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馏塔及辅助设备设计 班班 级 级 化学工程化学工程 02050205 姓姓 名 名 肖少华肖少华 学学 号 号 200248171200248171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 孙力 都健孙力 都健 设计日期 设计日期 20052005 年年 9 9 月月 2 前言前言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 流程简介 精馏塔 再沸器 辅 助设备 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书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 对于再沸器 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 本设计中还存在错误 希望各位老师给 予指导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目录目录 第一章 第一章 概述概述 4 4 第二章 第二章 流程简介流程简介 5 5 第三章 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精馏塔工艺设计 6 6 第四章 第四章 再沸器的设计再沸器的设计 1515 第五章 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设计辅助设备的设计 2222 第六章 第六章 管路设计管路设计 2626 第七章 第七章 控制方案控制方案 27 27 附录一附录一 主要符号说明主要符号说明 27 27 附录二附录二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0 30 3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 所用设备主体 核心设备是精馏塔 辅助设备包括再沸器 冷凝器 储罐 预热器 及冷却器 1 1 精馏塔精馏塔 精馏塔是精馏装置的主体核心设备 气 液两相在塔内多级逆 向接触进行传质 传热 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 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 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 两相在塔 板上相互接触时 液相被加热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 气相被部分冷凝 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 从而使混合物 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常规或简单精馏塔设有一个进料口 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 和提馏段两段 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 精馏塔内 气 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 塔顶最低 塔底最高 本设计为筛板塔 筛板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 造价低 塔板 阻力小且效率高 但易漏液 易堵塞 然而经长期研究发现其尚能 满足生产要求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2 2 再沸器再沸器 再沸器是精馏装置的重要附属设备 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化 后送回精馏塔 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壳式换 热 器 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 由在壳 程内的载热 体供热 立式热虹吸特点 立式热虹吸特点 循环推动力 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 传热系数高 壳程不能机械清洗 不适宜高粘度 或脏的传热介质 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区 3 3 冷凝器冷凝器 设计从略 1 1 用以将塔顶蒸气冷凝成液体 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 其余 作回流液返回塔顶 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第二章第二章 方案流程简介方案流程简介 1 1 精馏装置流程精馏装置流程 精馏就是通过多级蒸馏 使混合气液两相经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 