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祁艳波教授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0.8,消毒与病媒生物的控制,医院消毒监测,省级疾控中心制定全省消毒、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计划和方案,汇总统计监测资料,分析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负责全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分布、侵害状况及病原学监测调查研究与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全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与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测试调查研究与技术指导工作。,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的工作职责,医院消毒监测,省级疾控中心负责全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控制及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制订全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消毒及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预案,并指导下级疾控机构实施。对重点行业的预防性消毒与感染监测进行质量控制。负责全省有关消毒、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业务技术培训工作。,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的工作职责,医院消毒监测,地市级疾控中心拟定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与消毒质量检测与评价,托幼机构等特殊行业消毒质量检测;开展消毒相关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质量检测与评价;开展本地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与消长调查和效果评估,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调查及生物测试;负责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开展对疫源地和灾区的消毒处置的技术指导工作,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的工作职责,医院消毒监测,齐齐哈尔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感染监测科负责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的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对感染控制重点行业预防性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的抽查监测与感染控制;指导疫源地消毒,进行消毒后质量控制;对市管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定期(每年两次)产品质量监测和卫生学评价;组织全市疾病控制机构、医疗单位、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培训,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消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的工作职责,医院消毒监测,齐齐哈尔市疾控中心病媒寄生虫病防治科指导和考核齐市七区九县的疾控中心进行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调查,为媒介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蚊、蝇、蟑螂、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杀虫、灭鼠措施的实施,同时配合爱委办对全市城镇除“四害”工作进行考核鉴定。杀虫、灭鼠相关产品效果及其相关健康因素监测。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调查与研究。对全市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进行技术指导,考核防制效果。向社会提供寄生虫病的预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询和诊疗等专业技术服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的工作职责,一、医院消毒监测二、病媒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防制技术,医院消毒监测,古代的消毒驱邪防病1847年奥地利医师Semmelweis提出产科医师在接产和检查患者之前,必须用含氯石灰(漂白粉)溶液消毒双手。他还提出医疗器械和敷料均须事先消毒才可使用。19世纪下半叶英法学者先后将苯酚等化学消毒剂用于医院消毒,继而研制成功压力蒸汽灭菌器。20世纪初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新型高效消毒剂用于医院消毒和灭菌。近年来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微波灭菌装置、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新技术等,医院消毒的历史,医院消毒监测,古代:我国用硫磺测定高温消毒的作用。1881年:Koch用炭疽杆菌芽孢浸染丝线,测定化学消毒剂杀芽孢的作用。首创了消毒监测方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没有统一方法。1987年:消毒管理办法1990年:第一版消毒技术规范1994年:第二版消毒技术规范1995年:国家标准颁发2000年:第三版消毒技术规范2001年:新修订的消毒管理办法2002.7.12002年:第四版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监测的历史,医院消毒监测,一、什么是消毒监测?,消毒监测就是利用一定的检测和检验手段来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手段,是医院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医院消毒监测,二、消毒监测应遵循的原则,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识,熟悉消毒设备和药剂的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医院消毒监测,无菌操作法就是把整个操作过程都控制在无菌条件下的一种操作方法。也就是说:无菌操作所用的一切用具、材料和环境均需要灭菌。无菌操作必须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操作柜中进行。,无菌操作,消毒质量监测中常用的无菌操作有哪些基本要求?,医院消毒监测,消毒质量监测中常用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试验开始前,用湿式方法清洁台面和打扫室内地面,用紫外线或其他方法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实验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进行无菌检验时,需经风淋后进入实验室,正确穿戴好无菌隔离衣、帽和口罩。每吸取一次不同样液应更换无菌吸管,接种环(针)需在火焰上烧灼灭菌后,才可再次使用:要求无菌的试剂(如蒸馏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培养基、牛血清白蛋白、标准硬水、中和剂等)均需灭菌或过滤除菌。无菌器材和试剂,使用前须检查容器或包装是否完整,有破损者不得使用。,医院消毒监测,消毒质量监测中常用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正在使用的无菌器材和试剂不得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移液或接种时,应将试管口和琼脂平板靠近火焰,防止污染。所有用过的污染器材,应立即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以防止对周围环境和清洁物品造成污染。