目設置之學年或學期,得視實際需要酌予調整,惟科目內容有其學習先後順序者,應依序開設。14.校訂科目由教學研究會議決後,經教務會議討論通過並呈校長核准後實施。 四、部定專業及實習科目與校訂科目參考表職群別:機械群科目年段別部定專業及實習科目校訂參考科目科目名稱學分科目名稱學分實用技能學程(一年段)1.工程圖學(6)2.機械實習(6)3.機械電學實習(4)161.工業安全與衛生2.車工實習3.鉗工實習4.行業數學5.精密量測6.其他實用技能學程(二年段)1.機械材料(4)2.機械製造(4)81.計算機概論2.銑床實習3.磨床實習4.油氣壓實習5.其他實用技能學程(三年段)1.機件原理(4)41.機械力學2.數值控制機械3.電腦繪圖實習4.機械綜合實習5.其他合 計28五、部定專業及實習科目之科目大要與教學綱要(一)工程圖學 科目大要職群別:機械群科目名稱:工程圖學學分數:6教學目標:1.熟悉製圖設備與製圖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2.應用投影原理繪製機械工作圖。3.養成正確的製圖工作習慣。教學內容:1.概說2.製圖設備及用具。 3.線條、字法。4.應用幾何5.正投影。 6.尺度標註與註解。7.輔助視圖。8.特殊視圖。9.剖視圖。實施方式:1.教學過程中應以實作為主,理論為輔。2.教學活動應強調示範及個別輔導。3.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職業道德之培養。4.收集相關資料製作成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以輔助教學。先備條件:高職基礎數理概念。(一)工程圖學 教學綱要職群別:機械群(壹)教學目標一、熟悉製圖設備與製圖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二、應用投影原理繪製機械工作圖。三、養成正確的製圖工作習慣。(貳)時間分配學分數:6學分,上課週數:36 週,每週上課節數:3節,合計:108節。(參)教材大綱單 元 主 題內容綱要教學參考節數備 註一、概說(一)機械製圖之重要性。(二)機械製圖之種類。(三)機械製圖之規範。(四)圖紙之規格。3第一學期二、製圖設備與用具(一)製圖桌椅。(二)丁字尺、平行尺與三角板。(三)成套製圖儀器。(四)製圖用筆。(五)曲線板與曲線規。(六)直尺與比例尺。(七)量角器。(八)字規與模板。(九)萬能製圖儀。9三、線條與字法(一)線條之種類。(二)鉛筆線條。(三)上墨線條。(四)中文字體。(五)阿拉伯數字。(六)拉丁字母。12四、應用幾何(一)等分線段、角與圓弧。(二)垂直線與平行線。(三)多邊形。(四)相切與切線。(五)放大、縮小與遷移圖形。12五、正投影(一)正投影原理。(二)空間座標。(三)點、線、面、體之投影。(四)視圖之選擇與排列。(五)線條重疊時的優次序。(六)識圖。(七)製圖。18六、尺度標註與 註解(一)一般尺寸。(二)長度與角度尺寸。(三)直徑、半徑、球面與弧長尺寸。(四)不規則曲線尺寸。(五)比例。(六)尺寸之選擇與安置。(七)註解。12第二學期七、輔助視圖(一)輔助視圖。(二)單斜面輔助視圖。12八、特殊視圖(一)特殊視圖。(二)局部視圖。(三)半視圖。(四)中斷視圖。(五)轉正視圖。(六)局部放大視圖。(七)虛擬視圖。12九、剖視圖(一)剖視圖。(二)全剖視圖。(三)半剖視圖。(四)局部剖視圖。(五)剖面之習用畫法。18(肆)教學注意事項一、教學方法1.注意基本觀念解說,避免深奧理論,使學生有正確觀念。2.教師可以配合實驗方式來輔助教學。3.多應用生活上之實例講解,使學習實用化。4.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增加實作練習機會以提昇學習效果。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學習反應,利用教學技巧,引發學生思考,主動參與討論,以達教學目的。6.教學時間之安排,每週以講課一節,繪圖二節為原則。7.教學活動應重視示範與個別輔導。二、教學資源及教材編寫1.教師應多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使學生容易了解。2.教材應條理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易吸收瞭解。3.