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讲义.ppt_第1页
内审员培训讲义.ppt_第2页
内审员培训讲义.ppt_第3页
内审员培训讲义.ppt_第4页
内审员培训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質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培訓講議 StampingToolManufactureDivisionOfNWE 目錄 第一章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概論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第四章產品和過程質量審核 第一章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概論 第一節緒言審核 為獲得審核証據並對其進行客觀地評價 以確定滿足審核准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 獨立的並形成文件的過程 內審員工作 1 第一方審核2 第二方審核 第二节质量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 质量审核 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 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 有系统的 独立的检查 2 质量管理体系 简称QMS 审核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 独立的审查 注 以下 质量管理体系 用 QMS 代替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3 QMS審核特點 符合性內容文件審核與現場審核有效性內容現場審核適合性內容現場審核的結果分析系統性方式有計劃 有步驟 正規地進行獨立性方式為確保公正 客觀文件化 第一章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概論 第三节审核的分类1 按审核对象分 1 QMS审核内部审核 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 第二 三方审核2 过程质量审核3 产品质量审核2 按审核方分 1 第一方审核2 第二方审核3 第三方审核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第一方审核目的1 依据QMS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 2 验证组织自身的QMS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正在运行 3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持续改进的活動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使体系不断完善与改进 4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2 第二方审核目的1 建立合同关系意向时 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2 合同关系时 验证供方的QMS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且正在进行 3 作业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4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3 第三方審核目的1 確定QMS的過程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2 確定現行的QMS實現規定質量目標的有效性 3 確定受審方的QMS是否能被認証 注冊 4 為受審方提供改進其QMS的機會 5 減少許多重復的第二方審核 6 提高企業聲譽 增強競爭能力 第一章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概論 第五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审核的范围 在规定的时间内 对哪些QMS过程 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1 过程 与审核所依据的标准有关 2 场所 与审核的QMS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内 3 活动 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注 审核的产品范围是可以变化的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第六節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依據內部質量體系審核的依據 1 GB T19001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 2 質量手冊 3 程序文件 作業指導書及其它相關的QMS文件 4 質量計劃 5 合同 6 國家有關的法律 法規 7 行業標准 第一章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概論 第七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时机和频度1 第一方审核时机与频次由本组织的质量管理部门研究具体情况后提出 由管理者代表报请最高领导决定后实施 内审一般分两类 1 例行的常规审核按预先编制的年计划进行2 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特殊情况指下列情况 1 