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A B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A B 共 共 第 第 页页 2008 2009 学年第 1 09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代码 学期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材料成形原理 课程名称 材料成形原理 学分 3 5 学分 3 5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限修 考试形式 开卷 闭卷 专业班级 教学班 材料成型 2006 000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限修 考试形式 开卷 闭卷 专业班级 教学班 材料成型 2006 000 考试日期 考试日期 命题教师 命题教师 系 所或教研室 主任审批签名 系 所或教研室 主任审批签名 一 填空题 每空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分 共30分 分 1 液体最显著的表观性质是具有 性 即不能够象固体那样承受剪切应力 实际液态 金属存在着能量 2 和成分三种起伏 2 通常 物质内部原子间结合力 3 其液体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越大 其液体的 粘度也越大 而两相质点间结合力越大 界面张力 4 则润湿角越小 表示两相 间润湿性 5 3 合金的液相线温度TL及固相线温度TS之差越大 其浇注过程的充型能力越 6 凝 固过程越倾向于 7 凝固方式 缩松形成倾向越 8 热裂倾向越 9 4 公式 1 1 A V R 中 V1与A1可理解为一般形状铸件的体积与表面积 R表示铸件的 10 铸件凝固时间随其模数 11 而延长 5 当T Tm时 固 液体积自由能之差 GV GS GL为 12 值 GV称为凝固的相变 驱动力 过冷度 T 13 凝固相变驱动力 GV越大 6 a 2 的物质 凝固时固 液微观界面为 14 晶体按 15 长大 方 式生长 其生长方向为界面的法线方向 若共晶两相 均为粗糙界面 非小晶面 非小晶 面 则共晶组织属于 16 共晶 类型 共晶反应以共生方式进行 凝固速度 17 层片状共晶的片层距就会越小 7 对于气体在金属中溶解为吸热反应的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 18 而升高 氢在合 金液中溶解度随焊接气氛氧化性的 19 而降低 8 在熔渣中含FeO相同的情况下 碱性渣比酸性渣对钢液的氧化性 20 实际焊接钢 时 碱性焊条的焊缝含氧量比酸性焊条的 21 9 根据熔炼钢脱磷反应原理 提高脱磷效率的原则是希望较 22 的温度 高碱度 23 氧化性 FeO 熔渣 熔渣的粘度低及足够的渣量 10 焊接熔渣可分为 长渣 与 短渣 24 渣 是指随温度升高而粘度下降速度缓慢 的熔渣 碱性渣为 25 渣 含SiO2多的酸性渣为 26 渣 11 FeO在熔渣及钢液中的分配常数L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根据分配定律 L FeO FeO 焊接时FeO在熔滴过渡阶段和熔池前部高温区容易向 27 中过渡 酸性氧化物使熔渣中 FeO活度减小 因此酸性渣中脱氧元素的扩散脱氧能力较 28 12 缩孔及缩松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凝固阶段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之和 29 于固态收缩 逐层凝固特性的合金 容易产生 30 二 选择题 每题二 选择题 每题 2 5 分 共分 共 25 分 分 1 下面哪一种说法的是错误的 A 纯金属 共晶和金属间化合物成分的合金 在相同过热度情况下 比具有宽凝固温度区 间的流动性好 B 在合金成分及浇注条件特定的情况下 合金液在金属型中的充型能力比砂型中好 C 根据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的停止流动机理 当向前流动的液态金属的前端析出 15 20 的固相量时 便结成一个连续的网络 流动就会停止 D 尽管 充型能力 与合金的 流动性 紧密相关 合金的 流动性 与 充型能力 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 2 下面哪一种说法的是错误的 A 对于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 1 K0越小 最终凝固组织的成分偏析越严重 B 假设液相线及固相线为直线 则随温度的变化 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为常数 C 合金的固相线 液相线张开程度越大 则K0越小 D 成分为C0的合金 按照平衡相图 当温度由液态降低至TL而开始析出单相固溶体 相时 其液相的成分为C0 其固相成分为C0 K0 命题教师注意事项 1 主考教师必须于考试一周前将 试卷 A 试卷 B 经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后送教务科印刷 2 请命题教师用黑色水笔工整地书写题目或用 A4 纸横式打印贴在试卷版芯中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A