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doc_第1页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doc_第2页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doc_第3页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doc_第4页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 附录 A 丸剂 丸剂系指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 蜜丸 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在 0.5g(含 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 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水蜜丸 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水丸 系指饮片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糊丸 系指饮片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蜡丸 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浓缩丸 系指饮片或部分饮片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勤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丸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最细粉。 二、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使用,按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和老蜜,制备蜜丸时可根据品种、气像等具体情况选用。除另有规定外,用塑制法制备蜜丸时,炼蜜应雄热加入药粉中,混合均匀;处方中有树脂类、胶类及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味时,炼蜜应在 60左右加入;用泛制法制备水蜜丸时,炼蜜应用沸水稀释后使用。 三、浓缩丸所用提取物应按制法规定,采用一定的方法提取浓缩制成。 四、除另有规定外,水蜜丸、水丸、浓缩水蜜丸和浓缩水丸均应在 80以下干燥;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丸剂(包括糊丸)应在 60以下干燥;不宜加热干燥的应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干燥。 五、制备蜡丸所用的蜂蜡应符合本版药典该饮片项下的规定。制备时,将蜂蜡加热熔化,待冷却至 60左右按比例加入药粉,棍合均匀,趁热按塑制法制丸,并注意保温。 六、凡需包衣和打光的丸剂,应使用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打光。 七、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 八、除另有规定外,丸剂应密封贮存。蜡丸应密封并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丸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测定。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0,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不得过 12.0;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过 9.0。蜡丸不检查水分。 【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丸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以 10 丸为 1 份(丸重 1. 5g 及 1. 5g 以上的以 1 丸为 1 份),取供试品 10 份,分别称定重量,再与每份标示重量(每丸标示量称取丸数)相比较(无标示重量的丸剂,与平均重量比较),按表 1 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份,并不得有 1 份超出限度 1 倍。 表1 标示重量(或平均重 重量差异限度 量) 0.05g 及 0.05g 以下 12 0.05g 以上至 0.1g 11 0.1g 以上至 0.3g 10 0.3g 以上至 1.5g 9 1.5g 以上至 3g 8 3g 以上至 6g 7 6g 以上至 9g 6 9g 以上 5 包糖衣丸剂应检查丸芯的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其他包衣丸剂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凡进行装最差异检查的单剂量包装丸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丸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 10 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 ,并不得衣 1 袋(瓶)超出装量相比较,按表 2 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袋(瓶)限度 1 倍。 表2 标示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0.5g 及 0.5g 以下 12 0.5g 以上至 1g 11 1g 以上至 2g 10 2g 以上至 3g 8 3g 以上至 6g 6 6g 以上至 9g 5 9g 以上 4 【装量】装量以重量标示的多剂量包装丸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C)检查,应符合规定。 以丸数标示的多剂量包装丸剂,不检查装量。 【溶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 6 丸,选择适当孔径筛网的吊篮(丸剂直径在 2.5mm以下的用孔径约 0.42mm 的筛网; 2.53.5mm 之间的用孔径约 1.0mm 的筛网; 3.5mm 以上的 在 在用孔径约 2.0mm 的筛网),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 A片剂项下的方法加档板进行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 2 小时内全部溶散。操作过程中如供试品黏附挡板妨碍检查时,应另取供试品 6 丸,以不加挡板进行检查。 上述检查,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通过筛网。如有细小颗粒状物未通过筛网,但已软化且无硬芯者可按符合规定论。 蜡丸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 A片剂项下的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及研碎、嚼碎等或用开水、黄酒等分散后服用的丸剂不检查溶散时限。 【微生物限度】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 B 散剂 散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散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供制散剂的饮片、提取物均应粉碎。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二、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制备含有毒性药、贵重药或药物剂量小的散剂时,应采用配研法混匀并过筛。 三、多剂量包装的散剂应附分剂量的用具;含有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四、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粒度】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照粒度测定法(附录 B 第二法,单筛分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 95。 【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 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 9.0。 【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 10 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袋(瓶),并不得有 1 袋(瓶)超出限度 1 倍。 标示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0.1g 及 0.1g 以下 15 0.1g 以上至 0.5g 10 0.5g 以上至 1.5g 8 1.5g 以上至 6g 7 6g 以上 5 【装量】多剂量包装的散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照无菌检查法(附录 B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除另有规定外,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 C 颗粒剂 颗粒剂系指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颗粒、混悬颗粒和泡腾颗粒。 颗粒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饮片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提取、纯化、浓缩成规定相对密度的清膏,采用适宜的方法干燥,并制成细粉,加适量辅料或饮片细粉,混匀并制成颗粒;也可将清膏加适量辅料或饮片细粉,混匀并制成颗粒。应控制辅料用量,一般前者不超过干膏量的 2 倍,后者不超过清膏量的 5 倍。 二、除另有规定外,挥发油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密闭至规定时间或用倍他环糊精包合后加入。 三、制备颗粒剂时可加入矫味剂和芳香剂;为防潮、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也可包薄膜衣。必要时,包衣颗粒剂应检查残留溶剂。 四、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潮解等现象。 五、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应密封,在干燥处贮存,防止受潮。 