教材編寫應加強實務說明,文字說明要注意淺顯易懂。三、評量方法1.教師應時常舉行紙筆測驗或口頭問答以增加學習效果。2.實施實作評量,內容包括學習單、撰寫報告或作業,以符合多元評量目的。3.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中之形成性評量,適時實施補救性教學以有效控制教學品質。4.教學評量之結果,未達標準者應實施補救教學。能力佳者,應給予增廣加深之輔導。四、配合事項1.教師可依需要適時調整教學步調,調整教材教法,改變作業份量,修改教學目標達到適切可行。2.教師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應予適當的個別輔導,或提供適當程度之作業學習。3.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職業道德之培養。(二)機械實習 科目大要職群別:機械群科目名稱:機械實習學分數:6教育目標:1.熟練手工具與量具操作技能。2.熟練正確的機械加工方法。3.學習工廠管理的基本概念。4.養成良好的工作安全與衛生習慣。教學內容:1.基本工具、量具使用。 7.攻螺紋。2.劃線。 8.車床基本操作3.銼削。 9.外徑車刀研磨4.鋸切。 10.端面與外徑車削5.鑽孔。 11.綜合練習6.鉸孔。 12.熔接實習實施方式:1.依設備標準佈置實習工廠,教學活動進行時需要每位同學均有練習機具設備崗位。2.教學活動需循序漸進,並特別重視示範與個別輔導,使學生從做中學習,瞭解理論。3.教學過程應加強工業安全衛生習慣及敬業樂群工作態度之培養。先備條件:高職基礎數理概念(二)機械實習 教學綱要職群別:機械群(壹)教學目標一、熟練手工具與量具操作技能。二、熟練正確的機械加工方法。三、學習工廠管理的基本概念。四、養成良好的工作安全與衛生習慣。(貳)時間分配學分數:6學分,上課週數36週,每週上課節數:3節,合計:108節。(參)教材大綱單 元 主 題內容綱要教學參考節數備 註一、基本工具、量具使用(一)基本手工具使用。(二)游標卡尺測量。6二、劃線(一)劃直線。(二)劃垂直線。(三)劃平行線。(四)劃角度。6三、銼削(一)平面銼削。(二)垂直面銼削。(三)平行面銼削。(四)角度銼削。(五)工件測量。12四、鋸切(一)鋸架調整與鋸條安裝。(二)鋸切。6五、鑽孔(一)鑽床基本操作。(二)鑽孔。6六、鉸孔(一)鉸刀夾持。(二)鉸孔。6七、攻螺紋(一)螺絲攻夾持。(二)通孔攻螺紋。(三)不通孔攻螺紋。6八、車床基本操 作(一)車床操作的安全措施。(二)主軸的起動與停止。(三)主軸轉速變換。(四)縱向、橫向與複式刀座進刀手輪的操作。(五)自動進給與速率變換操作。(六)尾座操作。9九、外徑車刀研 磨(一)砂輪機操作的安全措施。(二)砂輪機操作。(三)砂輪的選擇、安裝與修整。(四)車刀各刃角研磨、礪光與檢驗。6十、端面與外徑 車削(一)工作物夾持與校正。(二)車刀安裝。(三)粗車削。(四)精車削。(五)去毛邊。(六)工件測量。18十一、綜合練習(一)成品製作。(二)成品測量。(三)輪系應用。15十二、熔接實習(一)錫焊。(二)氣焊。(三)電焊。12(肆)教學注意事項一、教學方法1.注重工作方法與講解,並作示範操作。2.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增加實作練習機會以提昇學習效果。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學習反應,利用教學技巧,引發學生思考,主動參與討論,以達教學目的。4.教學活動應重視示範與個別輔導。5.學生實習前,應撰寫工作計劃,實習後,由教師領導學生討論。二、教學資源及教材編寫1.教師應多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使學生容易了解。2.教材應條理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易吸收瞭解。3.教材編寫應加強實務說明,文字說明要注意淺顯易懂。三、評量方法1.技能評量標準視各校設備狀況與學生程度自行訂定。2.評量方式依能力本位教學原則,編製評量表作客觀的評量。3.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中之形成性評量,適時實施補救性教學以有效控制教學品質。4.教學評量之結果,未達標準者應實施補救教學。能力佳者,應給予增廣加深之輔導。