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运[2011]2号-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doc_第1页
铁运[2011]2号-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doc_第2页
铁运[2011]2号-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doc_第3页
铁运[2011]2号-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doc_第4页
铁运[2011]2号-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印发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的通知铁运20112号各铁路局:为适应铁路通信信号技术装备的发展需要,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和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办法(铁道部令第15号),铁道部组织修订了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铁道部前发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铁运200830号)同时废止。同时取消原认定范围中2006、2018、3010等3项产品的认定;2012认定范围中取消计轴闭塞系统集成;2008认定范围中增加应答器、轨旁电子单元、无线闭塞中心和临时限速服务器4项高铁产品;2019认定范围中增加脉冲轨道电路设备;2020认定范围中增加道岔密贴检查器。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第一条 为加强铁路通信信号设备质量的监督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和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办法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是指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办法公布的目录中产品编号首位为2和3的产品。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并销售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的企业,应当向铁道部申请取得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证书(以下简称认定证书)。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名录,由铁道部公布。第四条 申请认定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有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附件4)规定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二)有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具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附件5)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三)从事系统集成和软件生产的企业,其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应符合通信信号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附件6表1)的要求;从事信号(硬件)设备和通信设备生产的企业,其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应符合通信信号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附件6表2)的要求;(四)近3年内无产品质量责任事故。包括:生产成熟技术的铁路通信信号产品的企业,所申请产品或同类产品已在铁路运用满3年,近3年无质量责任事故;生产铁路通信信号新产品的企业,其产品已经铁道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评审合格的准予在铁路试用,在规定的试用期内无产品质量责任事故,且该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运用满3年,近3年内无质量责任事故;生产关系到铁路技术发展和装备政策,并经铁道部研究决定需尽快推广运用的铁路通信信号新产品的企业,其产品已经铁道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评审合格的准予在铁路试用,在规定的试用期内无产品质量责任事故;企业应具备责任事故赔偿能力,其注册资金(本)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第五条 申请认定时应提交下列材料:(一)铁道部行政许可申请书(附件1);(二)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审查表(附件2);(三)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四)专业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及检测设备规格、名称、数量明细表(附件4的附表格式);(五)企业从事申请认定证书的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检验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学专业、从事专业、工作年限、技术职务(称)、技术等级等列表及附件5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等材料;(六)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制度,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等材料;(七)该产品的企业标准文本,设计图纸明细表,工艺文件明细表,信号产品标识代码及标识代码应用资料;(八)详细的技术说明(属专有技术采取保密措施的可注明后略去)、使用说明、维护及管理说明等;(九)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或技术审查或专家技术评审等材料(复印件);(十)生产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的新产品的企业,需提供该产品在国外运用的质量情况说明;(十一)铁路运输企业近一年内出具的运用或试用报告(含使用期内故障清单、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等)原件和复印件(原件不装订),运用或试用报告应由设备管理单位主要领导(电务段长或通信段长)及上级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电务处长)签字,并加盖设备管理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印章;(十二)产品关键部件或器材的型号、规格及其生产企业名称;(十三)产品质量保证函,包括申请软件产品认定的企业提供的软件质量保证函,申请系统集成认定的企业提供的集成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质量保证函,关键部件或器材等单项设备应有原生产企业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十四)企业经营业绩明细表(含运用单位、运用地点、运用数量、开始运用时间等内容);(十五)企业简介。