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申诉 2 组织的领导层 隶属关系 内部机构 产品 质量方针和目标 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改变 3 即将进行第二 三方审核或法律 法规规定的审核 4 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 而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2 第二方审核时机 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前 对有合同意向的供方进行QMS评定之时 频次 取决于供方提供产品的质量情况及供方QMS变化情况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3 第三方审核时机 一般是企业提出申请认证 注册以后 认证机构认为受审方已作好准备之时 频次 每年1 2次 特殊情况下可增加监督审核的频度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第八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顺序1 审核的顺序按外部审核和内部审核有所区别 2 外部审核一般顺序 1 审核策划与审核准备 2 现场审核与审核报告 3 纠正措施的跟踪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3 内部审核一般顺序 1 确定任务 2 审核准备 3 现场审核 4 编写审核报告 5 跟踪纠正措施 6 全面审核报告的编写和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 第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 第二章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一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一 领导重视是做好内部QMS审核的关键 二 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内部QMS审核工作 三 内部QMS的具体工作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 四 要组建一支合格的QMS内部审核员队伍 五 内部QMS审核需有一套正规的程序 六 建立QMS时应考虑内部QMS审核工作 第二節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准備對於某一項具體審核而言 只有中間的四個主要步驟 這四個階段的工作量 人 日 比較理想的情況下分配大致如下 1 審核准備40 2 審核實施40 3 審核報各10 4 跟蹤10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內部QMS審核的准備工作大致內容 1 制訂計劃1 年度審核計劃 1 一年內把所有部門及全部過程覆蓋一至兩次 2 問題較多的部門可增加頻次 3 可據情況進行修改 2 集中式審核計劃 1 審核計劃的內容審核目的 審核範圍 審核依據 審核組成員 組長 組員及其分工 審核日期 現場審核的日程安排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內部品質體系稽核實施計划1 稽核目的 通過對本廠內部品質體系的稽核 驗証本廠的所有品質活動和其有關結果是否符合自己建立的品質體系要求 並確定品質體系的有效性 及時發現存在問題 並督促糾正 2 稽核范圍 本廠品質體系所覆蓋的產品 部門 人員 場所 設施和設備 以及品質體系所涉及的要素 3 稽核依據 3 1 ISO9001 1994標准 3 2 本廠品質手冊 程序文件 作業規范 品質記錄 3 3 合同 相關國家 國際標准 法律 法規 4 稽核組成員 稽核組長 賀啟成第一組 賀啟成 沈亞鋒第二組 陳道學第三組 廖仕勇第四組 譚光勤5 稽核時間 1999年11月15日 1999年11月18日6 受稽核部門陪同人員 高級管理層 李長青中央行政 邱燕琴 汪艷明設計課 高德峰資訊課 彭華品管課 曾廣平組立課 龔維正 王海軍生管課 蕭愛民 徐文祥 審核案例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註 ISO9001要素和部門品質職能對照表見附件 7 稽核日程安排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2 審核計劃實例 審核目的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注冊審核範圍 入境游 出境游及國內游的開發和組織審核依據 GB T19001 2000標準公司質量方針 質量目標文件 B版 公司質量手冊 B版 相關法律法規 合同審核組長 王開明 高級審核員A組 於成為 審核員B組 李明達 實習審核員A組 審核日期 2001年6月27日 28日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日程安排6月27日8 00 8 30首次會議 8 30 12 00A組管理層 4 1 5 1 5 2 5 3 5 4 5 5 5 6 6 1 8 2 2 7 1 7 2 8 5 8 30 9 50B組國際部 7 5 5 4 1 5 5 2 9 50 10 30B組國內部 7 5 10 30 11 10B組口岸營業部 7 2 8 2 1 11 10 12 00B組調度中心 7 2 7 4 7 5 12 00 14 00午餐 休息 14 00 16 40A組行政部 4 2 6 1 6 2 6 4 7 4 16 40 18 20A組客戶服務中心 8 1 8 2 1 8 5 14 00 14 40B組證件部 7 5 14 40 15 20B組商務部 7 5 日程安排 15 20 16 40B組導游部 7 2 7 5跟團 16 40 17 20B組客運部 6 3 7 5 17 20 18 20B組票房部 7 2 7 54 2 4 18 20 19 00審核組內部會議 與受審核方溝通6月28日8 