四、配合事項1.教師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應予適當的個別輔導,或提供適當程度之作業學習。2.學生實習時,教師應檢查學生的安全防護配備(例如:操作砂輪機、車床時,必須配戴安全眼鏡等)。3.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職業道德之培養,並注意學生工業安全衛生習慣之養成。(三)機械電學實習 科目大要職群別:機械群科目名稱:機械電學實習學分數:4教育目標:1.認識電力的特性、配送、控制及使用之相關知識。2.熟練各種基本電工工具、電儀表之使用。3.具備電路量測低壓工業控制配線之基本技能及具備排除機具設備電氣故障之技術。教學內容:1.基本電工工具之使用。2.導線之選用、連接與處理。3.配電器具之裝置。4.電儀表之使用。5.識別儀表面板、旋鈕及開關等說明及操作。實施方式:1.依設備標準佈置實習工廠,教學活動進行時需要每位同學均有練習機具設備崗位。2.教學應以實作為主,理論為輔,並特別重視示範與個別輔導,使學生從做中學學習。3.教學過程應加強工業安全衛生習慣及敬業樂群工作態度之培養。先備條件:高職基礎數理概念。(三)機械電學實習 教學綱要職群別:機械群(壹)教學目標一、認識電力的特性、配送、控制及使用之相關知識。二、熟練各種基本電工工具、電儀表之使用。三、具備電路量測低壓工業控制配線之基本技能及具備排除機具設備電氣故障之技術。(貳)時間分配學分數:4學分,上課週數:36週,每週上課節數:2節,合計:72節。(參)教學大綱單 元 主 題內容綱要教學參考節數備 註一、基本電工工具之使用(一)手鉗之種類、用途。(二)螺絲起子之種類、用法。(三)壓接鉗之用途。6二、導線之選用、連接與處理(一)導線之分類、構造、標稱、用途與安全電流。(二)單心線之各種連接法。(三)絞線之各種連接法。(四)導線接頭之各種壓接法。(五)導線之絕緣處理方法12三、配電器具之裝置各種開關、插座與器具之裝配控制方法。18四、電儀表之使用識別儀表面板、旋鈕及開關等說明及操作。12五、識別儀表面板、旋鈕及開關等說明及操作(一)各種低壓控制零件及符號之認識。(二)電動機起動、停止、過載控制方法。(三)電動機之正逆轉控制方法。24(肆)教學注意事項一、教學方法1.注重工作方法與講解,並作示範操作。2.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增加實作練習機會以提昇學習效果。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學習反應,利用教學技巧,引發學生思考,主動參與討論,以達教學目的。4.教學活動應重視示範與個別輔導。5.學生實習前,應撰寫工作計劃,實習後,由教師領導學生討論。二、教學資源及教材編寫1.教師應多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使學生容易了解。2.教材應條理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易吸收瞭解。3.教材編寫應加強實務說明,文字說明要注意淺顯易懂。三、評量方法1.技能評量標準視各校設備狀況與學生程度自行訂定。2.評量方式依能力本位教學原則,編製評量表作客觀的評量。3.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中之形成性評量,適時實施補救性教學以有效控制教學品質。4.教學評量之結果,未達標準者應實施補救教學。能力佳者,應給予增廣加深之輔導。四、配合事項1.教師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應予適當的個別輔導,或提供適當程度之作業學習。2.學生實習時,教師應檢查學生的安全防護配備(例如:操作砂輪機、車床時,必須配戴安全眼鏡等)。3.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職業道德之培養,並注意學生工業安全衛生習慣之養成。(四)機械材料 科目大要職群別:機械群科目名稱:機械材料學分數:4教育目標:1.瞭解各種機械材料的性質及用途。2.瞭解各種機械材料的規格及符號表示法。3.具有選用機械材料的基礎能力。教學內容:1.緒論 2.金屬材料的性質及試驗3.鋼鐵概說。 4.碳鋼5.碳鋼之熱處理。 6.鋼之表面硬作處理。7.合金鋼及特殊鋼。 8.鑄鐵。9.