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汇总【2009省质检】题壁【宋】无名氏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答案要点:茅草燃烧前后情况的对比,两个“蓦地”强调其时间之短、反差之大。烧茅草与烧树根不同状态对比,“蓦地烧天”与“漫腾腾地”突出茅草的轰轰烈烈与树根的不动声色。“蓦地空”与“暖烘烘”对比,强调二者结果一虚空一实在。对比的运用,使形象更加鲜明,道理更加清楚,给读者的感觉更为强烈。(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语言表达2分)【2009高考】江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2010省质检】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第6题。西江晚泊 赵嘏茫茫霭镭欠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注】西江:指长江的九江至南京段。 赵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晚唐诗人,曾官渭南尉。本诗写景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请作简要赏析。(6分)答:“诗前两句描绘了江上以及岸边柳浦桑村笼罩在暮霭中的朦胧之状,(1分)后两句转写夕阳中戍鼓声从远处传来,归船卸帆,水禽升飞。(2分)写景由静人动,极富动感,画意恬静、安宁,(2分)尽现晚泊之惊喜,一扫旅途之惆帐(l分)。(如从动静对比、有声无声对比等角度来赏析“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言之成理亦可。)【2010高考】访隐者 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 山翁:此处指隐者。(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踏 。(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答: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行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A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2011省质检】晨起 元张养浩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注】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答:诗人晨起前,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晨起后,发现村居环境充满诤隋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2分。意思对即可)(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答:颔联写鹤立与猿啼,一静一动;颈联“泉鸣屋”动中有静, “树吞烟”静中有动。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4分。从“炼字”等手法分析,言之成理亦可。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语言表达1分)【2011高考】晓至湖上 清历鹗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答题要点: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题要点: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些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阙对偶;以“折苇”对“退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2012省质检】瀑布 宋石延年飞势挂岳顶,何时向此倾?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 沧浪不足羡,就此濯尘缨。 【注】语出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屈原遂去不复与言。”后用“濯缨”指避世隐居。(1)全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对此地雄浑遒丽的瀑布、清凉幽雅的环境的钟爱之情,以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首联、颔联写瀑布,所用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举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答:赏析要点:挂:点明了瀑布所处位置极高,瀑布之水从山顶直下,整体美妙入画。倾:写出了瀑布水量极为充沛,水势峻急,极为壮美。垂:写出了瀑布之水来势高远、柔美、流丽。落:极写瀑布声响充盈天地,境界高壮。 (举出一例赏析,给2分。如答“飞写瀑布之水流速极快,气势夺人”,给1分)【2012高考】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望江南宋 李纲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 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题要点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宇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案示例 后阙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2013省质检】老树 金元好问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选自遗山先生诗集)【注】金宣宗贞枯四年(1216年),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1)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3分)答:示例一:深秋时节,几片残叶留存在老树树梢上,细小的花开在寒藤上,营造出一种萧索、悲凉的意境。 6分) 示例二:深秋时节,本应是树叶飘落,鲜花凋零,而老树却犹有残叶,寒藤还开着“细花”,营造出深秋尚有一线生机的意境。(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末句“不用苦思家”所抒发的感情。(3分)答:诗人客居异乡,流离失所,面对深秋的悲凉景象和战乱不断的现状,流露出有家难回的无奈与惆怅;(1分)“不用苦思家”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平息的渴望,(1分)对平安生活的深切向往。(1分) 【2012泉州市质检】苦雨后感怀明谢 榛苦雨万家愁,宁言客滞留。蛙鸣池水夕,蝶恋菜花秋。天地惟孤馆,寒暄一敝裘。须臾古今事,何必叹蜉蝣。【注】宁言:更不必说。(1)请简要说明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2分)答:描绘了一幅蛙鸣池中、蝶恋菜花充满生机的秋景图。(2)请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4分)答:答案示例:诗人因雨而滞留异乡,产生了“惟孤馆”的漂泊愁苦之感,并由此引发了人生如“蜉蝣”一般短暂无常的慨叹,但结尾又以“何必”二字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2012漳州市质检】秋江写望【宋】林 逋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注】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1)“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答:“浸”一字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1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1分)。(2分。意思对即可。)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4分)答: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诗中描写了安详打盹的鹭鸶、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1分),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1分),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I分)。(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2011漳州市质检】舟中立秋 清 施闰章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临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注 军储临海:时局动荡,临海府储存了大量的军粮。洊饥:指百姓遇到了连年的饥荒。 棹:代指船。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的变化。 (3分)答案示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由看到秋天生出岁月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到由于看到临海府储存的军粮和百姓的连年饥荒生出对时局动荡、百姓愁苦的无奈和忧虑的变化。(意思对即可)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3分) 答案示例: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写立秋之日站在船上,看到天阴沉沉、岸边青草瑟瑟仆倒,急雨乱点滩头、小舟摇摇荡荡的迷茫秋景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纷乱和阴郁的情怀。(意思对即可。如从对偶等手法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亦可。)【2013厦门市质检】登快阁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泰和令时。痴儿:作者自称。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答: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暗示了诗人愿告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2013年高考】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在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以“六个聚焦”靶向施策为课堂教学精准赋能
- 巷口吊机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曙光乍现万象更新
- 岩石植物插画师培训课件
- 屋面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输液港维护课件
- 个人短期周转资金借款服务协议
- 员工购车补贴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合同
- 小鸡小鸭大不同课件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河北省特种设备检验收费标准
- 集成电路技术导论课件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试题库带答案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件
- 交通标志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第二章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 全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考试考核实施细则
- 【课件】《红烛》课件2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申请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