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题目.ppt_第1页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题目.ppt_第2页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题目.ppt_第3页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题目.ppt_第4页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题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化学上将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只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复杂反应 对于基元反应 aA bB cC dD 其速率可以表示为v k c A a c B b k称为速率常数 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慢的基元反应 已知反应NO2 CO NO CO2 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机理不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温度高于220 时 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v k c NO2 c CO 则该反应是 填 简单反应 或 复杂反应 2 温度低于250 时 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v k c NO2 2 又知该反应是由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 其中较慢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氮氧化物 目前已被科学家确认的氮氧化物有N2O NO NO2 N2O3 N2O4 N2O5 NO3等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 大胆猜想 反应 NO2 CO NO CO2 在该条件下的反应机理 用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历程 并在括号内注明 快反应 或 慢反应 2 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 化学反应 H2 Cl2 2HCl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 v k c H2 m c Cl2 n k为常数 m n值可用表中的数据确定 由此可推断m n值正确的是 Am 1 n 1Bm 1 2 n 1 2Cm 1 2 n 1Dm 1 n 1 2 3 对于简单反应aA g bB g cC g 有如下关系 V正 k1 A a B b V逆 k2 C c k1 k2都是常数 且在同一温度下与物质的起始浓度无关 若缩小混和物持体积到原来的一半 则正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Aa倍Bb倍C2b倍D2a b倍 4 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CH3COCH3 I2 CH3COCH2I H I 25 时 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式决定 v k CH3COCH3 H 上述中 k 2 73 10 5L mol s 试推测开始时反应速率和反应后期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已知开始时c I2 0 01mol L c CH3COCH 0 1mol L c H 0 01mol L 当I2反应掉一半时 试通过计算判断反应速率与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 5 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反应速率为 2 303lgC0 C kt其中 C0为放射性物质的初浓度 C为某一指定时刻的浓度 t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 k为速率常数 单位为 时间 1 在蜕变反应中 反应物消耗一半 或反应物减少到初浓度的一半 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确定岩石 古代动植物化石的 年龄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1 10 10 13 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 经分析14C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 87 10 15 已知14C半衰期为5700年 试计算灰烬距今约多少年 6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 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 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 则曲线a b c d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 A 4 3 2 1B 1 2 3 4C 3 4 2 1D 1 2 4 3 7 在溶液中 反应A 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 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8 合成氨工业用氢和氮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 下表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作用下达到动态平衡时氨的含量 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氨的含量 体积百分比 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 3 右图是一透热性能很好的坚固容器 活塞C可左右移动 其总体积为44 8L 现将400 300大气压的氢气33 6L和400 300大气压的氮气11 2L充入容器中 当两者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 若保持混合气体的压强仍为400 和300大气压 求 1 容器是向外界放热 还是吸热 2 试计算充入容器中氮气质量是多少克 3 活塞C要向左倒移动的距离与容器全长之比是多大 9 如右图 向A充入1molX 1molY 向B中充入2molX 2molY 起始时A B的体积相等都等于aL 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关闭活塞K 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 X g Y g 2Z g W g H 0 A保持恒压 B保持恒容 达平衡时 A的体积为1 4a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速率 v B v A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平衡时的压强 PB 2PAD平衡时Y体积分数 A B 10 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 2X g Y g 3W g 2Z g 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 Y的量分别为 甲 X 2mol Y 1mol 乙 X 1mol Y 1mol 丙 X 2mol Y 2mol 丁 X 1mol Y 