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doc_第1页
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doc_第2页
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doc_第3页
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doc_第4页
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摘要 本文针对同步电机中具有代表性的凸极机 在忽略了一部分对误差影响较小而使 算法复杂度大大增加的因素 如谐波磁势等 对其内部电流 电压 磁通 磁链及转 矩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定量分析 建立了简化的基于 abc 三相变量上的数学模型 并将其进行派克变换 转换成易于计算机控制的 d q 坐标下的模型 再使用 MATLAB 中 用于仿真模拟系统的 SIMULINK 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封装及连接 系统总体分为电源 abc dq 转换器 电机内部模拟等几个主要部分 并为其设计了专用的模块 同时对其 中的一系列参数进行了配置 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 关键词关键词 同步电机 d q 模型 MATLAB SIMULINK 仿真 AbstractAbstract This thesis intends to aim at the typical salient pole machine in Synchronous Machine Som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re made on relations of salient pole machine among current voltage flux flux linkage and torqu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some factors such as harmonic electric potential are ignored These factors have less influence on error but greatly increase complexity of arithmetic Thus simplified mathema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a b c three phase variables By the Park transformation this model is transformed to d q model which is easy to be controlled by computer Simulink is used to masking and linking all the parts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ain parts namely power system abc dq transformation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machine Special blocks are designed for the four parts and a series of parameters in these parts are configured KeyKey Words Words Synchronous Machine Simulation d q Model MATLAB SIMULINK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引 言 1 1 1 我国电力系统情况简介 1 1 2 本课题研究的前景和意义 1 1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第二章 Matlab 语言的概述 3 2 1 matlab 语言的发展 3 2 2 matlab 系统及语言特点 4 2 3 matlab 的工作环境 5 2 4 simulink 简介 5 2 4 1 simulink 概述 5 2 4 2 simulink 仿真的运行与设置 6 2 4 3 以 simulink 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模块 9 2 5 本章小结 9 第三章 同步发电机的原理 10 3 1 理想同步发电机 10 3 1 1 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0 3 2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11 3 3 发电机突然短路的特点 14 3 4 本章小结 15 第四章 仿真模块与简单应用 16 4 1 模块介绍 16 4 1 1 电机 电流 电压测量元件的选择 16 4 1 2 电机元件的选择与设置 16 4 1 3 常数发生器设置 17 4 1 4 三相电压 电流测量元件设置 18 4 1 5 三相电路短路故障发生器设置 19 4 1 6 三相并联 RLC 负载元件的设置 19 4 1 7 选择器元件 20 4 1 8 仿真参数设置 21 4 2 简单电路仿真 21 4 3 本章小结 22 第五章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 23 5 1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电路模型 23 5 2 仿真结果 24 5 2 1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 24 5 2 2 BC 相间短路 27 5 2 3 BC 相短路接地 32 5 2 4 A 相单相接地 37 5 2 5 相序分析 38 5 3 本章小结 42 第六章 拓 展 43 6 1 带励磁系统的电力系统分析 43 致 谢 45 参考文献 46 第一章第一章 引引 言言 1 11 1 我国电力系统情况简介我国电力系统情况简介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 