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第三章 室内空间的构成_第1页
室内设计第三章 室内空间的构成_第2页
室内设计第三章 室内空间的构成_第3页
室内设计第三章 室内空间的构成_第4页
室内设计第三章 室内空间的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内设计 卢雲编著 第三章 室内空间的构成 311空间的尺度与感受 31 空间的形成以及人对空间的感受 图 3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但是在这无限的空间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人们正在用各种手段取得适合于自己所需要的空间。 一把伞给人们带来一个暂时的空间,使他们感到与外界的分割。如图 3 一块地毯可以使全家人感到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如图 3 观众为讲演者围合了一个使他兴奋的空间,当然,人们散后这个空间也就消失了。如图 3 图 3图 3围合的空间 图 3阳光下的一面墙把空间分为向阳和背阳两个不同的空间,它们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图 3 座椅的布置方式不同,产生的空间效果就不同,它影响人的心理。面对面的旅客很快就熟悉起来了。如图 3 图 3以图 3房间约 15 ,低矮的家具和小尺度的空间形成一种亲切宁静的气氛。一家人坐在这个不大而有序的空间里谈心、看电视、听音乐,这个空间能给人以温馨的生活气氛。 图 3 312空间高度对人的影响 图 3空间的高度对于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绝对高度,即以人为对比物。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空旷、不亲切。另一种是相对高度,即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越小,顶盖与地面的引力感就越强。如图 3 图 3一些带有政治性或纪念性的大建筑,如克里姆林宫大会堂,从功能上讲要容纳万人的集会,从艺术上讲要具有庄严、宏伟、博大的气氛,这些都需要有巨大的空间才能满足。如图 3 图 3图 3如图 3于底层中央大厅的 人感到大厅的高大和雄伟;通过自动扶梯登上夹层 然可以感到空间的豁朗;由此到小卖部 氛发生变化,使人感到亲切;处于夹层下部 正好可以衬托出大厅空间的高大。 让我们看看图 3顶面积大,高度小,屋顶与地面引力感很强。但由于部分屋顶被处理成透空形式,因而使人并不感到压抑。 空间又窄又高。无论是绝对高度或相对高度都很大,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空间的宏伟与高爽。 313空间的形状与人的感受 图 3窄而高的空间会的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高而直的教堂就是利用它的形状来形成宗教神秘感的。如图 3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门廊则利用高直而宽广的形状来获得崇高雄伟的艺术感染力的。如图 3 低而宽的空间会使人产生侧向广延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可以形成一种开阔博大的气氛,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能给人造成压抑感。如图 3 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可以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例如颐和园的长廊就是这样。如图 3 图 3史博物馆门厅 图 3图 3堂的高直空间 图 3另外,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的要求,还会设计出其它形式的空间,它们各以其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 1) 穹窿形空间具有向心、内聚和收敛的感觉。如图 3 ( 2) 当中高两旁低的空间具有沿纵轴内聚的感觉。如图 3 ( 3) 当中高两旁低的空间具有沿纵轴内向的感觉。如图 3 ( 4) 当中低两旁高的圆形空间具有从中心向四周的外向感。如图 3 图 3图 3图 3图 3( 1) 半球形空间不仅是功能要求,而且具有一种向心内聚的感觉,把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模拟的天穹。如图 3 ( 2) 四周高中央低的空间可以使人产生一种离心、扩散的感受,可以利用这种形式的空间把人的注意力引向风景优美的室外空间。如图 3 ( 3) 采用拱形剖面的空间,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要展线上来。如图 3 ( 4) 车站站台上的雨篷适于采用中间低两旁高的形式,以便把乘客的注意力引向客车。如图 3 图 3图 3图 3321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过度 开敞式空间 32空间的分类及特征 图 3一个房间四壁严实,就会使人感到封闭、阻塞。而四面临空则会使人感到开敞、明快。