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分级管理_第1页
儿童哮喘的分级管理_第2页
儿童哮喘的分级管理_第3页
儿童哮喘的分级管理_第4页
儿童哮喘的分级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哮喘的分级管理 W h e e z e i n l a s t 1 2 m th sPh a s e O n eI SA A C19981 3 -1 4 y r a g e g r p1次 /周 但 2次 /月 80% 20 30% 三级 中度持续 每日有症状 影响活动 1次 /周 60 80% 30% 四级 重度持续 持续有症状 体力活动受限 频繁 60% 30% 治疗期间严重程度分级 当患儿已经处于规范化治疗期间,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则应根据其目前的严重程度和目前的治疗级别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期间严重程度分级 目前严重 程度分级 原 先 治 疗 级 别 轻度间歇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 新 综 合 判 断 分 级 轻度间歇 轻度间歇或持续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轻度持续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中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 2002年 ) 速效吸入型 2受体激动剂 短效口服 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甲基黄嘌呤 全身性皮质激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吸入长效 2激动剂 口服 长效 2激动剂 抗白三烯药物 甲基黄嘌呤 色甘酸钠 /尼多克罗米 全身激素减量疗法 哮喘的药物治疗 快速缓解用药 长期控制用药 治疗原则 1.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 2.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平喘、抗炎 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 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决定开始剂量,如治疗初期选择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在 1 3个月的时间较快减量到能控制哮喘发作的本级别中最适有效剂量 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 在各级治疗中,每 1 3个月审核一次治疗方案,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巩固至少 3个月,然后降级治疗,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 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 如果哮喘没有得到控制,要立即升级治疗,但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避免变应原和其它促发因素)等,此即哮喘的阶梯式治疗方案 中、重度哮喘病人的治疗( G I N A 2 0 0 2 )I C S + L A B A重 度 持 续中 度 持 续轻 度 持 续轻 度 间 歇按 需 使 用 速 效 2受 体 激 动 剂吸 入 激 素全 球 哮 喘 防 治 创 议 ( G I N A 2 0 0 2 年 )+LABA 儿童哮喘( 5岁)长期治疗方案 在所有等级中,除了每日规则地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如果需要缓解症状,应该使用吸入型速效 2受体激动剂和 /或抗胆碱能药物,但 1天内不应超过 34次。 分级 长期控制药物 其他治疗选择 一级 轻度间歇 部分患儿可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100 200g/ 日 按需口服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或 白三烯调节剂 儿童哮喘诊断与治疗 在所有等级中,除了每日规则地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如果需要缓解症状,应该使用吸入型速效 2受体激动剂和 /或抗胆碱能药物,但 1天内不应超过 3 4次。 分级 长期控制药物 其他治疗选择 二级 轻度持续 吸入糖皮质激素 100 400g / 日 (或 + 吸入长效 2受体激动剂) 白三烯调节剂或 缓释茶碱或 吸入色甘酸钠 儿童哮喘( 5岁)长期治疗方案 在所有等级中,除了每日规则地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如果需要缓解症状,应该使用吸入型速效 2受体激动剂和 /或抗胆碱能药物,但 1天内不应超过 3 4次。 分级 长期控制药物 其他治疗选择 三级 中度持续 吸入糖皮质激素 200 400g / 日 + 吸入长效 2受体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 400 600g / 日 吸入糖皮质激素 200 400g / 日 + 缓释茶碱或 吸入糖皮质激素 200 400g / 日 + 口服长效 2受体激动剂或 吸入糖皮质激素 200 400g / 日 + 白三烯调节剂 儿童哮喘( 5岁)长期治疗方案 在所有等级中,除了每日规则地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如果需要缓解症状,应该使用吸入型速效 2受体激动剂和 /或抗胆碱能药物,但 1天内不应超过 3 4次。 分级 长期控制药物 其他治疗选择 四级 重度持续 吸入糖皮质激素 400 800g / 日 + 吸入长效 2受体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 800g/ 日 如需要时可加用以下 1种或多种药物 缓释茶碱 白三烯调节剂 口服长效 2受体激动剂 口服糖皮质激素 儿童哮喘( 5岁)长期治疗方案 儿童哮喘( 70% 无呼吸窘迫 血氧饱和度 95% 1 2小时内疗效不完全病史:高危病人 体格检查:轻至中度 症状 PEF45mmHg PaO2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得 60%,维持用口服/吸入型药物 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如在 6 12小时内无改善 降级治疗 每 1-3月审核一次治疗方案,如果哮喘控制最少已达 3个月,就可以逐渐降级治疗。 