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课程设计定.docx_第1页
EDA课程设计定.docx_第2页
EDA课程设计定.docx_第3页
EDA课程设计定.docx_第4页
EDA课程设计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 前言2二 课程设计任务书3三 方案设计及原理分析43.1方案设计43.2原理分析53.3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的VHDL语言编程原理分析63.4基本原理图73.5波形仿真图9四 译码器电路设计10五 报警器信号产生器11六 调试及结果12七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4八 心得体会15九 参考文献17 一、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宗旨意在是着重提高学生在EDA知识学习与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EDA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现代电子产品设计的核心,其任务是掌握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设计技术,为电子产品开发研制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设计对学生有如下要求: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步电路;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器件,在计算机上连好线路,独立进行试验,并通过调试、仿真、改进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同时,在此次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查找不足,并给予解决,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二、课程设计任务书2.1题目:简易14位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设计2.2、设计要求:1、14位数字密码分成高7位(DH6.DH0)和低7位(DL6.DL0),用数字逻辑开关预置,输出信号out为1表示开锁,否则关闭。2、 14位数字密码分时操作,先预置高7位,然后再置入低7位,(顶层电路可参考图1)。3、要求电路工作可靠,保密性强,开锁出错立即报警,(用声光两种形式同时报警)。4、利用MAXPLUS2软件进行设计、编译、并在FPGA芯片上实现。5、14位密码自己设定。比如:“10010010011100”。本次设计采用本人学号后三位二进制+两位:一班是01,二班是10,三班是11作为设计密码。2.3、14位密码锁控制电路顶层电路1、 顶层电路组成分频器图1顶层图2.4、设计内容1. 设计简易14位数字密码模块ic9a模块,框图见图2,模块ic9ad的设计采用VHDL实现。2. 设计一个报警信号电路(输入频率:100khz,输出占空比为0.5)作为CP报警用,方法不限。3. 在ic9a模块基础上设计14位数字密码锁的顶层电路。图2 ic9a2.5操作步骤:参考图1 先清零置入DH6-DH0高位密码 按下CLK 高7位被存在ic9a的锁存器中 置低7位密码out2=1,表示开锁密码正确out2b=1 标志输入正确密码。按下CLK2 这时L11的Q端控制三态门开锁 out=1 .如果密码不正确,控制L15 out1A、out1B为高电平报警。三、方案设计及原理分析3.1、方案设计 本次的课程设计的方案是:将简易14位数字密码控制电路首先分模块进行设计。1)ic9a模块的设计,其中内部包括了锁存器以及译码器。在译码器中首先预置密码锁的密码,同时在ic9a输入密码时:是首先将密码分为两次进行输入,第一次是将密码的高七位输入并且是在CLK的作用下将其锁存在锁存器之中。第二次输入第七位,译码器进行工作是将两次的输入的密码与之前预置的密码进行比较。如果密码一致,则输出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2)分频器的设计,是将高频率的脉冲信号CP转变成低频率脉冲信号,对其进行N分频,起产生的新脉冲是周期CP的N倍。新脉冲为了后面的报警模块提供驱动。3)密码对否显示以及外部驱动模块,密码如果是对的,则此模块输出端OUT2是高电平,QUDONG端是高电平;否则OUT2是低电平,QUDONG是高阻状态。4)ic9a的CLK控制模块,此模块确定了只有在清零信号CLR的作用后才可以更改已经锁存的高七位的密码。以此来实现,在以此锁存密码后,再次输入密码时,密码将不会更改高七位的密码。3.2原理分析本课程设计的原理:设计电路,将起先的密码预置在译码器之中,然后通过一些外部数字门控元件,组成数字密码锁。其原理是先预置密码,然后输入高七位密码,锁存起来,然后在输入后七位,在CLK的信号输入后,进行判断密码是否正确,从而连接外部设备。如果输入的密码对则驱动设备从而开锁,否则将报警密码错误。触发器原理:SD 和RD 接至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它们分别是预置和清零端,低电平有效。当/SD=1且/RD=0时,不论输入端D为何种状态,都会使Q=0,Q非=1,即触发器置0;当/SD=0且/RD=1时,Q=1,Q非=0,触发器置1,SD和RD通常又称为直接置1和置0端。译码器原理:译码器是一种具有“翻译”功能的逻辑电路,这种电路能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各种状态,按照其原意翻译成对应的输出信号。此次所用译码器是将输入的二进制密码翻译成高低电平。从而通过高低电平来判断锁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锁存器原理:锁存器,就是输出端的状态不会随输入端的状态变化而变化,仅在有锁存信号时输入的状态被保存到输出,直到下一个锁存信号到来时才改变。3.3、数字密码锁控制电路的VHDL语言编程原理分析:当CLR为0时,寄存器与触发器被清零,此时在D6.0端口输入高七位密码0001000,用CLK给一个脉冲,由于此时输出端OUT1为0,经过一个非门为1,与CLK一起经过一个与门,送入锁存器CLK端,产生上升沿;而经过非门的CLR为1,送入锁存器中,将高七位通过存器送入译码器的高七位中。然后在D6.0输入低七位密码0100001,则输出端chu为1。当译码器输出CHU端口为1的时候,输出端OUT2即为1,输出发光管全亮,标志密码输入正确,后面的两个D触发器的输入为1,当用CLK2送入脉冲时,两个D触发器的OUT2端输出都为1,其中一个输出OUT2经过三态门,三态门开启,则OUT1为1,开锁。另一个输出1经过非门变为0,声报警不能进行,0与分频后的脉冲信号相与送入光报警,光报警不能进行工作。