并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传递 使混合物中的组分达到高程度的分离 4 进而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流程如下 原料 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液体 经进料管由精馏塔中的某一位 置 进料板处 流入塔内 开始精馏操作 当釜中的料液建立起适 当液 位时 再沸器进行加热 使之部分汽化返回塔内 气相沿塔 上升直至塔顶 由塔顶冷凝器将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冷凝 将塔顶蒸 气凝液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取出 称为馏出物 另一部分凝液作为回 流返回塔顶 回流液从塔顶沿塔流下 在下降过程中与来自塔底的 上升蒸气多次逆向接触和分离 当流至塔底时 被再沸器加热部分 汽化 其气相返回塔内作为气相回流 而其液相则作为塔底产品采 出 2 2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1 物料的储存和运输 精馏过程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容积的原料储罐 泵和各种换热器 以暂时储存 运输和预热 或冷却 所用原料 从而保证装置能连续稳定的运行 2 必要的检测手段 为了方便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需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 的仪表 以及时获取压力 温度等各项参数 另外 常在特定地方设置人孔和手孔 以便定期的检测维修 3 调节装置 由于实际生产中各状态参数都不是定值 应在适当的位置放置 一定数量的阀门进行调节 以保证达到生产要求 可设双调节 即 自动和手动两种调节方式并存 且随时进行切换 3 3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工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 进料乙烯含量xf 65 摩尔百分数 塔顶乙烯含量 xD 99 釜液乙烯含量 xw 1 总板效率为 0 6 2 操作条件 1 塔顶操作压力 P 2 5MPa 表压 2 加热剂及加热方法 加热剂 热水 5 加热方法 间壁换热 3 冷却剂 液氨 4 回流比系数 R Rmin 1 3 3 塔板形式 浮阀 4 处理量 F 180kmol h 5 安装地点 大连 6 塔板设计位置 塔底 第三章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精馏塔工艺设计 一 精馏过程工艺流程一 精馏过程工艺流程 1 分离序列的选择 对于双组分精馏或仅采用单塔对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初分的流程 较为简单 如果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分的混合物完全分离 其流程 是多方案的 如何选择分离序列通常有经验规则 如有序直观推断 法来指导选择 详见有关参考书 2 能量的利用 精馏过程是热能驱动的过程 过程的能耗在整个生产耗能中占 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产品的单位能耗是考核产品的重要指标 直接 影响产品的竞争能力及企业的生存 故合理 有效地利用能量 降 低精馏过程或生产系统能耗量是十分必要的 1 精馏操作参数的优化 在保证分离要求和生产能力的条 件下 通过优化操作参数 以减小回流比 降低能耗 2 精馏系统的能量集成 着眼于整个系统的有效能的利用 情况 尽量减少有效能浪费 按照一定的规则 如夹点技术理论 实现能量的匹配和集成 3 辅助设备 略 4 系统控制方案 略 二 精馏过程工艺计算二 精馏过程工艺计算 一 理论板个数的计算 精馏塔的分离计算是精馏装置过程设计的关键 通过分离计算 确定给定原料达到规定分离要求所需理论级数 进料位置 再沸器 及冷凝器的热流量 确定塔顶 塔底以及侧线采出产品的流量 组 成 温度及压力 确定精馏塔内温度 压力 组成及气相 液相流 6 量的分布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通过建立严格的物料衡算方程 M 气液相平衡方程 E 组分归一方程 S 以及热量衡算方程 H 即描述复杂精馏塔的基本方程 MESH 基本方程中热力学性质及由 热力学性质决定的关系 如热焓及相平衡关系 由热力学方程进行 推算 根据不同物系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基本方程进行求解 1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物料衡算 nF q nD q nW q nF q F x nD q D x nW q W x 解得 117 55 kmol h 62 45kmol h nD q nW q 塔内气 液相流量 精馏段 R R nL q nD q nV q nLnD qq 