电力网和电力负荷组成的电能生产 传输和转化的系统 而电力负荷则是该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的总称 有时也包 括将这些用电设备连接起来的配电网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电力 系统也步入了大电网 超高压 大机组 远距离的时代 但由于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 远远超出了国家的预期 导致近些年来出现全国范围内电力建设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水平的局面 电力系统运行在接近电网极限输送能力状态的几率大大增加 从而较大 程度上存在着发生电压崩溃事故的威胁 我国电力系统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相应的增长 逐步形成以大型发电厂和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不同 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骨架的各大区 省级和地区的电力系统 目前 全国电网已经 基本上形成了 500 kV 和 330 kV 的地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自 1981 年中国的第一条 500kV 输电线路投入运行以来 500kV 的线路已逐步成为各大电力系统的骨架和跨省跨 地区的联络线 我国主要有五大发电集团 华能 大唐 华电 国电 中电投 两大 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 1 21 2 本课题研究的前景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前景和意义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 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大型的电 力科研实验很难进行 一是条件难以满足 二是从系统的安全角度来讲也是不允许进 行实验的 三是最初的一个新的设计构思 到通过软件进行实际情况的模拟 在应用 到具体的工程中 其工作量往往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其过程中稍有失误都有 可能前功尽弃 目前比较流行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由以下几种 1 邦纳维尔电力 局开发的 BPA 程序和 EMTP 程序 2 曼尼托巴高压直流输电研究中心开发的 PSCAD EMTDC 程序 3 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 NETOMAC 4 中 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 PSASP 5 MathWorks 公司开发的 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 MTATLAB 本文主要采用 MTALTB 进行电力系统的仿真 MATLAB 是 有效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 它提供了简洁的工具 通过电力系统电路图的绘制 MATLAB 自动生成数学模型 可以节省建立电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1 31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Matlab 软件的主要构成 2 Simulink 工具的工作环境及相关操作 3 电力系统工具箱及电路仿真 4 同步发电机的机构及原理介绍 5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 主要包括 三相短路 两相短路 两相接地短路 单相接地短路各相电压电流的仿真 通过仿真波形深刻认识同步发电机在电力系 统中突然短路的特点 第二章第二章 MatlabMatlab 语言的概述语言的概述 2 12 1 matlabmatlab 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 MATLAB 语言的首创者 Cleve Moler 教授在数值分析 特别是在数值线性代数的 领域中很有影响 他参与编写了数值分析领域一些著名的著作和两个重要的 Fortran 程序 EISPACK 和 LINPACK 他曾在密西根大学 斯坦福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任数学与 计算机科学教授 1980 年前后 当时 的新墨西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Moler 教授在讲 授线性代数课程时 发现了用其他高级语言编程极为不便 便构思并开发了 MATLAB MATrix LABoratory 即矩阵实验室 这一软件利用了当时数值线性代数领域最高水 平的 EISPACK 和 LINPACK 两大软件包中可靠的子程序 用 Fortran 语言编写了集命 令翻译 科学计算于一身的一套交互式软件系统 所谓交互式语言 是指人们给出一 条命令 立即就可以得出该命令的结果 该语言无需像 C 和 Fortran 语言那样 首 先要求使用者去编写源程序 然后对之进行编译 连接 最终形成可执行文件 这无 疑会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早期的 MATLAB 是用 Fortran 语言编写的 只能作 矩阵运算 绘图也只能用极其原始的方法 即用星号描点的形式画图 内部函数也只 提供了几十个 但即使其当时的功能十分简单 当它作为免费软件出现以来 还是吸 引了大批的使用者 Cleve Moler 和 John Little 等人成立了一个名叫 The MathWorks 的公司 Cleve Moler 一直任该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该公司于 1984 年推出了第一个 MATLAB 的商业版本 当时的 MATLAB 版本已经用 C 语言作了完全的改写 