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十一印刷机的安装调试与操作维护 1 机器在进厂前应由技术人员 机修工 电工 操作工在内的安装 调试 验收小组 并仔细阅读制造厂商提供的机器安装的有关资料 了解机器的重量 长 宽 高等技术参数 结合本车间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选择安装位置并考虑印刷工艺流程的基本要求 便于生产管理 有利操作 安全生产 还要考虑到成品 半成品的堆放 操作人员的巡回走道 机器维修的空间 消防通道及正常印刷时的通风 照明 管线的位置 2 模块一印刷机的安装 印刷环境是影响印品质量的八大因素之一 越精美的印刷品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 印刷环境的内容主要包括温度 湿度和清洁度 温度直接影响到油墨的流动性 温度高了 油墨的流动性增大 容易糊版或印迹发虚 温度低了 油墨有可能打不开 造成花版 湿度直接影响到纸张静电引力的大小 湿度越高 即越潮湿 静电引力越小 湿度越低 即越干燥 静电引力越大 湿度升高 纸张的变形也随之增加 所以选择湿度时要兼顾这一点 清洁度直接影响印品的质量 越精度的印刷品对印刷环境的清洁度要求就越高 如果清洁度太低 则印版 橡皮布和纸张的表面 甚至油墨和润版液里面都会渗进杂质 影响油墨的转移 3 机器的布局 要考虑机器的占地面积要考虑印刷企业的发展趋势机器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操作强度的高低 这一点在安装机器时一定要考虑周全 否则装好后再动很麻烦 从经济角度看也不合算 机器的布局要从空间利用率来着手 根据利用率的高低合理布局才会发挥空间的最佳效力 4 5 飞达部分 飞达是印刷机上纸的地方 也是运转过程中经常调节的地方 这个地方必须要留出上纸空间和调节的地方 从上纸的角度看 如果手工上纸的话 则飞达到墙壁之间的距离 A 至少要大于纸张长边的长度 B 但考虑到搬运方便 应使A适当大于B 以543mm 781mm 对开幅面 的纸张为例 B 781mm 则A B C C是一个可变的数值 考虑到转身等因素 C应为B的三分之二 即C B 2 3 于是有A 781 781 2 3 1300mm 纸张幅面变化 A随着变化 这是手工上纸的最小距离 用拉纸车上纸 要考虑到拉纸车的长度和其推拉所需的空间 拉纸车的长度一般为1 2m左右 拉纸车拉纸所需的空间大致为其长度的三分之二 即0 8m 于是有A 1 20 0 8 2 0m 拉纸车长度改变 A随着做相应的改变 调节飞达的地方可在上面所留有的空间内进行 不必再留出专用的空间 6 7 8 9 10 操作面 操作面是操作人员来回走动最多的地方 其中包括观察水 墨的故障排除 清洗机器等 此面的利用率是相当高的 除此之外 操作面还要堆放半成品或待印的纸张 油墨 古布等其它印刷所需的材料 纸台 废纸筐等印刷用的辅助部件 此面距墙壁之间的距离最小应为2 20m 最大的纸台长度 操作人员来回走动所需的空间 如有可能的话 这个距离能大则大 11 收纸部分 收纸部分是抽取样张和观察墨色最多的地方 一般在收纸部分都装有操作按钮 因此也是操作最频繁的地方 印完的纸张一般要用拉纸车拉出来 从这一点来看 收纸部分距墙板的距离也应大于2 0m 除此之外 收纸部分还需留出放置看样台的地方 不过看样台一般都放在墙角处 对收纸部分和墙壁之间的距离影响较小 12 传动面 传动面是操作人员走动最少的地方 但此面往往在维修时用得较多 从维修的角度看 至少应留出撤出脚踏板和维修人员转身的地方 一般此面距墙壁之间的距离约为1 5m 13 机器上面 机器上面主要是放置照明灯用的 当然还要留出人在机器上的操作空间 目前一般设备的高度都在2m左右 