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doc_第1页
青海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doc_第2页
青海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doc_第3页
青海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doc_第4页
青海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简 本)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国 环 评 证 甲 字 第 1905 号2007年4月目 录1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2产业政策13工程规划要求14清洁生产15工程概要16自然环境27环境影响评价37.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7.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7.2.1 声环境37.2.2 电磁环境38污染防治对策58.1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58.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69公众参与710环境风险811初步结论8青海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青海电网是西北电网的组成部分,电压等级为330/110/35/10kV。为了缩短海北洲110kV供电半径,改善该地区110kV网架薄弱,运行可靠性低的局面,确保地区水电的可靠外送,在门源县建设330kV门源变电站。祁连县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为了满足祁连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用电和水电上网需求,在该地区建设八宝变电站。因此,本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建设330kV输变变电工程不属于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3工程规划要求从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中分析,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不仅满足电力发展规划的要求,而且也满足当地城镇经济发展的规划要求。4清洁生产输变电工程建设可以代替建设火电厂,可以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另外输变电运行后无空气污染物产生,无工业废水产生,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很小,因此,输变电工程属于清洁生产,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5工程概要330kV门源变电站站址位于门源县浩门镇老虎沟河东侧、岗青公路224km以南约100m的草地中。330kV八宝变电站站址位于祁连县八宝镇西南侧、营盘台村以西约100m耕地中。330kV门源变电站:本期安装2240MVA变压器,规划安装2240MVA变压器;规划330kV出线6回,本期2回;规划110kV出线16回,本期10回;规划每台主变低压侧安装220MVar低压电抗器和230MVar低压电容器,本期每台主变低压侧安装120MVar低压电抗器和130MVar低压电容器,预留高压电抗器位置。变电站站址位于门源县浩门镇老虎沟河东侧、岗青公路224km以南约100m的草地中。330kV八宝变电站:本期安装1240MVA变压器,规划安装2240MVA变压器;规划330kV出线6回,本期1回;规划110kV出线12回,本期8回;规划每台主变低压侧安装215MVar低压电抗器和220MVar低压电容器,本期一台主变低压侧安装115MVar低压电抗器和220MVar低压电容器,预留高压电抗器位置。变电站站址位于祁连县八宝镇西南侧、营盘台村以西约100m耕地中。330kV线路:利用原330kV湟源-黄家寨线路架设330kV黄家寨门源八宝线路,同时将330kV湟源黄家寨线路就近改接入330kV景阳变电站,线路全长252km,其中双回路87km,单回路路165km,采用2LGJ-400/50及2LGJ-400/95导线。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静态投资62946万元。6自然环境330kV门源变电站站址位于门源县浩门镇老虎沟河东侧、岗青公路224km以南约100m的草地中。330kV八宝变电站站址位于祁连县八宝镇西南侧、营盘台村以西约100m耕地中。站址周围地势平坦,出线走廊开阔。 7环境影响评价7.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变电站:变电站周围的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所址周围声环境昼、夜间均满足2类标准要求。(2)送电线路:送电线路经过地区的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均满足相应的环境标准要求;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均满足标准要求。7.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7.2.1 声环境330kV门源、八宝输变电工程(主变噪声70dB(A))投运后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昼、夜间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要求;叠加本底后噪声预测值昼、夜间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要求。通过类比分析,送电线路经过地区周围敏感目标的声环境昼、夜间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要求。7.2.2 电磁环境通过类比监测分析,本工程两个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规定的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的限值,无线电干扰将满足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53dB(V/m)标准限值。本工程投运后,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对周围居民住宅的影响均小于标准限值要求,无线电干扰水平满足标准要求。330kV单回路三角排列的架空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最大弧垂处离地7.5m高度时,距离线路中心10m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距离线路中心15m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在线路经过居民区最大弧垂处离地8.5m高度时,距离线路中心10m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线路的工程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2m处,距离线路中心14m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线路的环保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2m14m处。