提馏段 nL q nLnF qq nV q nV q 热量衡算 再沸器热流量 rV q V r 再沸器加热蒸汽的质量流量 r r R Q G r 冷凝器热流量 cV Q Vr 冷凝器冷却剂的质量流量 c c V21 Q G C t t 2 塔板计算 1 假设塔顶温度 T 258 15K 且压力 P 2600kpa 查乙烯乙烷 PTK 图 利用归一法试差得到塔顶相对挥发度为 AB PP 1 0 7 1 429 同理 预设塔板数为 100 每块板的压降为 100 毫米 水柱 得踏底压力 2700 kpa 塔底温度 T 278 15K 查乙烯乙烷 PTK 图 利用归一法试差得到塔底相对挥发度为 AB PP 1 5 1 1 5 取算术平均得相对挥发度为 1 465 2 根据此时得到的相对挥发度 由相平衡方程 e y 和 q 线方程 q 0 65 解得 0 65 解得 1 1 e e x x e x 0 73 3 25 则R 1 3 4 225 e y min R De ee xy y x min R 3 根据得到的R值计算精馏段操作方程 7 0 8086 0 1895 1 11 D nn xR yx RR 1n y n x 即可计算第二快塔板上升到第一块板值 2 y 4 编程运算 得到理论板数 44 块 进料板为第 22 块 t N 3 摩尔流量 R R 496 65kmol h nL q nD q 614 2 kmol h nV q nLnD qq 676 65 kmol h nL q nLnF qq 614 2 kmol h nV q nV q kmol h 45 62 nw q 4 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操作方程 0 8086 0 1895 1 11 D nn xR yx RR 1n y n x 提馏段操作方程 1 nLnFnWW nn nLnFnWnLnFnW qqqqx yx qqqqqqqq 1 102 0 0010168 1n y n x 5 程序 include include main int i 0 nf nt float x 200 y 300 float f 180 d 117 55 w 62 45 l 496 45 v 614 2 a 1 465 xf 0 65 yf 0 887 r 4 225 xd 0 99 xw 0 01 q 1 0 y 1 xd do i x i y i a a 1 y i y i 1 r x i r 1 xd r 1 printf x i f y i f n i x i i y i while x i xf nf i x nf x i do x i y i a a 1 y i y i 1 l q f x i l q f w w xw l q f w 8 printf x i f y i f n i x i i y i while x i xw nt i 1 printf nf d nt d n nf nt 程序结果输出 x22 0 641767 y22 0 724101 x23 0 621118 y23 0 706024 x24 0 595562 y24 0 683275 x25 0 564578 y25 0 655119 x26 0 527939 y26 0 620985 x27 0 485869 y27 0 580619 x28 0 439162 y28 0 534269 x29 0 389210 y29 0 482812 x30 0 337877 y30 0 427780 x31 0 287242 y31 0 371225 x32 0 239274 y32 0 315440 x33 0 195543 y33 0 262593 x34 0 157046 y34 0 214415 x35 0 124188 y35 0 172002 x36 0 096873 y36 0 135802 x37 0 074661 y37 0 105709 x38 0 056920 y38 0 081238 x39 0 042952 y39 0 061693 x40 0 032078 y40 0 046304 x41 0 023687 y41 0 034324 x42 0 017256 y42 0 025079 x43 0 012353 y43 0 017994 x44 0 008630 y44 0 012593 nf 22 nt 44 二 塔板设计计算 1 物性参数 以塔底查取 按纯乙烷计算 T 278 15K P 2 67Ma 液相 乙烷 389 3kg m3 气相 乙烷 55 11 kg m3 液相表面张力取 2 7065mN m 614 2 kmol h 18469kg h 334 h 0 0931 s nV q 3 m 3 m 9 676 25kmol h 20334 8kg h 40 48 h 0 01452 s nL q 3 m 3 m 2 初估塔径 因为提馏段气液总流量大 故按提馏段估塔径更安全 保险 两相流动参数 0 415 slVL LV svVL LW F VW 设间距 0 6m 查费克关联图得 0 068 T H 20 C 气体负荷因子 C 0 0456 0 2 20 20 CC 液泛气速 0 1123f u LV f V uC 泛点率取 0 8 空塔气速u 0 08984m s f u u 所需气体流道截面积A 1 036 m2 s V A u 选取单流型 弓形降液管踏板 取 0 0877 D T A A 则 1 0 9123 T A A D T A A 故塔板截面积 1 