在机器的上方留出1m的空间就足够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飞达部分 操作面和收纸部分的利用率比较高 而传动面和机器的上面的利用率比较低 利用率高的地方就要从操作最方便的角度来布局 利用率低的地方就要从操作可行性的角度来布局 即只要能操作就行了 机器的布局一般都是操作面对着房间的门 这样拉纸和上纸都比较方便 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假如安装一台长8m 宽2m 高2m的印刷机 用1 2m长的拉纸车上纸和拉纸房间长 2 8 2 12m房间宽2 2 2 1 5 5 7m房间高 2 1 5 3m即房间的空间为12 5 7 3 5m 机器的布置如图所示 只画平面图 14 地基 15 在存放设备的位置挖去600毫米土层 先铺入一层石子 再在其上扎两层钢筋 并灌入500毫米厚的混凝土 混凝土标号为C25 然后再做罩平层及水磨层混凝土浇灌后 需有一定的养护期 其时间视混凝土标号及气候而定 一般时间为21天 30天 完成基础后再沿接口处 用切割槽 减少周边设备及混凝土伸缩对地坪的影响在浇注地基时 也应将电缆的槽沟 预埋管道及排油地沟考虑在内 以免重新开挖或放置不必要的明线 16 17 机器的水平 18 检查水平仪的精度 将水平仪置某一平面上 记下其读数 如果气泡在水平仪某端 则应调节该平面的水平度 使气泡移到水平仪上面有量程的地方 不一定非要调到中间部位 然后将水平仪转180 在原地方再测量一次 如果两次测量结果一样或误差极小 则可认为水平仪的精度符合要求 否则应仔细查找原因 19 先将机器下面的支承螺钉调到中间部位 略偏下 然后测量机器的水平度 在底上有专用的测量平面 由于各个测量面都是平行的 因而只要操作正确 在任一测量平面内测量 其结果应是一样的 对机器底座进行的水平测量只是找水平的第一步 随后还应该对压印滚筒的水平度进行测量 如不符合要求 则应重校底座的水平度 同时还可用墨辊来检测机器的水平度 最后再以机器盘车的轻重来判断机器的水平调节是否合适 20 模块二印刷机的测试 首先要保证对接处定位用的正确位置 用定位销的目的是保证两部分在同一个线水平 面水平和空间水平上 要保证对接处的间隙 对接处间隙大小是保证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关键 太小 齿轮润滑困难 磨损加剧 太大 齿轮哨合处的间隙太大 其接触强度下降 尤其是减速时易形成冲击 这个间隙都用专用的垫片来调整啮合处齿轮的对应关系要正确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如果哨合关系不对 机器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一般在齿轮上都打有啮合标记 一个标记打在齿轮的齿顶部位 另一个标记打在对应齿轮的齿间处 如图所示 21 22 机器的调试 运转前应对机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主要是机器联接件 定位部件和防松部件的安装情况 有无其它异物在机器上 尤其是如果异物夹在两个滚筒中间 机器则会受到严重损坏 手动盘车 手前盘车目前采用的都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运动的机构 这种省力不曾功的机构用起来比较方便 而以前用播根来迫使齿轮回转 很难判断回转的均匀性 23 点动主要用来检查机器运动部件和电路的工作状况 看一看运动部件有无干涉现象 电路工作是否正龙如离合压机构 可用手椎动离合压机构使机器离压或合压 检查离合庆的平稳性 24 验收及相关要求 平网版的试印和调整试印平网版对晒版软片要求 175线的5成平网 50 