00 10 00A組客戶服務中心 8 3 8 4 8 5 8 00 10 00B組巿場開發部 7 3 10 00 11 00審核組內部會議 11 00 11 20與受審核方領導交換意見 11 20 12 00末次會議 編制 批準 2 組成審核組1 管理者代表任命審核組及及審核員組成審核組 2 選擇審核組長應考慮 資格 業務范圍 工作經驗 組織能力 3 選擇審核組員時應考慮 資格 業務范圍 專業知識 工作中的協調 為受審部門所接受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3 收集並審閱有關文件1 目的 接口是否明確 內容是否協調 QMS文件是否滿足選定的QMS標准要求 QMS文件是否符合組織的實際情況並能有效運作 2 對象 質量方針與目標 質量手冊 其他相關文件 3 實施者 審核組長負責實施審查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4 編制檢查表1 檢查表作用 明確與審核目標有關的樣本 使審核程序規范化 使審核目標始終保持明確 保持審核進度 作為審核記錄存檔 2 檢查表設計 對照標准和程序文件的要求 選擇典型的質量問題 結合受審部門的特點 抽樣應有代表性 時間要留有餘地 有可操作性 注意部門與過程的關系3 檢查表樣本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3 檢查表樣本續頁1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3 檢查表樣本續頁2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5 通知受審核部門並約定具體的審核時間 確定具體審核時間 陪同人員 發言人及審核中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第三節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實施實施審核的步驟和這階段的工作內容主要有 一 召開首次會議目的 a 向受審核方的高層管理者介紹審核組成員 b 重申審核的范圍和目的 c 簡要介紹實施審核所采有的方法和程序 d 在審核組和受審方之間建立正式聯系 e 確認審核組所需的資源和設施已齊備 f 確認審核組和受審方高層管理者之間末次會議和中間數次會議的日期和時間 g 澄清計劃中不明內容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二 現場審核 一 現場審核需注意之處 1 審核組長要控制審核的全過程 主要有下列環節 a 控制審核計劃b 控制審核進度c 控制氣氛d 控制客觀性e 控制紀律f 控制審核結果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2 要相信樣本和數量 3 選擇樣本要有代表性 應由審核員隨機抽樣 4 要依靠檢查表 若要偏離檢查表 必須小心謹慎 5 要從問題的各種表現形式去尋找客觀証據 6 當發現不合格時 要調查研究到必要的深度 7 與被審方負責人共同確認事實 8 始終保持客觀 公正和有禮貌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二 審核証據定義 與審核准則有關的並且能証實的記錄 事實 陳述或其他信息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對於面談所獲的信息應通過實際觀察 測量和記錄等其他渠道予以驗証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三 審核的方法和技巧審核基本方法 抽樣1 抽樣方法和技巧 抽樣應有代表性 隨機性 注意部門和過程不能抽樣抽樣數量 2 122 審核方式 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從信息的集散方向來選擇路線2 正向和逆向的審核方法 從質量形成過程的順序3 按過程審核和按部門審核的方法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三 不合格項的確定和不合格報告的編寫 一 不合格分類1 QMS可能出現三類不合格 a 體系性不合格 QMS文件與有關的法律 法規 質量管理體系標准 合同等的要求不符 b 實施性不合格 未按文件規定實施 c 效果性不合格 實施未達到預定效果或規定的要求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2 按不合格程度分類 第二 三方審核 嚴重 輕微第一方審核 可以不分 也可以參照第二 三方的作法 3 未構成不合格時可作為觀察項 外審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二 不合格報告內容1 不合格事實的描述1 準確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如地方 時間 人員 客觀事實2 語言精煉 但不遺漏3 必須有可重查性和可追溯性4 盡可能使用行業或受審核方的朮語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2 不合格的判斷准則不偏離審核准則的要求 結論的判斷不能超出標准的要求 注意對過程的識別和過程有效性的判定慎重對待無文件或文件表述不夠詳細 無書面記錄或記錄內容不夠的不合格事實在完成全部審核后作出不合格判定3 不合格報告實例講解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1 不合格事實描述實例車間少數質量記錄有亂寫亂畫現象在工段長工作臺上有一份沒有受控標識的操作規範檢查員對檢驗結果經常錯判程序沒有充分引用作業指導書和相關程序 企業沒能有效控制作業指導書和程序用於驗證軟件程序的系統無效而且繁瑣 這一系統沒有表明由合格人員來進行驗證 而且驗證過程的記錄保存不完整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2 不合格報告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四 審核記錄1 審核記錄方法審核員應隨時記錄審核過程的情況記錄的信息應包括如下要點 時間 地點訪問調查的對象見證人主題事件 主要過程 標準條款 