至少应包含企业具有的人员、厂房、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主要产品、连续三年的产值、资产、具备的生产资质等内容;(十六)法律法规及本细则要求的其他材料。申请软件和系统集成认定的企业,所有生产其硬件的企业可同时提出认定申请,不能同时申请的,申请硬件认定的企业,需提供软件和系统集成企业取得的认定证书复印件。受让技术的企业申请生产认定的,应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证明拥有技术合法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有关材料。第六条 申请认定的企业,其产品或构成其产品的零部件已列入本细则规定的认定范围或列入国家强制认证目录时,须提供准予生产的行政许可文书或国家强制认证证书复印件。第七条 申请认定的企业,其有关生产过程(见附件4)可委托其他企业完成,但应提供受委托的企业名称、地址及受委托企业的相应资质材料。受委托的企业应具备本细则规定的条件。第八条 已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承担全部责任,并不得随意变更受委托的企业,需要变更的应向铁道部重新提出申请;变更产品关键部件或器材生产企业的,需向铁道部备案。第九条 企业提交的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需要收回的材料,应向受理人员提出;所有材料采用A4纸张制作,按第五条规定的顺序无线胶订成册并统一标注页码。第十条铁道部行政许可管理机构负责受理企业申请,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出具加盖铁道部行政许可专用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受理的,将申请材料转交铁道部运输局进行审查;不予受理的,应向企业说明理由。生产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认定证书的,不予受理,并在1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申请。第十一条铁道部运输局需要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现场核查的,应指派至少2名工作人员进行核查。第十二条 需要经过专家评审的,由铁道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书面通知企业做好相应准备。第十三条经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书面通知企业到符合国家规定条件并经铁道部认可的专业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企业认定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实施细则由专业检测、检验机构起草,报铁道部运输局备案后公布。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应遵照以下原则进行:(一)生产企业收到铁道部运输局关于产品检测、检验的书面通知后,应与专业检测、检验机构签订检测、检验合同。(二)检测、检验合同生效后,专业检测、检验机构组织检测、检验组,检测、检验组应不少于2人,实行组长负责制。(三)专业检测、检验机构应依据通信信号产品认定检测、检验实施细则,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和检测、检验。抽样时应对样品外观及重要部位进行数码照相。(四)检测、检验应遵循控制产品质量、减轻企业负担的原则。同类产品只做一种代表性产品型式试验。(五)检测、检验不能在实验室完成的,由申请认定的企业创造条件在运用现场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验室检测、检验和运用现场检测、检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六)产品的检测、检验,原则上采用抽样方式。已完成抽样(包括完成运输和检测、检验前安装等)并准备检测、检验的样品,应由申请认定的企业负责确认,经确认后的样品不得更换。(七)申请系统集成的企业,对其集成的系统产品质量负责,系统产品进行检测、检验时,由系统集成的企业提供需要检测、检验的样品。第十四条 产品技术标准发生变化又无须重新申请认定证书的,铁道部应书面通知已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针对变化的内容进行产品补充检测、检验。第十五条 产品补充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应进行整改,并在60日内向铁道部提出复查申请。第十六条 需要通过检测、检验进行验收的产品,应书面通知企业进行验收检测、检验。第十七条 专业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完毕后应将经主管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公章的检测、检验报告转送铁道部运输局。第十八条经审查合格的,铁道部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不合格的,铁道部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说明理由并及时送达申请企业。第十九条 铁道部应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铁道部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企业。产品检测、检验和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期限之内。但专家评审所需时间应当告知申请人,并不得超过1年。第二十条铁道部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认定证书。第二十一条 申请认定的企业生产的通信信号产品明显供大于求时,可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认定生产企业。第二十二条 认定证书采用统一格式,主要内容包括证书编号、企业名称、生产地址、产品名称、适用范围、证书查询、有效期限、发证日期、铁道部行政许可专用章等内容。证书编号为:REAC#,REAC认定证书标记,其中R代表铁路(Railway)、E代表设备(Equipment)、A代表认定(Authentication)、C代表证书(Certificate);# 产品编号,不再实行认定证书管理的产品编号不重复使用; 认定证书序号,按发证先后顺序编排的五位阿拉伯数字,已撤销或注销的证书序号不重复使用。