若不慎发生微生物培养物摔碎或其他试验微生物泄漏事故时,不论是否有致病性,均应立即对污染及可能波及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全部试验结束后,应按常规对室内空气和环境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医院消毒监测,三、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12)消毒管理办法(2002.7)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卫医发2000431号),医院消毒监测,四、引用标准及技术规范,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1994)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 18466-2001)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法监发2002282号)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卫医发2004100号)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卫医发200573号),医院消毒监测,五、监测项目及要求,(1)灭菌医疗用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抽查时要兼顾到用品的品种、规格及批号。(2)使用中消毒剂以开展侵入性操作多的科室为监测重点。(3)无菌器械保存液重点监测如持物钳、活检钳、硬式内镜等要求灭菌的器械在使用过程中所用的浸泡液或用于这类器械灭菌时的消毒液。,医院消毒监测,五、监测项目及要求,(4)各类环境空气重点监测、类环境,兼顾类环境的监测。,医院消毒监测,五、监测项目及要求,(5)医务人员手(6)物体表面重点监测、类环境,兼顾、类环境的监测。(7)紫外线灯辐照强度(8)灭菌器生物监测(9)医院污水(10)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重点为妇产科及新生儿科使用的、与感染发生有关的卫生用品。,医院消毒监测,六、监测指标、方法及评价标准,医院消毒监测,六、监测指标、方法及评价标准,医院消毒监测,七、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一次抽检的样本量,医院消毒监测,七、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一次抽检的样本量,医院消毒监测,八、消毒质量监测的实施步骤,监测前的准备工作,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评价,医院消毒监测,(一)监测前的准备,1.采样器材和试剂的准备采样器材和试剂都必须经过灭菌处理,达到无菌要求;使用前须检查容器或包装是否完整,有破损者不得使用;使用过程不能重复使用,不得有交叉污染。,医院消毒监测,采样规格板(55cm),医院消毒监测,采样棉拭子,医院消毒监测,采样平板,医院消毒监测,采样吸管,医院消毒监测,无菌洗脱液,吐温-80: 1克蛋白胨: 10克氯化钠: 8.5克蒸馏水: 1000毫升将各成分加入到1000ml 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加热溶解后调pH至7.27.4,于121oC压力蒸汽灭菌20min备用。,医院消毒监测,(一)监测前的准备,2.实验室的准备实验室试验开始前,必须用湿式方法清洁台面和地面,用紫外线或其他方法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无菌检查试验,必须在100级洁净度的实验室,或100级层流操作柜中进行。,医院消毒监测,(一)监测前的准备,3.操作人员的准备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工作人员应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检验时,需经风淋后进入实验室,正确穿戴好无菌隔离衣、帽和口罩。,你知道如何正确洗手吗?,医院消毒监测,手部清洁法(洗手六部法),掌心对掌心搓擦 ;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 指尖在掌心中搓擦。,医院消毒监测,手部清洁法(洗手六部法),掌心-掌心摩擦,掌心-手背双手交替,手掌-指背双手交替,手指相扣、摩擦,左手抓紧右拇指旋转摩擦,双手交替,指尖在掌心内旋转摩擦。双手交替,1,2,3,6,5,4,医院消毒监测,(一)监测前的准备,4.样品的运输样品的运输和保存应密闭化,防止污染。,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现 场 监 测,医院消毒监测,现 场 采 样,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1、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1)紫外线辐照计测定法仪器:紫外辐照计(必须经过检定)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在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中央处测定直接读取仪器显示数据注意事项:注重个人防护(墨镜,防护服),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2)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设备: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必须获得卫生部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在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中央处测定(与标准卡目视比较结果)注意事项:注重个人防护(墨镜,防护服),医院消毒监测,紫外线消毒灯 强度现场监测,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2、污水总余氯监测仪器:余氯比色计试剂:邻联甲苯胺监测方法: 将35ml的污水样品放入比色管内,滴加邻联甲苯胺溶液23滴,摇匀。静置15min后,放入比色计比色,医院消毒监测,下排气压力蒸气灭菌器灭菌参数灭菌器 蒸气压力kPa(kg/cm2) 灭菌温度(oC) 灭菌时间(min)立式灭菌器 102.9(1.05) 121 2030卧式灭菌器 102.9(1.05) 121 2030快速灭菌器 (2.12) 135 34,(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3、灭菌装置的灭菌效果监测工艺监测 最基本的监测灭菌的参数灭菌物品的包装灭菌物品的装放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3、灭菌装置的灭菌效果监测化学监测 间接的监测指标B-D试纸:指示残留冷空气的排放是否合格化学指示胶带:指示物品包是否经过灭菌的处理标志。化学指示卡:指示物品包中央温度和持续时间,灭菌效果是否合格(参考标志)。监测所用的化学指示物须经卫生部许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生物监测(灭菌效果的依据)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监测所用菌片须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培养基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观察结果:561,48小时培养,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生物监测EO(环氧乙烷)灭菌器生物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监测所用菌片须卫生部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培养基0.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观察结果:361,5天培养,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4、空气消毒监测 (自然沉降法)监测指标空气细菌总数致病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空气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lm)。,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4、空气消毒监测 (自然沉降法)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培养,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4、空气消毒监测 (自然沉降法)结果计算及判定 类区域:细菌总数10 cfu/m3 类区域:细菌总数200 cfu/m3 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 所有区域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5、物体表面消毒监测监测指标细菌总数致病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采样方法,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结果计算及判定、类区域:细菌总数5 cfu/cm2 类区域:细菌总数10 cfu/cm2 类区域:细菌总数15 cfu/cm2 所有区域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和儿科病房等区域同时均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6、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监测监测指标细菌总数致病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采样方法手的采样皮肤黏膜的采样,医院消毒监测,手的采样,医院消毒监测,用5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l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不规则的皮肤黏膜可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直接采样。