036 0 9123 1 1356 m2 T A 塔径 D 1 203 m 圆整 取 1 2m 4 T A D 则实际塔板截面面积 1 13 m2 T A 降液管截面积 0 099 m2 D A 气体流道截面积A 1 031 m2 由圆整后的数据可计算得 实际塔截面积 1 13 m2 AT 实际气相流通面积 A 1 031 m2 实际空塔气速 u 0 093m s 设计点的泛点率 0 804 f u u 3 塔高计算 实际板数 74 精馏 36 提馏段 38 含釜 如精馏段板间距取 P N 0 45m 提馏段取 0 6m 则 塔有效高度 0 45 35 0 6 38 38 55 0 Z 釜液流出量 62 45kmol h 1877 9kg h nW q mW q 10 体积流量 4 824m3 h VW q mW L q 设釜液停留时间为 20min 釜液高度 0 474mZ 2 4 3 VW q D 进料处两板间距增至 0 8 74 板 共设置 10 人孔 精馏段 4 个提留段 6 个 每个人孔处 0 8m T H 裙坐取 5m 塔顶及釜液上方气液分离高度取 1 5m 总塔高 0 8 0 6 6 0 8 0 45 Z 0 ZZ 4 1 5 2 5 49 6m 4 溢流装置的设计 采用单流型弓形降液管塔板 1 2m 1 13m2 D T A 查得 0 7 0 7 0 84m 即为堰长 W L D W LD 降液管宽度 D 171 5 mm 降液管面积 0 099 D b2 1 Dlw d A 2 m 5 溢流堰尺寸 堰上液头高 0 0446m OW h 32 3 2 84 10 h W L E l 取 E 1 0 堰高取 hl how 0 083 0 0446 0 0384mm W h 液流强度 52 272 0 84 62 23 m3 m h h W L L 取底隙 45mm 0 045m 则降液管底隙液体流速 0 384 b h ubLslwhb sm 6 塔板布置及其他结构尺寸的选取 1 阀数 选取型浮阀 重型 阀孔直接 0 039m F1d0 初取 11 计算阀孔气速 F0 1 482 m s u0 v F0 11 浮阀个数 n 52 6 53 个 ud Vs 0 2 0 4 2 浮阀的排列方式 取塔板上液体进 出口安定区宽度 0 075m bsbs 取边缘区宽 0 05m bc 有效传质区 2 x 取弧度 Aaxr 22 r 2 sin 1 r x sin 1 r x 其中 x D 2 bs bs 0 325 r D 2 bc 0 55 求得 0 8226 m2 Aa 开孔所占面积 n 0 0633 m2 A0 4 d 0 由开孔区内阀孔所占面积分数解得 0 907 A0Aa 4 d 0 t 0 60sin o 0 2 t d 解得 t 0 134m 取 t 125mm 缩小十倍在纸上作图 取 1 4 塔板画浮阀的错流分布 把边缘处的 浮阀个数乘以 2 加上其余部分浮阀个数乘以 4 即为实际浮阀个数 得 n 46 个 再按实际浮阀数重新计算塔板的个数 阀孔气速 1 70 m s u0 d V n s 2 0 4 动能因子 12 62 F0 v u0 塔的开孔率 0 0486 A0AT 7 塔板流动性能的校核 1 液沫夹带量的校核 由气相密度和塔板间距查图得系数 0 115 F C FT VL V S Fb S VL V S KCA V F KCA ZLV F 78 0 36 1 11 或 12 塔板上液体流道长及液流面积分别为 L Z b A D 2 1 2 2 0 2 0 8 m L Z d b 0 932 b A dT AA2 2 m 故得 0 455 或 0 373 都小于 0 8 故不会产生过量的液沫 1 F 1 F 夹带 2 塔板阻力计算 f h 干板阻力 临界孔速 1 1665 ok u 825 1 1 73 v p 0 u 5 34 0 1113 m 0 h gp up L v 2 2 0 故 0 0237m 0 h 2 135 411 976 2 9 81 443 070 82 塔板清液层阻力 0 5 0 5 0 083 0 042 l h L h 表面张力阻力h 0 0000727m 液柱 h 3 0 4 10 L dg 所以 0 113 0 042 0 0000727 0 1551m 液柱 f h 0 h l hh 3 降液管液泛校核 由 Hd 取 0 WOWfd hhhh 其中 0 02257m 于是 d h 82 1 18 10 h Wb L l h 0 05 0 033 0 01551 0 02257 0 261m d H WOWfd hhhh 液柱 取降液管中泡沫层密度 0 6 则 0 6 0 435m d H d H 而 0 6 0 05 0 65 故不会发生降液管液泛 T H W h d H 4 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应保证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 时间大于 3 5s 才能保证液体所夹带气体的释出 4 1s 3s 带气体可以释放 dTS A HL 5 严重漏液校核 当阀孔的动能因子小于 5 时 将会发生严重漏液 故漏夜点 F0 的孔速可取 5 的相应孔流气速 0 u F0 13 0 674 m s 0 u v 5 稳定系数 K 1 482 0 674 2 2 1 5 2 0 不会发生严重 0 u 0 u 漏液 8 塔板性能负荷图 1 过量液沫夹带线 令 0 8 代入关系式 得到 F1LVss 659 