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工倒闸操作模拟1.doc_第1页
高压电工倒闸操作模拟1.doc_第2页
高压电工倒闸操作模拟1.doc_第3页
高压电工倒闸操作模拟1.doc_第4页
高压电工倒闸操作模拟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充部分:电荷的数量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电量也可以指用电设备所需用电能的数量,这时又称为电能或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kWh)。这里的电量也分为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无功电量的单位是千乏时(kvrh)。无功电量的计算公式一、高压高计用户:正向无功电量+|反向无功电量|其中:正向无功电量=(本月表字-上月表字)*倍率 反向无功电量=(本月表字-上月表字)*倍率2、 高压低计用户:正向无功电量+|反向无功电量-无功铜损-无功铁损|就是说:正向无量和反向无功电量与(无功铜损+无功铁损)差值的绝对值的和。电压电位电动势有什么异同? 电压是在电场(或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它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内这两点间移动时所做的功,是表示电场力做功的本领。电压是由高电位指向电位,既电位降的方向。 电位是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功愈多表明该点的电位愈高。电位具有相对性。 电动势是表示非电场力(外力)做功的本领,是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位升的方向。电动势仅存在于电源的内部,而电压不仅存在于电源两端,还存在于电源的外部。相同点:它们的单位均是伏特。电容,电阻,电感的概念及其功能作用是什么?阻碍电流通过的导体,叫做电阻。电路中电流的相位与电阻两端电压的相位相同。 容抗是电容中电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路中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容两端电压的/2(容抗就是电容“通过”电流时,由于电流并不是真的通过电容,实际上是电容接交流电源上时,电容不断的充电-放电-再充电-再放电这个过程中的电流,由于电容不能无限地容纳电荷,所以电流也不会无限增大,相当于电容对电流有了阻碍的作用,这种现象叫电容的容抗。)感抗是电感中磁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路中电流的相位落后于电感两端电压的/2(电感就是线圈通过电流时产生磁场强弱的能力,当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一样时,电感越大的线圈产生的磁场越强。)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电阻、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叫阻抗。相同点:基本单位都是欧姆( ) 。 阻抗用Z表示,Z=电压相量/电流相量;感抗用XL表示(L为下标),XL=L;容抗用Xc表示,Xc=-1/C; ZR容抗+感抗线电压线电压 :三相输电线各线(火线)间的电压叫线电压,线电压的大小为相电压的1.73倍。什么是相位 、相位角相位是反映交流电任何时刻的状态的物理量。它的公式是i=Isin2fti是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是交流电流的最大值,f是交流电的频率,t是时间。在三角函数中2ft相当于角度,它反映了交流电任何时刻所处的状态,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是正的还是负的等等。因此把2ft叫做相位,或者叫做相。 相位角: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位置)作正弦或余弦变化时,决定该量在任一时刻(或位置)状态的一个数值。如交流电压u=umsin(t+),在不同时刻的电压决定于(t+)的数值,(t+)就称相位角。当t=0时,称为初相角。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交流电的三要素:频率(f)、幅值()、相位()。我国规定用电频率(工频)是赫兹,即每秒变化周,对应的周期为秒;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正弦交流电量在任一瞬时间的数值,称为瞬时值,瞬时值中的最大值叫幅值或最大值,实际中一般讲的交流电的大小都指它的有效值(正弦量的幅值都是有效值的 倍),例如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或,以及交流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是有效值。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频率虽相同,但二者初相位不一定相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差称为相位差。【交流电的平均值】交流电在半周期内,通过电路中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和其一直流电在同样时间内通过该电路中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相等时,这个直流电的数值就称为该交流电在半周期内的平均值。