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安全教育 文田中学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 汽车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舒适和惬意 进入新世纪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汽车越来越多的驶入寻常百姓的家庭 然而 与汽车如影随形的车祸也在中国的城乡道路上四处游走 它出没无常 暴虐凶残 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财产 健康和生命 导演着一幕又一幕惨烈的人间悲剧 前言 01 2 全国每年死亡的中小学生约4500人 其中大部分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中留下伤残 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 2004年全国有99127人死于交通事故 451810人伤于交通事故中 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在死亡事故中 学龄前儿童 小学生和中学生分别是2880人 2656和1767人 有近30000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 死亡人数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前言 05 3 广州市中 小学生在交通事故中伤亡情况 2004年中学生死亡24人 占1 32 受伤220人 占1 89 小学生死亡17人 占0 94 受伤214人 占1 83 2005年中学生死亡23人 占1 32 受伤193人 占1 87 小学生死亡23人 1 32占 受伤166人 占1 61 2006年中学生死亡17人 占1 37 受伤114人 占1 42 小学生死亡14人 占1 13 受伤127人 占1 58 2007年教师 中小学生 学龄前儿童死亡20人 受伤139人 2008年教师 中小学生 学龄前儿童死亡16人 受伤99人 前言 06 4 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特点 这些在中小学生表现十分突出的心理特点 易于产生盲目的冲动和冒险行为 如好奇心理 会引起穿越隔离障碍 与车辆赛跑 追车扒车 骑车追逐嬉戏等等 盲目侥幸心理会造成胡钻乱窜 截头猛拐 车辆临近突然横穿 骑车撒把 做出一系列的冒险动作 1 好奇心好胜心强 敢于冒险 前言 07 5 中小学生处在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 知识面窄 加之注重文化课的学习 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 不懂机动车辆的行驶特点 不明确行人的行走规则 不知道自己违反交通规则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对违章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预料往往充满幼稚自信 想跑就跑 想走就走 想过马路就立即横穿 令正常行驶的车辆猝不及防也防不胜防因此 中小学生是交通活动中非常危险的自由群体 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特点 2 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前言 08 6 中小学生交通活动主要来往于学校和家庭 路线虽不复杂 但是他们每日须数趟往返通行于街道和公路 另外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还经常上路嬉耍 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 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特点 大多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又正逢机关单位上下班 是车辆行人的最高峰期 年龄偏小骑车技术不熟练 往往还两三人一组并排骑行或追赶赛车 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3 交通活动频繁 4 群体性和时间性强 前言 09 7 中小学生的 三个 心理特点 一是好强心 这是年青人的一个特点 凡是都要争个输赢 爱尝新 爱寻剌激 二是承受心 现代学生承受的压力大 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风的思想根深渧固 老师对学生的成绩看得很重 同学之间的差距大 容易产生自卑感 所以心里压力很大 有的边走路还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边骑自行车还在背一组英语单词 没有想到自己是交通参与者 三是早恋心 是当代学生又一特点 现在小学生萌芽 中学生开花 这种现象很普遍 有的中学生在公交站点 公交车上等公共场所公开接吻 早恋的过程 既有甜蜜的一面 又有痛苦的一面 要么乐极生悲 要么以悲生悲 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前言 10 8 违章的学生大体有以下几种心态 1 好强心理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 而这时的初中生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 是独立性和依赖性 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生理阶段处于发育高峰时期 而心理阶段处于 断乳期 男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以后 肌肉力量大大加强 特别容易冲动 好强心理驱使他们骑车时相互追逐 竞驶或双手离车把飞速行驶 有的甚至攀扶机动车辆行驶 做出一系列的冒险动作 3 麻痹心理 在相当部分的中学生中存在着这种心理 他们认为 我骑我的车 我行我的路 汽车是不敢来碰我的 因此 在骑自行车和行走时敢于和机动车抢道 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万一的后果是什么 2 抢行心理 由于早晨上学时间较早 不得不赶早 现在的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学生作业多 睡眠时间少 早上多睡一分钟好一分钟 因此 上学时间总是算得很准 路上稍有疏忽就会迟到 为了不受批评 准时到校 必须赶时间 由此产生一种抢时间的抢行心理 一路快行 就顾不上交通规则了 前言 11 9 4 涣散心理 个别初中学生本来就自由散漫 因此 在骑自行车时就表现出来了 想怎么骑就怎么骑 从调查中所拍的照片中可以看到 一些学生三五一群 勾肩搭背 边骑车边聊天 旁若无人 根本不把交通法规放在眼里 红灯 绿灯 汽车 行人统统不管 