2 209 0 得过量液沫夹带线 2 液相下限线 令 得到 0 00072m3 s 2 3 3 2 84 100 006 h OW W L hE l s L 可见该线为垂直轴的直线 该线记为 s L 3 严重漏液线 s V uA 00 所以 n 0 037 m3 s s V 4 d 2 0u0 该线记为 4 液相上限线 保证液体在降液管中有一定的停留时间 令 则降液管最大流量 0 0198m3 s 5 dT s AH s L s L 该线记为 5 降液管液泛线 或 显然为 dTOW HHH TOWWOWfd Hhhhhh 避免降液管发生液泛 应使10000 普朗特数 2 012 显热段传热管内表面系数 831 2w m2 K 计算管外冷凝表面传热系数 计算蒸汽冷凝的质量流 量 14 9 Kg s c D tC Q p 0 3 2 1 dbtDS e b t x D W 0 s W G t Ti Nds 2 0 4 0 s W G t b iG d Re b bPb r C P n r i i i P d 8 0 Re023 0 17 三角形排列 de 4 0 01472mm 0 2 0 2 14 3 785 0 866 0 d dt 10137 0 027 0 0 ud R e e 1 0 t d BDso 2 m 0 36 3056 87 0 14 0 33 0 55 0 0 w re pR de 3 污垢热阻及管壁热阻 沸腾侧 Ri 0 000176 m2 K w 冷凝侧 Ro 0 00026 m2 K w 管壁热阻 Rw b w 0 000044m2 K w 4 用式计算显热段传热系数 000 0 1 1 L iWo iiim K ddd RRR ddd L K 811 7W m2 K L K 2 蒸发段传热系数 E K 1 用式计算传热管内釜液的质量流量3600 h GG 383000kg h h G 当 0 25 用式计算 e x tt X 0 90 50 1 1 VbbV xx Lockhat Martinell 参数为 0 739 由及 查垂 1 tt X h G 1 tt X 直管内流型图 Fair 得 0 85 E 当 用式计算0 4 e xx tt X 0 90 50 1 1 VbbV xx Lockhat Martinell 参数 0 307 再由及出查 1 tt X h G 1 tt X 垂直管内流型图 Fair 得 1 0 用式计算泡核沸腾压抑系数 0 925 2 E a 2 用式计算 0 69 0 33 0 31 0 69 nb 0 2251 bibi ip bbV Qdpd Pr dA r 泡核沸腾表面传热系数 4384 77 W m2 K nb 3 用式计算以液体单独存在为基准 0 80 4 0 023 1 ibi adRexPr 18 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764 W m2 K i a 4 计算沸腾表面传热系数 用式计算对流沸腾 0 5 tt 3 5 1 tp FX 因子 1 9393 tp F 用式计算两相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1481 62 tPtpi F a tP W m2 K 用式计算沸腾传热膜系数 5537 5W m2 K VtPnb a V 用式计算沸腾传热系数 000 0 1 1 E iWO Viim K ddd RRR ddd E K 943 5W m2 K E K 3 显热段和蒸发段的长度 用式计算显 BCs iTLm PwLLt s t pL Ld N Ktt pCW 热段长度与传热管总长 的比值 0 0168 LBC 0 0504 BC LL BC L L L LBC 2 95 LCD 4 用式计算传热系数 940 8W m2 K LBCECD C K LK L K L C K 实际需要传热面积为 66 12m2 R C Cm Q A Kt 传热面积裕度 用式 55 5 该再沸器传热面积合适 100 C CP A AA H 3 循环流量的校核 1 循环系统的推动力 D CDbtpt p PLlg 当 0 083 时 用式计算3 e xx 0 90 50 1 1 ttVbbV Xxx Lockhat Martinell 参数 3 467 tt X 用式计算两相流的液相分率 0 389 20 5 211 tt L tttt X R XX L R 用式计算出的两相流平均密度 1 tpVLbL RR 3 e xx 229 22kg m3 tp 当 0 25 时 用式计算 e xx 0 90 50 1 1 ttVbbV Xxx Lockhat Martinell 参数 1 205 tt X 用式计算两相流的液相分率 0 229 20 5 211 tt L tttt X R XX L R 19 用式计算的两相流平均密度 157 69 1 tpVLbL RR e xx tp kg m3 式中 值 参照表 p98 表 3 19 并根据焊接 D CDbtpt p PLlg l 需要取为 1 02 于是计算的循环系统的推动力为 6327 8Pa D P 2 循环阻力 1 管程进口管阻的计算 1 p 2 1 2 i i ib L G p D 用式计算釜液在管程进口管内的质量流速 2 4 t i W G D 1457 63kg sG 用式计算釜液在进口段内的流动雷诺数 i i b DG Re i Re 8455700 用式 计算进口管长度与局部阻力 i L 1914 0 0254 0 3426 0 0254 