由此可见空间的封闭或开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所以在处理空间时要妥善地处理好围透关系。如图 3对景区的一面处理成整片的大玻璃窗。这就使得视野开阔,空间感受开敞明快,透过窗户,可以眺望优美的自然风景区。窗开得越大就越能获得开敞明快的效果。 图 3开敞式空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开敞式空间,一类是内开敞式空间。 ( 1) 外开敞式空间:这类空间的特点是空间的一面或几面与外部空间渗透。请看图 3图的室内空间的开敞是以一面为主,通过门前挑出的平台过渡到室外空间。这就是外开敞式空间。 ( 2) 内开敞式空间:这类空间的特点是从空间的内部抽空形成庭院,然后使抽空部分的空间与周围的空间相互渗透。请看图 3是一个处理得较为成功的一个内开敞式空间。 我们再看一个完全敞开的内开敞式空间,如图 3里干脆把玻璃都去掉了,使室内室外融为一体,与庭院的空间上下通透,内外的绿化相呼应,真正做到了房中有院,院中有房的生动场面。 图 3图 3请看图 3厅的空间处理手法是内开敞式,把面向内庭院的墙面整个做成通透的玻璃墙,把庭院内的水池与室内的水池连成一体。由于水的运用带动了内部空间向外伸延,内外空间互相渗透,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再看图 3的空间形式是采取架空底层,把水引入底层空间的处理方法,使水池中央的瀑布由二楼流下形成一个丰富的空间层次,给人以无穷的乐趣。 图 3采用的就是流动空间的手法,使室内外空间浑然一体。内部空间的效果打破了各自独立的盒子,墙、柱子、屋顶可以互不牵制,而是利用它们各自的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有的地方强调“透”,有的地方强调“围”,形成多种多样不同形状的空间变化。如图 3 总的来说,在空间的组织和处理方面,西方现代建筑的一项重要突破,就是打破了古典建筑那种 机械、呆板的分隔空间的方法,而代之以自由、灵活的空间分割,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空间的变化和层次感。如图 3 在此应特别强调近年来在建筑中大面积地使用玻璃隔断,这样不仅可以使室内空间相互渗透,而且还可以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从而把室外空间引入室内。 图 3这个空间中,透过一层层玻璃隔断,不仅可以看到庭院的景色,而且还可以看到另一内部空间乃至更远的自然景色。这样就会增加空间的层次感,给人以无限深远的感觉。 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我国古代庭院建筑在空间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苏州留园入口部分的空间处理就是一例。如图 3园中自 、窗而看到另外一些空间内的景物,层次很丰富。 借景、对景是我国古典庭院常用的手法,其特点是通过门、窗等孔洞去看另一空间中的景物,如山石、亭榭,从而把一空间引入另一空间。由于是隔着一层去看,。如图 3以更觉含蓄深远 广州白天鹅宾馆的玻璃幕墙是更大范围内的敞开空间,朝向珠江的玻璃幕墙可以把大片珠江景色引入室内,和室内景色互相呼应,形成多层次空间。如图 3 空间的封闭与开敞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不一定强求开敞、通透。如果在北京把房间做得太通透,那么在冬天就过于寒冷了。相比之下,南方的气候条件就为通透的开敞式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图 3 图 3图 3322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过渡 封闭式空间与灵活空间的关系 图 3( 1) 空间的“围”与“透” 同样一个空间,由于处理手法不同,其空间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如图 3间的分隔较呆板;而 此两个空间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图的空间则倾向于流动。 如图 3、 中 以它所形成的空间表现出静止状态,即“围”的效果;而 空间就有流动的感觉,即“透”的效果。 图 3图 3( 2) 垂直线纵向处理手法 在空间比较低矮时,室内多用垂直线来划分空间,这样会使房子有墙高的感觉。因为垂直线条有挺拔向上的延伸之感。如图 3 ( 3) 水平划分 水平线给人以平静、轻快之感,能使人进入安详、松弛的状态。所以在一些要求宁静的场合,常常采用通长的窗台和窗帘盒以及横向的百叶窗和低矮的家具,形成一个宁静的休息环境。如图 3 ( 4) 其它各种线条的处理手法 曲线有优美活泼之感,在由直线形成的空间内出现一组曲线,那么这个空间的气氛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如图 3 延伸的长曲线可以创造一种富有韵律的沉静效果。变化活泼的曲线能够产生活泼热烈的气氛,如图 3 螺旋线则富有弹性。如图 3 统一而有变化的弧线,给人以朴实无华清新明快的艺术感受。如图 3 封闭的圆形、椭圆形显得安定、统一、完美。如图 33 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单排列柱把空间等分为两个部分,主从不分,有损于统一,如图 3列柱偏于一侧,主从关系就明确了,如图 3 双排列柱把空间等分为三个部分,主从不分,有损于统一。