其后又增添了丰 富多彩的图形图像处理 多媒体功能 符号运算和它与其他流行软件的接口功能 使 得 MATLAB 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The MathWorks 公司于 1992 年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MATLAB 4 0 版本 并 于 1993 年推出了其微机版 可以配合 Microsoft Windows 一起使用 使之应用范围 越来越广 1994 年推出的 4 2 版本扩充了 4 0 版本的功能 尤其在图形界面设计 方面更提供了新的方法 1997 年推出的 MATLAB 5 0 版允许了更多的数据结构 如单元数据 数据结构 体 多维矩阵 对象与类等 使其成为一种更方便编程的语言 1999 年初推出的 MATLAB 5 3 版在很多方面又进一步改进了 MATLAB 语言的功能 2000 年 10 月底推 出了其全新的 MATLAB 6 0 正式版 Release 12 在核心数值算法 界面设计 外部 接口 应用桌面等诸多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 虽然 MATLAB 语言是计算数学专家倡导并开发的 但其普及和发展离不开自动控 制领域学者的贡献 甚至可以说 MATLAB 语言是自动控制领域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捧 红的 因为在 MATLAB 语言的发展进程中 许多有代表性的成就和控制界的要求与贡 献是分不开的 迄今为止 大多数工具箱也都是控制方面的 MATLAB 具有强大的数学 运算能力 方便实用的绘图功能及语言的高度集成性 它在其他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 用也是越来越广 并且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无穷无尽的潜能 目前 MATLAB 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流行的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软件工具 现在的 MATLAB 已经不仅仅是一个 矩阵实验室 了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全新的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了 有人称它为 第四代 计算机语言 它在国内外高校和 研究部门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MATLAB 语言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不断适应新的要求 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可以预见 在科学运算 自动控制与科学绘图领域 MATLAB 语言 将长期保持其独一无二的地位 2 22 2 matlabmatlab 系统及语言特点系统及语言特点 整个 MATLAB 系统有五个主要部分 MATLAB 语言 它是基于矩阵 数组的高级语言 它包括流程控制语句 函数 数据结构和输入 输出等 它还具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它既适合编写小巧玲珑的程 序 也适合于开发复杂的大型应用程序 MATLAB 工作环境 它集成了一系列的工具和应用 方便用户管理环境变量 输入 输出数据 开发 管理 调试用户自己的 M 文件以及 MATLAB 的应用程序 图形处理 它既包括二维和三维的数据可视化 图像处理 动画等高层指令 也包括低层的绘图指令 允许用户为应用程序设计自己的用户图形界面 MATLAB 数学函数库 它包括数量庞大的计算函数 从简单的基本函数到复杂 的矩阵求逆 矩阵的特征值 贝塞尔函数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 MATLAB 应用程序界面 API 它是一组动态的库函数 使得用户在自己的 C 和 Fortran 程序中可以和 MATLAB 交互 调用 MATLAB 的动态链接库作计算 MATLAB 语言的特点是 起点高起点高 语言规则与科技人员的书写习惯相近 因此易读易写 易于在科技人员之间交 流 矩阵的行数 列数无需定义 若要输入一个矩阵 在用其它语言编程时必须先定 义矩阵的阶数 而用 MATLAB 语言则不必有阶数定义语句 输入数据的行列数就决定了 它的阶数 键入算式立即得到结果 无需编译 MATLAB 是以解释方式工作的 即它对 每条语句解释后立即执行 若有错误也立即作出反应 便于编程者马上改正 这些都 大大减轻了编程和调试的工作量 强大面简易的作图功能强大面简易的作图功能 能根据输入数据自动确定绘图坐标 能绘制三维坐标中的曲线和曲面 可设 置不同颜色 线型 视角等 如果数据齐全 一条命令即可画出图来 智能化程度高 功能丰富 可扩展性强智能化程度高 功能丰富 可扩展性强 绘图时自动选择最佳坐标以及按输入或输出变元数自动选择算法等 做数值积 分时自动按精度选择步长 自动检测和显示程序错误的能力强 易于调试 2 32 3 matlabmatlab 的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 MATLABMATLAB的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 这是一套工具和设备方便用户和编程者使用MATLAB 它包含有在 你的工作空间进行管理变量及输入和采集数据的设备 同时也有开发 管理 调试 profiling M files MATLAB s applications 的系列工具 图形操作图形操作 这是 MATLAB 的图形系统 它包含有系列高级命令 其内容包括二维及三维 数据可视化 图形处理 动画制作 表现图形 同时它也提供低级命令便于用户完全 定制图形界面并在你的 MATLAB 软件中建立完整的用户图形界面 MATLABMATLAB 数据功能库数据功能库 它拥有庞大的数学运算法则的集合 包含有基本的加 正弦 余 弦功能到复杂的求逆矩阵及求矩阵的特征值 Bessel 功能和快速傅立叶变换 MATLABMATLAB 应用程序编程界面应用程序编程界面 这是一个允许你在 MATLAB 界面下编写 C 和 Fortran 程序的 库 它方便从 MATLAB 中调用例程 即动态链接 使 MATLAB 成为一个计算器 