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际贸易地理_第1页
日本国际贸易地理_第2页
日本国际贸易地理_第3页
日本国际贸易地理_第4页
日本国际贸易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 日本国名意为 日出之国 领土由本州 四国 九州 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 国土面积为37 8万平方千米 日本沿岸多岛屿 半岛 海湾和天然良港 日本是欧亚大陆以东 太平洋西部的岛屿国家 由3个弧状群岛 日本列岛 琉球群岛 伊豆 小笠原群岛 组成 其中北海道 九州 本州及四国四大岛的面积就占了国土面积的99 37 日本通常被归划于东亚或东北亚的范畴 北与俄罗斯 西与北朝鲜 韩国 中国 西南与台湾 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 日本由6 852个岛屿组成 面积约37 8万平方公里 国土面积75 属山地丘陵地带 因此森林覆盖率高 但却不适合农耕 耕地面积仅占日本国土的11 1 也因此日本的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日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37位 日本国土狭长 南北总长3 800公里 与澳大利亚 马达加斯加 美国相近 日本列岛按照地质构造可分为东日本与西日本两大区域 其界线为位于本州中部 日本列岛附近是欧亚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 同时日本列岛还处在环太平洋造山带 火山带 地震带之上 故日本为一个经常发生地震 但同时也拥有许多火山与温泉的国家 日本最高的山峰 海拔3 776米的富士山 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 据统计 世界全部芮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 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而日本发生的地震 释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10 日本面积狭小多山 因此河流普遍长度不长但落差较大 日本的河流在梅雨和台风季节容易形成洪水 日本政府因而修筑了大量的堤坝和水库用于防洪 同时实行水力发电 日本最长的河川是发源于长野县 并在新潟县注入日本海的信浓川 总长367公里 而第二长的利根川也是日本流域面积最大的河川 日本最大的湖泊是位于滋贺县的琵琶湖 面积670 25平方公里 日本深受黑潮 亲潮等洋流影响 海洋性气候明显 一年四季温差很大 日本国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 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 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 主要包括日本海侧地区的冬季降雪 冲绳5至7月连绵不断的梅雨 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 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摄氏40 9度 于2007年8月16日在埼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 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摄氏 41度 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 四季分明 也是一个多山国家 因为日本是岛屿国家 四面环海 所以来自外部新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 离岛地区更形成了独自的生态系统 特别是小笠原群岛及琉球群岛自古就建立了比日本本土更加孤立的生态系统 小笠原群岛更有 东洋的加拉帕戈斯 之称 伴随明治时代以后外来物种的进入 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日本的生物多样性也受到影响 本地物种如朱鹮及日本狼都在20世纪灭绝 但日本各地仍保留着大量珍贵的生态系统 如知床 白神山地 小笠原群岛和屋久岛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在环境保护方面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面临大规模公害的国家 并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立法减排 至21世纪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全部达到环境标准 由于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日本饮食文化的变化及海外农产品的输入 日本的农林水产业在20世纪开始出现农田与人工林的闲置 渔业资源减少等问题 自1970年代以来 相较于其他国家森林面积的持续萎缩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二上下 2007年 日本的森林面积达2 510万公顷 联合国世界观光组织报告指出 日本在2013年以24 的成长率成为世界旅游成长最快速地点 由于日本列岛位处数个板块的的交界和环太平洋火山带之上 火山活动十分活跃 日本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和海啸等灾难 20世纪以来 在日本造成重大损失的大地震有1923年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的关东大地震 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和2011年引发海啸和福岛核事故的东北地方太平洋地震 在沿海地区 地震之后引发的海啸常带来远超过地震的影响 英语中的海啸一词就是来自于日语中的 津波 除了地震和海啸之外 火山亦经常在日本引发灾害 近年日本较为活跃的火山有有珠山 浅间山 三宅岛 阿苏山和樱岛等 日本其他的主要自然灾害还有山体滑坡 泥石流 洪灾 风灾和雪灾等 日本政府在1947年根据 地方自治法 将全国分成47个一级行政区 称为 都道府县 分别为一都 一道 二府 四十三县 部份市因人口较多 在当地影响较大 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 中核市 特例市 截止到2013年4月1日 日本全国共有20个政令指定都市 42个中核市和40个特例市 