常用之非鐵金屬材料。 10.金屬之腐蝕。11.機械材料的規格及選用。 12.非金屬材料。實施方式:1.教師可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講解,使學生容易學習。2.教學應注重基本觀念之解說,避免深奧理論,使學生有實務能力。3.教學過程經常舉行日常測驗以增加學習效果。4.教材要系統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容易學習。先備條件:高職基礎數理概念。(四)機械材料 教學綱要職群別:機械群 (壹)教學目標一、瞭解各種機械材料的性質及用途。二、瞭解各種機械材料的規格及符號表示法。三、具有選用機械材料基礎能力。(貳)時間分配學分數:4學分,上課週數:36週,每週上課節數:2節,合計:72節。(參)教學大綱單 元 主 題內容綱要教學參考節數備 註一、緒論(一)金屬及合金的通性。(二)金屬的結晶構造與組織。(三)金屬的塑性變形。(四)金屬的凝固與變態。6第一學期二、金屬材料的性質及試驗(一)物理性質。(二)機械性質。(三)材料試驗。4三、鋼鐵概說(一)鋼鐵的製造。(二)鋼鐵的分類。(三)鋼錠的種類與加工。6四、碳鋼(一)純鐵。(二)鋼之組織。(三)鋼之性質及其用途。(四)五大元素對碳綱之影響。8五、碳鋼之熱處 理(一)鐵碳平衡圖。(二)恒溫變態曲線圖與冷卻曲線圖。(三)碳鋼之熱處理方法。(四)熱處理爐及其週邊設備。6六、鋼之表面硬 化處理(一)火焰加熱及感應電熱硬化法。(二)滲碳硬化法。(三)氮化法。(四)鍍層硬化法。6七、合金鋼及特 殊鋼(一)構造用合金鋼。(二)合金工具鋼。(三)耐蝕鋼。(四)其他特殊鋼。8第二學期八、鑄鐵(一)鑄鐵之成份及組織。(二)影響鑄鐵組織及性質之因素。(三)普通鑄鐵之性質及用途。(四)特殊鑄鐵之種類及用途。(五)鑄鐵之熱處理。8九、常用之非鐵 金屬材料(一)銅及銅合金。(二)鋁及鋁合金。(三)鉛、錫、鋅及其合金。6十、金屬之腐蝕(一)腐蝕的意義。(二)影響金屬腐蝕的因素。(三)鋼鐵之腐蝕。(四)防蝕的方法。6十一、機械材料的規格及選用(一)材料的規格。(二)常用的材料編號。(三)材料選用。4十二、非金屬材料(一)塑膠。(二)陶瓷材料。4(肆)教學注意事項一、教學方法1.注意基本觀念解說,避免深奧理論,使學生有正確觀念。2.教師可以配合實驗方式來輔助教學。3.多應用生活上之實例講解,使學習實用化。4.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增加實作練習機會以提昇學習效果。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學習反應,利用教學技巧,引發學生思考,主動參與討論,以達教學目的。二、教學資源及教材編寫1.教師應多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使學生容易了解。2.教材應條理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易吸收瞭解。3.教材編寫應加強實務說明,文字說明要注意淺顯易懂。三、評量方法1.教師應時常舉行紙筆測驗或口頭問答以增加學習效果。2.實施實作評量,內容包括學習單、撰寫報告或作業,以符合多元評量目的。3.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中之形成性評量,適時實施補救性教學以有效控制教學品質。四、配合事項1.教師可依需要適時調整教學步調,調整教材教法,改變作業份量,修改教學目標達到適切可行。2.教師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應予適當的個別輔導,或提供適當程度之作業學習。(五)機械製造 科目大要職群別:機械群科目名稱:機械製造學分數:4教育目標:1.瞭解各種加工的基本方法與過程。2.瞭解各種加工機械之功能與特性。3.瞭解機械製造的演進及發展趨勢。教學內容:1.機械製造的演進。2.材料與加工。3.鑄造。4.塑性加工。5.銲接。6.切削加工。7.工作機械。8.表面處理。9.量測與品管。10.螺紋與齒輪製造。11.特殊加工。12.電腦輔助製造實施方式:1.教師可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講解,使學生容易學習。2.教學應注重基本觀念之解說,避免深奧理論,使學生有實務能力。3.