用 于读写 MAT files 2 42 4 simulinksimulink 简介简介 2 4 12 4 1 simulinksimulink 概述概述 Simulink 是用于仿真建模及分析动态系统的一组程序包 它支持线形和非线性系 统 能在连续时间 离散时间或两者的复合情况下建模 系统也能采用复合速率 也 就是用不同的部分用不同的速率来采样和更新 Simulink 提供一个图形化用户界面用于建模 用鼠标拖拉块状图表即可完成建模 在此界面下能像用铅笔在纸上一样画模型 相对于以前的仿真需要用语言和程序来表 明不同的方程式而言有了极大的进步 Simulink 拥有全面的库 如接收器 信号源 线形及非线形组块和连接器 同时也能自己定义和建立自己的块 模块有等级之分 因此可以由顶层往下的步骤也可以选择从底层往上建模 可以在高层上统观系统 然 后双击模块来观看下一层的模型细节 这种途径可以深入了解模型的组织和模块之间 的相互作用 在定义了一个模型后 就可以进行仿真了 用综合方法的选择或用Simulink的菜 单或MATLAB命令窗口的命令键入 菜单的独特性便于交互式工作 当然命令行对于运 行仿真的分支是很有用的 使用scopes或其他显示模块就可在模拟运行时看到模拟结 果 进一步 可以改变其中的参数同时可以立即看到结果的改变 仿真结果可以放到 MATLAB工作空间来做后处理和可视化 模型分析工具包括线性化工具和微调工具 它们可以从MATLAB命令行直接访问 同时还有很多MATLAB的toolboxes中的工具 因为MATLAB和Simulink是一体的 所以可 以仿真 分析 修改模型在两者中的任一环境中进行 2 4 22 4 2 simulinksimulink 仿真的运行与设置仿真的运行与设置 构建好一个系统的模型之后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运行模型 得出仿真结果 运行 一个仿真的完整过程分成三个步骤 设置仿真参数 启动仿真和仿真结果分析 一 设置仿真参数和选择解法器 设置仿真参数和选择解法器 选择 Simulation 菜单下的 Parameters 命令 就会 弹出一个仿真参数对话框 它主要用三个页面来管理仿真的参数 Solver 页 它允许用户设置仿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选择解法器 说明解法器参数及 选择一些输出选项 Workspace I O 页 作用是管理模型从 MATLAB 工作空间的输入和对它的输出 Diagnostics 页 允许用户选择 Simulink 在仿真中显示的警告信息的等级 1 1 SolverSolver 页页 此页可以进行的设置有 选择仿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选择解法器 并设定它的 参数 选择输出项 仿真时间 注意这里的时间概念与真实的时间并不一样 只是计算机仿真中对时间的 一种表示 比如 10 秒的仿真时间 如果采样步长定为 0 1 则需要执行 100 步 若把 步长减小 则采样点数增加 那么实际的执行时间就会增加 一般仿真开始时间设为 0 而结束时间视不同的因素而选择 总的说来 执行一次仿真要耗费的时间依赖于很 多因素 包括模型的复杂程度 解法器及其步长的选择 计算机时钟的速度等等 仿真步长模式 用户在 Type 后面的第一个下拉选项框中指定仿真的步长选取方式 可 供选择的有 Variable step 变步长 和 Fixed step 固定步长 方式 变步长模式 可以在仿真的过程中改变步长 提供误差控制和过零检测 固定步长模式在仿真过程 中提供固定的步长 不提供误差控制和过零检测 用户还可以在第二个下拉选项框中 选择对应模式下仿真所采用的算法 变步长模式解法器有 ode45 ode23 ode113 ode15s ode23s ode23t ode23tb 和 discrete ode45 缺省值 四 五阶龙格 库塔法 适用于大多数连续或离散系统 但不适用于 刚性 stiff 系统 它是单步解法器 也就是 在计算 y tn 时 它仅需要最近处理 时刻的结果 y tn 1 一般来说 面对一个仿真问题最好是首先试试 ode45 ode23 二 三阶龙格 库塔法 它在误差限要求不高和求解的问题不太难的情况下 可能会比 ode45 更有效 也是一个单步解法器 ode113 是一种阶数可变的解法器 它在误差容许要求严格的情况下通常比 ode45 有 效 ode113 是一种多步解法器 也就是在计算当前时刻输出时 它需要以前多个时刻 的解 ode15s 是一种基于数字微分公式的解法器 NDFs 也是一种多步解法器 适用于刚 性系统 当用户估计要解决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 或者不能使用 ode45 或者即使使用 效果也不好 就可以用 ode15s ode23s 它是一种单步解法器 专门应用于刚性系统 在弱误差允许下的效果好于 ode15s 它能解决某些 ode15s 所不能有效解决的 stiff 问题 ode23t 是梯形规则的一种自由插值实现 这种解法器适用于求解适度 stiff 的问题 而用户又需要一个无数字振荡的解法器的情况 ode23tb 是 TR BDF2 的一种实现 TR BDF2 是具有两个阶段的隐式龙格 库塔公式 discrtet 当 Simulink 检查到模型没有连续状态时使用它 固定步长模式解法器有 ode5 ode4 ode3 ode2 ode1 和 discrete ode5 缺省值 是 ode45 的固定步长版本 适用于大多数连续或离散系统 不适用于 刚性系统 ode4 四阶龙格 库塔法 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 ode3 固定步长的二 三阶龙格 库塔法 ode2 改进的欧拉法 ode1 欧拉法 discrete 是一个实现积分的固定步长解法器 它适合于离散无连续状态的系统 步长参数 对于变步长模式 用户可以设置最大的和推荐的初始步长参数 缺省情况 下 步长自动地确定 它由值 auto 表示 Maximum step size 最大步长参数 它决定了解法器能够使用的最大时间步长 它 的缺省值为 仿真时间 50 即整个仿真过程中至少取 50 个取样点 但这样的取法对 于仿真时间较长的系统则可能带来取样点过于稀疏 而使仿真结果失真 一般建议对 于仿真时间不超过 15s 的采用默认值即可 对于超过 15s 的每秒至少保证 5 个采样点 对于超过 100s 的 每秒至少保证 3 个采样点 Initial step size 初始步长参数 一般建议使用 auto 默认值即可 仿真精度的定义 对于变步长模式 Relative tolerance 相对误差 它是指误差相对于状态的值 