B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A B 共 共 第 第 页页 2008 2009 学年第 1 09 学年第 1 共共 3 页第页第 2 页页 学期 课程代码 学期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材料成形原理 课程名称 材料成形原理 学分 3 5 学分 3 5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限修 考试形式 开卷 闭卷 专业班级 教学班 材料成型 2006 000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限修 考试形式 开卷 闭卷 专业班级 教学班 材料成型 2006 000 考试日期 考试日期 命题教师 命题教师 系 所或教研室 主任审批签名 系 所或教研室 主任审批签名 3 下面哪一种说法的是正确的 A 一般来说 实际合金凝固形核是以均质形核方式进行的 B 晶核形成时 液 固体积自由能之差 为凝固相变的驱动力 V G C 由于非均质形核的临界半径 r 小于与均质形核的 r 故非均质形核更容易发生 D 形核晶体与基底的润湿角越小 非均质形核的功 G越大 he 4 钢中 S P C Mn 四元素影响凝固热裂纹的正确表述为 A S P C 增加钢的凝固热裂纹倾向 而 Mn 在一定条件下抑制热裂纹倾向 B S P C Mn 均增加钢的凝固热裂纹倾向 C S P 增加钢的凝固热裂纹倾向 而 Mn C 在一定条件下抑制凝固热裂纹倾向 命题教师注意事项 1 主考教师必须于考试一周前将 试卷 A 试卷 B 经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后送教务科印刷 2 请命题教师用黑色水笔工整地书写题目或用 A4 纸横式打印贴在试卷版芯中 D S P C Mn 均有利于降低钢的凝固热裂纹倾向 5 在共晶合金的凝固中 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1 1 1 3 3 4c 2 距离 凝固开始端 凝固终止端 C0 k0C0 溶质浓度 A 非共晶成分的合金也可以得到 100 的共晶组织 B 共晶成分的合金 一定可以得到 100 的共晶组织 C 共晶成分的合金 也可能得不到 100 的共晶组织 D A 和 C 6 以下与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无关的缺陷是 G 3 G 2 G 1 T he T i T L C0 T L X T X A 析出性气孔 B 夹杂 C 缩孔 D 热裂纹 7 如图所示的铸件在凝固冷却到室温后 厚度不同的 两部分中产生的纵向残余应力状态是 A 中为拉应力 中为压应力 B 中为压应力 中为拉应力 C 和 中均为压应力 D 和 中均为拉应力 8 下面哪一种说法的是错误的 A 易淬火钢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 完全淬火区 不完全淬火区 回火软化区 B 热影响区的完全淬火区 靠近熔合线的组织较粗大 而靠 AC3 的组织较为细小 C 易淬火钢的不完全淬火区的组织大小均匀 D 热影响区的温度超过焊前调质时的回火温度 则发生软化现象 9 关于普通钢 非超低碳钢 的氧化脱碳精炼的正确表述为 A 脱碳精炼目的是为了去除钢液中的夹杂及有害气体 B 脱碳精炼是为了降低碳量 C 脱碳精炼可采用吹氧工艺 D A 和 C 10 右图中 1 2 3 4 溶质分布曲线 属于 液相中部分混合 的情况为 A 曲线 1 B 曲线 2 C 曲线 3 D 曲线 4 三 解答题 1 如图 自左向右凝固的固 液界面温度为 Ti 因成分富集 界面前沿液相线以T L X 曲线所示 G1与G2分别是柱状树枝晶所需成分 过冷的上 下临界温度梯度 The为异质形核所 需过冷度 设当前温度梯度在G1与G2之间 1 根据 液态只有扩散 的成分过冷判 别式 需写出需写出 若工艺因素 R GL 不变 如 何改变合金性质的参数C0 K0 使固 液界面 按胞状晶进行凝固 6 分 2 若合金性质不变 如何改变工艺因素 使之发生内部等轴晶 内生生长 4 分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A B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A B 共 共 第 第 页页 2008 2009 学年第 1 09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代码 学期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材料成形原理 课程名称 材料成形原理 学分 3 5 学分 3 5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限修 考试形式 开卷 闭卷 专业班级 教学班 材料成型 2006 000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限修 考试形式 开卷 闭卷 专业班级 教学班 材料成型 2006 000 考试日期 考试日期 命题教师 命题教师 系 所或教研室 主任审批签名 系 所或教研室 主任审批签名 2 右图为某不易淬火钢焊接热循环中在Y方向的最 高温度分布曲线 TG为该钢的奥氏体晶粒开始粗化 温度 A B C D分别为热影响区的不同区域 其 中A为半熔化区 即熔合区 焊缝 A B CD Z TG AC1 AC3 T2 T1 T 0C 离开焊缝 中心线的距离 Y 1 指出T1 T2对应何种温度 2 分 