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成人睡眠期判定简化法则一、简介本法则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但也可能有部分人群由于特殊的EEG形态而不符合本法则。本法则也不适合于婴儿睡眠期的判定。睡眠期判定主要基于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眼动图(EOG)、肌电图(EMG),而其中脑电图占主要地位。为表明特定脑电图(EEG)现象,脑电电极位置应采用国际标准的10-20脑电电极安放系统。(请参考附件常规睡眠监测中的EEG电极安放位置,由于标准的10 - 20系统实施比较困难,临床上往往采用简化的电极安放方法。)眼动图(EOG)电极位置一般采用如下标准:眼动图电极置于双眼外眦部位:右眼(ROC):往眼角外上方1cm,参考电极A1左眼(LOC):往眼角外下方1cm,参考电极A2肌电图(EMG)电极位置一般位于下颌。(见右图)二、各种脑电图特征波形(Alpha)波:频率范围为8 - 13Hz,当清醒闭眼时最明显。往往长时间连续出现。见下图(图中横坐标每小格为1秒时间)(Delta)波:频率范围为0 - 4Hz,幅度很高,往往高于75。当人处于深睡眠时出现。往往长时间连续出现。见下图(图中横坐标每小格为1秒时间)纺锤波:形似纺锤,为一族快速波形,为时0.5秒左右,频率在12 - 14Hz左右。不连续出现。见于2期睡眠。见下图(图中横坐标每小格为1秒时间)K综合波:尖锐负向波,伴随较缓慢的正向波,形似大写K字母。也有先为正向波,后为负向波的。见于2期睡眠。见下图(图中横坐标每小格为1秒时间)三、睡眠期判定标准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将整夜睡眠的脑电图、眼动图和肌电图记录完后,将记录到的波形信号按每30秒划分为一段(称为“屏”),对每一屏的数据单独进行睡眠期判定。成人睡眠期分为两大睡眠期:非快动眼期(NREM,Non Rapid Eye Movement)、快动眼期(REM,Rapid Eye Movement)。非快动眼期又包含四个次级睡眠期:1、2、3、4期。另外还有一种睡眠期为运动期(MVT,Movement Time),往往是由于测试对象的身体运动导致波形紊乱(由于运动期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人们往往倾向于忽略运动期)。与睡眠期相对应的为觉醒期(Wake)。各睡眠期的组织结构图如下:各睡眠期主要特征如下:觉醒期(Wake,清醒闭眼):脑电图包含波和(或)低波幅的混合频率波(即无规则的低幅波)。运动期(MVT期):由于对象的运动使得脑电图特征不明显或波形紊乱。NREM期:包括1、2、3、4期。眼动图的快动眼现象横坐标每小格为1秒1期:EEG波形波消失,表现为低波幅混合频率波,无快眼动现象出现。2期:EEG波形在低波幅混合频率波基础上,出现纺锤波和(或)K综合波。在一屏中只要发现有纺锤波或K综合波出现即可判定为2期睡眠。3期:EEG波形部分出现波。(波时间占整屏的20% - 50%)4期:EEG波形大量出现波。(波时间占整屏的50%以上)其中3、4期睡眠由于睡眠程度很深,往往合称为深睡眠。REM期:类似觉醒期脑电波:低波幅混合频率波,伴随阵发快动眼、肌电水平极度降低。正常成年人入睡时睡眠期变化为: 觉醒期 1期 2期 3期 4期 3期 2期 1期 REM期 1期 2期 3期 4期 3期 2期 1期 REM期 正常人睡眠过程 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过程成人睡眠期变化情况见下图。一般成人在整夜睡眠过程中有5次左右的睡眠期循环,而呼吸暂停患者往往不能进入3、4期睡眠。四、微觉醒定义微觉醒为EEG频率的一种特定变化,可以包含波、波和/或频率高于16Hz的波,但不包含纺锤波。微觉醒判定标准如下:(需满足以下10个条件)1. 受试对象应处于睡眠状态,在微觉醒之前应有连续10秒以上的睡眠状态。2. 两次微觉醒之间应最少间隔10秒。3. 微觉醒维持时间最少为3秒。4. 在NREM期,微觉醒与EMG幅度变高之间并无必然的伴随关系。5. 在REM期,微觉醒一定伴随EMG幅度变高。6. 单纯的EMG幅度变化并不能判定为微觉醒。7. 伪差、K综合波或波不被判定为微觉醒,除非其后紧接着EEG频率的“特定变化”(EEG频率特定变化定义见本段首行),此时尽管这些波被认为是微觉醒的一部分,但它们并不包含在微觉醒的时间标准内,即除了这些波之外,微觉醒剩余部分时间应大于3秒。如果这些波发生在微觉醒的中间,则只需要这些波的时间和EEG频率“变化”时间之和大于3秒。8. 在NREM期如果有紧接着的EEG频率变化和EMG幅度变化,如果它们各自持续时间不超过3秒,但其和超过3秒,也不能判定为微觉醒。9. 如果在NREM期有频率大于每10秒1次的周期性波活动,不被判定为微觉醒。10. 睡眠期的转换不被判定为微觉醒,除非满足上面的标准。下面为微觉醒的实际例子:附件:常规睡眠监测中的EEG电极安放位置 依照国际10 - 20电极安放系统 10和20是指颅骨“特定位置”间相关长度的百分数 “特定位置”包括:鼻根、枕骨隆突、耳前点 电极在头皮上的安放位置相应于皮质各区,“O”代表枕骨突,”C”代表中沟。睡眠监测常会用到“C”和“O”,一般C3或 C4作为主要EEG,O1或O2作为次要 EEG。按照习惯,受试者头部左侧数字为奇数,右侧为偶数。第一步:标记鼻根和枕骨隆突测量此两点之间的距离标记从鼻根出发的10%位置点(FPz),和从枕骨隆突出发的10%位置点(Oz)标记50%位置点 (Cz)第二步:测量从一侧耳前点到另一侧耳前点位置确保测量软尺经过头顶Cz位置标记50%的Cz位置,打十字标记标记两侧10%位置点标记两侧的20%位置点,(得到C3和C4位置)第三步:站在病人前面,在前额 (FPz)位置点打十字标记将软尺尾端置于此十字上,在头顶放置为圆形,软尺经过Oz点在FPz左右两侧各标记5%位置点,得到FP1和FP2在FPz左右两侧各标记25%位置点,即离FP1和FP2相距20%继续标记50%位置Measuring the head circumference在Oz两侧标记5%位置点,得到(O1和O2位置点)20%20%要检查安放位置,可将手指放在这些点上,估计其距离,注意C位置要对称,O位置不要太靠下。Further readings: SA Keenan. Polysomnographic Technique. An overview 1998 (Handout) MA Carskadon and A Rechtschaffen. Monitoring and Staging Human Sleep. In Princi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建业房子的施工方案
- 女神节形体活动策划方案
- 天猫运动营销方案设计
- 拆阳台施工方案怎么写
- 农安医疗建筑方案设计服务
- 减垄增地施工方案
- 城市红色建筑调色方案设计
- 榆林聚仙禄宾馆专线项目竣工报告
- 水果甜品店营销方案模板
-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训练试卷2025
- 医德医风护理培训
- 钢筋修复方案
-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
- 海外优青-申请书模板(3篇)
- 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化利用方式与路径
- 销售技巧培训(完整)
- 悬浮地板施工方案
- 中药白芷简介
- 核保考试非车险试题库完整
- 2024-2030年中国电船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融资分析报告
- 【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上 第4课《平安伴我行·常见的安全事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