有的甚至敢与汽车抢道 在他们的眼里根本没有交通法规 5 处事能力弱 由于初中学生年纪小 社会阅历浅 判断能力 处事能力较差 一旦遇到交通事故就显得束手无策 特别是女生 一遇到交通事故更是惊慌失措 有时明明自己是遵守交通规则的 却因为胆小 而被别人倒打一耙 哑巴吃黄连 违章的学生大体有以下几种心态 前言 12 10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保护中小学生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因此 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交通安全常识教育 懂得防止和避免交通事故的方法 增强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是迫在眉睫的 解决好这个问题 不仅是关系到每个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而且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 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人 车 路的交通矛盾越来越突出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和宣传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前言 13 11 一 步行安全规则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不断发生 已有许多同学成了牺牲品 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引起的 我们应从小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懂得规则 懂得常识还只是一个认知的问题 要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必须严格执行这些交通规则 有的同学为了图方便往往有一种侥幸心理 认为违犯一次交通规则也没什么事 但同学们要知道 人只有两条腿 失去一条后不可能再生 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失去了不能复活 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 在一万次上下学中 只要一次违章出事 就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终生无法弥补的悲剧 步行安全规则 01 同学们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啊 12 一般设在郊外道路上划有人行横道的前方 城市道路上因人行横道线较多 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注意行人 此标志设在小学 幼儿园 少年宫 儿童游乐场等儿童频繁出入的场所或通道处 注意儿童 表示该街道只供步行 此标志设在步行街的两端 步行 人行横道 表示该处为专供行人横穿马路的通道 此标志设在人行横道的两侧 注意信号灯 此标志设在不易发现前方位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前适当位置 慢行 此标志设在前方需要减速慢行的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人行天桥 人行地下通道 步行安全规则 02 禁止通行 表示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此标志设在禁止通行的道路入口处 禁止行人进入 表示禁止行人进入 此标志设在禁止行人进入的路段入口处 认识交通标志 13 步行 人行横道 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请走人行道 步行安全规则 03 14 15 16 注意行人 注意儿童 过马路请走斑马线 群体行进要列队 横排不超过两人 过马路要做到 一站 二看 三通过 步行安全规则 04 17 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 不要贪图方便横穿马路 不要突然横穿马路 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 朋友呼唤 千万不能贸然行事 以免发生意外 步行安全规则 05 18 步行安全规则 06 道路中间隔离带或者护栏 请不要 穿越 攀登 跨越 倚坐 19 20 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 必须遵守信号的规定 行路时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 尤其是路口红绿灯 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 注意信号灯 步行安全规则 07 请遵守信号规定 21 在没有交通标志和设施时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穿越马路时 要走直线 不可迂回或斜线穿行 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 应先看左边 再看右边 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步行安全规则 08 安全情况下才过马路 22 不要在道路上互相追逐 嬉戏 斜穿 泼水等妨碍交通的活动 不要在道路上边走边看书或低头思考 请 认真 过马路 步行安全规则 09 23 横过车行道 请走人行隧道 人行地下通道 不要在车行道 桥梁 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长时间逗留 不要在车行道 桥梁 隧道上追逐 玩耍 打闹 步行安全规则 10 24 横过车行道 请走人行天桥 人行天桥 步行安全规则 11 25 不要在道路上扒车 不要强行拦车 不要在道路上追车 步行安全规则 12 三不要 原则 26 不得抛物击车 步行安全规则 13 27 安全出行 步行安全规则 16 从我做起 28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上学 放学许多以骑自行车为主 尤其是近年来自行车品种翻新 山地车 赛车产量大增 骑自行车也成为许多中学生喜爱的一种交通方式和运动方式 随着骑自行车人数的增加 自行车肇事率也在上升 许多骑车的学生成为自行车车祸的祸首或受害者 二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1 所以 当你骑着自行车汇入滚滚车流之中时 必须百倍警惕 严守交通规则 而且掌握骑自行车的安全常识尤为必要 29 非机动车行驶 表示非机动车行驶 此标志设在道路或车道的起点及交叉路口入口处前适当位置 非机动车车道 表示该车道只供非机动车行驶 设在该车道的起点及交叉路口和入口前适当位置 在标志无法正对车道时 可以不标注箭头 