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输煤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1页
基于PLC的输煤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2页
基于PLC的输煤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4 卷第5 期机电产品开崖局剀新 V 0 1 2 4 N o 5 垫 圭竺旦 旦竺苎 型苎 竺 型 苎竺竺 坐 苎兰 竺 坚 苎 型竺竺璺皇巳 丝 文章编号 1 0 0 2 6 6 7 3 2 0 1I 0 5 1 3 5 0 3 基于P L C 的输煤控制系统设计 杜永英1 栾天辉2 马业鹏3 1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1 1 0 1 4 2 2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沈阳1 1 0 0 0 4 3 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1 1 0 1 4 1 摘要 通过建立以太网环网和双缆双网的控制层网络C o n t r o l N e t 以及主机的双机热备 提高了系统的可 靠性 采用A BC o n t r o l L o g ix S 0 0 01 7 5 6 系列产品实现了对输煤过程的控制 利用G EiF ixS C A D A 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对输煤和配煤系统的监视和控制 关键词 S C A D A 输煤程控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 T P 2 3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0 0 2 6 6 7 3 2 0 1 1 0 5 0 5 6 D e s ig no nC o n v e y in ga n dD is t r ib u t in gC o a lP r o ce s sC o n t r o lS y s t e m D Uy 册g l 打 g I L U A NT ia n H m 2 M AY e 一忍 谚 1 S ch o o lo f M e ch a n ica lE I l g iI l e cr iI l g S h e n y a n gU n iv e r s it yo f C h e m ica lT e ch n o l o g y S h e n y a n gL ia o n in g1 1 0 1 4 2 C h in a 2 S ch o o lo f M e ch a n ica lE n g iI l ccr in g A u t o m a t io n N o r t h e a s t e r nu n iv e r s it y S h e n y a n gL ia o n in g1 1 0 0 0 4 C h in a 3 S h e n g y a n gM ich e l inT y r eC o m S h e n y a nL ia o n in g 11 0 1 4 1 C h in a A b s t r a ct I nt h isp a p e r t h es y s t e ms t 龇t yw 越e n h a n ce db yb I il 曲唔u pr in gE t h e m e t h o t s p a r er cd a n d u n cym a inco n t n e 巧a n dd o u b l e ca b l ed o u b l en e t w o r kC o n t r o l N e tw h ichb e l o n g st oco n t r o ll e v e linA BP L Cs t r u ct u r es y s t e m I ta d o p t e dA BC o n t r o lk l g i 1 7 5 6s e r ie s p r o d u ct io nt or e a l iz et h el o g icco n t r o lf o rco n v e y in ga n dd it r ib u t in gco a lp r o ce s s I tisl l ig l la v a il a b l et os u p e r v is ea n d m o n it o rt h ee l e ct r icin d ica t o r st og e tt h es y s t e mS t a t eo nC O n V 咖a n dd is t r ib u d n gco a lp r o ce s sco n t r o ls y s t e mb yiF ixS C A D As o f t w a r e K e yw o r d s s u p