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颈椎病康复_第1页
月颈椎病康复_第2页
月颈椎病康复_第3页
月颈椎病康复_第4页
月颈椎病康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康复,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许平,颈椎病康复,颈椎病概述病因病理颈椎病分型颈椎病临床常见影像学改变临床诊断康复评定与康复诊断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教育,一、颈椎病概述(一)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或其它 相关组织,导致功能受限,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高危人群 颈椎病多见老年人 长期从事颈部屈曲工作的人 颈椎病逐渐趋向年青化趋势发病率与年龄, 50y 60y 70y,255090,好发部位 C4. 5和C5. 6为好发部位 神经根受压的机会比脊髓多,(二)颈椎解剖结构,颈椎的特点,1. 颈椎有七个椎体,2. 颈椎有六个椎间盘,3. 颈椎的椎管:椎管容纳八个颈脊髓节段,八对颈神经,4. 颈椎钩椎关节,5. 颈椎椎间孔、颈神经根6. 颈椎的韧带,7. 颈椎横突孔、椎动脉8. 颈部的交感神经,1. 颈椎有七个,第 1 颈椎环椎,无棘突,环枢椎关节 颈椎旋转活动,环枕关节 头伸屈活动,下颈段 颈椎伸屈活动,上述颈椎关节病变时,颈旋转、颈伸屈功能丧失 50% 。,影像学环椎,环椎后弓,第2颈椎:枢椎有齿状突,棘突大查体时颈椎定位环枢和枢椎构成环枢椎关节,颈椎旋转活动,第7颈椎:棘突长查体时颈椎定位,第 2 颈椎枢椎,有齿状突,棘突大,棘突,影像学枢椎,有齿状突,棘突大查体时颈椎定位,枢椎齿状突,枢椎棘突大,第 7 颈椎棘突长,影像学第 7 颈椎,棘突长 查体时颈椎定位,颈7棘突长,颈2棘突大,2. 椎间盘,颈椎有六个椎间盘,颈椎1-2之间没有椎间盘,椎间盘失去弹性可突向椎管及椎间孔压迫颈脊髓及神经根,椎间盘,3. 颈椎的椎管,椎体与椎弓构成椎管,椎管的前壁为椎体与椎间盘两侧方为椎弓根后方为椎板及关节突颈椎管容纳八个颈髓节段与八对颈神经,颈椎的椎管,椎板,4. 颈椎的钩椎关节,颈椎钩突:椎体上面在横径上凹陷,两侧翘起称钩突下面在矢状径上凹陷,两侧呈斜坡钩突和斜坡构成钩椎关节,钩椎关节,斜坡,5. 颈椎间孔、颈神经根,椎间孔顶部与底部为上下椎体的椎弓组成前壁为相邻上、下椎体的后部和钩椎关节后壁为椎体的关节突,椎间孔为卵圆形,上大下小椎间孔内有神经根通过,椎间孔,椎间孔,颈神经根,6. 颈椎的韧带,6.1 前纵韧带:在椎体前方,6.2 后纵韧带:在椎管内,椎体后方6.3 黄韧带: 黄韧带也叫椎板间韧带,在上下椎板之间,6.4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颈椎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纤维环,椎间孔,7. 颈椎横突孔、椎动脉,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 穿入第6颈椎横突孔至,寰椎椎动脉沟入颅,椎动脉入颅后,两侧汇合成基底动脉,分枝至小脑、,桥脑基底、延脑、大脑枕 叶及内耳,椎动脉与钩椎关节外侧相邻,横突孔变小、钩椎关,节增生可刺激、挤压椎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 力减退,等,椎动脉穿第六颈椎横突孔上行,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椎动脉受压脑供血不足,8. 颈部的交感神经,颈髓内没有交感神经细胞,颈部的交感神经系统均来自颈交感神经节颈上节、颈中节、颈下节;它们的节前纤维来自胸髓1- 2段(新的观点:节前纤维来自C58的前根);节后纤维灰交通支分别加入颈神经根的前支与颈神经共同分布。,二、病因病理,(一)颈椎病的致病因素1. 解剖学结构与力学2. 日常生活活动3. 生物力学损伤,4.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1. 解剖学结构与力学,颈椎位于相对稳定的胸椎之上颈椎活动灵活、频繁,常常受到上颈段偏移负荷应力的影响该应力在屈曲时增大,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或频繁的颈部屈曲活动可引起颈椎累积性的生物力学损伤,2. 日常生活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中,许多活动都使头颈部持续处于一个前伸屈曲位, 致使上、,下颈段运动终点产生姿势性静态负荷。,工作学习:长时间阅读、驾车、电脑操作;休闲娱乐:长时间打麻将、下棋、书法、,绘画、织毛衣、十字秀、炒股等。,颈部长时间频繁的屈曲活动使负荷应力加大 。,3. 生物力学损伤,长期或反复的负荷应力,使椎间盘纤维环内发生,髓核移动,这种椎间盘的动态变化,导致了颈段脊柱及周围,组织的生物力学损伤,从而产生颈段、上胸段脊柱区的症状,临床表现:颈背痛、颈僵、颈活动受限、,头痛及颈部周围疼痛,症状加重时,疼痛向上肢放射痛即“外周化现象”。,3.1 生物力学损伤-颈椎间盘、椎体,钩椎关节,颈椎间盘:椎间盘退变, 向椎管内膨出、突出,,导致颈椎管狭窄;,椎体: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刺突向椎管内,,导致颈椎管狭窄;,钩椎关节: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突向椎,间孔内,导致颈椎间孔变窄。,上述退变可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体征。