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 此外还有郡 支厅 区 特别区等行政单位 根据地理与人文 经济特征 日本通常被分为八大区域 日本自1888年起逐步实行市町村合并政策 町村数目大量减少 踏入21世纪 为增进地方分权 政府开始检讨废除都道府县 改实行道州制的必要性 引起日本道州制议论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 东京23区人口至2012年中约有900万人 全东京都的人口约有1323万人 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圏人口约3670万人以上 成为世上最大的都市圈 日本的皇居 国会议事堂 内阁 最高裁判所 各省厅 各国驻日大使馆 大企业的本部 日本银行 证券公司 百货商店 报社及电视台都集中在东京 目前在东京特别区内和东京周边卫星郊县 已经形成了众多副都心 亦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 密度最高的郊区购物商圈及高效完善的城市轨道系统 亦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财富500强公司总部的城市 日本政府的行政机关是指 国家行政组织法 以及 内阁府设置法 中规定的内阁府 省及其外局 并以内阁总理大臣 首相 为首的 1府12省厅 2001年实施的 中央省厅再编 机构改革以大部门体制为重点 按照职能优化的原则将原本的1府22省厅精简成为内阁府 总务省 法务省 外务省 财务省 文部科学省 厚生劳动省 农林水产省 经济产业省 国土交通省 环境省 防卫省和警察厅的 1府12省厅 体制 经过改革的日本行政机关核心机构数量属主要发达国家中最少 日本现行的宪法是于1947年5月3日由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军草拟 经过日本国会的审议后再由天皇颁行 日本国宪法最重要的三大原则是主权在民 基本人权的尊重以及和平主义 日本政治以这三大原则及其中最基本的 对个人尊严的尊重运行 日本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 司法权归裁判所 即法院 行政权则由内阁 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分别处理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 日本实行两院制 众议院有480席 参议院有242席 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 众议院议员任期为四年 但由于众议院可以在任期结束之前中途解散 所以实质上众议院议员任期平均只有两年多 参议院议员任期为6年 每3年改选一半 不能中途解散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 日本国宪法订明 主权在民 而天皇则为 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 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一样 天皇于日本只有元首名义 并无政治实权 日本在国际上最亲密的盟友为美国 双方在1960年签署美日安保条约并生效至今 由于日本扼东北亚通往太平洋的门户 在冷战时期是美国抵御共产主义于亚洲扩张的前线岛链 日本亦同时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军事据点 美军在日本各地都有军事基地 日本在美国的东亚外交策略中也有一定影响力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系 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与之相等的角色 自1956年来 日本累计担任了16年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日本亦曾联同德国 巴西及印度组成四国联盟向联合国提交改革安全理事会建议 其中包括允许四国加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但由于受到中国和韩国的反对而未能成功 日本是八大工业国组织和APEC成员 同时也是东盟中东盟十加三论坛的参与国 纵然日本的捕鲸活动偶尔令日本成为国际组织的批评对象 但日本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基本上和谐 并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签订安保条约 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与英国广播公司对全世界四万人进行的民意调查 日本是给世界人民最佳印象的国家之一 与此相对 由于日本和中国以及韩国对历史和领土等认知的分歧 故至今跟两国的关系仍较其他国家相对紧张 日本驻韩国首尔的大使馆经常有示威者要求日本政府对韩国慰安妇问题作出赔偿和道歉 中国民间也经常发生反日示威和抵制日货运动 日本目前与中俄韩三国存在领土纠纷的问题 包括与中国有争议的东海油气田 钓鱼岛及周围海域主权问题等 与韩国的竹岛主权争端和与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主权问题 但是日本和俄罗斯的关系在近年已经大幅改善 两国在天然气和其它自然资源方面的合作亦越趋紧密 日本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额为世界第二 大部分用于免于债务和建设基建 截至2004年 日本政府的援助达2千亿美元 而最大的受益国家包括中国 330亿美元 印度尼西亚 8 6亿美元 和菲律宾 8亿美元 日本自1960年代末期起至今一直是世界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强国 科研能力 工业基础和制造业技术均在亚洲以至世界位居前茅 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 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品质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 是全球最富裕 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从1968年至2009年 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此外 日本还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海外净资产达到296 3万亿日圆 日本经济的特点包括生产商 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紧密结合 