第二十三条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内,企业应在其产品正面或明显位置、外包装及说明书上标明认定证书的编号及产品出厂日期等。第二十四条 认定证书有效期一般为5年,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系统设备,生产其软件和硬件的企业认定证书有效期应保持一致。第二十五条在认定证书有效期内,发生认定证书遗失、损毁或无法辨认等情况时,企业可向铁道部提出补办申请并说明原因。铁道部核实后办理补发手续,并在证书编号前加注“补发”字样,证书编号不变。第二十六条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企业要继续生产的,应在有效期满60日前向铁道部提出延期申请,检测、检验所需时间超过60日的,应相应提前。第二十七条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生产地点或名称发生变更的,应在变更后30日内,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新的营业执照,向铁道部申请办理认定证书的变更手续。第二十八条 铁道部对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应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应进行整改,并在60日内向铁道部提出复查申请。复查申请需提交的材料由铁道部在作出整改决定时书面通知企业。第二十九条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获得认定证书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二)产品应具备的功能和应符合的标准;(三)产品实际运用质量情况;(四)认定证书使用情况;(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实施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条 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整改,在整改期间铁道部可停止其使用认定证书,整改期限为3至12个月。停止使用认定证书期间,企业不得生产并销售该产品。(一)在取得认定证书之后的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二)在监督检查中不合格的;(三)产品补充检测、检验不合格的;(四)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一般C类事故或性质严重的一般D类事故的;(五)依法可以停止使用证书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一条 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铁道部应撤销其认定证书:(一)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认定证书的;(二)在取得认定证书之后的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检测、检验不合格、复查仍不合格,或连续两次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三)在监督检查中不合格、复查仍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复查的;(四)产品补充检测、检验不合格,复查仍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复查的;(五)连续两次产品补充检测、检验不合格的;(六)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责任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一般A类事故、一般B类事故的;(七)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一般C类事故、一般D类事故多发或故障频发并严重影响运输安全生产的;(八)擅自变更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关键零部件委托生产企业的;(九)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与认定过程中质量检测、检验时的样品有明显质量差异的;(十)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予以撤销。第三十二条 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铁道部应注销其认定证书:(一)不再生产认定证书中规定产品的;(二)企业生产条件或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发生重大变化,生产企业需重新申请许可的;(三)认定证书所列产品不再实行认定证书管理的;(四)企业依法终止的;(五)认定证书依据本细则需要变更的;(六)法律法规规定应注销的其他情形。有上述第(一)、(四)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及时向铁道部行政许可管理机构通报。第三十三条 认定证书被撤销或连续两次审查不合格的企业,在2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其中生产企业因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而被撤销认定证书的,3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第三十四条 专业检测、检验机构必须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对所作出的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 专业检测、检验机构不得从事制造和参与通信信号产品的制造、销售等经营性活动,不得与认定证书的申请企业有关联关系。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所称的同类产品,是指与企业申请认定证书的产品功能相同或相近、原理相同或相近、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产品。第三十七条 本细则所称的取得认定证书之后的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是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监督检查时的检测、检验和用户验收时必要的检测、检验。第三十八条 本细则所称的事故,均为铁路交通事故。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由铁道部运输局负责解释。第四十条 本细则自2011年1月7日起施行。铁道部前发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实施细则(铁运200830号)同时废止。