,颈椎间盘突出导致颈椎管狭窄,影像学:颈椎后缘增生导致颈椎管狭窄,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缘骨质增生,影像学: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导致颈椎间孔变窄,颈椎间孔变窄,3.2 生物力学损伤-韧带,颈椎后纵韧带, 后纵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向椎管内膨出, 导致椎管狭窄。,颈椎黄韧带, 黄韧带变性增厚(黄韧带肥厚)时, 其弹性降低; 当颈椎后伸时黄韧带出现皱折向椎管突出,在颈部可达椎管前后径的30,导致椎管狭窄; 上述退行性变使脊髓受压引起临床症状、体征。,颈椎的后纵韧带钙化导致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颈椎后伸时黄韧带出现皱折向椎管突出,导致颈椎管狭窄,4.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4.1内在因素:, 脊柱关节、软组织、椎管内的病变或外伤,如:损伤、炎症、肿瘤等, 生理解剖学上的缺陷,影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如:颈椎发育不良,4.2诱发因素:, 体位不良、姿势不良、疲劳、外伤 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 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低落 均可诱发颈肩痛,5.临床症状与“向心化现象”,颈椎病临床主要表现:颈肩背痛、上肢痛颈椎活动受限,损伤节段支配区神经症状。当病情减轻时疼痛趋向于中央(脊柱中线附近)而出现“向心化现象”。当病情加重时疼痛向外周延伸而出现“外周化现象” 。,疼痛与“向心化现象”,三、颈椎病分型,1.颈型,2.神经根型3.脊髓型,4.椎动脉型,5.交感神经型6. 混合型,7.其它:如食管压迫型,1.颈型颈椎病,1.1 有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或频繁的颈,部屈曲活动病史,1.2 临床表现:颈僵、颈肩背痛,颈段脊椎旁、斜方肌有压痛改变体位或运动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1.3 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颈椎曲度变直,颈椎后弓,2.神经根型颈椎病,1.1 有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频繁的颈部屈曲,活动病史,或有外伤史,1.2 临床表现:颈僵、颈肩背痛,放射痛,颈椎活动受限,颈段脊椎旁、斜方肌有压痛神经牵拉试验(+),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1.3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钩突增生变尖、椎间孔变窄颈椎间盘膨出、突出,颈椎管狭窄,颈椎间孔变窄,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正常椎间盘突出,颈神经受压浅感觉受累区,3.脊髓型颈椎病,1.1 有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频繁的颈部屈曲活动病史,,或有外伤史,1.2 临床表现:颈肩背痛、放射痛、四肢麻木、肌力减弱、,步态异常等,颈椎活动受限,颈段脊椎旁、斜方肌、肩胛骨内缘有压痛神经牵拉试验(+),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1.3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钩突增生变尖、椎间孔变窄,颈椎间盘膨出、突出、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缺血,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脊髓正常,颈椎管变窄脊髓受压颈椎管正常,侧隐窝正常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颈椎间盘突出,正常颈椎管,4.椎动脉型颈椎病,1.1 有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频繁的颈部屈曲活动病史1.2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 眩晕、晕倒、眼花、耳鸣等,改变体位头晕、 眩晕加重,颈椎活动受限 ,旋颈试验(+),1.3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变尖、椎间孔变窄,颈椎间盘膨出、突出、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脑供血不足,影像学椎动脉发育不对称脑供血不足,左侧细,右侧粗,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1 有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频繁的颈部屈曲活动病史1.2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头有沉重感、心率失,常、出汗异常等,1.3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钩突增生变尖、椎间孔变窄,颈椎间盘膨出、突出,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6. 