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次 病 程 记 录(癔症).doc_第1页
首 次 病 程 记 录(癔症).doc_第2页
首 次 病 程 记 录(癔症).doc_第3页
首 次 病 程 记 录(癔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年月日时分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病例特点: 1、既往人格特征: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为极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 2、发病前有精神刺激。 3、分离型: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其它可表现为遗忘症、交替人格、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等精神症状 转换型: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痉挛发作、肢体震颤、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觉过敏、感觉减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碍,如癔症性耳聋、失明和癔病性呕吐、呃逆,过度换气等植物神经机能障碍。 4、查体:昏睡,朦胧状态,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持续性缄默不语,双眼紧闭,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心肺腹(-)。 5、辅助检查:欠缺初步诊断:癔症(分离型;转换型) 诊断依据: 1、发病者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多见于年轻女性。 2、起病急,常有强烈的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有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等。 鉴别诊断 与其它精神障碍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 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 2、反应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暗示治疗一般无效等可助鉴别。 诊疗计划: 治疗理念: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癔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治疗。 一、药物治疗1,癔病性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 2,分离性障碍:根据不同的症状如情感爆发,情感麻木,鬼神附体,冲动等。 3,转换性障碍:药物作为暗示治疗常可获得明显疗效。 二、物理治疗:中药、电针或针刺等治疗,在治疗时如能加以言语暗示。三、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催眠疗法: 四、精神治疗: 向癔病病人的亲属说明本病的性质及发生原因,告知这是一种大脑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注意改善对病人的态度,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及工作,调整环境,去除精神刺激。亲属立即离开治疗现场,给治疗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经治疗后,某些症状得到好转时,亲属应配合医生继续鼓励或暗示病人,使症状更好地缓解。同时亲属也应正确对待精神刺激,给病人讲解本病的性质和转归,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对巩固治疗 住院医师:孙拥军/贾璐2012月23日 8时30分 孙拥军主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