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外有山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咫尺之间,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以大观小,小中见大,中国山水画可观、可游、可居的艺术境界。对于山水的把握从三个维度推进:一为对山形山势的知觉活动,即用什么样的形和线来表达山脉的形态和动势;二则,在山势的感知基础上呈现一起一伏、一收一放的空间之韵,真如清代笪重光在画筌里所说的“一收复一放,山渐开而势转;一起又一伏,山欲动而势长”,和“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处即动时”,正是展现山水虚实关系与造型表现运动的关系和韵律;三为高、深、平、阔的境界变幻之美,郭熙对一山有三远这样的论述: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后有淡山者为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者,谓之深远,自近山边低坦之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自有人在山中游、仰、居的意境,融人、山、水于一体的境界,凸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罗恩菲德对儿童视觉发展的分类来看,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党群年龄阶段,而此阶段的儿童空间的最大经验就是重叠,这重叠经验的重要性既表现为可以导致三度空间表现的渐增概念,而且还意味着这阶段的儿童能觉察到其他物体的存在。所以,对于山形和山韵、山境的三重关系,更看重于山形的把握,以及山的空间之韵的感知和链接。根据链式美术教育观的认识,在本阶段的教学中以知觉为节点,推进知觉的唤醒、链接、发展,在空间意识的发展中重在空间的层次性,即空间的收放、起伏,以此链接山形、山韵。同时,关注学生对于物象的感知和获得,从无意走向有意,将空间视像与内在情感体验融合起来。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指出:一切知觉中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包含着创造。用艺术的方式把握生活的能力,并不是少数几个天才的艺术家特有的,而是属于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的,因为大自然给每一个健全的人都赋予了一双眼睛。二、教学目标:1.学习山水画中的浸染技法,并熟练应用于山水空间的近景、中景、远景的表现。2在探究、发现、欣赏、实践中通过起伏、收放来表现山外有山的空间层次和韵律。3.在山水的感知和创作中,感受江南山水的秀丽和柔美。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以浸染技法表现山外有山的空间层次和韵律。2.难点:用浸染法有意识表达对山外有山的体验和联想。四、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相互熟悉,推荐西湖美景:1.请学生来介绍:作为杭州人,杭州有哪些地方值得推荐? 学生交流,并说明推荐的理由。2.师小结:西湖的美,它不仅仅是有了三潭,有了断桥,还有和它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图片。(在山的衬托下面,西湖更美!)3.教师板书山,并且小结。(一)情境启觉 感知山形1.欣赏风景,分享感受。(1)视频播放:沿着钱塘江到富春江的一路风光视频。(2)交流感受:这一路的风光带给我们怎么不一样的感受(有种幽静的感觉,可能会有神仙在里面。)(好像是在仙境。)2.分析山形,表达感受(1)引导学生发现山的形态,用手势来比划。(2)学生交流山形的感受。(这山的感觉很秀丽。)(3)教师小结:富春江一带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写诗作画,成就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二)原型建构 发现层次1.教师示范:(1)师引导:山形的曲线带给我们秀丽、宁静、柔和的感觉,我们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呢!讲解:这是一根滴管,让它喝足墨汁,看到了吗?(2)教师示范,用水墨浸染法演示:首先轻轻的在水面上滴上45滴墨汁。然后将纸垂直下去,再潜水,取出来就可以。(展示)2.学生尝试:(1)学生体验尝试,成功后夹在宣纸本子里。(2)学生静静欣赏自己的画,看到了什么 ?(3)有选择地展示学生作品。探究不同坡度的山形如何表现?(生:有时是把纸弯起来,再放到水里。有的是直接平的放到水里。)3.揭示课题:师小结:其实,这样的一座山,它只是一座。刚才我们看到的山是连绵不断,山外有山。(板书课题:山外有山)4.发现层次:(1)如何来表达山外有山的层次性,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层次。