活動實施概要觀察到的事實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審核記錄範例摘要 2 範例及練習 審核記錄範例摘要續頁1 審核記錄範例摘要續頁2 五 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審核組長應在末次會議前召開一次審核組全體會議 對觀察結果作匯總分析 可從下列幾方面入手 1 從發現的不合格項來匯總分析 2 從發展的歷史和趨勢來分析 3 從這兩次內審之間該部門對最終產品質量的影響來分析 4 總結部門質量工作上的優點 如審核是集中式計劃進行的 則匯總分析應是針對整個體系的 是一次全面的匯總分析 必要時管理者代表應參加這種匯總分析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六 召開末次會議由審核組組長主持 主要內容如下 1 不合格報告的數量和分類2 按重要程度依次宣讀不合格報告並要求部門負責人認可事實 在不合格報告上簽名 3 盡快提出糾正措施計劃的建議 4 受審部門在確保整個組織的QMS有效運行 實現總的質量目標和本部門的質量目標的有效性方面提出審核組的結論 5 澄清或回答受審部門提出的問題並確定報告發送日期 末次會義應有記錄並保存歸檔 如果是集中式計劃內審 則末次會議應更加正規化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七 編寫審核報告應由審核組長親自編寫或在審核組長指導下編寫 如實反映審核的氣氛和內容 有日期和審核組長的簽名 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審核的目的和范圍 2 審核組成員和受審部門名稱及其負責人 3 審核的日期 4 審核所依據的文 5 不合格項的觀察結果 6 QMS運行有效性的結論性意見 7 審核報告的分發清單 如審核是集中式計劃進行的 這份審核報告是全面的 針對整個體系的 審核報告由審核組長編寫 經管理者代表審批公布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第四節糾正措施一 糾正措施在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中的重要性內審目的的重點在於發現質量管理體系的問題 查出原因 采取糾正措施加以消除 以免重犯類似不合格 使質量管理體系得到不斷改進 二 糾正措施要求的提出現場審核發現不合格項時 除要求受審部門負責人確認不合格事實外 還要求調查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 提出糾正措施的建議 其中包括完成糾正措施的期限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三 糾正措施建議的認可與批准首先要經過審核組的認可 還要經過管理者代表的批准 有效的糾正措施為 1 變更權利和責任2 修訂文件或標準3 教育訓練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四 糾正措施計劃的實施實際上糾正措施可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 糾正措施的實施一般指短期計劃的實施 但在下一次內審時 會重新審查措施的有效性 這時會涉及某些較長期的糾正措施計劃是否已經實施的問題 內審中對糾正措施計劃的實施期限一般規定為15天 具體時間期限視各單位情況而定 糾正措施實施如發現問題 可交管理者代表協調或仲裁 糾正措施實施情況應保存有關記錄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審核組應對糾正措施實施情況進行跟蹤 如有問題及時向管理者代表或質管部門反映 糾正措施實施后 審核員應驗証 內容如下 1 計劃是否按規定日期完成 2 計劃中的各項措施是否都完成 3 完成后效果如何 最直觀的效果檢查方法是看采取糾正措施以來 是否還有類似不合格項發生 4 實施情況是否有記錄可查 記錄是否按規定編號並妥為保存 5 如引起程序修改 是否通知質管部門按文件控制規定辦理修改批准和發放手續並加以記錄 該程序是否已堅持執行 審核員驗証並認為措施計劃已完成后 可在不合格項中簽字並關閉 如某些效果要更長時間才能體現 可留作下次例行審查時再檢查 內審員應將口頭提出的觀察項向管理者代表匯報 明顯潛在不合格也應開不合格報告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五 糾正措施的跟蹤和驗証 糾正措施示例1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糾正措施示例2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第五節對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總體分析和年度審核報告一 對各部門 各過程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1 編制不合格項的矩陣式表格2 按問題的性質將不合格項分類3 動態比較4 匯總分析糾正措施計劃完成的情況5 近期經驗總結推廣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二 質量管理體系的年度審核報告的編寫1 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年度計劃完成情況 可列表說明2 審核的目的和范圍3 審核依據的文件4 各次審核組的組長及審核員的名單5 不合格項的總數量及各類不合格的數量6 主要不合格項的說明及糾正措施完成情況 7 對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總評價 薄弱環節分析及對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意見8 審核報告編號 批准人及分發范圍等9 附件 如各項審核報告 不合格報告清單等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第六節內審與外審的比較一 相同點1 屬質量管理體審核的范疇 要遵循 中規定的基本原則2 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審核 