是一个百分比 缺 省值为 1e 3 表示状态的计算值要精确到 0 1 Absolute tolerance 绝对误差 表示误差值的门限 或者是说在状态值为零的情 况下 可以接受的误差 如果它被设成了 auto 那么 simulink 为每一个状态设置初始 绝对误差为 1e 6 2 2 WorkspaceWorkspace I OI O 页页 此页主要用来设置 SIMULINK 与 MATLAB 工作空间交换数值的有关选项 Load from workspace 选中前面的复选框即可从 MATLAB 工作空间获取时间和输入变 量 一般时间变量定义为 t 输入变量定义为 u Initial state 用来定义从 MATLAB 工作空间获得的状态初始值的变量名 Save to workspace 用来设置存往 MATLAB 工作空间的变量类型和变量名 选中变量 类型前的复选框使相应的变量有效 一般存往工作空间的变量包括输出时间向量 Time 状态向量 States 和输出变量 Output Final state 用来定义将系统 稳态值存往工作空间所使用的变量名 Save option 用来设置存往工作空间的有关选项 Limit rows to last 用来设定 SIMULINK 仿真结果最终可存往 MATLAB 工作空间的变量的规模 对于向量而言即其维数 对于矩阵而言即其秩 Decimation 设定了一个亚采样因子 它的缺省值为 1 也就是 对每一个仿真时间点产生值都保存 而若为 2 则是每隔一个仿真时刻才保存一个值 Format 用来说明返回数据的格式 包括矩阵 matrix 结构 struct 及带时间的结构 struct with time 二 启动仿真二 启动仿真 设置仿真参数和选择解法器之后 就可以启动仿真而运行 选择 Simulink 菜单下的 start 选项来启动仿真 如果模型中有些参数没有定义 则会 出现错误信息提示框 如果一切设置无误 则开始仿真运行 结束时系统会发出一鸣 叫声 除了直接在 SIMULINK 环境下启动仿真外 还可以在 MATLAB 命令窗口中通过函数进行 格式如下 t x y sim 模型文件名 to tf simset 参数 1 参数值 1 参数 2 参数值 2 其中 to 为仿真起始时间 tf 为仿真终止时间 t x y 为返回值 t 为返回的时间向 量值 x 为返回的状态值 y 为返回的输出向量值 simset 定义了仿真参数 包括以下 一些主要参数 AbsTol 默认值为 1e 6 设定绝对误差范围 Decimation 默认值为 1 决定隔多少个点返回状态和输出值 Solver 解法器的选择 MaxRows 默认值为 0 表示不限制 若为大于零的值 则表示限制输 出和状态的 规模 使其最大行数等于该数值 InitialState 一个向量值 用于设定初始状态 FixedStep 用一个正数表示步阶的大小 仅用于固定步长模式 MaxStep 默认值为 auto 用于变步长模式 表示最大的步阶大小 如果知道模型文件名称 可以用以下命令得到该模型的仿真参数 simget 模型文件名 2 4 32 4 3 以以 simulinksimulink 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模块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模块 电力系统工具箱 POWERSYS 提供了电力传输和拖动中用到的各种子系统模型 它包含以下 7 大类库 含有数十种模块模型 1 电源 包括交流电流源 交流电压源 直流源 可控电流源 可控电压源等 2 元件 包括断路器 变压器 互感 长线 饱和变压器 串联 RLC 电路 并联 RLC 电路 浪涌吸收器等 3 电机 同步电机 异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水力涡轮调速机等 另外包含可单 独提取这些电机运转参数的各测量分路器 4 电力电子 闸流管 二极管 GTO MOSFET 理想开关等 5 测量 电流测量 电压测量 功率测量等 6 联接 零线 L 联接器 T 联接器 总线 地线等 7 其他 控制模块 三相子库 直流电机 定时器等 2 52 5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综上可知 MATLAB 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在各个领域都将占有一定地位 在电力 系统仿真中也广泛采用 MATLAB 这样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使得电网正常运行 即使发现故障解除故障 第三章第三章 同步发电机的原理同步发电机的原理 3 13 1 理想同步发电机理想同步发电机 由于转子结构的不同 同步电机可分为隐极机和凸极机两类 以下的研究对象像 都是凸极机 同步电机的主要特点是 定子有三相交流绕组 转子为直流励磁 将电机结构简化后 电机内部的磁场分布和相应的感应电势的变化规律仍相当复 杂 如步采取一定的假设 仍难以对它们的运行方式作定量分析 这些假设是 1 电机铁芯不饱和 这一假设不仅意味磁场和各绕组电流间有线形关系 也 使在确定空气隙合成磁场时有可能运用叠加原理 2 电机有完全对称的磁路和绕组 这一假设包含以下几方面 定子三相绕组 完全相同 空间位置彼此相隔 2 3 电弧度 转子每极的励磁绕组完全相 同 阻尼条的设置对称于正 交轴 3 定子三相绕组的自感磁场 定子与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磁场 沿空气隙按正 弦律分布 这一假设表示略去所有的谐波磁势 谐波磁通和相应的谐波电 势 也略去谐波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 满足上列假设条件的同步电机 称为理想同步电机 3 1 13 1 1 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及工作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 转子 端盖 机座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机座 定子铁芯 线包绕组 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 有磁扼 磁极绕组 滑环 又称铜环 集电环 风扇及转轴等部件 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 转子连接组装起来 