0 2 i i D D 当量长度 37 9m i L 用式计算进口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系数 0 38 0 7543 0 01227 i i e R 0 01403 用式计算管程进口管阻力 3460Pa 2 1 2 i i ib L G p D 1 p 2 传热管显热段阻力的计算 2 P 2 2 2 BC ib LG P d 用式计算釜液在传热管内的质量流速 2 0 785 i iT W G d N G 135 64 kg s 用式 计算釜液在传热管内流动时的雷诺数 e R b i Gd 1970000Re 用式计算进口管内流动的摩擦系数 0 38 0 7543 0 01227 e R 0 01533 用式计算传热管显热段阻力 0 668Pa 2 2 2 BC ib LG P d 2 P 3 传热管蒸发段阻力 的计算 3 P 333 1 41 44 VL P DP DP 汽相流动阻力的计算 3V P 2 3 2 CDV VV iV LG P d 釜液在传热管内的质量流速 135 64kg sG 20 当 0 17 2 3 e x x 用式计算汽相在传热管内的质量流量 32 32kg h V GxG V G 用式计算汽相在传热管内的流动雷诺数 12120 iV V V d G Re V Re 用式计算传热管内汽相流动的摩擦系数 0 38 0 7543 0 01227 V V Re 0 03344 V 用式计算传热管内汽相流动阻力 2 3 2 CDV VV iV LG P d 44 37Pa 3V P 液相流动阻力的计算 3L P 2 3 2 CDL LL ib LG P d 用式计算液相在传热管内的质量流速 VL GGG 103 32kg s L G 用式计算液相在传热管内的流动雷诺数 38745 iL L b d G Re L Re 用式计算传热管内汽相流动的摩擦系数 0 38 0 7543 0 01227 L L Re 0 0259 L 用式计算传热管内汽相流动阻力 38 7Pa 2 3 2 CDL LL ib LG P d 3L P 用式 计算传热管内两相流动阻力 663Pa 3 p 4 4 1 3 4 1 3 LV pp 3 P 蒸发段管程内因动量变化引起的阻力的计算 4 P 2 4 b PG M 管程内流体的质量流速 釜液在传热管内的质量流速 135 64kg s G 2 m 用式计算蒸发段管内因动量变化引起 22 1 1 1 ebe LVL xx M RR 的阻力系数 2 2M 用式计算蒸发段管程内因动量变化引起的阻 2 4 b PG M 80 3Pa 4 P 5 管程出口阻力的计算 5 P 气体流动阻力的计算 5V P 2 5 2 V VV iV GL P d 用式计算管程出口管中汽 液相总质量流速 592 7 0 t W G s G kg s 2 m 21 用式计算管程出口管种种汽相质量流速 148 19 xGGV V G kg s 2 m 用式 L 计算管程出口管的长度与局部 1914 0 0254 0 3426 0 0254 0 0 2 0 D D 阻力的当量长度之和 24 7m LmmD400 0 用式计算管程出口管中汽相质量流动雷诺数 iV V V d G Re 555712 5 V Re 用式计算管程出口汽相流动的摩擦系数 0 38 0 7543 0 01227 V Re 0 01722 V 用式计算管程出口管汽相流动阻力 402 2 5 2 V VV iV GL P d 5V P 液体流动阻力的计算 5V P 5v p v v i v G d L 2 2 用式计算管程出口管种种汽相质量流速 444 51 VL GGG L G 用式 计算管程出口管中汽相质量流动雷诺数 eL R b Li Gd 1666912 5 L Re 用式计算管程出口汽相流动的摩擦系数 0 38 0 7543 0 01227 L Re 0 01553 L 用式 计算管程出口管汽相流动阻力 42 9 5L p b L i L G d L 2 2 5L P 用式 计算管程出口阻力 2108 6Pa 5 p 4 4 1 5 4 1 5 LV pp 5 P 计算系统阻力阻力 6312Pa f P 12345 PPPPP f P 循环推动力与循环阻力的比值为 1 01 D P f P D f P P 循环推动力略大于循环阻力 说明所设的出口汽化率 D P f P 0 25 基本正确 因此所设计的再沸器可以满足传热过程对循环 e x 流量的要求 第五章第五章 辅助设备设计辅助设备设计 一一 辅助容器的设计辅助容器的设计 22 容器填充系数取 k 0 7 1 1 进料罐 常温贮料 进料罐 常温贮料 20 乙烯 L1 420kg m3 乙烷 L2 470kg m3 压力取 2 62MPa 由上面的计算可知 进料 Xf 65 Wf 63 4 则 437 02 kg m3 进料质量流量 qmfh 5049 72 kg h 取 停留时间 x 为 4 天 即 x 96h 进料罐容积 1584 7m3 圆整后 取 V 1585m3 2 2 回流罐 回流罐 15 15 质量流量 qmLh 614 2 28 054 17230 8kg h 设凝液在回流罐中停留时间为 0 25h 填充系数 0 7 则回流罐的容积 14 08m 3 取 V 14 1m 3 3 3 塔顶产品罐 塔顶产品罐 质量流量 qmDh 3600qmDs 3534 7kg h 470 4 63100 420 4 63 100 L k xq V L mLh 1 k xq V L mLh 