2mol 在相同温度下 建立平衡时 X或Y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X的转化率为 甲 丙 乙 丁BX的转化率为 甲 乙 丙 丁CY的转化率为 甲 丙 乙 丁DY的转化率为 丁 乙 丙 甲 11 I 恒温 恒压下 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 g B g C g 1 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 到达平衡后 生成amolC 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 2 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 到达平衡后 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 3 若开始时放入xmolA 2molB和1molC 到达平衡后 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mol 则x mol y mol 平衡时 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 大于2mol 乙 等于2mol 丙 小于2mol 丁 可能大于 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4 若在 3 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 待再次到达平衡后 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II 若维持温度不变 在一个与 1 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 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 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C 将b与 1 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 a b 乙 a b 丙 a b 丁 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12 烟草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被吸进肺里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用Hb表示 化合 发生下述反应 CO Hb O2O2 Hb CO 实验表明 Hb CO的浓度即使只有Hb O2浓度的2 也足以使人智力受损 当空气中的CO浓度较大时 人体就感到缺氧 胸闷 此时血液中羰基血红蛋白达到10 通常人肺的血液中O2的溶解浓度达1 6 10 6mol L 而其中血红蛋白的浓度稳定在8 10 6mol L 而当过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时 就会因窒息而引起死亡 上述反应K为K O2 Hb CO CO Hb O2 K只限温度有关 与浓度无关 1 血红蛋白的生理学功能为 2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机理为 3 Hb与CO通过什么化学键结合成HbCO分子的 并判断Hb CO分子与Hb O2分子的稳定性强弱 4 抽烟后 吸入肺部的空气测得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 6mol L和10 2mol L 已知37 时 平衡常数K 220 这时Hb CO的浓度是Hb O2浓度的多少倍 这时候是否达到损伤人的智力的程度 请通过计算回答 5 设血红蛋白与O2反应的速率常数k 2 1 106L mols 37 求氧血红蛋白 Hb O2 的生成速率 6 在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下 需要将Hb O2的生成速率提高到1 1 10 4L mols 假设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是恒定的 计算所需的氧的浓度 假设血液中的氧浓度与进入肺的氧分压成正比 试问用怎样的方法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是合乎逻辑的 运用你所学的关于气体定律的知识和勒沙特列原理 设想一种增强这种治疗效果的方法 1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 能把肺部的氧气运送到全身细胞中的蛋白质 2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一种配合物 Hb CO 而导致的 这种配合物比氧气与血红蛋白形成的配合物结合力强100倍 这就使得细胞运送氧气的能力降低 使人中毒 3 配位键Hb CO稳定性强 4 0 022 2 已达到损伤智力的程度 5 2 688 10 5mol Ls 6 6 55 10 6mol L 富氧呼吸 略 13 1273K时H2O g 通过红热的铁生产H2 发生如下反应 Fe s H2O g FeO s H2 g 反应的平衡常数KP 1 49 Kp是以各平衡混合气体分压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1 计算每生产1 00mol氢气需通入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2 1273K时 若反应体系中只有0 30mol的铁并通入1 00mol水蒸气与其反应 试计算反应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 反应后体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为什么 3 1273K 当1 00mol水蒸气与0 80mol铁接触时 最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1 反应为Fe s H2O g FeO s H2 g Kp p H2 p H2O 1 49因为p H2 n H2 RT Vp H2O n H2O RT V所以Kp p H2 p H2O n H2 n H2O 1 49当气相中n H2 1mol时 气相中还应有1 1 49即0 67mol的H2O g 存在以维持平衡 故需通入1 67mol的H2O g 才能产生1molH2 g 2 当1 00molH2O g 与0 30molFe反应时 将生成0 30molH2 g 用于平衡的n H2O 0 30 1 49 0 20mol 所以当0 30molFe完全反应时共需0 30 0 20 0 5molH2O g 现有1 00molH2O g 故Fe可完全反应 此时体系组成为 H2 g 0 30mol H2O g 0 70mol FeO s 0 30mol Fe 已不存在 由于铁已全部反应完 体系未达化学平衡 气相中p H2 p H2O 0 30 0 70 0 43仅表示反应结束时它们的分压比 3 当体系中有0 80molFe时 加入1 00mo1H2O g 后 显然不可能使铁全部反应 设有xmolFe起反应 应当消耗xmolH2O g 同时生成xmolH2 g 故有x x 1 49 1解得x 0 60mol 即有0 60mol的Fe反应生成0 6mol的FeO s 所以此时体系的组成为H2 g 0 60mol H2O s 0 40mol FeO s 0 60mol Fe 0 20mol 14 已知HCO3 比HBrO更难电离 但HBrO的酸性比H2CO3弱 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 2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 HCO3 Br2 HBrO Br CO22CO32 Br2 H2O BrO Br 2HCO3 15 计算在0 100MHCOOH Ka 1 77 10 5 和0 100MHOCN Ka 33 10 4 的混合溶液中 H 等于多少 两种弱酸对 H 都有贡献 不存在一种酸占主导而忽略另一种酸的情况 上面给出的最后一列数据 是基干x和y与0 100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