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 做 切割磁力线的运动 从而产生感应电势 通过接线端子引出 接在回路中 便产生了 电流 汽轮发电机 与汽轮机配套的发电机 为了得到较高的效率 汽轮机一般做成高 速的 通常为 3000 转 分 频率为 50 赫 或 3600 转 分 频率为 60 赫 核电站 中汽轮机转速较低 但也在 1500 转 分以上 高速汽轮发电机为了减少因离心力而产生 的机械应力以及降低风摩耗 转子直径一般做得比较小 长度比较大 即采用细长的 转子 特别是在 3000 转 分以上的大容量高速机组 由于材料强度的关系 转子直径 受到严格的限制 一般不能超过 1 2 米 而转子本体的长度又受到临界速度的限制 当本体长度达到直径的 6 倍以上时 转子的第二临界速度将接近于电机的运转速度 运 行中可能发生较大的振动 所以大型高速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尺寸受到严格的限制 10 万千瓦左右的空冷电机其转子尺寸已达到上述的极限尺寸 要再增大电机容量 只有靠 增加电机的电磁负荷来实现 为此必须加强电机的冷却 所以 5 10 万千瓦以上的汽 轮发电机都采用了冷却效果较好的氢冷或水冷技术 70 年代以来 汽轮发电机的最大 容量已达到 130 150 万千瓦 从 1986 年以来 在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材料研究方面取 得了重大突破 超导技术可望在汽轮发电机中得到应用 这将在汽轮发电机发展史上 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交流发电机结构图交流发电机结构图 3 23 2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因为对于具有阻尼条的凸极机 由于空气隙旋转磁场总可以分解为两个轴线与转 子正 交轴重合的脉动磁场 因此模型得以建立 取定子各相绕组轴线及其磁链的的正方向 dq 轴线的正方向 励磁绕组以及正交 轴阻尼绕组磁链的正方向 如图所示 定子各相绕组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与各该相绕 组轴线的正方向相反时 这些电流为正值 换言之 定子各相正值电流将产生各该相 负值磁链 转子各绕组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 与正轴或交轴正方向相同时 这些电流 为正值 即 正值转子电流将产生正值转子绕组磁链 br axis bs axis kq axis ar axis as axis k d axes cs axis cr axis r 定子 转子各相的旋转定子 转子各相的旋转 d d q q 坐标定位坐标定位 下图为一台带有负载的同步发电机其端点突然发生三相短路的等值电路图 图中 U0 表 示端电压相量 由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可知发生短路后衰减的 IA 表达式为 无阻尼绕组 00 0 00 0 0 00 0 2cos 11 2 cos 11 2 cos te XX U e XX U t X E e X E X E i a ad T t qd T t qdd q T t d q d q a 式中 EQ 为正常运行时的暂态电势 EQ0 为空载电势 XD 为直轴暂态电抗 XQ 为交 轴电抗 A 为 D 轴和 A 相磁链轴线的夹角 TD 为励磁绕组在定子开路下的时间常数 TA 为非周期分量和二倍基频分量的衰减的时间常数 由此表达式可以看出由此表达式可以看出 1 同步发电机在三相突然短路后 短路电流中除了周期分量外 还有非周期 分量和二倍同步率分量 2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幅值大 经过衰减而到达稳态值 3 非周期分量的衰减主要取决于定子电阻和定子的等值电抗 介于 XD 和 XQ 间的平均值 定子电流的计算定子电流的计算 在分析突然三相短路时 可以利用叠加原理 认为不是发生了突然短路 而是在 电机的端头上突然加上了与叠加突然短路前的端电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三相电压 这样考虑时 同步电机的突然三相短路问题就变成了下述两种工作情况的综合问题了 即 与短路前一样的稳态运行状态 突然在电机端头上加上与突然短路前的端电 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三相电压 将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后的定子电流分为两部分来计算 将它们合并后 即得同步 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后的实际电流为 cos cos 11 11 1 1 1 te x U x E Ue xx e xx i add T dd T dd T dd d sin sin 11 1 1 te x U Ue xx i a q T q T qq q 其中 d q 轴同步电抗 qd xx 同步发电机的功角 纵轴超瞬变电流衰减的时间常数 d T 纵轴瞬变电流衰减的时间常数 d T 定子非周期电流衰减的时间常数 a T 同步发电机机端的相电压有效值 U 转子电流的计算转子电流的计算 突然三相短路后 电机转子中的电流 也象计算定子电流一样 可以分成两部分来 计算 即 原来稳态三相对称运行时的转子电流 突然在电机端头上加上与突然 短路前的端电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三相电压所引起的转子电流 将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后的转子电流分为两部分来计算 将它们合并后 即得同步 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后的实际电流为 当转子上没有阻尼绕组时 则 cos cos 1 1 te x U x x e x U x x R U i ad T dffd ad T dffd ad fd fd 当转子上有阻尼绕组时 则 cos 1 11 1 1 2 11 2 11 Ue xx x e xX x xxXX xxX R U i aa t dffd ad T dffd ad dadffdd adadd fd fd cos 1 2 11 2 11 te x U xxXX xxX a T ddadffdd adadd 阻尼绕组中的实际电流 在短路前 即稳态对称运行时 