,皮肤黏膜的采样,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结果计算及判定、类区域:细菌总数5 cfu/cm2 类区域:细菌总数10 cfu/cm2 类区域:细菌总数15cfu/cm2 所有区域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和儿科病房等区域同时均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7、医疗用品消毒监测监测指标无菌检验热原检测细菌总数致病微生物采样时间消毒灭菌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7、医疗用品消毒监测采样方法小件医疗器械(针头、刀片等) 5件为一份样品。大件医疗器械(手术钳、镊子等) 2件为一份样品。超大件医疗器械(托盘等)1件为一份样品。注射器5件为一份样品。,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7、医疗用品消毒监测送检方法采样后密封保存送检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医院消毒监测,取样方法,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样品:剪碎后投入5ml的无菌洗脱液中。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样品: 1、小件样品直接投入5ml的无菌洗脱液中。 2、大件样品用浸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 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 ,取100cm2)。 3、注射器用5ml的无菌洗脱液抽吸5次。,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结果判断和计算无菌试验(1)5管需-厌氧培养管和4管霉菌培养管均为澄清或浑浊但证明非有菌生长,判为无菌或灭菌合格。(2)5管需-厌氧培养管和4管霉菌培养管任何1管浑浊并证明非有菌生长,判为有菌或灭菌不合格。,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7、医疗用品消毒监测结果判定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总数20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8、消毒液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保存液)监测指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细菌总数致病微生物采样时间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液和无菌器械保存液,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8、消毒液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保存液)采样方法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采样的量在10ml以上,不必添加中和剂。细菌总数和致病微生物检测采样必需添加中和剂。 通常:1ml消毒液+9ml中和剂中和剂必须经过筛选试验确定。采样后1h内送检,Neutralizer: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试剂。 所选中和剂不仅能及时中止消毒剂的杀微生物作用,且中和剂本身及其与消毒剂的反应产物尚需对微生物无抑制或杀灭作用,对培养基无不良影响。,医院消毒监测,消毒液采样,在无菌条件下采样,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结果计算涂抹法细菌总数(cfu/ml)=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50倾注法细菌总数(cfu/ml)=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20结果判定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总数100cfu/ml,同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9、医院污水监测 监测指标总余氯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结核杆菌(结核病医疗结构)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排放前,在医院污水排放出水口进行采样,医院消毒监测,(二)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9、医院污水监测 采样方法用取水器在污水排放出水口取出污水,倒进装有相应中和剂的棕色瓶中送检每瓶样品量为500ml每次取样3瓶采样后4h内送检结果判定GB 18466200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监测,(三)监测结果的报告,报告形式要规范,报告书各要素必须齐全。结果描述要准确。定量指标:数值+单位定性指标:检出/未检出; 阳性/阴性原始记录必须保存。,一、医院消毒监测二、病媒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防制技术,病媒生物的控制,病媒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防制技术,概述,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现场防制要点,主要内容,病媒生物的控制,一、概述,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的控制,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主要传染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疟疾、登革热、乙脑、莱姆病等;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等)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一、概述,病媒生物的控制,(一)定义病媒生物监测是指以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鼠类、蚊类、蝇类和蟑螂等病媒生物,对其种类、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反馈,供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病媒生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二)监测目的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三)监测系统组成及分工职责由卫生部、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成。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部领导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的监测工作,并提供所需的专项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国监测方案的起草、修改和完善根据省级疾控机构的建议,确定全国监测点的布局,组织全国监测工作的实施;承担全国性病媒生物监测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组织专家进行监测质量的检查和质量控制。,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3)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全国监测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辖区内监测工作;负责协调各级监测点的工作,督促检查监测方案落实;按时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监测结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测质量控制和考核工作。