1 k xq V L mfh 23 产品在产品罐中停留时间为 72h 填充系数 0 7 则产品罐的容积 832m 3 取 V 832m 3 2 2 釜液罐釜液罐 取停留时间为 5 天 即 x 120h 质量流量 qmWh 3600qmWs 1751 97 kg h 则釜液罐的容积 565 097 m 3 取 V 566m 3 二二 泵的设计泵的设计 1 1 进料泵 进料泵 两台 一用一备两台 一用一备 取液体流速 u 0 5m s 液体密度 kg m3 qVfs qmfs 0 00321m3 s 取 d 91mm 液体粘度 smPa 056 0 取 0 2 相对粗糙度 d 0 0022 5 1055 3 Re du 查得 0 023 取管路长度 l 100m 取 90 度弯管 4 个 截止阀一个 文氏管流量计 1 个 k xq V L mDh 1 k xq V L mWh 2 02 437 L L m u q d Vfs 0904 0 4 24 取 m g pc g u d le hf504 2 2 1 2 mZ50 则 mhf g u g pf ZHe67 53 2 2 qVLh 11 7m3 h 3600 4 2u d 选取泵的型号 AY 扬程 30 65m 流量 2 5 60m3 s 2 2 回流泵 两台 一开一用 回流泵 两台 一开一用 取液体流速 u 0 5m s 液体密度 kg m3 qVLs qmLs 0 0106m3 s 液体粘度 smPa 056 0 取 0 2 相对粗糙度 d 0 00741 5 1008 1 Re du 查得 0 02 取管路长度 l 100m 取 90 度弯管 4 个 截止阀一个 文氏管流量计 1 个 取 m g pc g u d le hf52 2 2 1 2 mZ100 则 mhf g u g pf ZHe8 103 2 2 qVLh 1 03m3 h 3600 4 2u d 选取泵的型号 DSJH 扬程 38 280m 流量 95 1740m3 s 450 L L m u q d VLs 027 0 4 25 3 3 釜液泵 两台 一开一用 釜液泵 两台 一开一用 取液体流速 u 0 4m s 液体密度 kg m3 qVWs qmWs 0 00108m s 液体粘度 smPa 056 0 取 0 2 相对粗糙度 d 0 00571 查得 0 04 4 1011 1 Re du 取管路长度 l 40m 取 90 度弯管 4 个 截止阀一个 文氏管流量计 1 个 取 m g pc g u d le hf47 2 2 1 2 mZ6 则 mhf g u g pf ZHe53 3 2 2 qVLh 3 24m3 h 3600 4 2u d 该处泵扬程为负值 正常工作时不使用 但非正常工作或停止工 作时 需要使用 选取泵的型号 GI 扬程 10 1510m 流量 0 1 90m3 s 第六章第六章 管路设计管路设计 进料管线取料液流速 u 0 5m s 则 取管子规格 81 3 其它各处管线类似求得如下 450 L L m u q d VWs 00344 0 4 m u q d Vfs 0806 0 4 26 名称管内液体流速 m s 管线规格 mm 进料管 0 5 70 3 顶蒸气管 15 325 10 顶产品管 0 5 60 3 回流管 0 5 180 3 釜液流出管 0 5 100 4 5 仪表接管 25 2 5 塔底蒸气回流管 15 159 4 第七章第七章 控制方案控制方案 精馏塔的控制方案要求从质量指标 产品产量和能量消耗三个 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精馏塔最直接的质量指标是产品浓度 由于检 测上的困难 难以直接按产品纯度进行控制 最常用的间接质量指 标是温度 将本设计的控制方案列于下表将本设计的控制方案列于下表 序号位置用途控制参数介质物性 L kg m3 1FIC 01 进料流量控制 0 300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融资租赁委托合同
- 2025财产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客运合同范本参考
- 2025装饰工程合同附加协议
- 视频监控产品合同范本
- 2025租赁合同担保的规定范文
- 旧料加工改造合同范本
- 软件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保安超龄返聘合同范本
- 解除挂靠经营合同范本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省级获奖大单元作业设计
- SMT-快速换线推进报告-.课件11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斜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核心单词+短语
- 16学时《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文本版)
-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
- 费森CRRT设备操作流程-CVVH
- 智能渔业养殖系统开发合同
- LY/T 1828-2009黄连木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