e r v is o r yco n t r o la n dd a t aa cq u is it io n p r o g r a m co n t r o l l e ds y s t e mf o rco n v e y in gco a l p r o g r a m a b l el o g ic co n t r o l l e r 0 引言 目前主要有以煤炭和燃油为能源的火力发电 水力 发电以及其它利用核能 风力 潮汐和太阳能等新兴发 电方式 发电企业在我国主要是依靠火力发电 它占据 总发电量8 l 的份额 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火力发 电也愈发成熟 对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成为最 安全的发电方式 在火力发电厂的辅控系统中 煤炭的 输送和分配工作量大 工作条件恶劣 实现输煤和配煤 的自动化控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 输煤控制系统 目前输煤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 L C 和上位机的两级 控制结构方式 利用P L C 对整个输煤系统中的设备进 行数据采集和控制 而通过上位机的人机接口对系统设 收稿日期 2 0 1 1 0 6 0 8 作者简介 杜永英 1 9 7 5 一 女 辽宁辽阳人 讲师 在读 博士 主要从事机械可靠性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研究 备进行控制 同时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在上位 机上直观 动态地显示出来 上位机和P L C 之间的数据 通过以太网接口进行通讯 P L C 通过各远程I 0 站对现 场设备进行控制 1 1 输煤程控系统 输煤程控系统可以分为输煤和配煤两部分 对于输 煤部分按要求分为程控方式 集控方式和手动就地方式 1 程控方式 程控方式的所有操作均可通过上位机 键盘操作 运行人员根据工艺要求 可在上位机哂面上 调出预选流程菜单 当程序选择一条完整的流程后 上 位机画面上出现所选流程的程控选通信号 当挡板及犁 煤器全部到位后 经2 0 5 后发出允许启动信号 所选皮 带按逆煤流方向启动各台设备 每条皮带起动前告警器 发出2 0 5 钟警铃 皮带起动后现场警铃停止 程序停机 时按顺煤流逐一按预定的延时停机 在运行中 当任一台设备发生重大事故 如皮带的 拉线动作和持续2 s 的皮带重跑偏 打滑等 系统立即 联跳逆煤流方向的设备 但碎煤机除自身事故外采取延 1 3 5 测试与控制 时联跳 当按紧急停机时 运行设备立即全线停机 仅 碎煤机延时停机 2 集控方式 集控方式分为联锁手动和解锁手动 联锁手动是运行人员在上位机上通过P L C 完成 运行人 员根据运行要求在上位机上调出相应画面进行 对已选 择好的流程的设备按联锁方式逆煤流一对一的启动设 备 按顺煤流方向一对一停机 解锁手动也在上位机进 行操作 此时无任何联锁关系 可启停任何设备 3 就地方式 就地方式是在M C C 柜或就地控制箱 上进行操作 此时控制室对设备不起控制作用 1 2 配煤方式 配煤控制分为程控配煤 手动配煤和就地配煤 程 控配煤根据锅炉对不同煤种的加仓要求 加仓前由控制 室运行人员在上位机画面上调出加仓画面 同时通过键 盘输人给定加仓指令 加仓起始 先依次对出现低煤位 的仓进行优先配煤 待所有煤仓低煤位信号消失且达到 所设定的正常煤位后 再进行顺序配煤 可以设置时间 兼顾高料位信号顺序转到下一个煤仓进行顺序配煤 顺 序配煤过程中 如果又出现低煤位仓则停止原顺序 优 先为低煤位仓配煤并保持原配煤时问 配至一定数量后 再转入顺序配煤程序继续中断的计时 直至计时结束或 达到高料位设置后再按照上位机设定的顺序为下一煤仓 配煤 当全部仓出现满煤位信号后 程序自动停机并将 皮带上的余煤均匀配给各原煤仓 在配煤过程中能自动 跳过满仓 高煤位仓和检修仓 检修犁 检修仓设定可 在上位机画面上设置 手动配煤是在上位机上手动操作 控制任何一台犁煤器的抬落 就地配煤是就地值班员将 犁煤器控制箱允中控制打到就地位置 实现就地配煤 此时该犁煤器不受上位机的控制 2P L c硬件及网络系统配置 输煤系统信号装置包括 速度监测仪 两级跑偏开 关 双向拉线开关 堵煤监测仪 原煤斗高料位计及连 续料位 超声波物位测量传感器 行程开关 输煤程控 系统控制的设备主要包括 双路带式输送机系统 圆环 给煤机 环锤式碎煤机 盘式除铁器 电子皮带秤 双 侧犁煤器 三通挡板 滚轴筛 筒仓安全监测系统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对整个输煤控制系统 做了如下设计 主机采用A BC o n t m l L o g ix1 7 5 6L 6 2 冗余 设计 互为热备的机架通过光纤实时更新保持数据的同 步 远程l O 站采用双同双缆冗余的C o n t r o l N e t 控制层网 络与主机通信 管理层采用流行的以太网做环同冗余配 置田 根据现场测控点的分布情况 