要以ISO9000族的有關標准作為審核依據3 第一 二 三方審核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即檢查評價質量管理體系與有關質量標准的符合程度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4 獨立於受審部門之外的審核員進行5 按正規程序和做法進行6 如發現不合格項要求采取糾正措施7 審核順序和階段大致相同8 審核員應具備的素質基本相同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二 區別的項目1 委托方 審核和受審方不同2 審核的主要目的和重點不同3 前期准備工作不同4 審核計劃不同5 樣本量及審核深度不同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6 首末次會議正規程序不同7 爭執處理方式不同8 不合格問題分類不同9 對糾正措施的處置不同10 是否有監督檢查11 對審核員的註冊要求不同 第二章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第一節一般內審員的評選一般情況下 內審員可由企業或組織自己評審和任命 評審內容按ISO1001 1 2標准 包括 1 教育和培訓2 經歷3 個人素質4 管理能力5 工作能力的保持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第二節國家注冊的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1996年頒發 質量體內審核員注冊管理暫行辦法 規定 申請注冊的內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和初級以上技術職稱 二 從事三年以上質量管理或產品檢驗管理工作 三 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和綜合評價能力 四 需接受具有內審員培訓資格的機構的培訓 並取得培訓合格証書 五 遵紀守法 堅持原則 實事求是 作風正派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注冊內審員的義務 一 尊重客觀事實 確保審核的真實性 有效性 二 保守被審核方的技術秘密 三 接受注冊機構和聘用機構的監督 四 按規定交納注冊費用 內審員註冊証書有效期為三年 在注冊有效期內 注冊內審員應至少進行五次內部質量體系審核或合同條件下的第二方審核 証書有效期滿應及時向注冊機構辦理重新確認和換証手續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第三節內審員的作用一 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起監督作用二 對QMS的保持和改進起參謀作用三 在質量管理方面起溝通領導與群眾之間的渠道和紐帶作用四 在第二 三方審核中起內外接口的作用五 在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實施方面起帶頭作用總之 一個內審員不論其是否注冊 均應積極起上述五個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第四節審核員應具備的素質合格審核員應具備的素質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第五節審核員的正確工作方法一 少講 多看 多問 多聽1 就題咨詢2 請作裁判3 重復闡述二 選擇正確的對象提問應向負責進行該項質量活動的部門或個人提出三 正確地提出問題應當明確地 針對要了解的問題提問四 封閉式問題和開啟式問題相結合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五 提問與索看相結合審核員提問時經常問及文件及實際情況 這時可在提問中同時索取需要觀看的文件或提出要觀看現場 但要避免當對方出示一大堆文件后 審核就中止提問而埋頭細讀 可把這些文件帶回細看而不必中斷調查 六 聯想和追溯質量管理體系本身是一個完整的事物 各過程間有內在的聯系 因此審核員應養成聯想和追溯的習慣 七 創造一個良好的審核氣氛審核員應平等 和氣待人 注意聽人講話 認真記筆記 不時用點頭 注視 附和等方式對對方談話表示感興趣等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第六節審核員水平的同步提高一 參加培訓班學習二 組織經驗交流三 審核報告的比較分析四 工作評比五 審核員輪換六 內審員通過擔任第二方審核員提高水平七 內審員通過接受認証審核而向外審員學習 第三章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 案例分析 通过本案例 分析查找审核员能力和素质的优缺点 同时对给出的不合格项是否适宜做出判断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这是一次第三方认证审核 审核员王志信是成为正式审核员后第一次独立审核 分工承担对供应科和销售科的审核 被审核方是一家生产家电产品的公司 涉及人员还有 张步明 刚上岗不到十天的仓库保管员李生思 供应科长赵章行 销售科长刘有全 陪同人员审核预定8点半开始 已经8点40分 陪同人员还没来 王志信为确保审核计划进度 告诉公司办公室 他自己先去供应科 到了供应科看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到外购件仓库就在旁边 门是开的 就直接走了进去 并观察库存产品标识和日期 货架后边保管员张步明突然走了出来 张步明 你是谁 库房重地 怎能随便进入王 我是审核员王志信 你不知道今天要到你们科审核吗 张 昨天科长到是说过 哦 既然你是审核组的 那就请检查指导吧 王 库房重地怎么也没有安装安全门 把这些冷凝器 压缩机放在进门走道边上 不是很容易损坏吗 按照标准我看这构成了一个不合格事实了 顺便问你 请你解释一下公司的质量方针 张 我刚来不久 只知道我们科应负的质量职责 对公司质量方针还说不清楚 王开出两张不合格报告 并要张在上边签字 张犹豫了一会 还是在上边签了 此时 陪同人员已到 并表示歉意 然后陪王与供应科长李生思交谈 