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doc_第1页
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doc_第2页
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doc_第3页
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doc_第4页
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 :2018-04-16;修订日期:2018-06-27作者简介:周飞(1981-),男,陕西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电子邮箱:314602151qq.临床报道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周飞1,刘凯军2,肖嘉文1,王晶3(1.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疼痛科,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民医院骨科,陕西西安710000;3.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骨二科,陕西咸阳712000)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体外冲击波;椎间孔注射:R441.1:B:1005-7234 (2019)04-0558-02DOI:10.3969/j.issn.1005-7234.2019.04.045表1三组LFJS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比例(男/女)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月)A组?3119:1258.17.610.84.2B组?4026:1457.36.411.35.1C组?2615:1158.29.010.63.7注:三组间对比,?P0.05腰椎小关节综合征(lumbar facetjointsyndrome,LFJS)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疾病1。 其治疗方案较多,但其疗效不一2-3,多数起效缓慢,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近年来,我科采用椎间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LFJ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xx年8月-xx年5月纳入102例LFJ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 其中,A组33例,单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治疗;B组42例,在A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C组27例,在A组基础上予以体外冲击波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 本次分组对比研究方案,已报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准予施行。 1.2治疗方案1.2.1口服药物治疗三组患者均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口服治疗,药物:洛索洛芬钠片;生产厂家: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xx2275;规格:60mg/片;服用方法:早晚各1片,餐后口服。 1.2.2体外冲击波治疗在口服药物基础上,B、C两组患者均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采用DornierAR2型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德国)。 具体操作:调节冲击波的治疗参数,聚焦范围在40mm10mm内,脉宽设定为3s以内,治疗深度为0-40mm,能量密度0.005-0.320mJ/mm2,发射频率0.5-20Hz,压力峰值为50Mpa以内。 操作方法:首先明确患者腰椎的压痛点部位,并将治疗仪探头置于压痛点,采用自动对焦结合生物反馈方法使冲击波作用于压痛区域。 治疗周期:施治2次/周,连续治疗3周。 1.2.3椎间孔注射C组在上述疗法基础上,予以椎间孔注射治疗。 患者俯卧,经C臂机透视进行椎间孔的皮肤投影定位并标记,穿刺针经皮肤向椎间孔上方、椎弓根下方与椎弓峡部下外侧进针。 针尖首先处于椎弓峡部下外侧缘,待触及骨质时标记其深度,结合其侧位透视情况,调整针尖至椎间孔上方位置,患者此时可出现根性痛。 针尖抵达目标位置后,回抽确认无血和脑脊液,注入造影剂,而后注入复合阻滞药液1-2ml(包括0.25%利多卡因及复方倍他米松)。 椎间孔注射治疗为1次/周,连续治疗3周。 1.3疗效观察分别于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疗效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评价;功能改善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症状复发情况。 1.4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两两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以P0.05),见表1。 2.2各项评分对比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下降,SF-36评855颈腰痛杂志2019年第40卷第4期The Journalof Cervicodyniaand Lumbodynia2019,Vol.40No.4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随访3个月时,A、B两组与治疗后相比,VAS评分、ODI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SF-36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B组C组,SF-36评分均为A组 见表2。 2.3症状复发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时,A组复发率为32.26%(10/31),B组为15.00%(6/40),C组仅为3.85%(1/25)。 组间复发率对比,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98;P=0.0170.05)。 表2三组LFJS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评分比较组别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时VAS评分A组6.141.522.90.71?&4.01.26?#&B组5.931.682.10.62?2.80.85?#C组6.071.491.30.50?1.50.43?SF-36评分A组46.239.7572.1613.28?&65.6110.42?#&B组49.518.4784.5512.69?78.6411.19?#C组48.228.6390.2114.65?87.5910.82?ODI评分A组28.417.6219.445.21?&23.196.28?#&B组27.538.1913.564.17?16.885.26?#C组28.376.968.635.04?9.263.68?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组内治疗后比较,#P0.05。 A组与B、C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3讨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属于物理治疗范畴,属于非侵入性的无创治疗技术,在慢性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中应用广泛,如跟痛症、网球肘、肩周炎等,均取得较好疗效。 本研究将之应用于B、C组患者LFJS治疗中,其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A组患者,说明该疗法对LFJS亦有良好疗效。 电磁式冲击波,是通过高压线圈放电形成强大的脉冲电磁场,再于水槽中激发冲击波,其优点是能量的输出比较恒定,且焦距长,功能稳定。 在治疗时,冲击波可通过应力和空化作用,对患处施加作用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改善微环境,从而促进损伤修复过程4。 同时,冲击波还可抑制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并促进疼痛介质被及时代谢清除,从而降低肢体的痛感5。 本研究中,B、C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均得到更佳的改善效果,亦证实了体外冲击波疗法的上述作用。 椎间孔注射属于阻滞疗法的范畴,通过将0.25%利多卡因及复方倍他米松药液注入椎间孔内,直接作用于通过椎间孔的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等结构,其中,利多卡因可起到短期镇痛效果,而复方倍他米松则可显著抑制局部的炎性反应,减少炎性介质释放,抑制神经末梢的炎性递质分泌,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6,从而改善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肌肉症状,缓解腰腿疼痛。 LFJS患者由于小关节的长期慢性病变,可导致局部炎性介质释放并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腰痛和下肢痛,体外冲击波虽然可改善局部微环境,但对炎性反应并无明显作用,将冲击波与椎间孔注射联合治疗,既可通过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环境,促进损伤修复,还可通过阻滞药物抑制炎性反应,达到了良好的协同效果,且远期疗效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1Nath S,Nath CA,Pcttersson K.Percutancouslumbar zygapophysial(faeet)joint neurotomyusingiadiet requencytorrent,in themanagementof ehtoniclow baekpain: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J.Spine,xx,33 (12):129l-1297.2胡勇文,戚晴雪,甄鹏超,等.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xx,12 (5):1061-1064.3龚海涛,杜鹏斌,杨玉妹,等.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配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40例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xx,24 (18):2178+2193.4徐钢,朱永,赵燕邦.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xx,23 (16):77-79.5徐国兴,闫兆红,张寅萌,等.慢速牵伸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