为输煤系统设定了 一个主站和主控室 碎煤机室和煤仓问i个远程站 系 统的硬件配置和网络设计如图1 所示 圈1 输蒜控制系统硬件豆网络系统配置圈 r t r p lC o a lco u v e y 吨e o t a o ls y s t e mh r d w a r ea n dn e t w o r k e o n l ig u r a f io na I 丑I ca m 3 系统设计 系统采用A BC o n t r o l L g ix 系列P L C 它适用于中型 和大规模的控制系统 其单控制器处理能力达到 1 2 8 0 0 01 0 处理能力 4 0 0 0 个模拟量的处理能力 2 5 0 m s 的P I D 可以达到4 0 0 个 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 P L C 控制器之 在本系统中I O 点数为1 5 4 0 点 其负 载率仅为1 2 使用C o n t r o l L o g ix 控制器需要考虑一般 不需要考虑I O 点数问题 只需要考虑内存问题 其内 存使用量统计为如表1 所示 表1 内存使用量统计 T a b 1S t a t is t icsf o ru s e dm e m o r y 数量单位占用字节数分类占用量 任务I 4 0 6 04 0 0 0 数字 1 3 9 6 4 0 0 5 5 8 4 0 0 模拟量1 4 42 6 0 03 7 4 4 0 0 总计9 3 6 8 0 0 表l 说明了系统所需内存量为 9 3 6 8 K B 为控制 器所含2 M B 内存和C o m p a ct F l a s h6 4 M B 的1 5 这样 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 各远程I 0 站与主站C P u 之 间采用C o n t n l l N e t 网络双缆双网冗余连接方式 该网络 最远传输距离为6 k m 各个节点之间最远传输距离为 I k m 最多可连接9 9 个节点 C o n l x o l N e t 是一种实时 控制层的网络 用于传输时间要求很高的I 0 数据和报 测试与控制 文数据 其串行速率可达5 M b p s 对于C o n t r o l N e t 网络 的传输载荷通过表1 的统计可知为9 3 6 8 K B 远小于 5 M b p 8 的带宽 上位机监控软件S cA D A 采用G EiF i 5 通过双网 卡配置 连接到冗余的以太网实现对设备可靠的实时监 控 该网络均有良好的扩充性 还可以通过交换机及必 要的网关设置连接到M I S 或S I S 网实现信息的集中监控 和管理 3 1P L C 逻辑控制设计 首先我们将输煤程控划分为输煤和配煤两部分来实 现 为实现输煤的自动化控制 根据现场设备和电厂的 要求 我们将输煤线路做了详尽的划分 分为若干个流 程以便于上位机上的操作 为了满足集控的要求可以设 置连锁位来控制设备间的连锁 对连锁的控制是基于逆 煤流起动顺煤流停止兼顾意外停机事故来综合考量的 这在P L C 程序中需要设置中间变量以满足各种控制方式 的实现i3 1 对于配煤部分 通过控制犁煤器的抬落来控制煤流 的走向 这些可以按照原煤仓料位计和高料位开关提供 的反馈以及对煤仓 犁煤器等的设置来实现配煤的自动 化 图2 为配煤部分逻辑控制的一部分 它实现了各种 配煤方式的自动选择 3 2 上位机监控 上位机主画面设置了控制方式选择 流程选取 急 停和连锁等选择按钮 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程序输煤画面 可以选择程控方式或带连锁的集控方 式或是手动方式来启动设备 若选择程控方式还需要选 择流程然后才可以启动设备 另设配煤画面实现配煤的 顺序配煤 优先配煤和匀煤配煤三种自动配煤方式 顺 序配煤还可以选择顺煤流和逆煤流方式 还设置了手动 配煤方式 在本设计中将对开关量状态改变 模拟量越限等数 据变化存入到历史数据库中 然后再通过编写程序查询 报警历史 本设计采用建立A cce s s 数据库 通过配置 O D B C 连接和对iF ix 中A l a r mO D B CS e r v e r 的配置来建 立报警历史数据库 通过向导可以实现按时间段或是按 图2 配煤系统主程序实现 I F ig 2M a inp r o m g r a mf o rco a ld is t r ib u t io n 照某一点或是某类数据来查询历史数据库问 考虑到煤量 的统计和对煤仓煤位的监视 我们对以上模拟量做了历 史趋势表 可以实时显示 跟踪和查询以上数据 4 结束语 本设计运行稳定可靠 已经成功应用在某火力发电 I 厂的输煤控制系统中 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在设计阶段 l 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通过P L C 主机冗 余热备 控制层的双缆双网冗余和管理层以太网的环网 设计以及上位机的双机配置实现了系统的全冗余设计 I同时本设计还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