,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4)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实施指定专人负责监测点工作,完成监测任务对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5)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各省监测工作安排,配合完成或承担监测任务。(四)监测内容和方法,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1)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不同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鼠夹200只。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1、鼠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2)监测时间与方法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规格:12cm6.5cm),1、鼠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2)监测时间与方法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规格:12cm6.5cm)采用夹夜法,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5m布夹一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自然村室内外均匀布放。,1、鼠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3)鼠密度计算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计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1、鼠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成蚊监测)(1)诱蚊灯法诱蚊灯性能要求波长:2537 功率:8W功能:全自动或手动性能稳定对虫体无损伤。,2、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成蚊监测)(1)诱蚊灯法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不同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为监测点。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2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和猪圈等)各2处,没有牲口棚的以民房补齐。除牛棚、猪圈外,其它均在外环境中进行。,2、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成蚊监测)(1)诱蚊灯法监测时间与方法每年的411月,每月中旬监测一次,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定时、定点进行密度监测。每处使用诱蚊灯1只,监测从日落20min后开始,连续诱集6h。将集蚊盒取出,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2、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成蚊监测)(1)诱蚊灯法蚊密度计算将捕获的成蚊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进行蚊种鉴定,2、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成蚊监测)(2)人工小时法电动吸蚊器,2、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成蚊监测)(2)人工小时法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为监测点。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城市中心2个居民区,城郊结合部3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调查4户,农村选择自然村2 个,每个自然村调查农户4 户,不相邻的牛棚和猪圈(或其它牲畜棚)各2 处。没有牲畜棚的以民房补齐(共2 户)。,2、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成蚊监测)(2)人工小时法监测时间和方法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日落1小时后,用电动吸蚊器在每个监测点的室内环境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居民区可以选择在楼道。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蚊密度计算,2、蚊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3、蝇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位置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2)监测时间根据当地主要蝇类发生规律,确定常年的监测时间。每月中旬监测一次。,病媒生物的控制,3、蝇密度监测,(3)监测方法采用诱笼法。诱饵:为红糖食醋饵(25g25g)25ml水。布放笼数:每处放置1个诱蝇笼。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h,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病媒生物的控制,4、蟑螂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份按不同地理方位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城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病媒生物的控制,4、蟑螂密度监测,(3)监测方法 采用粘捕法粘蟑纸(规格:1710cm),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m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病媒生物的控制,(五)数据收集、分析、反馈1. 数据收集内容:鼠密度监测记录表、鼠密度监测汇总表、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2. 统计分析指标(1)初步的种类、构成比、各项密度指标;(2)年度的消长曲线;3.定期报告、反馈资料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日前将前一月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录入数据库,以电子和书面的形式逐级汇总上报;各省级CDC每月10日前上报中国CDC。,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的控制,防制原则:环境治理为主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环境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物理防制法规防制,三、病媒生物现场防制要点,病媒生物的控制,(一)环境防制是通过环境治理包括环境改造、环境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省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银行长沙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节能监察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微企业创业扶持资金申请政策解读与创业团队知识管理报告
- 良好的公共秩序课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呼伦贝尔海拉尔区建设街道办事处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典优】附答案详解
- 基于2025年电竞游戏用户社交需求的社区运营模式创新报告
- 2025-2026学年人民版小学劳动技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新学期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16篇)
- 接种疫苗预防流感课件
- 游戏体验寻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
- 环保设备加工处理方案(3篇)
- 《成人重症监护病房口腔护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5中小学生法制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恶性间皮瘤护理查房
- 2025新版劳动合同范本
- 喷锚支护施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