如图 3大中央部分,缩小两旁部分,空间的主从关系也就随之而明确了,如图3 图 3图 3图 3如果以四根柱子把正方形的空间等分为九个部分,那么空间的布局就过于呆板。如果把柱子向四角移动,不仅中央部分扩大了,而且还环绕着它形成一个回廊,从而达到主从分明的要求。北京饭店门厅的四根柱子就安排得主从关系较为明确,是一个较好的列柱排列形式。见图 3上处理列柱的原则,不仅适合于正方形平面的空间,而且也适合于矩形、八角形、圆形等平面的空间。见图 333 图 3图 3图 3图 3在室内设计中,局部降低或者提高某一部分地面,同样可以改变人们的空间感。近代建筑常利用这种手法来强调或突出某一部分空间,或用这种手法来划分空间,以丰富空间的变化。如图 3荷兰某市政厅的部分地面处理,是通过地面的标高差把空间划分成为几个部分,既丰富了空间的变化,又可借踏步把人流引导到各个方向。此外,天花部分也有空间的穿插变化,形成一个丰富的空间形象。如图 3 图 3图 3请看图 3 2时,则 柱通到上层,原空间被分隔为 A、 柱通到上层,原空间被分隔为 A、 B、 再看图 3空间四周设置夹层,就会形成 两个环形的空间套着 某火车站候车厅的设计,由于夹层较低,特别是柱子不通到上层,仅把夹层下的部分空间从整体中分隔出来,主从关系比较明确。如图 3 北京火车站中央大厅夹层部分压得很低,借对比手法鲜明地衬托出中央部分的空间。为达到主体突出、宾主分明,夹层的高度与宽度应不超过原高、宽的 1/2。如图 3 图 3图 3柏林会议厅底层大厅,是一个空间层次极富变化的公共活动大厅。在厅内不仅可以看到同一层内若干空间层次的变化,还可以通过夹层、跑马廊看到夹层以上乃至二层以上各部分空间的层次变化,可以说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充满了空间的渗透和层次的变化。如图 3 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中央大厅空间处理的独到之处在于巧妙地设置和利用夹层、廊桥而使数层空间互相穿插、渗透,从而大大地丰富了空间层次的变化。当人们从下仰视时,视线穿过一系列楼层、廊桥、楼梯和挑台而直达顶部四面椎体的空间网架天窗。阳光从这里倾泻而下,整个大厅显现出活泼、轻快而又热情奔放的意趣,宛如一个是内庭院。如图 3 图 3图 3大和小的对比:当前国外的一些建筑师例如波特曼,在搞一些大型旅馆建筑的共享空间时,就采用了空间对比的手法。以蜂窝式的小客房与巨大的公共活动空间相比,使这个空间大得使人惊愕。这种空间对比的手法使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兴奋。如图 3 简和繁的对比: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美国馆。从室内看,该空间的穹窿网架是密而繁的晶体结构图案,而建筑的实体部分却是很简洁的大块面的线和面。这样空间内就形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气氛。这种设计手法使室内表现出神奇的光彩效果,而这些光彩投射到建筑实体上,又形成十分和谐的室内气氛。如图3 图 3图 3图 3封闭与开敞的对比手法:以南京机场候机楼为例。它的营业厅的空间十分封闭,但候机厅却相当开放。当乘客从营业厅进入候机厅时,即可透过玻璃窗看到辽阔的停机坪,使人心情顿觉开朗。如图 3 323空间中的空间 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功能使用上的需要。例如一个多功能的大厅由于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把一个大的空间分隔成许多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为体现大空间的整体性,就要使这些小空间虽然分隔又要相互联系。例如一个旅馆的门厅,既要有各服务的部分,又要有旅客的休息区,如果把这样一个门厅分解成许多互不相关的小空间,那效果将会是很不理想的。而海特捏政旅馆共享大厅,如图 3于虚拟空间的处理手法使用得好,取得了闹中取静的效果。 图 3人们坐在突出的圆空间中,就像在水面上泛舟一样,使人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充分体现了虚拟空间的精神功能。 在实体空间内,要想取得一隅新的既有联系又有其独立性的空间,提高或降低地面的标高是常用的手法。例如一个儿童房间,其中没有床,只是在墙的一角把地面分两层标高提高,这样,提高的部分就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空间了。如图 3 我们再看另一个卧室的虚拟空间处理手法。该卧室在于床对应的天花处降下一部分,使它和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使这一部分明显地和其它空间相区别。这样的手法使空间形象丰富了许多。如图所 3 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如图 3内的墙面、地面和天花延伸到室外,但又和室内空间不脱离关系。延伸部分的空间富有天然情趣,和室外的链接也格外自然;在该空间的地面上又设置坐垫和卧垫,这样又形成了大空间中的小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一个较成功地区别于室内实体空间的虚拟空间。 悬空楼梯下的虚拟空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常常被巧妙地利用起来,充分地发挥其美化室内空间的功能。