混合型颈椎病,1.1 有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良姿势,频繁的颈部屈曲,活动病史,或有外伤史,1.2 临床表现:有上述2种类型以上的症状、体征1.3 影像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钩突增生变尖、椎间孔变窄颈椎间盘膨出、突出,颈椎管狭窄,四、颈椎病临床常见影像学改变,7mm,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影像学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影像学颈椎正常生理曲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后弓,颈椎后弓,面部、颈部金属美容,面部,颈部,颈椎后弓,颈椎间盘膨出、突出颈椎管狭窄,正常颈椎间盘,颈椎退行性变,颈椎椎间隙变窄,颈椎骨质增生,环枢椎侧块间隙不对称,环枢椎侧块间隙不对称,环枢椎侧块间隙不对称,颈椎发育不良-椎体融合,C45椎体融合,颈椎发育不良-多椎体融合,颈椎发育不良-多椎体融合,颈椎发育不良-椎体融合,C4-5椎体融合,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发育不良-隐形脊柱裂,C6隐形脊柱裂T1隐形脊柱裂,环椎正常位置,C2、3椎体融合,C2、3棘突融合,颈椎发育不良-多椎体融合C1、2椎体融合环枕融合,颈椎移位,颈椎移位,颈椎移位-脊髓损伤,Chiari畸形,枢椎齿状突上移,枢椎齿状突上移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变形,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枢椎齿状突,上移,脊髓空洞,脊髓空洞,颈脊髓变细,颈脊髓变细,神经鞘膜瘤,神经鞘膜瘤,硬膜下颈脊髓内病变,颈枕交界处占位,小结:病理改变与影像学改变,1.颈椎器质性改变,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2.颈椎动力性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后弓颈椎移位、颈椎失稳,3.颈椎发育不良:颈椎融合、Chiari畸形,隐性脊柱裂,4.其它:椎管内占位变、脊髓病变,颈椎骨质破坏,五、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一)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在1992年全国第二次(青岛)颈椎病专题研讨会,上, 专家们经过激烈的争论, 一致认为, 在确立颈椎病的诊断时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2.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3.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相对应,即影像学所见能够解释临床表现。,(二)颈椎病临床表现,1.病史信息,有无头痛、头晕,有无颈肩背部痛、上肢胀、痛、麻有无上肢、手无力,有无下肢无力、踩棉感有无行走漂浮感,病史信息是颈椎病康复护理的基础病史信息是颈椎病康复治疗的基础,2.临床表现,颈椎病的症状与体征主要来自:神经根受累脊髓受累椎动脉受累交感神经受累,3.影像学检查,X线片, MRI、CT,4.其他检查,BMD,颈部血管彩超、TCD,免疫检查:,ESR、CRP、RF、HLA-B27,5. 临床诊断病史信息,症状+体征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六、康复评定与康复诊断康复评定内容,1. 感觉功能评定2. 运动功能评定,3.日常生活活动评定4. 平衡功能评定,5. 社会参与能力评定,6. 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1.感觉功能评定,1.1 浅感觉, 28个感觉关节点,轻触觉针刺觉1.2 深感觉,反射,1.3 疼痛评定(目测类比量表法)(1)VAS评定(直线法)0|_|_|_|_|_|_|_|_|_|_|100mm,无痛,剧痛,039轻度,4069中度,70100重度,在此线段上表示出自己的疼痛点,(2)NPRS评定(数字刻度评分法)10分0|_|_|_|_|_|_|_|_|_|_|10cm,无痛,剧痛,在此线段上表示出自己的疼痛点,2. 运动功能评定,2.1 颈椎活动功能,颈前屈活动范围:35 45,国外:80 90 ,颈伸展活动范围:35 45 ,国外:70,颈侧屈活动范围:45 ,国外:20 45 颈旋转活动范围:60 80 ,国外:70 90 ,颈椎运动相关肌肉,颈前屈相关肌肉:颈长肌、前、中、后斜角肌,国外:头长肌、胸锁乳突肌,颈伸展相关肌肉:颈夹肌、头夹肌、竖棘肌,国外:头夹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颈侧屈相关肌肉:前、中、后斜角肌国外:颈夹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颈旋转相关肌肉:头夹肌、颈夹肌,国外: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斜角肌,2.2 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表(22分)症状与主诉(最高分9分)体征 (最高分8分),工作和生活能力(最高分3分)手的功能(最高分2分),ADL能力评定,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表疼痛评定:VAS / NPRS评定影像学诊断:X片/ CT/ MRI,分分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后评分评定者评定者评定者,日期日期日期,3.