强大的企业联盟和对雇员采用年功序列制与终身雇用制等 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 被誉为 日本战后经济奇迹 1960年代首相池田勇人提出所得倍增计划 此后经济保持平均10 的增长 目前日本拥有的绝大多数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都诞生于这一时期 1970年代初期纵使遇到石油危机 经济仍有平均5 的增长 到1980年代则平均增长4 而从1990年代开始 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 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 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 泡沫化 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 泡沫经济瓦解 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 2002年2月以来日本经济的景气现象一直持续 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 2011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 9万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三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 6万美元 在世界195个国家中排第12名 日本的第三产业 特别是银行业 金融业 航运业 保险业及商业服务业对GDP贡献最大 占全国GDP逾70 首都东京不仅是国内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 更是世界上最大工商城市和全世界生产总值名列第一的城市 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的金融 航运和服务中心 二战后 以电子电器产业和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高速发展 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超级企业财阀 2013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上榜的62家日本企业当中 就有5家属三菱旗下 日本著名的电子电器和高科技产品制造商包括索尼 松下 佳能 夏普 东芝 日立等公司 汽车工业方面 日本汽车的生产量位全球第三 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其中丰田 马自达 本田 日产等公司的产品畅销全球 此外日本亦拥有世界上存款总额最庞大的金融机构 邮贮银行 三菱UFJ金融集团 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全球最大的海外贷款业者 而东京证券交易所也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日本的主要工业范围包括钢铁 汽车 造船 电子电器 化工 纺织和食物加工等 当中汽车工业占日本制造业总产值16 其产业链延伸到制造 销售 维修保养 材料等广阔领域 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占了全国就业人数的10 为日本国民提供了巨大就业机会 因而被称为日本的 支柱产业 此外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 全球70 以上碳纤维产量均源自日本公司 日本的核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日本的电子机械市场基本上由日立 松下 索尼 东芝 NEC 富士通 三菱电机 夏普和三洋电机等9大生产商瓜分 由于电子机械包括了洗衣机 电冰箱 灯光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等多个范畴 总生产额超过了日本整个机械工业的10 因此也被视为汽车工业以外的第二个支柱产业 动漫是日本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日本制作的动画节目占全球播放的60 因此日本享有 世界动漫王国 的美誉 1950年代以后 漫画逐渐成为日本出版业的主要部分 目前日本动漫产品产值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 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2006年日本漫画业绩达到4810亿日圆 而日本动画2011年的海外业绩亦达到177亿日元 秋叶原则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动漫及电器集散地点 服务业是日本第三产业的核心 占日本GDP逾70 日本2011年的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出口3 4 排名全球第七 日本的银行业 保险业 房地产业 零售业 运输业和电讯业等都是国内重要的行业 旅游观光业竞争力也达到亚洲第二 仅次于新加坡 截至2006年 日本有326家公司名列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 占总数16 3 同时 由于日本国内的服务和产品种类繁多 竞争激烈 因此日本的广告业非常兴盛 也造就了行业龙头电通成为全球市占率第五 净收入第一的巨型广告公司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 日本在1950年代确立了贸易立国方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始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 这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和国际条件 此后 日本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 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韩国 香港 台湾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日本主要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车 半导体 钢铁 塑胶 化工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