同时取消原认定范围中2006、2018、3010等3项产品的认定;2012认定范围中取消计轴闭塞系统集成;2008认定范围中增加应答器、轨旁电子单元、无线闭塞中心和临时限速服务器4项高铁产品;2019认定范围中增加脉冲轨道电路设备;2020认定范围中增加道岔密贴检查器。附件1:铁道部行政许可申请书单位申请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单位地址联系人及电话邮编电子邮箱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号码住 址联系电话邮编电子邮箱行政许可申请项目行政许可申请内容所附申请材料目录(标注页码)(以下内容由受理机构填写)受理人(审核人): 收到日期:附件2: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审查表序号事项内容1企业名称及印章2企业注册地址及邮政编码3产品生产地址及邮政编码4企业联系人姓名、可靠联系方式、地址及邮编等5申请认定的产品编号、名称、型号和认定范围6拟定的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名称7应用和参照的国家标准名称8应用和参照的铁路行业标准(或技术条件)名称9所附材料目录10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申请受理之日)是否发生过产品质量责任事故11填表人姓名、单位、地址及联系方式填写说明:此表格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晰、工整,可打印,各栏目尺寸不受限制。附件3:认定范围及执行标准序号产品编号产品名称认定范围执行标准12001调度集中(CTC)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暂行修订稿) (科技运函200415号),调度集中车站自律机与计算机联锁接口通信协议(V1.1)(运基信号2006312号),调度集中(CTC)数据通信规程(运基信号2007696号),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组网方案和硬件配置标准的通知(运基信号2009676号),300350km/h高速铁路CTC显示界面补充规定(运基信号2010416号),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硬件22002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技术标准(暂行)(运基信号2003342号),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数据通信规程(TB/T 2499-2008),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组网方案和硬件配置标准的通知(运基信号2009676号)。硬件3200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P车载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通用: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 24338.4-2009),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CTCS2级技术条件、CTCS技术规范总则(科技运函200414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配置及运用技术原则(暂行)(铁集成2007124号)。CTCS-2:既有线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暂行)(科技运200743号),既有线CTCS-2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技术规范(暂行)(科技运200745号),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DMI显示规范V1.0(运基信号200720号)。CTCS-3:CTCS-3级列控系统与GSM-R网络接口规范(科技运200919号),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功能接口规范(运基信号2010224号),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司法记录器数据接口规范(运基信号2010224号),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DMI显示规范(V2.0)(运基信号2010848号)。车载主机、应答器接收单元、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单元42004ZPW-2000(含UM)系列设备ZPW-2000(含UM)系列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ZPW-2000轨道电路技术条件(TB/T 3206-2008),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UM系列标准。ZPW-2000(含UM)系列设备的无绝缘发送器、无绝缘接收器、无绝缘衰耗器、无绝缘防雷模拟网络盘、无绝缘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无绝缘轨道电路空心线圈、无绝缘轨道电路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及配套的机柜52005机车信号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铁路机车信号技术条件(TB/T2117-1990),主体机车信号系统技术条件(暂行)(科技运函2004114号),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TB/T3060-2002),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 25119-2010),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 24338.4-2009),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技术规范(暂行)(科技运200682号),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安装规范(暂行)(运基信号2006243号)。车载主机62007车站电码化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铁路车站电码化技术条件(TB/T 2465-2010),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TB/T 3112-2005)。