日常生活活动评定,3.1 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表3.2 颈残疾指数评定,ADL能力评定,4.平衡功能评定,Bobath三级平衡功能评定,级级级,神经系统检查,5.社会参与能力评定,工作能力社交活动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康复问题,康复诊断,康复评定疼痛评定感觉功能运动功能ADL能力平衡功能社会参与能力,个体活动限制,社会参与制约个人因素,结构与功能损伤环境因素,康复评定与ICF健康状况疾病,制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方案,远期目标康复方案,近期目标康复方案,康复目标中期目标康复方案,七、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教育,(一)康复治疗康复方案1.物理治疗,1.1 颈椎牵引技术,1.2 Maitland技术(关节松动术),1.3 McKenzie疗法技术1.4 Mulligan技术1.5 理疗技术,2.矫形支具3.药物治疗4.中医中药,1.物理治疗,1.1 颈椎牵引技术,牵引体位:前倾、中立、后伸位牵引重量:体重的10%开始,逐渐增加至体重的20%牵引时间:20-30min牵引频度:1-2次/d牵引疗程: 2-4周,颈椎牵引技术,1.2 关节松动术,Maitland技术(关节松动术),分离牵拉,垂直按压脊突侧方推脊突,垂直按压横突,垂直松动椎间关节屈伸摆动侧屈摆动旋转摆动,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术,1.3 McKenzie疗法技术,颈后缩与后缩加压颈后缩伸展运动颈伸展松动术,颈后缩与旋转运动颈旋转松动术,卧位:颈后缩+后缩加压+伸展运动+颈牵引+旋转,颈后缩与侧屈运动颈侧屈松动术颈屈曲运动,颈屈曲松动术,颈椎疾患的,McKenzie,疗法技术,颈椎疾患的,McKenzie,疗法技术,颈椎疾患的,McKenzie,疗法技术,1.4 Mulligan技术,自然负重体位下的小关节滑动技术自然负重体位下按压棘突时小关节,自然滑动技术,1.5 理疗技术,高频电疗:超短波、微波,低中频电疗:低周波、中频电疗、干扰电疗超声波疗法、磁疗法,光疗:远红外线、偏振红外光传导热疗法:蜡疗、局部热敷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中药熏药,2. 矫形支具-颈领或颈托,制动-保护作用,支撑体重-保护作用、缓解症状、巩固疗效调整序列-有助于组织的修复,矫形支具仅用于急性期,3.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消炎镇痛药,解除肌痉挛药神经营养药,视病情可用激素、脱水剂中药,4. 中医中药,4.1 中医推拿4.2 针刺,4.3 温灸疗法4.4 拔罐,4.5 中药外治4.6 刮痧,(二)康复护理与康复教育,1.康复护理,疼痛康复护理,急性期佩戴颈托康复工程ADL指导,良姿位指导,正确的睡姿指导预防外伤,避免快速转头椎动脉型颈椎病,2.康复教育,2.1 保持良姿位:睡姿、坐姿、站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合理调整头与工作面的关系,,合理调整桌椅工作面的关系;,不宜长期低头看书或工作,也不宜长期仰头工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避免头颈部突然或快速转,动,以免发生意外。,2.2低枕,枕头高度约12cm15cm,枕头软硬度适中,有一定弹性和保暖性;,仰卧时枕头置于颈后部,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前凸,位置,使颈部肌肉放松,能充分休息;,側卧位时枕头置于肩以上, 使头部与床面相平行,颈椎,保持中立位,这样可保持颈部肌肉的平衡。,合适的枕头是保护颈椎的重要方法,不良姿位,不良姿位,良姿位,良姿位,2.3 运动疗法-自我锻炼体操,(1)自我锻炼体操,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体操;急性症状减轻后开始应用。,(2)锻炼内容包括:,保持和恢复颈肩部活动范围体操;背部运动体操;,抗阻力等长收缩以增强颈背腰部肌肉的体操;牵伸颈背部肌肉的体操。,颈椎功能锻炼体操,颈椎疾患的,McKenzie,疗法,颈椎功能锻炼体操,六、康复评定,ADL评定:3.2 颈残疾指数表, 较严重和复杂的颈椎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会造成日常生活,活动、学习和工作上的困难,甚至表现为残疾或失能,(disability)。, 为了测量颈椎病所致的这种失能,Vernon及Mior于1987年提出 “颈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表格。 该表格由一组共10个方面的问卷组成,由患者如实自行评估,填写,然后由医师或治疗师做出综合评价。, 在治疗过程中,比较不同阶段的NDI,可评估出治疗对改善,功能活动的实际效果。,第一部分:疼痛的程度 现在我没有痛, 现在我的痛很轻, 现在我有中等度的痛 现在我的痛比较厉害 现在我的痛很厉害, 现在我的痛极其厉害,第二部分:个人生活料理(洗漱和穿衣等) 我能正常料理自己而不引起额外的疼痛 我能正常地照料自己但会引起额外地疼痛 只能较慢地小心地活动,且有疼痛 要人帮助,但大部分可自己完成, 每天多数事能个人料理,活动需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