通常的手法是在楼梯下搞出一块休息区,这部分空间就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如果在楼梯下设一个小水池,或搞一些绿化,那么这个休息环境就更加幽静宜人了。如图 33图 3图 3图 3把楼的底层空间与外面通透,并以廊柱的伸延形成庭院中的虚拟空间。廊和柱所形成的空间既区别于室内空间又区别于室外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虚拟空间,其作用是把楼底层的各种空间联系在一起,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富于变化、情趣盎然的室外休息空间。如图 3 这些要素均能与地毯、家具组合在一起形成室内的虚拟空间,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图 3 请看图 3花的漏空部分与地面绿化部分相呼应,成为一个对应的空间;半截隔墙把室内室外的空间区别开来;矮墙分隔出地上与地下的空间;柱子与抬高的地面又形成一部分虚拟空间。这样,该空间就形成了几个不同区域的虚拟空间,使得该空间层次丰富,富有自然情趣。 图 3是由一块地面与天花顶棚组合而成的。该空间妙在地面中央设水池和山石,周围安置条凳,水中种植竹子。顶上开设与地面相对应的空洞。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安逸幽静的休息空间,这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中的空间,即虚拟空间。 如图 3是一个室内虚拟空间的实例。该空间很大,由于做了一些不同手法的处理而形成了几个不同的、相对独立的虚拟空间。首先由天花、地面的错落而使过厅与门厅两个空间区别开来。其次由隔断、隔断墙、隔栅形成了内外有别的通过空间和休息空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隔而不断、有实有虚的,既有整体之间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图 3 图 3图 3图 3图 3具把该空间一分为二,其中的一个空间由沙发组合而成,用于起居休息;另一个空间作为卧室。在休息空间中,天花的照明与地毯、家具又形成了一个明确的会客空间。入口处的一组柜台以及柜台相呼应的桌子和柜台前的坐凳又形成了一个酒吧。这几个空间同时共存于一个大空间内,由家具分隔为功能各异而又有联系的一组空间。 图 3一组沙发的中心垂吊一个灯具,灯亮时,该空间完全被空间笼罩,形成了一个中心,一个温柔的私密性空间。 图 3图所示,在与地面抬高部分相呼应的位置上做成发光顶棚,以区别于其他部分的照明形式。使这一部分空间特别突出,很容易引起顾客的注意,适合于展出产品。 图 3图 3图 3图 3栅的变化而构成的虚拟空间。其处理手法很巧妙,墙由部分隔墙与矮墙组成,有的矮墙部分上又做木栅,实墙部分改变装修材料,砌成乱石墙,这样可以增加室内的自然情趣,洋溢着艺术气氛。 图 3珊形成的虚拟空间 324动态空间 图 3星照月”厅 图 3星照月”厅,这是利用水和山石为中心的虚拟空间。 图 3是个共享空间,空间的中心植以绿树,在绿树周围设置座椅,构成了一个闹中取静的休息环境。 图 3是一个以改变装修材料和装修手法而形成的虚拟空间。 图 3图 3图 3图 3在设计中采用具有动态韵律的线条,使人的感觉产生一种动感。例如在上下层空间连接时,可用一组旋转性很强的具有动态的螺线或涡线,给人一种旋而可下的动感,产生一种很强的引导作用。如图 33 利用自高而下的流水和自下而上的电梯形成一种反向动态空间。 如图 3种手法使人的视觉产生动态平衡,可减轻人的眩晕感。 图 3图 3图 3引进流水、喷泉、瀑布等动态要素,造成强烈的动态感。如图 3运饭店共享大厅就是一例。 这座饭店的七层高的内厅,其底层的中心岛四周有巨大的水池相环绕,瀑布使水面产生动感。曲线的池岸与凸入池内的咖啡座活跃了内庭气氛,使咖啡座中的客人如泛舟水上。 图 3图所示,该厅也采用了动感很强的螺旋式楼梯,与曲折的流水组合成一个很和谐的动态空间。向上和向前的双重动感给人一种快乐的感觉。 图 3水别墅,其名称就足以令人神往。这所别墅的室内采用了粗犷的室外装修手法,从柱上流下的瀑布注入地面流动的水中。这样既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又因水流的声响满足了人们的听觉感受。 图 3图 3图 3图 3天井十分安静,但在这静中却别具一格地设置了三叠泉,叮咚的泉水之声使本来就很静的空间显得更为幽静。 图 3这个内厅中布置了一角水池,每当下雨之时,天花上的洞口中雨打芭蕉,滴水成声,增添了室内空间的雅静。光的运用可分为自然光和灯光。光线的变化可以使空间具有一定的动感,还可以和别的手法结合运用,使空间变化丰富。例如日本大阪三号街地下商业大厅顶上的水柱直泻而下,水柱中配以灯光照明。当水流动时和光影形成彩色流动水柱,使人有置身于水晶宫之中的感觉。如图 3 自然光的利用也是很普遍的。如图 3该共享空间的大厅中,有桥、水、山、亭,是个典型的中国园林式的空间。天棚整个是自然采光,自然光照在山石、水面、植物上,形成光影的强弱变化,这种光影效果是极其接近大自然的。 图 3 ( 81)自然采光的共享空间 图 3 图 3 3 从纵轴上看,由室外的三跑大台阶 过门廊 B,进入风门厅 C,再进入衣帽厅D,由前面的低矮空间向前,进入形成第二高潮的中央大厅 E,最后进入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的最高潮 万人大礼堂 F。 图 3们一踏上尺度巨大的大台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