禁止非机动车进入 表示禁止非机动车进入 此标志设在禁止非机动车进入行的路段入口处 禁止骑自行车下坡 表示禁止骑自行车下坡通行 此标志设在禁止骑自行车下坡通行的路段入口处 禁止骑自行车上坡 表示禁止骑自行车上坡通行 此标志设在禁止骑自行车上坡通行的路段入口处 注意非机动车 此标志设在混合行驶的道路并经常有非机动车横穿 出入的地点以前适当位置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2 认识交通标志 30 不满12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3 全保证的自行车不能上路 刹车性能不好的或没有安 31 不要在车行道上学习骑自行车 三会 会上车 会下车 会处理自行车小的问题 学车或练车时 要在无人无车的空地上进行 不要在路沿 路坎或崎岖的山路上练习山地车 而且要注意不可伤带路人 也要小心保护自己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4 32 骑车不要曲线行驶 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行 向后了望 伸手示意 不要突然猛拐 骑车要遵守交通规则 不准抄近逆行闯快车道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5 33 在较大陡坡 横穿红绿灯路口或机动车道时应当在确认安全后再推车行走 骑自行车通过交叉路口时 必须服从交通信号的指挥 不准冲红灯和在机动车道上绕道通行 应当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 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应当靠右边行驶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6 34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8 不要两人骑一辆车或骑车载人 不要骑一辆车 再牵引一辆车 35 自行车不得安装机械动力装置 骑车速度不要过快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09 36 自行车载物不要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10 超高 超宽 超长 超重 37 不要紧随汽车后面行驶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11 不要攀扶汽车行驶 38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13 两辆自行车同时行驶时 两人不要相互勾肩搭背 39 不要相互挤推 相互追逐竞驶 不要两辆以上并排行驶 超越前方自行车时 不要与其靠得太近 速度不要过快 不得妨碍被超自行车的正常行驶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14 40 不要在人行道 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非机动车行驶 非机动车车道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15 不与汽车和行人争先抢道行驶 41 不要在道路上做冒险动作 耍车技 不准骑车双手离把玩车技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16 42 中小学生不得骑摩托车 深圳市全面禁止摩托车行驶 骑自行车安全规则 17 43 乘机动车是许多中小学生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也是外出旅游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 深圳市一些中小学经常于春秋两季 租用公共汽车公司或其他单位的车辆 组织学生到郊外风景名胜地区游览 几乎每一个中小学生都有乘坐汽车旅游的经历 三 乘车安全规则 公交线路专用车道 表示该车道专供本线路行驶的公交车辆行驶 此标志设在进入该车道的起点及各交叉口入口处以前适当位置 乘车安全规则 01 中小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安全规则 44 选择有交通管理部门认可的有准运资格的 质量优良的客运车 发现驾驶员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的 饮酒的 不要乘坐该车 发现机动车不具备载客的准运资格或明显质量问题的不乘该车 不乘超载车 不要乘坐货车或拖拉机乘坐二轮摩托车 乘车安全规则 02 要选好车 45 不要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招呼出租车 应该在车站台上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 车来后 待车停稳时 再顺序先下后上 不要携带易燃 易爆等危险品上车 乘车安全规则 03 46 上车后 应找座位坐好 没有座位时 应该抓好把手站稳 乘车安全规则 04 乘坐小型客车 前排的要系好安全带 乘坐轿车 无论坐在哪一个位置请系好安全带 47 在车辆行驶中 不要与驾驶员闲谈或妨碍驾驶员操作 不要随意开启车门 车厢 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 打闹 乘车安全规则 05 48 汽车行驶当中 特别在公交车上 请不要吃东西 尤其是糖豆 花生一类的食品 它们容易在汽车晃动时呛到气管中 在车上吃东西也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 而且影响同车乘客 不要将玻璃瓶 罐头盒等物品扔出车外 以免伤人 乘车安全规则 06 49 车到站后 下车不可拥挤抢下 在车行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下车 开关车门时不能妨碍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行 车辆到站停稳后 再依顺序上下车 乘车安全规则 07 下车后 需横穿车行道时 应在确定没有车辆过往时 从车尾部穿行 切不可从车头部贸然通过 50 2007年9月1日起 深圳中小学 幼儿园自有校车自秋季开学起 必须喷涂统一标志颜色后方可上路 校车 驾驶人必须经公安交管部门核发 校车许可证 深圳市校车驾驶人证 后方可运载学生 交警部门对未取得两证而运载学生的驾驶人和车属 使用 单位 将依照相关规定处罚 对校车及其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 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 市教育部门还将追究学校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深圳市关于校车的规定 乘车安全规则 08 51 乘车安全规则 09 公交车逃生 公交车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