(1)叠加、预叠加电码化设备:发送设备、发送检测设备及配套的机柜;(2)闭环电码化设备:发送设备、发送检测设备、闭环检测设备及配套的机柜;(3)室内外隔离设备72008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地面设备车站列控中心设备、应答器、轨旁电子单元(LEU)、无线闭塞中心、临时限速服务器软件和系统集成通用: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配置及运用技术原则(暂行)(铁集成2007124号),CTCS2级技术条件、CTCS技术规范总则(科技运函200414号),既有线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暂行)(科技运200743号),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科技运2008 34号),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技术规范(运基信号2010267号)。LKD:应答器编码规则(运基信号200627号),既有线CTCS-2列控系统车站列控中心技术规范(暂行)(科技运200744号),列控中心技术规范(科技运2010138号),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与列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接口技术条件及设备维护管理分工界面(运基信号2008554号),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LKY: 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2.0)(科技运2010136号),CTCS-3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2.0)(科技运201021号),应答器技术条件(暂行)(科技运函2004114号),应答器编码规则(运基信号200627号)。LEU:应答器技术条件(暂行)(科技运函2004114号),应答器编码规则(运基信号200627号)。RBC:CTCS-3级列控系统与GSM-R网络接口规范(科技运200919号),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功能接口规范(运基信号2010224号),无线闭塞中心(RBC)接口规范(运基信号2010533号)。TSRS:既有线提速CTCS2区段临时限速操作流程和显示界面(暂行)(科技运200694号),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技术规范(科技运2008151号),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接口规范(运基信号2010534号)。硬件82009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设备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软件及系统集成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运基信号200473号),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 25119-2010),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 24338.4-2009)。92010信号电源屏智能(模块)电源屏铁路信号电源屏系列标准(TB/T 1528.1-7),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技术条件(暂行)(运基信号2005458号)。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102011安全型继电器无极普通接点继电器、无极加强接点继电器、有极普通接点继电器、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偏极继电器、整流继电器、单闭磁继电器、动态继电器、其它安全型继电器安全型继电器(GB/T 7417-2001),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GB/T 6902-2001)。112012计轴设备计轴设备计轴设备通用技术要求(TB/T 2296-1991)。122013数字信号电缆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 3100.5-2004)第5部分: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6-2008)第6部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132014道口信号设备发送器、接收器、报警器、传感器、控制装置区间道口信号设备故障监测技术条件(TB/T 2992-2000),DKSW型道口无绝缘轨道电路收发器(TB/T 2122-1990),DKY3型道口音响器(TB/T 2123-1990), DKX3型道口信号机(TB/T 2471-1993),DKK3型道口控制盘(TB/T 2473-1993),铁路道口自动广播机(TB/T 2502-1994)。142015LED信号机构信号机构、表示器LED铁路信号机构通用技术条件(TB/T 3242-2010),透镜式色灯信号机构及信号表示器(TB/T 1413-2001),铁路灯光信号颜色(TB/T2081-1989)。152016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TB/T 3027-2002),调度集中车站自律机与计算机联锁接口通信协议(V1.1)(运基信号2006312号)。硬件162017信号集中监测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技术条件(运基信号2010709号)。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运200836号)。硬件172019轨道电路设备25周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软件和系统集成,25周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二元二位继电器;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备轨道电路用绝缘板,接收器(TB/T 1949-1987),25Hz相敏轨道电路技术条件(TB/T 2853-1997),25Hz相敏轨道电路微电子接收器(TB/T 3090-2004)。182020道岔转辙机电动、电液、电空转辙机(不含道岔安装装置);道岔密贴检查器转辙机通用技术条件(TB/T 2614-2005),转辙机试验方法(TB/T 2613-2005),ZD6A型转辙机(TB/T1477-2005),S700k型转辙机(TB/T3069-2002),ZD9/ZDJ型系列电动转辙机(TB/T3113),ZY系列电液转辙机(TB/T 2673-2002),ZK3A型电空转辙机(TB/T 2860-1997)。铁路道岔密贴检查器(TB/T 3200-2008)。192021道岔外锁闭装置锁闭杆、锁闭框、锁闭铁、锁钩,连接铁、销轴,限位夹板及连接紧固件等道岔转换设备安装图。202022车辆减速器电动、电液、电空缓行器(不含制动轨/夹板)车辆减速器技术条件(TB/T 2845-2007),车辆减速器液压传动系统技术条件(TB/T 1552-1984),TJY 型车辆减速器重力式系列(TB/T 2469-1993),TJK 型车辆减速器重力式系列(TB/T 2470-1993),驼峰专用气动系统技术条件(TB/T 1555-2005)。