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doc_第1页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doc_第2页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doc_第3页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doc_第4页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来源:网上轻纺城2012-5-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纶丝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和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由氨纶丝制成的包芯纱及其他制品。 2引用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 31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 32定伸长抗拉伸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拉伸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3定伸长回缩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回复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4应力松弛:试样被握持在一定伸长量后应力随时间的衰减。 35塑性变形:经过拉伸的试样在外力去除后产生的不能回复原状的变形部分。 36拉伸回复循环:不松夹钳、无间断地以规定的起始长度和拉伸速度将试样拉伸至选定的循环伸长后,再回复至起始长度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7循环伸长:拉伸回复循环中的最大伸长。 38负荷-伸长曲线:在拉伸和回复中,负荷和伸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4仪器及用具 41等速伸长型(CRE)强力机。 411 可对采用起始长度5005 mm的试样进行试验。 412可在零伸长和选定的循环伸长之间自由地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并可记录负荷-伸长曲线。 413在使用范围内,任一点负荷指示值的误差不超过1,夹钳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05 mm。 414夹钳:凡能保证在试验中上、下夹钳钳口内的试样不发生滑移的夹钳都可使用。 5调湿及试验用大气 样品的调湿及试验应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6取样及试样准备 61批量样品的采集,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或有关方面商定的方法进行。 62试验室样品,从批量样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 m的不等间隔剪取,试样长约125 m,试样总根数由试验项目和每个项目对有效试验次数的要求决定。 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张力退绕,以避免受意外拉伸。 63将选好的试样无张力地保持在标准大气中自由松弛、调湿不少于4 h。 7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 71 试验原理 按规定条件,将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并从拉伸曲线上求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cN),从回复曲线上求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cN)。 72试验步骤 721将强力机参数调整为: 夹钳隔距长度:5005 mm 拉伸速度:500 mmmin 选择适当的测力传感器和量程,使所测定伸长负荷值落在满量程的1585之内。 根据加工、应用中氨纶丝实际伸长率的最大值或有关双方的约定选择循环伸长,应不超过断裂伸长率的80。 722将试样放在上(下)夹钳的中央,夹紧上(下)夹钳。 对试样施加预张力,其值为001士0001 cNtex。 夹紧下(上)夹钳,去除预张力。 723启动仪器,对已夹好的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时拉伸和回复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如果试样在夹钳内发生滑移,则应舍弃该次测定,并另取试样重新试验。 724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数量大致相同。 73试验结果的计算 从拉伸曲线上读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从回复曲线上读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定伸长值推荐选用50的倍数。力值单位cN。 分别计算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均值、定伸长抗拉伸力和回缩力的平均值、变异系数,结果按GB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7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说明采用本标准; b 试样名称及规格; c 试验所用温、湿度; d 有效试验次数; e 预置的循环伸长、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均值; f 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抗拉伸力及变异系数; g 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回缩力及变异系数; h 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8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81 试验原理 将试样拉伸至预定伸长并握持在该状态,测量握持瞬间和握持规定时间后的应力,计算应力衰减百分率。 82试验步骤 按7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以选择的循环伸长对试样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前5次不作记录,对于第6次循环,在拉伸至循环伸长时,夹钳停止运动,将处于拉伸状态的试样握持在循环伸长下,记录握持瞬间、握持30 s和握持5 min时的应力(cN)。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 83试验结果的计算 分别计算030 s及30 s5 min之间应力衰减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结果按GB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 8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说明采用本标准; b 试样名称及规格; c 试验所用温、湿度; d 有效试验次数; e预置循环伸长; f 握持030 s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变异系数; g 握持30 s5 min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变异系数; h 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9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91试验原理 对试样进行规定条件的拉伸,去除张力后量取塑性变形量。 92试验步骤 按7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在完成第6次拉伸回复循环后停顿30 s,继续进行第7次拉伸,当试样上刚刚出现张力时,或者手动调节牵引夹钳至试样上肉眼可见的松弛刚好去除时,记录相应的试样长度l,结果精确到05 mm。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 93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塑性变形百分率: 计算平均塑性变形率及变异系数,结果分别按GB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和两位。 9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说明采用本标准; b 试样名称及规格; c 试验所用温、湿度; d 有效试验次数; e 预置循环伸长; f 平均塑性变形百分率及变异系数; g 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附录A 试样夹持方法 (参考件) A1氨纶丝有很大的延伸性,在拉伸过程中,其线密度变化很大,随着拉伸的进行,试样将变得非常纤细,如果所使用的夹钳不合适,这种变细可能会从钳口的内端向外端逐渐发展,造成试样长度不定,严重时会发生明显的滑移或滑脱,因此,夹钳应予特别重视。推荐使用线接触夹钳,夹钳的一个钳面为金属平面,另一钳面为曲率半径约3 mm的金属凸面。试验时用穿纱针将试样引入软管内,连同软管一起夹入强力机夹钳拉伸。如果不具备线接触夹钳,也可使用平面气动夹钳并配以适当的衬垫。 衬垫可以是活动衬垫。A2使用线接触夹钳时,先切取两段各约125 mm长的软管,将试样用穿纱针穿过一个软管,并使试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