阻尼绕组的电流为零 因此 突然三相短路后的阻尼绕组的实际电流为 cos cos 1 2 11 2 11 1 2 11 2 11 te x U xxXX xxX e x U xXX xxX i ad T ddadffdd adadd T dadffdd adadd ld sin sin 1 11 1 11 te x U X x e x U X x i a q T qq aqx dq aq lq 其中 d q 轴电枢反应电抗 aqad xx 励磁绕组电阻 fd R 励磁绕组电抗 ffd X d q 轴阻尼绕组电抗 qd XX 1111 3 33 3 发电机突然短路的特点发电机突然短路的特点 1 稳态短路时 由于同步电抗较大 因而其稳态短路电流并不大 而突然短路时 由于限制其电流的超瞬变电抗很小 而且含有直流分量 因而突然短路电流很 大 其峰值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十多倍 2 随着这一冲击电流的出现 电机的绕组将受到很大的冲击电磁力的作用 可能 使绕组变形 甚至绕组的绝缘受损 3 突然短路过程中 电机受到强大的短路转矩的作用 可有发生振动 4 电机的定转子绕组出现过电压现象 3 43 4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元件 它的运行特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起 决定性影响 电力系统的电磁和机电暂态分析几乎都要涉及同步发电机的暂态分析 同步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用户与发电厂的距离越来越远 发电机三 相突然短路的概率增大 由于同步发电机内部结构复杂 由多个具有电磁耦合关系的 绕组构成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暂态过程所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达到额定电流的十 几倍 对电机本身和相关的电气设备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同步发电机动态 特性的研究历来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同步电机的突然三相短路 是电力 系统的最严重的故障 它是人们最为关心 研究最多的过渡过程 虽然短路过程所经 历的时间是极短的 通常约为 0 1 0 3 s 但对电枢短路电流和转子电流的分析 计算 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第四章 仿真仿真模块与简单应用模块与简单应用 4 14 1 模块介绍模块介绍 4 1 14 1 1 电机 电流 电压测量元件的选择电机 电流 电压测量元件的选择 选择电机 电流 电压测量元件等模块需要启动电力系统元件库 方法有两种 1 在指令窗口中键入 powerlib 回车 2 单击开始按钮 start 依次选择 simulink SimPowerSystem 弹出电力系统 元件库对话框如下 所需其他仿真元件 如放大器 示波器 各类积分微分元件可由以下方式找到 在指令窗口中输入 simulink 回车 弹出仿真元件库对话框 从中选择所需模块 4 1 24 1 2 电机元件的选择与设置电机元件的选择与设置 从电机 machines 元件库中选择简化的同步电机元件并在参数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连接类型 Y 额定值 额定功率 线电压 频率 机械特征 惯性因数 阻尼系数和极对数 内部电阻 每相的电阻和电抗值 初始状态 初始速率的偏差 转角 线电流幅值和相角 4 1 34 1 3 常数发生器设置常数发生器设置 SM 的机械功率使用一个常数发生器设置 这个常数发生器名称改为 Pm 数值设为 700e6 SM 的电压幅值也使用常数发生器设置 这个常数发生器名称改为 VLLrms 数值 156e3 4 1 44 1 4 三相电压三相电压 电流测量元件设置电流测量元件设置 从测量库中选择三相电压 电流测量元件 Tree phase V I Measurement 进行 如下设置 4 1 54 1 5 三相电路短路故障发生器设置三相电路短路故障发生器设置 从线路元件库中选择三相电路短路故障发生器 Three Phase Fault 参数设 置如下 转换状态为 1 0 转换时间为 0 05 0 4 即 0 05 秒故障 0 4 秒故障切除 缓冲电阻和缓冲电容都取无穷大 4 1 64 1 6 三相并联三相并联 RLCRLC 负载元件的设置负载元件的设置 从线路元件库中选择三相并联 RLC 负载元件 3 Phase Parallel RLC Load 设置如下 4 1 74 1 7 选择器元件选择器元件 选择选择器元件 selector 选择 A 相电流进行观察 设置如下 4 1 84 1 8 仿真参数设置仿真参数设置 故障元件中设置时间为 0 05 到 0 4 之间 在电路图菜单中选择仿真菜单 弹出仿真参数对话框 设置如下 4 24 2 简单电路仿真简单电路仿真 结点法求解图中的结点法求解图中的 VxVx 4 2 21 RR 21HL mFC5001 tAI2sin10 4 34 3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电力系统仿真中相关电气原件的选择 要求熟悉个电气原件的的图 形及英语解释及其相关参数的设置 本章主要为下章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打下 基础 第五章第五章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仿真 5 15 1 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电路模型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电路模型 5 25 2 仿真结果仿真结果 5 2 15 2 1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 根据电路图和仿真参数进行电路仿真 激活仿真按钮查看仿真的波形 1 故障点电流波形仿真图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A 相电流作为测量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则故障点 A 