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AQUS的汽车座椅头枕轻量化分析与研究.pdf_第1页
基于ABAQUS的汽车座椅头枕轻量化分析与研究.pdf_第2页
基于ABAQUS的汽车座椅头枕轻量化分析与研究.pdf_第3页
基于ABAQUS的汽车座椅头枕轻量化分析与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 l卷第5 期 V 0 1 5 1N o 5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A G R I C U u U R A LE Q U I P M E N T V E H I C I 正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3 年5 月 M 盯2 0 1 3 d o i 1 0 3 9 6 9 巧j s s n 1 6 7 3 3 1 4 2 2 0 1 3 0 0 5 0 1 5 基于A 队Q U S 的汽车座椅头枕轻量化分析与研究 周波 1 1 0 1 7 9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摘要 A B A Q u s 凭借其强大的非线性功能广泛应用于包括汽车 航天 土木 石油化工等各领域 根据 G 耻1 5 0 8 3 法规 应用H y p e r M e s h 软件对某型号汽车座椅采用不同结构头枕分别进行有限元建模 后处理分析 求解 并分别对不同结构头枕座椅进行试验测试 对不同结构头枕分析及试验结果对比 得出的仿真结果与试 验结果基本符合 可达到降低座椅重量 优化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头枕强度 有限元 座椅 轻量化 A B A Q U S 中图分类号 u 4 6 3 8 3 嗡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3 1 4 2 2 0 1 3 0 5 0 0 5 8 0 4 1 L ig h t 骶i曲tA n a ly S isa I l dS 叫yo fV e K c leS 昀tH e a dR 嫩r a in tB a s e d 佣A B A Q U s Z h o uB o S h e n y 粕gJ in b e iJ o h n s o nC o n 痂lsA u t o m o t iv eI n t e r io r 8Co S h e n y a n gC ily u a o n in gP m v in c e1 1 0 1 7 9 C h in a A b s 缸a c t A B A Q U sis 祈d e lyu s e dint llea r e a so fa u t o m o b ile s p a c e 珏ig llt b u ild in g 明dp e 帅le u mf o rit ss t D o n gn o n lin e 盯 f u n c t io n 1 1 1 e 岛沁e le m e n tm o d e lin gf o rt h eh e a dr e s t r a in tw h ic hh 船d i r e mc o 曲g t lr a t io nh 鼬b e e nc a 耐e do u t 访t llt lleh e lp o ft lles 0 晰a r eH y p e r M e s hb 船e do nt I er e g llla t i嘶o fG B 1 5 0 8 3 r 1 1 le p o s tp I o c e s s 吨明a ly s is a c c o u n ta n dm ep h y 8 ic s e x a m in a t io nw e r eim p le m e n t e dt ot h ed ia e r e n te 0 T d ig u r a t io nh e a dr e s 仃a in t T h es im u la t io nr e s u lt sa mc o n s is t e n tw it ht I e e q e r im e n t 陀s t llt s w h ic hc a n 叩t iI lliz et I lec o s ta n dr e d u c et llew e ig h to ft h es e a t K e yw o lld 胡in t e n s i哆o fh e a dr e s t I 面n t f in it ee le m e n t s e a t l培h t w e ig h t A B A Q u s O 引言 汽车座椅是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优先发展的关 键零部件之一 在其设计 研发过程中 如何保证 安全性的前提下 节约能源 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以事先在满足其功能要求下的轻量化 是国内外 汽车座椅等零部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伴随 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 高 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 为了 使产品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以便能在这个硝烟弥 