212023驼峰溜放控制系统设备驼峰溜放控制系统、驼峰机车信号、驼峰机车遥控软件和系统集成自动化驼峰技术条件(TB/T 2306-2006),驼峰机车信号技术条件(TB/T 1556-1984),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TB/T 1557-1984),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 25119-2010)。223001有线调度通信固定用户接入系统交换机GSM-R固定用户接入交换系统、有线调度通信交换机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TB/T3160.1-2007);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TB/T3160.2-2007);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编号计划(V2.0)(科技运2006119号)。233002有线调度通信固定用户接入系统专用终端调度台车站台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TB/T3160.1-2007);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TB/T3160.2-2007)。243006列车安全预警系统车载台WTHZ 型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车载电台;WTHZ型旅客列车防护报警车载电台(LBJ)800 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主要技术条件(暂行)(运基通信2003349号),列车防护报警和客车列尾系统技术条件(V1.0)(运基通信2009690号);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条件(V2.0)(运基通信2010262号);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V2.0)(科技运200928号)。253007列车安全预警系统道口预警设备道口无线预警设备同上。263008列车安全预警系统袖珍式和便携式预警器袖珍式无线预警器;便携式无线预警设备同上。273009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调度总机调度总机设备及操作终端;监测总机和操作终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TB/T3052-2002)。283011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固定电台或车站电台车站电台(固定电台)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TB/T3052-2002)。293012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车载(机车)电台450MHz频段通用式机车电台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TB/ T3052-2002),列车无线调度通用式机车电台主要技术条件(V2.0)(运基通信2005138号)。303013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手持电台450MHz频段手持式无线列调电台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TB/T3052-2002)。313014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漏泄同轴电缆铁路通信频段漏泄同轴电缆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TB/T32012008)。323015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区间中继设备无线列调和GSMR系统光纤(宽带、选频)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TB/T3052-2002),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科技运200763号),900MHz/1800MHz GSM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952-2003),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5842-1995)。333016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车次号校核车站接收解码器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 第二分册: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系统(V1.0)(科技运200898号);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 第三分册: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输系统(V1.0)(科技运200799号)。343017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车次号校核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模拟、数字同上。353018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调度命令传输车站转换器同上。363019站场调车无线通信系统固定台GSM-R、450MHz铁路平面无线调车设备供货技术条件(TB/T2834-2002),铁路站场无线通信制式系统及主要技术条件(TB/T1726-1986),GSM-R系列规范。373020站场调车无线通信系统车载(机车)电台GSM-R、450MHz同上。383021站场调车无线通信系统手持电台GSM-R、450MHz同上。393028GSM-R数字移动通信作业手持台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手持终端(科技运200864号,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规范 第四部分 手持终端(科技运2008171号。403030GSM-R数字移动通信SIM卡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SIM卡技术条件(V1.0) (运基通信2005164号)。413031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MMI、主机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V2.0)(科技运200928号);列车防护报警和客车列尾系统技术条件(V1.0)(运基通信2009690号);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条件(V2.0)(运基通信2010262号);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 第二分册: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系统(V1.0)(科技运200898号);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 第三分册: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输系统(V1.0)(科技运200799号)。