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2016-4.docx_第1页
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2016-4.docx_第2页
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2016-4.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课题组学习资料(2016、4)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富有创造力的艺术。随意重复的提问,走向了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象时,不得不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高年级如何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堂问题,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研究上。“提问”包含两个方内涵:“问什么”和“怎样提”,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内涵,对于提高我们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明确提问内容,设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师生相互沟通与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提问的过程中必须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1、围绕重点,设计提问围绕教材重点,设计课堂提问,是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如何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我们必须深究教材,明确课文的重点。如:在教学第十册修鞋姑娘一课时,我这样问: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修鞋姑娘之间的故事,你对这两个人有怎样的认识?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深入理解语句“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教学中直奔重点,把参与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两人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体会修鞋姑娘的善良。2、围绕难点,设计提问课文中的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围绕难点设计的提问,就必须以突破此项难点为目的。如在教学第十册西门豹治邺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3、围绕特点,设计提问一些课文中会在结尾处设置悬念,让读者展开想象。如凡卡一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通过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二、掌握提问方法,巧问。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好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良好行为目的,因此要对提问进行巧妙地设计,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要达到这些效果,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做到:1、提问要从学生出发。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施问,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水平,知识基础结构,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能失之偏颇。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2、提问要准确严密。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必须严谨科学,做到在语言设计和运用上精心思索,巧妙安排,体现教师在语言文字上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使课堂提问成为运用语言的课堂艺术。教师在问题确定之后要斟词酌句,使设计的提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力求问得明白、清楚、通俗、简练。3、提问要难易适中。有位教育家形象地说:“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取正确的结论。4、提问要能启发思维。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习与掌握教学内容。提问具有启发性,也就是具有挑战性。有挑战的任务,学生才会依据个人的能力、主观的努力和选择的方法来解释所获得的成功。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促进能力的提高,增添信心产生快乐,并锻炼意志力和自制力。在教九寨沟这课,在讲到珍稀动物小熊猫时,巧妙地进行了拓展提问:“小熊猫一边照镜子,一边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激活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5、提问要有新颖性。提问只有具有适度的新颖性,才能适应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才能引起其探索活动。三、把握提问的时机,善问。要使经过精巧设计的提问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地实施,教师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其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1、当学生的思维陷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教师应及时进行疏导性提问,为学生的突围铺路搭桥,以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顺利地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例如学习月光曲这篇文章,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从贝多芬走进茅屋到他飞奔回客店,从茅屋里几次传出钢琴声,弹了几支曲子?第一个欣赏到著名钢琴曲月光曲的是谁?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这里的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开拓思路。通过回答问题,学生理解了贝多芬来到莱茵河边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及兄妹俩真挚的对话,他走进茅屋,不但满足了盲姑娘的要求,弹了盲姑娘想听的曲子,而且还即席创作了月光曲。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向着纵深发展。2、当学生紧皱双眉,疑惑不解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提问,因为这是学生出现困顿的信号,如不及时排除,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并迅速强化。例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的一个“冒”字很传神。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字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冒”字呢?换一个词行不行,比较一下哪个好?这时学生找出可以换成“钻出来,长出来,伸出来”等几个词,但是细细品味,这些词都不好,长出来显得平平淡淡,伸出来,有些轻而一举,与前文讲到的不相符合,钻出来有些偷偷的意思,不能表现荷花的气质,通过比较,学生认为还是“冒”好,这不但说明了满池荷叶挨挨挤挤,不留空隙,荷花好不容易才露出头来,与客观实际相符,而且也表现了荷花那种旺盛的生命力与顽强向上的精神。3、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