2 分别说明 B C D 区域的名称 及其最终 组织与性能特点 不需分析 6 分 3 均质形核时系统自由能变化系统自由能变化G 由两部分组成 即体积自由能项和界面自由能项界面自由能项 1 试以自由能为纵坐标 球形晶体半径 r 为横坐标 分别示意画出体积自由能项 界 面自由能项 界 面自由能项以及系统自由能变化系统自由能变化G 对 r 的三条关系曲线 3 分 2 在图上标出临界晶核半径临界晶核半径r 的位置 以及均质形核的形核功形核功 G 4 分 3 并以形核功形核功 2 3 3 16 TH TV G m mS SL 公式为依据 简述为什么物质凝固必须要有一 定过冷度 2 分 4 根据 型壁激冷晶脱落 游离 增殖 机制 不需先阐述机制 直接 讨论K0 浇注 过程液流冲刷作用 浇注温度T浇对获得铸件内部等轴晶的影响规律 9 分 5 总结钢的冷裂纹三方面 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 进而简述如何防止焊接焊接冷裂纹 9 分 命题教师注意事项 1 主考教师必须于考试一周前将 试卷 A 试卷 B 经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后送教务科印刷 2 请命题教师用黑色水笔工整地书写题目或用 A4 纸横式打印贴在试卷版芯中 2008 年材料成形原理 上 期末考试答案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30分 1 液体最显著的表观性质是具有 流动 性 即不能够象固体那样承受剪切应力 实 际液态金属存在着能量能量 结构 和成分成分三种起伏起伏 2 通常 物质内部原子间结合力越大 其液体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越大 其液体的 粘度也越大 而两相质点间结合力越大 界面张力就越小 润湿角越小 表示两 相间润湿性越好 3 合金的液相线温度TL及固相线温度TS之差越大 其浇注过程的充型能力越 差 凝固过程越倾向于体积凝固方式 缩松形成倾向越 大 热裂倾向越 大 4 公式 1 1 A V R 中 V1与A1可理解为一般形状铸件的体积与表面积 R为铸件的模数 铸件凝固时间随其模数增大而延长 5 当T Tm时 固 液体积自由能之差 GV GS GL为负 值 GV称为凝固的相 变驱动力 过冷度 T越大 凝固相变驱动力 GV越大 6 a 2 的物质 凝固时固 液微观界面为粗 糙 面 晶体生长按 连 续长大 方式 其生长方向为界面的法线方向 若共晶两相 均为粗糙界面 非小晶面 非小晶 面 则共晶组织属于 规 则共晶 类型 共晶反应以共生方式进行 凝固速度越 快 层片状共晶的片层距就会越小 7 对于气体在金属中溶解为吸热反应的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 而升高 氢 在合金液中溶解度随焊接气氛氧化性的 增强 而降低 8 在熔渣中含FeO相同的情况下 碱性渣比酸性渣对钢液的氧化性 更强 实际 焊接钢时 碱性焊条的焊缝含氧量比酸性焊条的 低 9 根据熔炼钢脱磷反应原理 提高脱磷效率的原则是希望较 低 的温度 高碱 度 强 氧化性 FeO 熔渣 熔渣的粘度低及足够的渣量 10 焊接熔渣可分为 长渣 与 短渣 长 渣 是指随温度升高而粘度下降 速度缓慢的熔渣 碱性渣为 短 渣 含SiO2多的酸性渣为 长 渣 11 FeO在熔渣及钢液中的分配常数L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根据分配定律 L FeO FeO 焊接时FeO在熔滴阶段和熔池前部高温区容易向 钢液 中过渡 酸性氧化 物使熔渣中FeO活度减小 因此酸性渣有利于熔渣中脱氧元素的扩散脱氧 12 缩孔及缩松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凝固阶段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之和 大 于固态 收缩 逐层凝固特性的合金 容易产生缩 孔 二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 1 B 2 D 3 B 4 A 5 D 6 C 7 B 8 C 9 D 10 C 三 解答题 1 答 1 成分过冷判别式 R GL 0 00 1 K K D Cm L L 因此 若工艺因素 R GL 不变 降低合金成分C0和 或增大K0 可降低成分过冷程度 使之进行胞状晶生长 2 若合金性质不变 降低GL和 或增大生长速度R 可增大成分过冷程度 促进内 部等轴晶 内生生长 2 答 1 T1 T2分别对应何液相线温度TL及固相线温度TS 2 B 区域为过热区 最终得到粗大的组织 故该区的塑性 韧性较差 液相中形成球形晶胚时自由能变化 C 区域为正火区 或完全重结晶区 该区最 终组织细小 力学性能最佳 G 界面自由能项 D 区域为不完全重结晶区 该区最终组织晶 粒大小不一 组织不均匀 因此力学性能也 不均匀 G r r3 答 1 三条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2 r 的位置 以及形核功形核功 G 如图 3 G T 2 过冷度 T越小 形核功 G 越大 T 0 时 G 这表明 过冷度很小时难以形核 也从数学上证明了 为什么物质凝固必须要有一定过冷度 体积自由能项 4 答 K0越小 晶体与型壁的交会处越容易形成溶质的偏析 而溶质的偏析容易使晶 体在与型壁的交会处产生 脖颈 就容易冲断而游离到型腔内部促进内部等轴晶 浇注过程液流冲刷作用越强 激冷晶就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