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课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0. 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1.下列各组句中加括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学须静(也)贤哉,回(也)!B学而时习(之)君子(之)行。C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D思而不学(则)殆险躁(则)不能治性。2.选出下列括号中词语用法与“温故而知新”的“新”用法相同的一项( )A.非淡泊无以(明)志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非学无以(广)才 D.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下面句中“以”字用法与“静以修身”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非宁静无以致远。 4.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否定的形式肯定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强调只要能做到“淡泊”“宁静”就可以“明志致远”。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指出放纵懈怠、轻薄浮躁带来的恶果将使人追悔莫及,警示儿子不要浪费光阴。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的“静”不是单纯的安静、沉静,而有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摇的意味。5.阅读颜氏家训勉学篇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从前,过去)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泊然,这里形容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若穷流,鹿独(疲困不振的样子)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1)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有学艺者,触地而安。B.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2)“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感慨不学无术的贵游公子们为什么不能勤学数年,却偏偏选择浪费光阴,终只能受一生愧辱。此句表达的意思与诫子书中的哪句类似?(3)选文中主要观点是什么?(4)本文主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但与诫子书中又有所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其差异。6.拓展训练:梁简文帝诫当阳公书曰:汝年时尚幼,所阙者学。可久可大,其唯学欤。所以孔丘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梁简文帝:梁简文帝萧纲,南朝梁的第二任皇帝。当阳公:萧大心,萧纲第二子,以皇孙被封为当阳县公,后封寻阳王。阙:通“缺”,欠缺。沐猴而冠:沐猴即猕猴。猕猴戴帽子,比喻像个人样却虚有其表。(1) 请在括号中解释括号前词语的意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书( )曰:汝年时尚幼,所阙者学。可久可大,其( )唯学欤。吾尝( )终日不食,终( )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 )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2)这封帝王家书和诫子书同样有强调学习的内容,但最后却由学习引申出立身与写文章的道理。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的理解。参考答案:1.D2.D3.B4.A。5.(1)B.(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勤学要趁早,要做一个有才学的人,才能安身立命。(意对即可)(4)诫子书中先从正面论述“静”对立志、学习、成才的重要作用,再从反面论述“躁”的危害,先正面后反面,通过对比突出“静以修身”;选文先列举贵游公子们不学无术而致一无是处,在遇到困难时便一筹莫展,在离乱中更“转死沟壑之际”的反面事例,之后再提出“有学艺者,触地而安”的事实,先反面再正面,通过对比强调学习一技之长的重要性。(能结合两文内容展开分析,言之有理有序有物方可)6.(1)书: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