注:1. 信号相关产品还应符合轨道交通电磁兼容 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GB/T 24338.5-2009)、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TB/T 3074-2003)和铁路产品标识代码编制规则(TB/T 3137-2006)等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2执行标准按当前实施的最新标准执行。附件4: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申请认定的企业具有的与认定产品有关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应达到下表的要求,且相关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的精度满足生产要求,相关仪表、量具在检定有效期内。1信号软件和系统集成(2001调度集中(CTC)设备、2002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设备、200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P车载设备、2004 ZPW-2000(含UM)系列设备、2005机车信号设备、2007车站电码化设备、2008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地面设备、2009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2016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2017信号集中监测设备、2019轨道电路设备、2023驼峰溜放控制系统设备)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表1序号工艺类别设备名称特殊要求备注1调试过程便携式电脑2检验过程高精度万用表精度:0.3%3检验过程多通道示波器频率范围:0500MHz4检验过程模拟仿真系统/模拟测试平台5检验过程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相关产品6检验过程功率计功率范围:大于20瓦相关产品7检验过程信号发生器050MHz相关产品8检验过程频率计0100MHz相关产品2信号硬件设备(2001调度集中(CTC)设备、2002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设备、200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P车载设备、2004 ZPW-2000(含UM)系列设备、2005机车信号设备、2007车站电码化设备(不含室内外隔离设备)、2008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地面设备、2010信号电源屏、2012计轴设备、2014道口信号设备、2016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2017信号集中监测设备)生产企业必备的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表2序号工艺类别设备名称特殊要求备注1生产过程工作场地不小于2000平方米;贴片、插装、焊接(再流焊、波峰焊、手工焊)、单板(盒)调试环境:1830,相对湿度3070;机架、机柜、组匣类组装、整机组装环境: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电子元件贮存环境:1030,相对湿度3070;满足ESD(静电防护)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系统;生产工序设置合理。2生产过程数控弯板机精度要求:0. 5、0.1mm可委外加工3生产过程数控剪板机精度要求:0.1mm可委外加工4生产过程数控冲床精度要求:0.1mm可委外加工5生产过程波峰焊机3段预热区,总长度不低于1.5 m,双波峰独立可调,最高炉温300。可设定焊接温度,速度可在0.5m/min2.9m/min之间调整可委外加工6生产过程贴片机最高贴片高度:25.4 mm;精度0.03 mm;贴片范围:0.4 mm0.2 mm74 mm74 mm (含QFP、BGA、BGA 、SOIC、CHIP等可贴器件)可委外加工7生产过程再流焊机传递速度:40cm/min400cm/min、8温区及以上可委外加工8生产过程三防处理线9生产过程清洗机满足需要10生产过程返修工作站11生产过程静电防护设施12生产过程ICT在线测试仪13生产过程电子装联线防静电、环境控制14生产过程电子高温运行室控制点温度偏差:2C适应产品标准要求15生产过程元器件筛选设备模拟电路、集成电路、分立元件贴片元件除外16生产过程元器件老化设备电容器、集成电路、分立元件贴片元件除外17生产过程元器件测试设备18生产过程元器件成型设备19生产过程轨道磁头专用钻机相关产品20生产过程灌封设备相关产品,可委外加工21生产过程计轴设备诊断系统相关产品22生产过程计轴专用测试箱相关产品23生产过程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10/min应答器24生产过程恒温恒湿箱应答器,根据需要25生产过程真空灌封设备/发泡设备应答器,根据工艺要求26产品测试整机测试台及相关测试设备满足出厂检验要求并能模拟现场运用环境相关产品27检验过程单板测试台测试采集系统的CPU板和采样板28检验过程再流炉温度曲线测试仪可委外加工29检验过程焊膏测厚仪可委外加工30检验过程自动光学监测仪(AOI)31检验过程X射线检测仪32检验过程静电测试仪33检验过程数字存储示波器34检验过程耐压测试仪35检验过程绝缘测试仪36检验过程单板老化台不间断定时给出采样信号,老化采样板相关产品37检验过程联锁软件出厂检验设备相关产品3信号设备(车站电码化室内外隔离设备)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表3序号工艺类别设备名称特殊要求备注1生产过程工作场地2000平方米;焊接、整机调试环境:1830,相对湿度3060;组装、整机组装环境:1030,相对湿度3075; 1030,相对湿度3060;有良好的接地系统;生产工序设置合理。2生产过程真空浸漆设备3生产过程恒温焊台54生产过程高温箱5生产过程三防处理线根据工艺6生产过程绕线机7生产过程电脑剥线机8检验过程移频信号源9检验过程功率放大器10检验过程25Hz铁路信号电源11检验过程线圈测试仪12检验过程数字存储示波器13检验过程数字万用表14检验过程绝缘测试仪15检验过程LCR数字电桥16检验过程高低温箱17检验过程耐压测试仪18检验过程粘度计19检验过程压力真空表20检验过程千分尺21检验过程游标卡尺22检验过程成品自动测试设备自动测试、记录4信号设备(2011安全型继电器)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表4序号工艺类别设备名称特殊要求备注1机械加工普通车床2精密仪表精整车床/铣床3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