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对比阅读.docx_第1页
陋室铭对比阅读.docx_第2页
陋室铭对比阅读.docx_第3页
陋室铭对比阅读.docx_第4页
陋室铭对比阅读.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 03月 04日星期六姓名得分第一组【2009福建三明】“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像书窝。”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012题。(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第一组【2009福建三明】参考答案10(2分。每题1分)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出名(著名)妻子和儿女(子女)11.翻译下面句子。(4分)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分)于是(我/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2分)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o枝,或至不得行,辄zh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12(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第二组【2008福建厦门】(渭南文集陆游筑书巢)注释椟: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妻子不觌11.翻译下面句子。(4分)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ho与贤己者处ch,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君子慎处ch)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或同“悦”。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用甲文中“,”来表达。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谈笑有鸿儒渭南文集陆游筑书巢【参考译文】无案牍之劳形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从来没有)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和)儿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我)就自己笑自己说: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填序号)(2分)选【】第 1页共 6页 陋室铭中考对比阅读精编 商(子夏)喜爱同(和、跟)比自己贤明的人相处(在一起),而赐(子贡)喜欢谈论不如自己的人【或:而赐(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7(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17.简答题:(5分)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第三组【2013辽宁朝阳】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014题。(15分)【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家语君子慎处【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死之后,商(子夏)会(比以前)一天天地(更有)进步,而赐(子贡)会(比以前)一天天地(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商(子夏)喜爱同(和、跟)比自己贤明的人相处(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而赐(子贡)喜欢谈论不如自己的人【或:而赐(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所以说:“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店铺(实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也和臭气融和为了一体)。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或: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必须慎重地选择与他相处的人。】”【乙】王欢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m,更加固,遂为通儒。(晋书王欢传)注释耽:非常爱好,沉迷。营:谋求。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朱买臣:西汉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后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时曾归故乡,路上见前妻和后夫,接至官署住,给食一月。前妻不久惭而自缢。哂shn:讥笑。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第二组【2008福建厦门】参考答案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大儒,博学的人使身体劳累因此,所以15(2分)D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惟吾德馨何陋之有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其妻患之常丐食诵诗第 2页共 6页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雅。(答出二点即可)13(2分)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4(3分)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1分)不同点:(2分)(意近即可)刘禹锡的安贫乐道,指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的安贫乐道,指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第四组【2006河南】【2008济宁】合并版甲12.【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3.【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xn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1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相同之处: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不同之处:谈笑有鸿儒人不堪其忧有仙则名惟吾德馨9翻译下列句子。(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王欢安贫乐道【参考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一边像乞丐一样乞讨食物一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的故事)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或: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填空第三组【2013辽宁朝阳】参考答案10.(4分)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以为患,为而担忧,对感到担忧。像乞丐一样,乞求,乞讨。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4分)(2分)(在这里)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2分)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或: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下围棋)之妙境;“,”二句,极交友之妙境。12.(2分)生活环境优美,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第 3页共 6页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各自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共同的精神品质?(3分)第五组【2010福建漳州】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7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论语(选句)【参考译文】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课后),(我)考查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评析】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注释漉:漏下。垣yun墙:筑围墙。冥mn:静悄悄。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dn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有仙则名每移案无案牍之劳形以当南日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从中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勤奋好学之人。A小鸟时来啄食B可容一人居食不饱,力不足居无何C可以调素琴吴玠素服飞D室始洞然冥然兀坐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孔子云:“何陋之有?”第四组【2006河南】【2008济宁】合并版参考答案8大儒,博学的人(1分)出名、著名(1分)不能忍受(1分)品德高尚(1分)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9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2分)8根据要求填空。(3分)等他退下之后(课后),(我)考查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2分)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乙文用“”绘陋室幽雅;(在这里)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2分)”写居室清静。的手法。写法上,两文都采用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10.托物言志(2分)倾听、思考、记忆(2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11.(3分)【第一问】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2分)【第二问】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1分)第 4页共 6页 项脊轩志【参考译文】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常常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为它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书架摆满了借来的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因以为号焉期在必醉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分)第五组【2010福建漳州】参考答案5出名、著名桌子,书桌,桌案6D使劳累挡、挡住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7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我稍稍为它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五柳先生传【参考译文】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托物言志/对比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五柳”作为自己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他去(或:到了)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竟不会(或:没有)舍不得离开。【或:(他)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五柳先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握着酒杯)作诗文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与失,用这样的方式(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9【例一】观点: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理由: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例二】观点: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理由: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第六组【2005山东东营】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第六组【2005山东东营】参考答案8用、把希望、愿望使劳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每题1分,共2分)9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他)喝醉了就离开,竟不会(或:没有)舍不得离开。【或:(他)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儒,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第 5页共 6页 10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第一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第二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7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11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3分。意对即可。【解析】两篇文章最大的共同点:作者都身处恶劣生活环境中,但志趣高洁,安贫乐道,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情趣。晋书陶潜颖脱不羁【参考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他)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曾写作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地睡觉。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有时没有酒,他也会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们来喝酒。他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要有琴的声音呢!”第七组【2005江苏南通】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具备,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选自晋书陶潜颖脱不羁)第七组【2005江苏南通】参考答案4B(3分)5D(3分)6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4分)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徽:系琴弦的绳子。7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3分)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