线路最高运行电压的概念、额定电压与最高运行电压的关系我们知道远距离输电时,线路电压在电源端电压最高,而随着线路的增长会存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为保证电压的稳定,我们必须将电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就使得线路上的电压有可能高于其额定电压值,这时就出现了线路最高运行电压的概念,我国规定110KV和220KV线路最高工作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5(实际是1.14545)倍,330KV以上的电压等级最高工作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1倍。交流电压额定值即是有效值通常我们所说的市额定电压220V、动力380V指的是有效值,他们的峰值是311.127和537.401V。关系为有效值是峰值的0.707倍。我国规定照明电路电压有效值是220伏,峰值是311伏,交流电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秒。电阻在交流电路上有阻抗吗?如果有怎样计算?电阻在交流电路有阻抗的,阻抗与直流电路中的电阻直是相同的,并且不会产生相变。电感的直流阻抗 电感直流阻抗值就是它的直流电阻电容阻抗计算方法?采用相量法计算电容等效为1/WC其中W=2*3.14f,f=50Hz 容抗感抗的计算公式 Rc=1/jwC Rl=jwL 其中j为-1的平方根;容抗=1/2*f*C (C为电容) 感抗=2*f*L (L为自感系数)如何理解 容抗,感抗,电抗?(1)定义或解释 电容对正弦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容抗。 (2)单位 容抗的单位是欧姆。 (3)说明 在纯电容电路中,接通电源时,电源的电压使导线中自由电荷向某一方向作定向运动,由于电容器两极板上在此过程中电荷积累而产生电势差,因而反抗电荷的继续运动,这样就形成容抗。 对于带同样电量的电容器来说,电容越大,两板的电势差越小,所以容抗和电容成反比。交流电频率越高,充、放电进行得越快,容抗就越小。所、以容抗和频率也成反比。即XC=1/C。 在理想条件下,当=0,因为XC=1/C,则XC趋向无穷大,这说明直流电将无法通过电容,所以电容器的作用是“通交,隔直”。在交流电路中,常应用容抗的频率特性来“通高频交流,阻低频直流”。 在纯电容的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量和电压的关系式是q=CU。同时在t时间内电容器极板上电荷变化为q所以电路中电流为I=q/t,在电容电路中电容的基本规律是I=Cu/t。由于正弦交流电在一周期内的电压作周期变化,所以电压的变化率(q/t)是在改变的。由此得出,当电压为零时,其电压变化率(q/t)为最大,电路中电流也最大。反之,当电压为最大值时,其电压变化率(q/t)为零,电流也为零。所以电路中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容两端电压的/2。如图所示。 在纯电容电路中的电容不消耗电能。因为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极板间建立了电场将电源的电能转换成电场能,在放电过程中,电场逐渐消失,储藏的电场能又转换为电能返回给电源。所以纯电容电路的有功功率为零,对外不作功,而无功功率的最大值QL=I2XC。 1)定义或解释 自感对正弦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感抗。 (2)单位 感抗的单位是欧姆。 (3)说明 当交流电通过电感线圈的电路时,电路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改变,形成了感抗。自感系数越大则自感电动势也越大,感抗也就越大。如果交流电频率大则电流的变化率也大,那么自感电动势也必然大,所以感抗也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交流电中的感抗和交流电的频率、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成正比。在实际应用中,电感是起着“阻交、通直”的作用,因而在交流电路中常应用感抗的特性来旁通低频及直流电,阻止高频交流电。 在纯电感电路中,电感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u)和自感电动势(L)之间的关系是u=-L,而L =-Ldi/dt,所以u=Ldi/dt。正弦交流电作周期性变化,线圈内自感电动势也在不断变化。当正弦交流电的电流为零时,电流变化率最大,所以电压最大。当电流为最大值时,电流变化率最小,所以电压为零。由此得出电感两端的电压位相超前电流位相/2 (如图)。 在纯电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频率是相同的。电感元件的阻抗就是感抗(XL=L=2fL),它和、L都成正比。当=O时则XL =O,所以电感起“通交、阻直”或者“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在纯电感电路中,感抗不消耗电能,因为在任何一个电流由零增加到最大值的14周期的过程中,电路申的电流在线圈附近将产生磁场,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储藏在磁场里,但在下一个14周期内,电流由大变小,则磁场随着逐渐减弱,储藏的磁场能又重新转化为电能返回给电源,因而感抗不消耗电能(电阻发热忽略不计)。 电气回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电感具有抑制电流变化的作用,并能使交流电移相.把具有电感作用的绕线式的静止感应装置称为电抗器。 电力系统中所采取的电抗器,常见的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短路电流,也有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