李介绍了情况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王 我到这里审核 就是要查找每一件事还存在甚么错误 让我们从供货商是如何评定开始吧 李科长介绍供货商评价 并让看批准的供货商名录 王志信又让把采购产品列表拿来对照 王 怎么这些紧固件 标准件等在供货商名录中没有呢 李 这些标准件是直接从巿场采购 所以没有再评价 王于是又开出一张不合格报告 王 让我们再去仓库看看进货是如何验收的 王在库房抽了一种微型风机 问嗓音是怎样检验的 李 我们没有测试设备 一般都是来一批货 抽一定比例让车间试用 有问题挑出来再退货 王作了记录 又开了一项不合格报告 然后在库房内察看货物保管情况 突然 发现了一个大箱子放在地上 程序文件规定进货机电产品都要放在货架上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李 这是为计量室代购的一台大型仪器 由于太大 货架不好放 而木箱内包装也很好 所以就决定放在这里了 王 任何违背程序文件规定都是错误的 王又开出一张不合格报告 然后与李科长告别 来到销售科 销售科成品库紧靠成品包装车间 王志信要求先看一下成品包装情况 刘有余陪同到了包装生产线 产品正在进行紧张包装 王 我现在要找一位包装工人谈谈 刘 包装生产线在十点要停止5分钟 到那时再找人谈比较合适 王 不行 十点钟我已经结束了销售科审核 按计划又到别的部门去了 刘找到了车间领导 车间领导未同意 王气愤的离开了包装车间到了销售科 和赵科长交谈 王 请介绍一下你们对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要求是如何评审的 赵 除每年定货会合同大量集中评审外 还有一些日常零星定货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因为定的都是我公司大量生产的定型产品 只评审交货能否满足就可以了 这种合同经我签字就评审了 王把事实记录下来 王 我们再看看成品是如何保管的 王和赵科长及陪同人员一起来到成品库 这个库房除走道外都堆集了成品 王发现最下层个别包装箱已压坏 王 这些包装箱已损坏的成品怎么处理 赵 我们发现后 在产品标签上用红笔注明 表示不合格 需退回车间重新处理 王 那还不够 在发货时若不注意就错发出去了 必须划出一个不合格品存放区 把他们取出来 单独放在一起 李 我们库房已经太拥挤了 不可能再找一块空地 我认为这不算甚么问题 王 这是一个不合格问题 不符合检验状态要求 赵 我们不同意你这种判定 你要开 我们要向你的组长反映 王 你怎么这样不虚心 不接受也没关系 反正这是客观事实 王陪同人员陪同下 不愉快地离去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第一節綜述一 產品質量審核1 定義 通過抽取已驗收合格的產品 定量 或定性 檢查 分析 以確定其符合規定質量特性要求的程度並評價產品質量水平的活動 2 特點 有別於成品的最終檢驗和合格產品的再檢驗 3 依據 產品的標准和 或技術規范 4 實施者 內審員 第四章產品和過程質量審核 5 作用 a 對比現在與過去生產的產品質量水平 分析產品質量的發展趨勢 b 提前發現產品質量問題 避免將不合格呂交付給顧客 c 及時發現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有關部門或人員在質量工作或操作上的問題 d 分析產品質是變化的原因 以便采取糾正措施的預防措施 e 研究產品質量水平與質量成本之間的關系 尋求適當的質量水平 第四章產品和過程質量審核 6 內容 a 產品的功能性審核 b 產品的外觀審核 c 產品的包裝審核 7 審核程序 a 審核提出b 審核准備c 審核實施d 編寫審核報告e 審核的跟蹤處理 第四章產品和過程質量審核 8 產品不合格分級 A級 嚴重不合格B級 重大不合格C級 一般不合格D級 輕微不合格 第四章產品和過程質量審核 二 過程質量審核1 定義 通過對過程的檢查 分析評價過程質量控制的正確性 有效性的活動 2 時機 一般選擇在該過程結束后立即進行 也可在過程進行中進行 3 程序 a 抽樣 b 檢測 c 判斷 d 反饋 第四章產品和過程質量審核 三 三種典型審核的關系1 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產品審核和過程審核側重不同 從某種意義說 三者相互關聯 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 2 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和產品審核可進一步分為第一 二 三方審核 而過程審核一般只第一方審核 3 對內部審核而言 三種審核可據具體情況相互結合進行 4 內部質量審核是外部質量審核的基礎 5 三種質量審核的目的都是對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糾正 糾正措施 預防措施 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實物質量的提高 第四章產品和過程質量審核 1 審核組長來到研發部 同研發部部長見面后 說明了審核要求 審核組長要求檢查掌上電腦的設計圖紙 研發部長讓研發部文件管理員將公司已投產的MR 600掌上電腦的全套設計圖紙給審核組長 審核組長從目錄上找到電路設計的圖紙 便抽出來檢查 審核組長發現圖紙僅設計欄中有簽名 而審核欄和批准欄均為空白 便問研發部部長 這些圖紙是否是正在生產的產品的圖紙 部長確切地回答是正在生產的產品使用的圖紙 為什麼這些欄中無簽字呢 組長問 部長解釋說 所有的圖紙設計完成后 公司做了一次系統的評審 認為沒有問題就投產了 而系統評審記錄我們有記載 說著從檔案夾中抽出了相應的記錄 案例分析 判標題 2 審核員來到品保部 聽取品保經理關於本部職責及工作進展簡介后 審核員表明要檢查品保部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工作 審核員請品質保部經理出示已實施的審核記錄文件 品保部經理將半年內所進行的審核的記錄拿了出來 審核員查看其中的幾份不合格報告 每個不合格報告事實描述都比較清楚 被審核部門也都采取了糾正措施 但驗証欄內沒有填寫 審核員就問品保部經理 為什麼該欄內沒有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