330kV单回路水平排列的架空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最大弧垂处离地7.5m高度时,距离线路中心13m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距离线路中心15m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在线路经过居民区最大弧垂处离地8.5m高度时,距离线路中心13m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线路的工程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3m处,距离线路中心18m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线路的环保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3m18m处。33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最大弧垂处离地7.5m高度时,线路的工程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2m处,线路的环保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4m处。在线路经过居民区最大弧垂处离地8.5m高度时,线路的工程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2m处,线路的环保拆迁距离为离线路中心13m处。本工程330kV送电线路,在考虑工程和环保拆迁后,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在居民区满足4kV/m推荐标准限值。本工程330kV送电线路在设计、建设时,充分考虑线路经过地区具体情况,按照设计和环保要求,可以预测本工程330kV送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在居民区处满足4kV/m推荐标准限值。本工程330kV送电线路边导线外3m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0.1mT,满足推荐标准限值。本工程330kV送电线路边导线外20m处无线电干扰值均小于53dB(V/m),满足标准限值。8污染防治对策8.1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1)合理选择所址和线路路径330kV送电线路的路径和变电所所址的确定要满足当地发展规划的要求。所选所址附近没有重要军事、通讯设施及自然环境保护区以及对电磁环境敏感的设施。线路路径利用1:50000、1:10000地形图进行选线,优化路径使线路路径选择合理,尽量减少民房拆迁。线路按同塔双回方案设计,可减少占地。(2)降低工频电场与磁感应强度确定变电所的平面布置和对构、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频电场强度水平控制在规程范围之内。配电装置围墙侧(非出线方向),离地1.5m工频电场强度满足规范的要求。变电所围墙处及其以外区域工频电场强度不大于4kV/m。送电线路设计严格执行设计技术规程,优化设计,使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本工程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设计,按逆相序布置,全线路采用直线自立塔。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地面工频电场强度,并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按照拆迁范围的要求或增高铁塔高度以保持导线对地、对附近建筑物的净空高度,可以使其线路在居民区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推荐标准的限值。(3)控制无线电干扰水平330kV配电装置设计中选择导体及电气设备时充分考虑降低整个配电装置的无线电干扰水平,使配电装置围墙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水平不大于53dB(V/m)。330kV送电线路在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母线、均压环、管母线终端球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满足在晴好天气条件下、频率为0.5MHz时距边导线投影处20m处的无线电干扰水平不大于53dB(V/m)的要求。(4)噪声防治330kV变电所所址选择时,远离村庄,将主变压器、电抗器布置在场地中央,对变电所内实施所区绿化,种植小乔木、低矮花木、草皮以加强变电所所区及外围的绿化,达到吸声减尘的目的。送电线路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以降低可听噪声水平。(5)生活污水330kV变电所所区内的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达标水用于所区绿化。(6)绿化保证变电所的绿化面积和绿化系数。实施所区绿化计划,种植观赏及美化效果较好的常绿小乔木树、草坪和低矮花木,以改善运行环境。8.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噪声变电所施工时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可有效缩小施工噪声影响范围。施工活动应主要集中在昼间进行,以免影响周围居民的夜间休息。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栏,以减少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生态保护变电所施工期间注意地表植被的保持,减少土壤裸露;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撤出临时占用场地,拆除临时设施,恢复地表植被等,尽量保持原有生态原貌。送电线路施工中,应合理组织、尽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对位于浅山丘陵的塔基周围采用护坡、放边坡、护面、挡土墙等措施,对果园的果树采用直接跨越方式,对能够移植的树木进行移植,对塔基周围的植被即使恢复,以减少施工对生态、植物、树木的破坏。(3)其他线路施工、架设时应尽减少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加强文明施工,对土建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等措施。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场地及清理和平整,根据场地功能进行绿化、铺设道路等,保证地面无土面裸露。定期洒水避免扬尘。对各类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管理,防止它们的无组织排放。施工期注意对景观及可能发现的文物的保护。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以使施工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最小。9公众参与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