漫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提高产品的各方面性能和 降低制造成本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科技与信 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c A E 技术凭借着其能够缩短 产品研制周期 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产 品市场占有率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汽车 航天 桥梁建筑等许多大型工业行业中 它能满足 多种用户的需求 在产品开发概念阶段及设计初 期 有限元分析的尽早介入可以尽早发现并避免 设计缺陷 避免了后期的设计更改所带来的巨大 的人力物力的再投入 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及开 收稿日期 2 0 1 3 埘 o l修回日期 2 0 1 3 一0 2 一0 7 发成本 本文应用A B A Q u S 技术 对汽车座椅头 枕进行轻量化分析 并与试验结果相对比 以确保 分析的可靠性 1 汽车座椅头枕国标要求 汽车座椅具有支撑乘员重量缓和及衰减由道 路通过车身传来的冲击和振动 为驾驶员提供良 好的工作条件的作用 还应能为所有乘员创造舒 适和安全的乘坐条件 一个良好的汽车座椅设计 除了结构紧凑 设计美观大方 还应该满足良好的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及足够的的结构强度 刚度 和寿命 最重要的是 在发生交通事故中尽量减少 乘员的受伤程度 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2 根据 G B l5 0 8 3 2 0 0 6 的规定 头枕性能试验主要包括3 个步骤 见图1 1 用假人靠背作用于座椅产生 3 7 3N m 力矩以确定基准线 2 在头枕顶部向下 6 5m m 处 通过直径为1 6 5m m 的头型 施加一个 垂直于移动后基准线并且相对于R 点3 7 3N m 的力矩 头型最大位移量小于1 0 2n u n 3 在第2 步基础上继续施加载荷到8 9 0N 座椅靠背不得 断裂和破坏 第5 l卷第5 期周波 基于A B A Q u s 的汽车座椅头枕轻量化分析与研究 移位前躯 移位躯干 移位躯干基准线与加载的头型间距离 a b 图1 载荷作用点 作用方向以夏头型移动量 F 幻 1T h ep c I s i墩m 鲫d 豳删a t io no f I o a d a n d d is p h 捌怕n to f h e 削 2A B A Q U S 在汽车座椅有限元分析中的 应用 A B A Q U S 作为工程模拟有限元软件 其解决 问题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线性分析到许多复杂的 非线性问题 引 本文以某型号汽车座椅为例 分别 对头枕骨架结构l和头枕骨架结构2 见图2 进 行头枕强度模拟仿真分析及试验 对比两种结构 头枕数据及试验结果 证明仿真模拟在轻量化研 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胁钾 a i占构1 h 结构 图2 头枕骨架结构 F ig 2T h es t r u c t u 怕o fh e a d 悖S t 随im 2 1H y p e r M h 前处理 具体步骤是将C A r llA 模型导人H y p e r M e s h 软件中建立数模 对几何体进行必要的清理的基 础上 按几何体的形状 以壳体和实体单元形式把 数模表述出来 一般结构分析也可采用四面体网 格来满足要求 对每一个零件赋予与物理实验匹 配的材料和厚度 材料参数如表l所示 定义边界条件和载荷设置 约束位置设在座 椅零部件与车身的连接点处 座椅零部件采用刚 性连接 按照受力运动趋势约束自由度 按 G B l5 0 8 3 2 0 0 6 规定确定加载位置和载荷大小方 向 要求有限元模型与物理试验要保持一致 如图 3 H y p e r M e s h 支持多种求解器输入输出格式 H y p e r M e s h 划分好有限元网格并且调整好数模后 直 接把计算模型转化成适用于求解器格式的文件卜 s 1 应用A B A Q u S 求解器进行求解 得出计算结果 之后用H y p e m V ie w 进行后处理分析 表1 零件材料参数 T a b 1T h em a t e n a lp a 限m e t e 晤0 fp a r t s 图3 有限元模型 F ig 3F in e le m e n tm o d e I 3 A B A Q U S 求解器求解及H y p e r M e s h 后处理结果分析 A B A Q u S 作为分析复杂的固体力学结构力学 系统和模拟高度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软件 其主 要求解器模块A B A Q U s s t a n d a r d 和A B A Q u s E x p lie it 将H y p e r M e s h 中导出的以 I N P 结尾的运 算文件放在运算文件夹中 然后打开A B A Q U S 求 解器前台求解界面 输人命令 A B A Q u sJ O B 文 件名 即可进入计算环节 按实际工况进行加载 后 第1 步在距R 点3 0 0m m 处施加3 7 3N m 力 矩 分别得到基准线后移数据 如图4 所示 夕 图4 第1 步加载结果 F ig 4T h er e