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曹克勤.doc_第1页
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曹克勤.doc_第2页
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曹克勤.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新营中学 曹克勤内容提要: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体现于他们在文化价值、艺术创造、知识体系以及特定社会责任上的特殊功能。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分子的信念特征为“志于道”,即知识分子的兴趣,是理解、体察与阐发具体、集个别事件中的一般意义,期望与人类、与社会、与自然的本质方面,建立认知的、道德的审美联系。知识分子的活动,不管是超脱出世,还是参与入世,都是志于道的具体表现。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完成,不仅具备一定的知识,也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机地统一起来,人格的完成存乎其间。现代知识分子应当继承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志于道,明道而守道,为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为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体现于他们在文化价值、艺术创造、知识体系以及特定社会责任上的特殊功能。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他们给历史面貌以重大影响,也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历史上知识分子形成的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建构,正确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特征,可解析现代知识分子的特质的历史渊源。人们对于知识分子应当有较为确切的认识,知识分子对自身也有较好地把握。古代称知识分子为“士”,那么什么是“士”呢?孔子言“士志于道”,孟子云“君子志于道者”,这样看出“士”的信念应当是“志于道”。那么何为“道”?周易、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抽象的,一般的意义或法则,“器”则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或现象。“道”所关乎涉及的就是具体个别事物之上的认知真伪、道义善恶、欣赏美丑。与安富尊荣的贵族、奉旨行法的官吏、垄断牟利的商贾等有所不相同,士所关注为“形而上”,“道”是他们最终的立身立命之处。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等,这种明晰而庄重肃穆的自我意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主导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知识分子的兴趣,是理解、体察与阐发具体个别事件中的一般意义,以期与人、社会、自然和宇宙的本质方面,建立认知、道德审美的联系。“志于道”便是知识分子的主要特质。知识分子的活动,一般有“超脱”与“参与”两个方面,超脱是指超然于一般社会生活之上而特别地致力于文化责任;“参与”则是以其知识、理想等影响与改造社会生活。也可用“入世”与“出世”讲他们的活动。从入世说,因知识分子群体掌握了知识而思考更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自古就形成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他们深切感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以“平”治天下为“舍我其谁”之重责,养成了“为天地之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圣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弘大理想。在此过程中培育了一种深沉而博大的忧患意识。如范仲俺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民生之艰辛,忧肉食者之失德。正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心怀“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些都反映了那种如履薄冰、任重道远,于国计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深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确实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说到“出世”,人们一般会想到道家与隐士,虽然儒家以明道救世为务,但也讲“隐”,礼记、儒行云“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励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自有所为之事,如“博学习文”的文化责任,“砥励廉隅”之人格完成等,有“累征不就”而“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之人,隐居是以求其志,是士志于道的另一种形式。现在人们多以隐居为消极退避,对于“独善其身”颇有非议。其实,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可知“独善其身”乃穷亦坚守节操之意。那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无心爵禄、甘心山水、潜心道艺之举,实为难能可贵的高尚行为。如果说“入世参与”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践行,“超然出世”则集中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的自由创造和个体的自由人格的追求。二者皆为志于道。如今的知识行业,一般从业都有较为稳定和充分的经济与社会政治保障,而在黑暗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则常常面临贫贱的折磨、富贵的诱惑和权势的压迫。知识分子的作用,常常是微乎其微。自古有“百无一用是书生”,“自古圣贤皆寂寞”的沉痛感慨。但知识分子基于对“道”的信念,却也养成了强烈的节操意识。如孔子称“富贵于我如浮云”;荀子曰“从道不从君”,“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话都强调了在权势、财富面前,知识与道义代表着应具有的自尊、自重与自强。在历史上,每当世道风雨如晦之际,总有一批志士仁人,“淑世独立,横而不流”,不失浩然之气,不坠青云之志。知识分子常常是漫漫黑夜中,民族良心与社会良知的殉道者与守夜人。现代社会的高度专业分工,使许多知识分子日益局限于专业的“牛角尖”、“象牙塔”内,日益变成单纯对知识谋生的智力从业员,特别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物欲横流的现实中,更容易淡漠对善与美的独立思考。而古代知识分子融知识、道义与美善为一体,视人格完成,文化创造与社会责任为一事,这种宝贵价值值得现代知识分子认真思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从教者是现代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以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来为学生“授业解惑”,更重要的要传“道”,要传道,首先应明道而守道,志于道亦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特质,就教书育人而言,达人知理,成人成器,正视听,以致求远等“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