降 级 治 疗 升级治疗 如果控制没有达到,要考虑升级治疗,但最先应该: 审核病人用药 技术及遵循用药计划 的情况和环境控制情况 ( 避免变应原和其他触发因素) 升 级 治 疗 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为了巩固疗效,维持患儿病情长期稳定,提高其生活 质量,应加强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1.鼓励患儿坚持每日定时测量 PEF、监测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 2.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气促、胸闷等,一旦出现应及时用药以减轻哮喘发作症状 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3.病情缓解后应继续吸入最小的有效维持量的糖皮质激素,至少 6个月 3年或更长 4.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包括了解诱因和以往发作规律,与患儿及家长共同研究,提出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变应原)、避免哮喘发作、保持病情长期控制和稳定 吸入方法 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最好方法,吸入的药物可以较高浓度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因此起效迅速,且因所用药物剂量较小,即使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也可在肝脏迅速灭活,全身不良反应极轻,故应大力提倡。吸入方法因年龄而异,医护人员应训练指导患儿正确掌握吸入技术,以确保疗效。 4岁以下: 采用有活瓣的带面罩的储雾罐( spacer)吸入压力定量气雾剂( pMDI),或用气流量 6L/min的氧气或压缩空气(空气压缩泵)作动力,通过雾化器吸入溶液 4 6岁: 除应用雾化溶液吸入外,可采用有活瓣的储雾罐辅助吸入 pMDI,部分患儿可用干粉吸入器 吸入方法 6岁以上: 可应用涡流式吸入器( tuberhaler)、准纳器( diskus)及旋转式吸入器( spinhaler)吸入干粉剂。有的患儿虽然已能使用 pMDI,但常有技术错误,应用 pMDI时指导正确的吸入方法十分重要;也可用有活瓣的储雾罐吸入 pMDI 吸入方法 吸入通道 将药品传输到吸嘴 吸口特别设计成螺旋型通道,使药物分散成可被吸入的颗粒 储药池,每瓶分别含有 50, 60, 100或 200喷剂量 剂量刮板,可刮去多余的药物以确保每一剂量精确 旋转剂量盘 使药物进入通道 朝一方向充分旋转后,再转回,一次剂量的药物即被装入 都保 的独特设计结构 滑 杆 计数 器转轮 存 有药物的药囊 密封 带 空带 主轮 药物 输出口 吸嘴 密封 带剥离器 准纳器 干粉吸入器 ( 50/100, 250 g ) 吸入激素与长效 2激动剂的协同作用 吸入激素与长效 2激动剂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可分别作用于哮喘的不同环节 吸入激素与长效 2激动剂 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均存在着协同、互补作用 吸入激素与长效 2激动剂的 协同作用,可使吸入激素在低剂量时也产生较强的抗炎作用,从而可以减少激素用量 吸入激素可以增加 2受体数目,减少 2受体下调 哮喘和鼻炎常同时存在 过敏性鼻炎应该是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同时患有上、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根据疗效和安全性,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案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认识不断更新 治疗策略已有所改进 哮喘和鼻炎常同时存在 早期治疗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咳嗽和哮喘发作次数 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晚上哮喘症状评分 过敏性鼻炎也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 早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意义 哮喘的教育和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通过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哮喘基本防治知识的教育,调动其对哮喘防治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依从性,避免各种触发因素,巩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并更新其哮喘防治知识,也是哮喘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 哮喘管理计划 - 6 部分 教育 评价和 监护 哮喘 避免诱因 急性发作的治疗计划 规律随访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建立个人诊治计划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1998年 9月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1998年 10月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NHLBI/WHO 1998 初诊分级诊断 初治适级治疗 如控制不满意则升级治疗 症状控制至少三个月后降级治疗 四级哮喘治疗原则 1.教育病人配合哮喘管理计划并与医生成伙伴关系。 2.用临床症状、同时可能的话用客观的肺功能测量的方法来评估 和监测哮喘的严重程度。 3.回避或控制哮喘的触发因素。 4.制定管理慢性哮喘的的个体化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