晒版之前首先要用密度仪测量软片的叼口 中间 拖梢三点密度 确认软片本身的密度差 晒好印版后 再用密度仪测量PS版上的叼口 中间 拖梢三点网点密度 最终测量调试样张上的网点密度 同页网点密度差控制在0 08范围内 测量 观察 计算网点扩大值的先决条件 实地密度必须达到1 5 1 6 蓝墨 因为在同等条件下 墨层越薄 网点扩大值越小 墨层越厚 网点扩大值越大 25 26 实地试印 三滚筒中心距及水 墨辊调整要求与印平网版相同 印实地要求三面留白边并落下水辊进行印刷 使用蓝墨印刷 蓝墨的优点耐看不耀眼 密度要求在1 5 1 6之间 质量要求无白条痕和黑条痕 同页密度差在0 08范围内 27 异速套印检查及调整异速套印的目的是检查定位系统的工作稳定状况 对于高速胶印机来说 第一次印刷速度为7000张 时 然后分别用9000张 时 11000张 时 13000张 时的车速进行套印 套印内容 用满版毫米格进行 因为在异速成套印中 不论大小方向或来去方向 稍有不准 密度值立刻升高形成局部深淡 不需用放大镜 肉眼也能分辨 28 29 装版过程 a 点动机器到装版位置b 调节叼口边拉板螺丝水平 调节叼口边顶版螺丝让版夹居中 c 将印版叼口边插入叼口边版夹槽 印版插到底部 d 从中间向两边拧紧夹板螺丝 e 装入印版衬垫 合压正向点动到最佳装版位置 f 放松托稍边拉板螺丝使印版托稍部位能插入版夹槽中 从中间向两边紧固夹板螺丝 g 离压 张紧托稍的拉板螺丝 再张紧叼口边拉板螺丝 模块三印刷机的操作 30 注意 收紧印版时 力量不可过大 否则容易导致印版拉伸变形 卸版过程 a 松开叼口夹板螺丝 再松开托稍夹板螺丝 b 抓住印版反向点动机器 取出印版 31 2 快速卡版夹利用偏心辊夹紧印版 只适合Ps版 又称为偏心辊式印版装夹机构 结构 版夹底板 压板 螺钉 卡紧轴组成 32 装版和卸版 18快速卡版夹装版过程 19快速卡版夹卸版过程 33 全自动换版过程介绍 20全自动换版过程 34 2 调版方法调版的手段有三种即 借滚筒 手工拉板和版位自动微调 1 借滚筒借滚筒一般指改变印版滚筒与其传动齿轮的周向位置 原理 特点 操作方法 应用 35 a 两边同时拉版 松开叼口所有的螺丝 然后开始拉版 收紧托稍拉版螺钉 拉版量要与规矩差距相应 收紧叼口拉版螺钉 再收紧托稍拉板螺钉 2 手工拉板 36 松开对方拉版螺钉 只留对方另一端靠边的一个拉版螺钉不松开或稍微松开 然后顶拉版处对角版夹或拉版处版夹一定量后进行拉版 紧版方法如上 顶版的方向应与拉版的旋转方向一致 b 单侧拉版 37 方法同上 也可以先松开除两边对角应该拉版的两个螺钉之外的其他螺钉 然后拉版 保留对角两个螺钉不动 松开其他所有螺钉 用对角顶版螺丝进行顶版 拉版结束后收紧所有螺钉 c 两侧反向拉版 38 来去方向不准可以使用顶版来实现套准 先松开拉版螺丝少量 然后对叼口与托稍版夹同时同向同量进行顶版 最后收紧拉版螺丝 如果是单色机可以利用侧规实现来去调节 无需顶版 d 来去顶版 39 周向拉版 轴向微调 斜向微调 注意 一般在开机状态下调节 尽量不要调节到极限位置 换版前要复位 拉动滚筒的斜向调节不宜长期使用 21自动套准 e 版位微调 自动拉版 40 模块四印刷机的润滑 机器的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除了与机器制造精度有关外 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润滑情况 为了保证加工产品质量 提高设备利用率 延长起使用寿命 防止损坏事故发生 对机器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 规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并要求严格执行 41 模块五印刷机的维修保养 1 