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还需网外力量.doc_第1页
戒网瘾还需网外力量.doc_第2页
戒网瘾还需网外力量.doc_第3页
戒网瘾还需网外力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戒网瘾还需网外的力量 上网多是在玩游戏从数量来看,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人数比例低于美国。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2009年调查,全国1.75亿青少年网民中,小学生约占40%,初中生接近60%。这一数字比美国少很多,美国小学生有60%的网民。但是,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玩游戏的比例却远高于美国。一份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中指出,我国18 岁以下的网民中,有73.7% 的青少年网民玩过网络游戏,其他互联网发达国家如美国等,网络游戏的普及率只有35%,远没有中国这么高的网络游戏使用率。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很多孩子平时的娱乐活动比较少,而网络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小学生游戏时间是平均每周3.3 个小时,每周游戏时间超过10 个小时的占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用户的5.5%。初中生为网瘾重灾区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调查,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7.10%)最高,可见,“处于13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初中生有成瘾倾向的比例为11.1%,有网瘾的比例为3.8%。为什么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就特别容易向网络靠拢?网瘾找上初中生并非偶然现象,父爱的缺失、同伴的缺失、游戏活动的缺失,正是这三大因素将孩子推向了网络游戏。“你去网吧看看,90%的学生都是上网玩网络游戏”。因为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严父教子,因此家庭中父子关系比较疏远,父亲和孩子沟通不顺,导致孩子父爱缺乏;又因为很多孩子的同伴交往受到家长的限制,而且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特别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不容易交到朋友,导致同伴的缺失。加上很多孩子从小被困在学业之中,缺乏游戏,因此,网络游戏成为他们寻找游戏的天地。网瘾少年最容易存在于四种亲子关系的家庭中:一是奢望型,二是溺爱型,三是严厉型,四是离异家庭的不良亲子关系。因此,很多孩子在初中后染上网瘾,正是“12岁以前埋下的定时炸弹”。正是由于家庭中亲子沟通不良,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失去了控制,后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管理。高期望把孩子推向网瘾我们必须看到,网瘾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我国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造成网瘾的最核心因素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青少年自我接纳和肯定的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如成就感,胜任感,价值感(包括被接纳、被尊重、被欣赏等),自我效能感等。而自我肯定的需要满足程度直接同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及人际关系状况有关。在这两个方面,当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存在十分明显的问题。学校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评价体系单一,以及由此导致的师生关系不良。我们的中小学对学生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就是考试成绩。由于过于简单和绝对化的分数取向,导致学校和家庭双重的期望值偏高,最终影响到许多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也偏高。于是一些不能保持尖子水平的学生通常就会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一旦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一系列的消极反应就会接踵而至:悲观、失望、自我否定、自我放弃此时如果接触到网络游戏,很容易从中找到自我肯定的新途径,许多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要,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满足。这种替代、补偿的心理机制,就是网瘾形成的主要内因。机器把青少年异化了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网瘾把人变成了机器人,导致青少年人格变态,人性变异,这才是对青少年最大的摧残。现在的研究发现,网瘾者都有中度或者重度的抑郁症,因此,网瘾可能对人的精神造成损伤。这种精神性的抑郁比神经性的抑郁,对人的损害更加严重。此外,青少年还应该提防网络“信息污染综合征”。现在孩子都在“被”中成长现在孩子都在“被”中成长,被教育、被知道,不是自己主动地学习,因此失去了自己锻炼能力的机会。我们疏导网瘾孩子,应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即让本人负起责任,“如果你要上网,你要对自己负责。你决定玩游戏还是不玩了,都得自己负责。”我们应该从重视戒网瘾向重视成长转移开始更多的建设性行为与积极的生活内容,而不是去关注孩子身上的忧愁和负面的东西。做信息的创造者,而不仅是消费者李开复认为,网络上只有1%不好的东西,99%的都是好东西。然而就是这1%的东西,让很多学生沉迷不能自拔,荒废学业。我发现,很多网络高手并不是计算机高手,会玩游戏的人不会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可以让青少年创造信息,而不是只在网上消费信息。如通过学习一些软件,让学生和大明星合影;利用网络软件作曲,自己成为作曲家;自己开办个人图书馆等。要让他们创造性地利用网络,体味人生的价值和乐趣,来超越网络的局限性。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系统我们应该建立完善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务的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专业团体等方面的力量,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中应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社区心理援助系统,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系统等层次。各系统间应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让我们的孩子快乐上网,家长不再为孩子上网提心吊胆。网络的正面功能没有发挥瘾本身没有好坏,不是所有的瘾都是坏的,而是要看造成的社会后果,以及这种行为后的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