当译码器输出Y为0的时候,输出端CHU为0,输出发光管不亮,标志密码输入错误,此时后面的两个D触发器的输入为0,当用CLK2送入脉冲时,两个D触发器的OUT2端输出都为0,其中一个输出OUT2经过三态门,三态门不能开启,则OUT1为0,不能开锁;另一个输出OUT2经过非门变为1,声报警接蜂鸣器,蜂鸣器发声,1与分频后的脉冲信号相与送入光报警,光报警的发光二极管产生闪烁报警。3.4、基本原理图:3.5、波形仿真图:四、译码器电路设计VHLD设计文本程序编辑: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YIMA ISPORT(G:IN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D:IN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CHU:OUT STD_LOGIC);END YIMA;ARCHITECTURE ART2 OF YIMA IS BEGIN PROCESS BEGINIF(G=0001000 AND D=0100001)THEN CHU=1; ELSE CHU=0; END IF; END PROCESS;ENDART2; 原理说明:从G,D端口分别输入的7位二进制数,如果与预置的高低气味密码0001000、0100001相同时,则出端口输出为高电平1,否则为低电平0.五、报警信号产生器分频器设计原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FENPIN ISPORT(CLK:IN STD_LOGIC; OUT1:OUT STD_LOGIC);END FENPIN;ARCHITECTURE ART OF FENPIN ISSIGNAL COUNT: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PROCESS(CLK) 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 COUNT=COUNT+1; END IF; OUT1=COUNT(4); END PROCESS;END ART;原理分析:本次设计选择256分频设计,设计原理为:当CLK输入信号后,输出端OUT1输出的则是为:输入信号频率的256分之一,周期则为其的256倍。在具体实际下载时,可以输入不同级的信号。当密码是错误时,则噪声警报产生间歇性警报,而灯光警报管会一直亮。六、调试及结果6.1、进行管脚锁定选择菜单MAX plus2 / Flooplan Editor,打开编辑窗口,并且显示出当前项目的选定的器件,可以通过选择菜单Lagout/Device 来选择器件试图,也可以通过选择菜单Lagout/LAB view 来选择LAB试图,还可以通过双击试图区的方法在这两种显示方式间切换。再次选择 MAX plus2 / compiler ,单击start按钮,此时系统产生可以下载配置器件的文件。6.2、将设计下载到实验箱在连接有实验箱的计算机上调出仿真原理图,在“MAX plus2”菜单下选择“Programmer”,单击按钮“configure”完成配置,在“Hardware Fype”下拉框中选择“Byte Blaster”单击“OK”即可,在实验板上进行操作。电路的管脚锁定情况如下:引脚标志位置管脚引脚标志位置管脚CLK3CP22D5LK536CLKLK1247D6LK637CLK2LK1149D7LK738CLRLK1048D1LK128OUT2L1222D2LK229QUDONGL1123D3LK330LEDL1425D4LK435SHENGYINL1324七、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在运用VHLD语言进行程序些的时候,出现语法的错误。造成编辑的时候出现很多的错误。解决方法:查找课本,回顾了理论知识重新弄懂了VHLD语言的编写的语言知识。2)在做数字电路元件时,元件无法达到预期的功能。解决方法:查找了元件的原文程序,因为是在编写程序是逻辑问题的出现。重新进行逻辑的梳理,重新进行了新的逻辑下的程序的编写,最后元件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预期的功能。3)在做原理图时,数字电路元件在Symbol栏下找不到。不知道每个元件的具体英文名称。解决方法:上网查找资料,学习maxplus的教程等,最终将其一一找到,完成了原理图的绘制。4)在将其原理图运用波形图进行仿真时,波形图的输出情况出现了输入和输出管脚的缺失,原因是:在做原理图时,其输入或输出的元件名称未进行全部的修改,造成多元件拥有相同的名称。5)在做波形仿真时,导出时,和预先的原理图摄像的不一致。原因:原理图未进行置顶,解决方法:将原理图置顶,后进行编译,再进行波形仿真,问题解决。6)在将电路原理图下载到试验箱上时,实际检测中,试验箱上面LED的工作现象和仿真的结果不一样。原因:经查是因为:在进行元件管脚锁定时,管脚锁定,和试验箱上未能进行一一对应。其次,在试验箱上操作时,出现错误。解决方法:将管脚锁定和实际一致。细心操作即可。八、心得体会 本次的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全面利用VHLD语言,进行编程,然后进行元件的立化,进行原理图的绘制,波形的仿真,实际应用试验箱进行下载,验证所编程序,以及绘制原理图是否正确。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是我更加的了解到了EDA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明白了EDA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此次的课程设计的中对所用的每一个元件,我都用了VHLD语言进行了程序的编写,同时进行了波形的仿真。在此其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好多是因为对VHLD语言的语法的不熟练而造成的,为了解决此问题,便查询了书本,将在课堂上面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冲新回顾了一遍。还有的问题就是对MAXPLUS2软件的应用不熟练,以及了解的不够深。在本次上机前竟然不知道原理图可以知道可以进行波形仿真。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很系统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会了巧妙运用模块化的思想。在整个电路设计与实现中,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有条理地将功能细化,分成一个一个小的功能来实现。每做好一个小功能实现的电路,就将其集成为一块具有此功能的芯片,这样,在之后的电路连接中就只要将这块芯片接入即可,最后就这样一级一级地将电路集成,最后生成的密码锁控制电路。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从分立元件到中下规模集成电路再到大规模集成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