机器的清洁工作清洁工作是维护保养机器的重要方法 保持机器清洁 可提高其使用寿命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掌握机器磨损或损坏情况 做到及时检修 在清洁机器时 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擦拭机器时 必须关闭电源 擦布不宜使用零星碎布 使用时应将擦布包扎拿好 防止遗落在机器内 检查油孔是否堵塞 保持油管或油眼的畅通 42 检查是否有零件损坏及螺丝 螺母松动现象 擦拭必须转动机器时 应先进行 呼 长按电铃 待其它人员有相应的呼声时才可进行转动机器 以免造成人身事故 擦拭完毕 必须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 由人工反盘车 仔细检查是否有擦布或其它物件遗落在机内 防止造成机器损坏事故 清除输料部件等设备上的纸粉 纸毛 43 2020 3 22 44 保持测量基准件的表面整洁 如滚枕 清除机身下面的废纸及其它垃圾 油盘中的积油及踏脚板上的油垢 保持机身干净 在清洁机器四周的场地时 应防止纸屑 灰尘飞起 如果长时间停机 需装好机罩 用塑料布等进行遮盖 以防止灰尘侵入机内 而加速机件的磨损 45 2 设备的维护保养 印刷机 模切机 糊盒机等结构复杂 零部件繁多 加工精度要求高 为了使机器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长时间工作 维护保养工作非常重要 46 滚筒的维护和保养主要包括印版滚筒 橡皮滚筒 压印滚筒的维护和保养 印刷三滚筒是印刷机的主体 是决定印刷质量好坏的重要零件 要防止其产生 硬伤 避免产生表面轧瘪 轴线弯曲变形等现象 在使用过程中 必须小心保护 避免纸张或各种异物轧人滚筒 如 螺丝 垫圈 销子 弹簧 轴承 工具等 47 2 传动齿轮的维护和保养滚筒间传动齿轮的制造精度 安装精度和调节使用等方面 对印刷质量 如齿轮杠子 重影 套印不准等 都有十分密切的影响 因此 在日常的维护保养中要特别加以关注和爱护 防止灰尘 垃圾 纸张以及硬质的东西轧人 避免牙齿受损 在高速机上一般采用淋油式润滑 操作者要经常检查油路是否畅通 保持齿面清洁 坚持正确的操作方法 减少齿轮的磨损等 48 3 套准和交接装置的维护套准和交接装置是传递纸张并保证套印准确的部件 应经常做到整洁完好 各咬纸牙的咬力要均匀适当 经常检查传纸链条销子和调节螺钉 防止产生松脱 断裂现象 避免事故发生 49 4 输纸部件的维护输纸装置上的各零部件发生松动损坏后 不但影响输纸准确度 增加废品率 而且 往往容易因为松脱断裂的残体随纸张轧入滚筒 而造成重大事故 因此 对于这些零部件一定要定期检查 发现有损坏现象立即更换 发现有螺丝等松动现象 则须立即拧紧 50 5 轴承的维护在高速胶印机中 为适应高速运转的需要 水墨辊以滚动轴承作为轴的支撑 这些轴承 经常容易被墨渍 药水溅入 且不易清洗和润滑 如果不做好维护工作 容易产生咬死致碎现象 甚至在碎裂后发生滚珠落下 轧坏机器 因此 轴承内每星期要涂加新黄油 保持轴承的良好润滑 51 2 输纸部件的维护输纸装置上的各零部件发生松动损坏后 不但影响输纸准确度 增加废品率 而且 往往容易因为松脱断裂的残体随纸张轧入印版 而造成重大事故 因此 对于这些零部件一定要定期检查 发现有损坏现象立即更换 发现有螺丝等松动现象 则须立即拧紧 52 3 链条的维护纸张的传递就是靠的链带动着牙排来运动 为了达到对应的精度 要求链能运动到对应的位置 链的润滑效果影响了模切精度 必须定期进行保养润滑 53 4 传动齿轮的维护和保养机器的传动齿轮的制造精度 安装精度和调节使用等方面 对模切质量 如格位套印不准 清废不适等 都有十分密切的影响 因此 在日常的维护保养中要特别加以关注和爱护 防止灰尘 垃圾 纸张以及硬质的东西轧入 