s u ltO ff ir s ts t e p 6 0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 0 1 3 年 第2 步在头球处施加3 7 3N m 力矩 分别得 到头球最大后移量 如图5 所示 第3 步继续在头 球位置施加载荷到8 9 0N 确认座椅是否出现损 坏 数据见表2 夕 圈5 第2 步加藏结果 F ig 5 n 怕悖s u 托o f c o I n ds 却 表2C A E 分析结果对比 T a b 2c A E 俜由n m p a r i 们 状态基准线后移角度 头球位移蠢 m m 施加8 9 0N 时状态 用H y p e r v ie w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如图6 7 所示 在第2 步加载过程中 头枕骨架1 处最 大应力为3 3 5 4 4M P a 头枕骨架2 处最大应力为 3 0 5 8 7M P a 均小于Q 2 3 5 钢的极限应力4 1 0M P a 并且没有发生破坏 达到标准要求 圈 F ig 6 1 1 1 e 圈7 头枕骨架结构2 最大应力情况 F b 7T h e 叼a x im u ms t 限鹞m o m e mo f 缋r u c t u r e2 4头枕强度分析物理实验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对该座椅进行物理 实验 如图8 按G B l5 0 8 3 2 0 0 6 标准对座椅施加 载荷 测得头球位移量结果与C A E 分析结果进行 对比 如表3 结果显示 C A E 分析结果与实验测 得数据相差不大 结果基本准确 与实际相符 圈8 头枕强度分析试验 F j g 8T h eh e a d 治s t 甩j n ts t r e n g t ht e s t 表3C A E 分析与物理实验结果对比 T a b 3O 口m D a 阳t h eF E A 停s u h 谢t h 塘s t 5 结构对比分析 头枕骨架结构l采用整体式钢管结构 头枕 骨架结构2 采用 钢管 钢丝 结构 通过有限元分 析及物理试验验证 两种结构的头枕均可以满足 G B l5 0 8 3 2 0 0 6 的要求 由于头枕骨架结构2 采用 钢丝替代部分钢管 减小骨架质量 如表4 所示 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表4 两种头枕骨架结构质量对比 T a b 4T h em a s s m m s tb e t w e e nt h et w Os t n J c t u r e s 状态 骨架质量 g 结构l 结构2 降低比率 4 8 0 4 2 0 1 2 5 6结论 1 应用H y p e r M e s h A B A Q U S 软件对某汽车座 椅两种头枕强度试验进行C A E 分析模拟 得出两 种头枕骨架结构均可以满足国标G B l5 0 8 3 2 0 0 6 的要求 2 头枕骨架结构2 通过改变产品结构可以满 下转第7 0 页 n 警阿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 0 1 3 年 难 为保证一号机与二号机快速顺利挂接 采取如 图5 挂接结构 1 小车举升机构升至最高点 托 架举升缸全缩时 一号机的鱼口与二号机的滚筒 轴等高 2 将鱼口设计成锥形口 3 增大一号机 后导向柱直径 通过优化结构 样车试验中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 2 1 圈5 燕爱结构 F 叼 5A n i叫眦e ds t n J c t u 悖 3 5 输送带跑偏现象 最初设计的输送带为带导向条的输送带 涨 紧滚筒和转向滚筒都为直滚筒 样车试验中发现 输送带跑偏现象 后将输送带改为平输送带 涨紧 滚筒和转向滚筒都改为鼓形滚筒 解决了输送带 跑偏问题 3 6 液压系统的改进 最初设计时 采用单泵输送马达串接 由于液 压管路长 压力损失大 泵排出的高压油大部分通 过溢流阀溢流 致使马达转速慢输送速度上不去 后改为三联泵 每个泵均为一个输送马达供油 使 马达转速相同 转速提高 达到技术指标 在环境温度一5 5 0 低温贮存时 拉索支承缸 油管出现长度约lc m 裂缝 液压油有少许渗漏现 象 通过整修解决了油管漏油问题 3 7 辅助支撑轮轻 化设计 最初设计的辅助支撑轮总成是用两根圆钢管 通过支架与4 个辅助支撑轮相连接 辅助支撑轮 设计为直径3 0 0n 姗 宽度1 2 5 咖的铸铁轮 使 用起来比较笨重 并且易损飞机机舱接触面 通过 轻量化设计 将用一根异型钢管通过支架与4 个 辅助支撑轮相连接 辅助支撑轮设计为直径4 0 0 m m 宽度8 0m m 的充气轮胎 这样 输送机伸出 的三号机前端压在辅助支撑轮总成时 减少了辅 助支撑轮与飞机机舱接触面的磨损 3 4结论 通过机场车载皮带输送车的改进设计 在满 足基本性能的前提下 优化了产品结构 展开 撤 收和输送物资速度快 操作简单可靠 体现了机场 车载皮带输送车的技术新亮点 改装后样车最高 时速高于8 0k 叫 ll 并经过了1 0O o ok m 可靠性路 试 其中平坦公路40 0 0k m 山区公路30 0 0k m 强化路段30 0 0k m 改制部分无异常现象 满足 了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隽勇 李玉宝 刘祥涛 机场车载皮带输送车用底盘转向传 动机构的改制 J 专用汽车 2 0 0 r 7 2 3 3 3 4 2 刘惟信 汽车设计 M 北京 清华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