相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稳态时 故障点 A 相电流由于三 相电路短路发生器处于断开状态 因而电流为正弦变化 幅值为 1000A 在 0 05s 时三 相短路故障发生器闭合 此时电路发生三相短路 故障点 A 相电流发生变化 故障点 A 相电流波形上移 最大幅值为 1800A 左右 然而逐步下移 在 0 4s 时 三相短路过 载发生器打开 相当于排除故障 此时故障点 A 相电流恢复稳态运行 A A 相电流相电流 B B 相电流相电流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B 相电流作为测量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则故障点 B 相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稳态时 故障点 B 相电流由于三 相电路短路发生器处于断开状态 因而电流为正弦变化 幅值为 1000A 在 0 05s 时三 相短路故障发生器闭合 此时电路发生三相短路 故障点 B 相电流发生变化 故障点 B 相电流波形下移 最大幅值为 1800A 左右 然而逐步上移 在 0 4s 时 三相短路过 载发生器打开 相当于排除故障 此时故障点 B 相电流恢复稳态运行 C C 相电流相电流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C 相电流作为测量 结论 电气量幅值为 1000A 在 0 05s 时三相短路故障发生器闭合 此时电路发生三相短路 故障点 C 相电流发生变化 最大幅值为 1500A 左右 在 0 4s 时 三相短路过载发生器打开 相当于排除故障 此 时故障点 C 相电流恢复稳态运行 三相电流三相电流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A 相 B 相 C 相电流作为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 则 故障点 A 相 B 相 C 相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2 2 故障点电压仿真波形图故障点电压仿真波形图 分别选择故障点为 A 相 B 相 C 相作为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 故障点 A 相 B 相 C 相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知同步发电机在三相突然短路期间各相电压为 0 故障消除后恢复为态运行 A A 相电压相电压 B B 相电压相电压 C C 相电压相电压 三相电压三相电压 5 2 25 2 2 BCBC 相间短路相间短路 将三相短路故障发生器中的故障选择为 B 相 C 相相间短路 根据电路图和仿真参 数进行电路仿真 激活仿真按钮 查看仿真波形图 1 故障点电流仿真波形图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A 相电流作为测量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则故障点 A 相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以得出结论 在稳态时 故障点 A 相电流由于三项短 路故障发生器处于断开状态 因而电流为正弦变化 幅值为 1000A 在 0 05s 时三相短 路发生器闭合 此时电路发生两相短路 A 相为非故障相 电流不变 在 0 4s 时 三 相短路故障发生器打开 相当于故障排除 此时 A 相电流恢复稳态运行 A A 相电流相电流 B B 相电流相电流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B 相电流作为测量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则故障点 B 相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以得出结论 在稳态时 故障点 B 相电流由于三项短 路故障发生器处于断开状态 因而电流为正弦变化 幅值为 1000A 在 0 05s 时三相短 路发生器闭合 此时电路发生两相短路 B 相为故障相 电流发生变化 故障点 B 相电 流波形幅值增大 最大幅值为 1800A 左右 然后逐步上移 在 0 4s 时 三相短路故障 发生器打开 相当于故障排除 此时 B 相电流恢复稳态运行 C C 相电流相电流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C 相电流作为测量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 则故障点 C 相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以得出结论 在稳态时 故障点 C 相电流由于三项短 路故障发生器处于断开状态 因而电流为正弦变化 幅值为 1000A 在 0 05s 时三相短 路发生器闭合 此时电路发生两相短路 C 相为故障相 电流发生变化 故障点 C 相电 流波形上移 最大幅值为 1300A 左右 然后逐步下移 在 0 4s 时 三相短路故障发生 器打开 相当于故障排除 此时 C 相电流恢复稳态运行 三相电流三相电流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A 相 B 相 C 相电流作为测量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 波形如图所示 2 2 故障点电压仿真波形图故障点电压仿真波形图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故障点 A 相电压作为电气量 激活仿真按钮 则故障点 A 相 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形可以得出结论 在稳态时 故障点 A 相电压由于三相短路 故障发生器处于断开状态 因而电压为正弦变化 幅值为 80000V 在 0 05s 时三相电 压短路故障发生器闭合此时发生两相短路 A 相为非故障相 电压不变 在 0 4s 时 三 相电路故障发生器打开 相当于排除故障 此时故障 A 相电压恢复稳态运行 A A 相电压相电压 B B 相电压相电压 在相量选择器中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