教學過程經常舉行日常測驗以增加學習效果。4.教材要系統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容易學習。先備條件:高職基礎數理概念。(五)機械製造 教學綱要職群別:機械群(壹)教學目標一、暸解各種加工的基本方法與過程。二、暸解各種加工機械之功能與特性。三、暸解機械製造的演進及發展趨勢。 (貳)時間分配學分數:4學分,上課週數:36週,每週上課節數:2節,合計72節。(參)教學大綱單 元 主 題內容綱要教學參考節數備 註一、機械製造的演進(一)加工機器的演進。(二)機械製造的過程。(三)切削性加工與非切削性加工。(四)切削工具的發展。(五)機械製造方法之趨勢。 4二、材料與加工(一)材料的分類。(二)材料的規格。(三)主要機械材料的加工性。(四)材料的選用。 4三、鑄造(一)概述。(二)模型。(三)鑄模種類。(四)砂模的製造。6(五)金屬熔化及澆鑄。(六)鑄件之清理與檢驗。四、塑性加工(一)塑性加工概述。(二)金屬之熱作。(三)金屬之冷作。(四)沖壓工作。 8五、銲接(一)銲接概述。(二)軟焊與硬焊。(三)氣銲。(四)電銲。8六、切削加工(一)切削加工概述。(二)切削基本原理。(三)切削劑。 6七、工作機械(一)車床。(二)鑽床與搪床。(三)鉋床。(四)鋸床及拉床。(五)銑床。(六)磨床。(七)CNC工作機械。 10第二學期八、表面處理(一)表面塗層。(二)表面硬化。(三)防鏽蝕處理。 4九、量測與品管(一) 公差與配合。(二) 工件量測。(三) 品質管制與實施。 4十、螺紋與齒輪製造(一)螺紋之概述。(二)螺紋加工。(三)齒輪之概述。(四)齒輪加工。 8十一、特殊加工(一)粉末冶金。(二)塑膠加工。(三)電積成形。(四)特殊切削加工。 6十二、電腦輔助製造(一)數值控制機械。(二)生產自動化。(三)機械製造之展望。 4(肆)教學注意事項一、教學方法1.注意基本觀念解說,避免深奧理論,使學生有正確觀念。2.教師可以配合實驗方式來輔助教學。3.多應用生活上之實例講解,使學習實用化。4.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增加實作練習機會以提昇學習效果。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學習反應,利用教學技巧,引發學生思考,主動參與討論,以達教學目的。二、教學資源及教材編寫1.教師應多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使學生容易了解。2.教材應條理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易吸收瞭解。3.教材編寫應加強實務說明,文字說明要注意淺顯易懂。三、評量方法1.教師應時常舉行紙筆測驗或口頭問答以增加學習效果。2.實施實作評量,內容包括學習單、撰寫報告或作業,以符合多元評量目的。3.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中之形成性評量,適時實施補救性教學以有效控制教學品質。四、配合事項1.教師可依需要適時調整教學步調,調整教材教法,改變作業份量,修改教學目標達到適切可行。2.教師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應予適當的個別輔導,或提供適當程度之作業學習。(六)機件原理 科目大要職群別:機械群科目名稱:機件原理學分數:4教育目標:1.瞭解各種機件之名稱、規格及用途。2.瞭解由各種機件組成機構之功用。3.瞭解各種運動機構之原理。教學內容:1.概述。 10.齒輪 。2.螺旋。 11.輪系。3.螺旋連接件。 12.制動器。4.鍵與銷。 13.凸輪。5.彈簧。 14.管及其附件。6.軸承及連接裝置。 15.起重滑車。7.帶輪。 16.連桿機構。8.鏈輪。 17.間歇運動。9.摩擦輪。 18.液壓傳動。實施方式:1.教師可利用圖表、幻燈片、投影片等輔助教材講解,使學生容易學習。2.教學應注重基本觀念之解說,避免深奧理論,使學生有實務能力。3.教學過程經常舉行日常測驗以增加學習效果。4.教材要系統分明、循序漸進,使學生容易學習。先備條件:高職基礎數理概念。(六)機件原理 教學綱要職群別:機械群(壹)教學目標一、瞭解各種機件之名稱、規格及用途。二、瞭解由各種機件組成機構之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