避免牙齿受损 在高速机上一般采用淋油式润滑 操作者要经常检查油路是否畅通 保持齿面清洁 坚持正确的操作方法 减少齿轮的磨损等 54 5 光电检测机构的表面整洁为了提高机器的安全性能和自我保护功能 机器中添加了好的光电检测机构 当其表面被纸毛灰尘挡住 机器就会不稳定 甚至不能运转 要经常擦拭和检测 55 设备的三级保养 1 一级保养指日常的维护保养 要求操作人员在每班工作时间内对印刷机进行认真检查 除了对有关部位按规定进行加油外 还要在生产过程中 随时观察零件的运动状况 注意倾听机器运转声音 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操作人员必须做到 四懂三会 懂性能 懂结构 懂原理 懂用途 会保养 会使用 会排除故障 56 2 二级保养指每周一次的定期保养 一般在周六或周一进行 约需停车2小时 由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 清洗规定部位 检查油路油量 检查调整重要部位 查看连接件是否松动 若存在则加以校正 57 3 三级保养指每年一次 以机修人员为主 操作人员配合共同进行的一种保养 要求将一些关键的部位 如分纸吸嘴 递纸牙排 收纸牙排 链条滚筒的咬纸牙轴等进行拆装检查 同时 对润滑系统进行清洗 揩油 对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绝缘性进行检查修理等 58 润滑脂 俗称牛油或黄油 由矿物油加钙 钠等金属脂肪酸皂 在高温下与稠化剂混合而成 其中钙基润滑脂的熔点低 耐热性差 怕水 钠基则正好相反 润滑脂的特点是稠度大 不易流失 承载能力大 内摩擦因数高 59 润滑脂适用于高压和高温下工作的摩擦表面 可以润滑变动载荷 载荷的大小和方向均经常改变 震动与冲击的机械 如 滚珠 滚柱等滚动轴承表面 重载 低速和间歇性运动的零件 润滑油容易流失的开放性部位以及不易添加润滑油的零件等 60 优点 润滑装置和密封装置结构简单 定期加油的时间间隔较润滑油长 可在加油人员不太注意的地方可靠地工作 缺点 内摩擦因数大 在高温下长期工作时会失去润滑性质 不能在低温条件下使用 更换润滑脂时 有的机件需拆开添加 润滑装置种类少 61 固体润滑剂有石墨 云母 皂石粉与二硫化钼等 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与润滑油或润滑脂混合使用 固体润滑剂对零件表面的附着力较小 且缺乏流动性 采用二硫化钼 在高温 高速 重载的情况下 也能可靠 长时期地起润滑作用 如新安装的齿轮牙齿 衬套 滑动轴承的配合等 多采用二硫化钼 在润滑剂中加人20 的石墨或二硫化钼油膏 即使在零件因摩擦产生过高温度时 亦能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62 润滑剂种类的选择 由印刷机设计者所采用的润滑装置决定 但具体选用什么润滑油 使用者是可以自行选择的 印刷机制造时 对被润滑的摩擦副所选用的润滑剂 是依照下列原则来考虑的 63 设备的工作条件 快速工作机构 机件转速在1500 15000r h之间 宜选用低黏度润滑剂 它能很快渗入摩擦处 保证良好的润滑 并可减少克服并材料本身内摩擦所消耗的能量 如果选用高黏度的润滑材料 在摩擦处就会产生高温 从而引起润滑不良 增加能量消耗 64 单位工作面积上有较高压力 震动或改变运动方向的连接处以及间隙较大的连接处等 宜选用黏度较大的润滑材料 防止漏出 若采用黏度较低的润滑材料 容易因侧漏而减少了润滑层 从而产生半干或全干摩擦 65 温度 在高温 300 以上 工作条件下宜选用蒸发点高的特殊润滑油料 同一台机器 在低温条件下 如冬天室外工作时 需用特殊的凝固点低的润滑油料 普通润滑油在低温时会发生凝固 失去润滑性能 而热天为防止过快流失 