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粒度】除另有规定外,照粒度测定法(附录 B 第二法,双筛分法)测定,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 15。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 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 6.0。 【溶化性】取供试品 1 袋(多剂量包装取 10g,加热水 200ml,搅拌 5 分钟,立即观察,应全部溶化或呈混悬状。可溶颗粒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颖粒应能混悬均匀。 泡腾颗粒检查法 取供试品 3 袋,分别里盛有 200ml 水的烧杯中,水温为 1525,应迅速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5 分钟内颗粒均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 颗粒剂按上述方法检查,均不得有焦屑等。 【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 10 袋,分别称定每袋内容物的重量,每袋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袋,并不得有 1 袋超出限度 1 倍。 标示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1g 及 1g 以下 10 1g 以上至 1.5g 8 1.5g 以上至 6g 7 6g 以上 5 【装量】多剂量包装的颗粒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 D 片剂 片剂系指提取物、提取物加饮片细粉或饮片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 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肠溶片等。 含片 系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咀嚼片 系指于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 泡腾片 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 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 系指置于阴道内使用的片剂。 肠溶片 系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 片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用于制片的药粉(膏)与辅料应混合均匀。含药量小的或含有毒性药的片剂,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二、凡属挥发性或遇热不稳定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避免受热损失。 三、压片前的颗粒应控制水分,以适应制片工艺的需要,并防止成品在贮存期间发霉、变质。 四、片剂根据需要,可加入矫味剂、芳香剂和着色剂等附加剂。 五、为增加稳定性、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或改善片剂外观等,可对制成的药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刺激胃黏膜或需要在肠道内释放的口服药片,可包肠溶衣。必要时,薄膜包衣片剂应检查残留溶剂。 六、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贮运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破碎。 七、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密封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重量差异】片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 20 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相比较(无标示片重的片剂,与平均片重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片,并不得有 1 片超出限度 1 倍。 标示片重或平均片重 重量差异限度 0.3g 以下 7.5 0.3g 及 0.3g 以上 5 糖衣片的片芯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其他包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崩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 A检查,应符合规定。 阴道片照融变时限检查法(附录 B检查,应符合规定。 含片、咀嚼片不检查崩解时限。 【发泡量】阴道泡腾片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 25ml 具塞刻度试管(内径 1.5cm10 支,各精密加水 2ml,置 37士 1水裕中 5 分钟后,各管中分别投入供试品 1 片,密塞,20 分钟内观察最大发泡量的体积,平均发泡体积应不少于 6m1,且少于 4ml 的不得超过 2 片。 【微生物限度】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 E 锭剂 锭剂系指饮片细粉与适宜黏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制成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 锭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作为锭剂黏合剂使用的蜂蜜、糯米粉等应按规定方法进行处理。 二、制备时,应用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的黏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合坨,以模制法或捏搓法成型,整修,阴干。也可用泛制法制备锭剂。 三、需包衣或打光的锭剂,应用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或打光。 四、锭剂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皱缩、飞边、裂隙、变形及空心。 五、除另有规定外,锭剂应密闭,里阴凉干燥处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锭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照丸剂重量差异项下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 F 煎膏剂(膏滋) 煎膏剂系指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煎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饮片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清膏。 二、如需加入药粉,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加入细粉。 三、清膏按规定量加入炼蜜或糖(或转化糖)收膏;若需加饮片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除另有规定外,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 3 倍。 四、煎膏剂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 五、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相对密度】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约 2 倍,糟密称定,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相对密度测定法(附录 A测定,按下式计算,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W1W1f 供试品相对密度 W2W1f 式中 W1 为比重瓶内供试品溶液的重量,g; W2 为比重瓶内水的重量,g; 加入供试品中的水重量 f 供试品重量 加入供试品中的水重量 凡加饮片细粉的煎膏剂,不检查相对密度 。 【不溶物】取供试品 5g,加热水 200ml,搅拌使溶化,放置 3 分钟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加饮片细粉的煎膏剂,应在未加入药粉前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药粉。加入药粉后不再检查不溶物。 【装量】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 C),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 G 胶剂 胶剂系指动物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 胶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胶剂所用原料应用水漂洗或浸漂,除去非药用部分,切成小块或锯成小段,再漂净。 二、加水煎煮数次至煎煮液清淡为度,合并煎煮液,静置,滤过,浓缩。浓缩后的胶液在常温下应能凝固。 三、胶凝前,可按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加入适量辅料(如黄酒、冰糖、食用植物油等)。 四、胶凝后,按规定重量切成块状,阴干。 五、胶剂应为色泽均匀、无异常臭味的半透明固体。 六、一般应检查总灰分、重金属、砷盐等。 七、胶剂应密闭贮存,防止受潮。 除另有规定外,胶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水分】取供试品 1g,置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加水 2ml,置水浴上加热使溶解后再干燥,使厚度不超过 2mm,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 15.0。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 H 糖浆剂 糖浆剂系指含有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糖浆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45g/ ml。 二、饮片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至一定体积,或将药物用新煮沸过的水溶解,加入单糖浆;如直接加入蔗糖配制,则需煮沸,必要时滤过,并自滤器上添加适量新煮沸过的水至处方规定量。 三、根据需要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