(2)按照学生交流的想法,用一层叠一层的水墨浸染的方法表现山外有山的层次。学生再次实践探索。(3)把成功的作品放在本子上,静静地看,美美的欣赏山外有山的风景。学生交流成功的喜悦和经验。(4)感受自己创作的作品有什么感觉?(秀丽的感觉、挺拔的感觉等)(三)赏析拓维,链接知觉1.欣赏风景,解析山与山的层次关系。(1)图片展示山的景色,分析近景、中景、远景的变化。(2)交流如何表现山与山的层次。(前景做的很深,中景稍微淡一点,远景很淡很淡。就是根据墨色变化,就形成了近景、中景、远景。)2.解析名画,品鉴山外有山的创作,体验山的韵律表达。欣赏600多年前在富春江畔隐居的黄公望先生的作品,一幅是九峰雪霁图,一幅是富春山居图的两个局部:山是怎么组合表现的?3.对比欣赏黄公望先生创作的富春大岭图作品和实景地,发现如何表达山的层次关系?发现创作中变了什么?(1)学生欣赏交流(远景变高了;颜色变淡了;原来无形的轮廓线被他勾画出来)(2)解析作品中收放对比关系的处理,学生交流。(3)感悟画家所表现的是自己心中的山,表达怎样的意境?(四)整合创生 内化知觉1.学生小稿描绘,根据小稿有意创作(1)两位同学之间讨论一下,打算创作一幅怎样的收放自如的作品。并在白纸上用铅笔淡淡地描绘一下。(2)学生有意识地按照描绘的小稿轮廓进行创作。2.学生评析,交流创作感受,体验山的意境之美。(1)通过这种收和放的表现,你有什么创作感受(2)这样的山的表达,带给你怎么样的意境感受?学生交流。3.名画欣赏,体验和表达山水意境。(1)解析黄公望先生画了两幅快雪时晴图,表达的场景是同一个地方,但是,画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交流。(2)感受音乐,链接对快雪时晴图的韵律体验。教师播放2段音乐,学生表达感受。(3)解析音乐,深入对两幅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教师用动画线来展示2件作品的旋律起伏,学生交流感受。(生:我觉得第二段音乐就是第二幅作品表达的起伏感。因为那个音乐比较紧凑!师:节奏很快!很紧凑!一幅是紧凑的,一幅是非常豪放的。你猜猜黄公望先生为什么这样去表达同一个地方的两件作品?生:我觉得他创作第一幅画的时候,心情比较愉快!创作第二幅画的时候,心情有点难过!师:这种难过,你从哪感觉到的?生:因为,他画得很紧凑!生:我觉得第一幅作品,画家当时心情比较舒畅。第二幅画作者心情比较焦急。师:舒畅、焦急、欢愉、难过。所以从这两件作品,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不同的心 境。而这种心境,就像刚才同学所说的,根据山脉的起伏,有的地方很高,有的地方很低。教师板书:起伏)(4)重新组合不同的山形,体验山水的意境之势,感受自己的心境表达。学生拿出所有的作品,两位同学合作,摆出你认为能够表达你所创作的山的心境!(5)展示学生拼合以后的山外有山的作品,教师摄像,屏幕播放作品,学生谈感受和心境。(五)滋生延情,发展知觉1.教师演示大作品。每一组一桶大水,所有同学通过大屏幕观看教师的演示,感受宏大山水的表达。2.学生小组合作大幅作品的创作,教师指导!作品连续贴上报告厅的四周墙上。3.摄像镜头拍摄欣赏作品,学生仰望上水作品,感受江山如此多娇的作品意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制造业企业销售人员面试指南与预测题集
- 2025年人力资源行业中级审计员面试宝典问题与答案
- 2025年乡镇畜牧站招聘畜牧专业人才模拟题及答案
- 护理三基培训知识内容表课件
- 2025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画具画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数字化X射线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PCM脉码调制终端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安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周南石燕湖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至2030年中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 2024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七上人教地理新教材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 异地就医备案的个人承诺书
- 一年级弟子规
- 卫生院三定方案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及答案
- 个体诊所备案信息表
- 小提琴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版 课件 第四单元 和谐人际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