可换用黏度略高的机油 66 根据润滑方法的不同 润滑分为分散润滑和集中润滑 分散润滑 每一对摩擦副由配置在润滑点附件的各独立和分离的装置进行润滑 集中润滑 有数个摩擦副 由同一个多出口的润滑装置供油 该装置的位置和被润滑的摩擦副的位置无关 这种方式称为 67 间歇润滑 包括人工以油壶定时加注 仅用于低速 轻载的摩擦副 对关键性的滑动轴承及高速自动印刷机的传动齿轮等 常采用连续润滑 实现润滑油的进给 分配 检查并流向润滑点的零件 称为润滑装置 68 人工润滑装置 在低速运动或不太重要的零件上 采用由人工进行每班一次到三次加油润滑的装置 称为人工润滑装置 常用的有油孔和油杯两种形式 69 直接在静止的零件表面上部开设一喇叭口的小孔 注入机油以润滑摩擦副 特点是结构简单 常用于不太重要的零件上 缺点是因油孔敞开 不能防止灰尘和脏物落人 易堵塞 润滑油进给不均匀 加油时周围零件常被渗湿 沾污 储油量少 尤其是旋转零件 会因为离心力而溅失 因此需勤加油 70 在油孔的上方 安装贮油器 它可以保护油孔以免杂物侵人 并增加贮油量 减少加油次数 71 a 为自动关闭式铰链盖油杯 其缺点是突出在零件的外部 b 为球阀油杯 由弹簧顶住钢球 可以嵌装在零件表面以下 加油时将钢球下压 注毕即自动关闭 采用油杯润滑的零件 在高速旋转时油滴不会溅失 一般使用在加油量较少 转动速度不大的摩擦副上 也可安装在跟随大的部件一起转动的零件上 如 张紧橡皮布的蜗杆轴承 72 c 旋盖式油杯和 d 压注式油杯 采用润滑脂润滑 由于润滑脂稠度大 需以压注方法将润滑脂注入摩擦副中 压注式油杯必须用专用油枪加油 73 滴给润滑装置 为了使润滑油能连续均匀进给 在主要的轴承 传动齿轮或收纸链等机件上 常使用针阀油杯 74 油绳润滑装置 油绳润滑装置利用虹吸原理和毛细管作用 依靠油绳 棉绳或羊毛绳 将油杯内的润滑油经垂直油管滴入需润滑的摩擦副上 油绳能起滤清杂质的作用 75 缺点 油绳不能调节滴油量 在机器停转时 不能停止滴油 油绳在长期工作以后 毛细作用降低 甚至会停止供油 必须定期检查或更换 76 油池润滑装置 把所需润滑的机件放在密封箱内 保持油面一定高度 使工作零件部分地浸入油池内 这种润滑方法常用于润滑传动齿轮和滚动轴承等 称为油池润滑装置 油池润滑装置可分为两种 油环润滑装置 油池润滑装置 77 油环润滑装置 轴颈上套有油环 它的下部浸在油池内 当轴转动时 油环随之转动 将油带至轴颈使之润滑 该装置用于印刷机总轴和叶片泵的轴承等 其优点是耗油少 简单可靠 但仅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一手房购买合同:房产交易协议
- 2025担保借款合同书
- 量子计算投资机遇-洞察及研究
- 2025融资租赁合同模板
- 民宿行业的竞争策略及市场分析
- 2025研发项目总包合同书
- 2025企业间借款合同公证的问题
- 2025联营店铺合作经营合同模板
- 2025租赁合同(文本6)范本
- 涉县双拥联盟管理办法
- 招录事业编人员政审表
- SG-A088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芯片原理与技术》课件微流控芯片
- T∕ACEF 027-2021 农药污染地块土壤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
- 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PPT课件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 整车轴荷计算方法
- 燃气管道焊接工艺卡
- 大陆法系的形成与发展
-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