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第六章通风动力 2 学习目标 需掌握的内容自然通风产生原理及风压计算了解通风机构造和工作原理通风机工作参数及特性曲线通风机的合理工作范围和工况点调节难点自然风压的计算 3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一 概念1 自然通风 由于有限空间内外空气的密度差 大气运动 大气压力差等自然因素引起室内外能量差后 促使有限空间的气体流动并与大气交换的现象 2 自然风压 促使有限空间内气体流动的能量差称为自然通风动力 或自然风压 4 二 自然通风的应用有益应用单层工业厂房多层或高层工业建筑中的热车间特殊建筑物 或容器 如隧道 风道 地下建筑物 变电所 地下坑道等建筑物的防排烟系统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5 三 自然通风产生原理1 空气密度差形成的厂房内外空气密度不同导致空气柱重量不同 a平面厂房内外空气静压差 使室外空气由a进入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6 2 大气运动形成的自然通风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7 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不同 空气从压力较高的窗孔进入室内 从压力较低的窗孔流出室外 形成大气运动形成的自然通风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8 总结自然通风产生有两种情况 密度差形成的自然通风大气运动绕流建筑物 迎风面静压升高 背风面由于产生局部绕流 静压降低 空气从压力较高的窗孔进入室内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9 四 自然风压的计算1 大气运动形成的自然风压计算 式中 建筑外空气流速 m s 建筑外空气密度 kg m3 A 空气动力系数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10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11 2 密度差形成的自然风压计算 计算时 以最低水平为基准面 分别算出较大密度空间和较小密度空间的空气密度平均值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12 3 密度差与大气运动合成的自然风压计算综合考虑热压和风压的作用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13 五 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1 大气运动形成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建筑物形状 风向室外空气风速室外温度 大气压和相对湿度在通风设计中 为保证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仅以密度差形成的自然风压作用计算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14 2 密度差形成的自然风压影响因素两侧空气柱的温差大气温度或密度不等的有限空气高度空气成分 湿度和大气压力 第一节自然通风动力 15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一 通风机械设备的分类1 按产生风流的方式分叶轮旋转式通风机 叶轮旋转产生风量 风压 效率高 应用广泛流体射流通风装置 将一定压力的液体或气体在风管中喷射后的射流卷吸作用而产生风量 风压 效率低 无运转设备 在一些特定场合应用 如爆炸气体及其粉尘场所 16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17 2 按产生空气压力高低分 离心式 可将风机分为低压风机 中压风机和高压风机 其压力范围如下 低压 风机全压H 1000Pa中压 1000Pa H 5000Pa高压 5000Pa H 30000Pa通风工程中大多采用低压与中低压风机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18 3 按气流运动方向分轴流式通风机 气流轴向进入风机叶轮后 在旋转叶片的流道中沿着轴线方向流动 特点 体积小 流量大 压力低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19 离心式通风机 气流轴向进入旋转的叶片通道 在离心力作用下气体被压缩沿着径向流动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20 横流式通风机 也称贯流式通风机 气流沿着与转子轴线垂直的方向 从转子一侧的叶栅进入叶轮 穿过叶轮转子内部 通过转子另一侧的叶栅 将气流排出 特点 动压较高 气流不乱 效率较低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21 混流式 斜流式 通风机 气体以与叶轮主轴成某一角度的方向进入旋转叶道 沿倾斜方向流出兼有轴流式和离心式风机的特点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22 4 按通风机械服务范围分主要通风机为整个通风系统服务的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为通风系统局部地段服务的通风机以矿井通风机为例 安设在地面为整个矿井服务的通风机为主要通风机 为矿井施工地点服务的通风机为局部通风机 23 5 按用途分一般通风换气用通风机 温度低于80度空气 压力不高 低噪声行业专用通风机 对风量 风压要求不同 如矿用 船用 纺织空调用等特殊要求通风机 如存在高温气体 爆炸气体 腐蚀性气体或其它粉类物质等其它类型通风机 如室内外换气用 空调用 冷却塔用等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24 二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风机构造离心式通风机一般由 前导器 进风口 工作轮 叶轮 螺形机壳 主轴 排气口等部分组成 吸风口有 单吸和双吸两种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25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26 叶片出口角 风流相对速度W2的方向与圆周速度u2的反方向夹角称为叶片出口角 以 2表示 或叶片的出口方向 出口端的切向方向 和叶轮的圆周方向 在叶片出口端的圆周切线方向 之间的夹角 离心式风机可分为 前倾 向 式 2 90 后倾 向 式 2 90 和径向式 2 90 三种 2不同 通风机的性能也不同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离心风机的传动形式 28 2 工作原理当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叶轮旋转时 叶片流道间的空气随叶片旋转而旋转 获得离心力 经叶端被抛出叶轮 进入机壳 在机壳内速度逐渐减小 压力升高 然后经扩散器排出 与此同时 在叶片入口 叶根 形成较低的压力 低于吸风口压力 于是 吸风口的风流便在此压差的作用下流入叶道 自叶根流入 在叶端流出 如此源源不断 形成连续的流动 第二节通风机械类型及构造原理 29 三 轴流式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风机构造主要由集风器 叶轮 整流器 扩散 芯筒 器和传动部件等部分组成 叶轮有一级和二级两种2 工作原理 1 特点 在轴流式风机中 风流流动的特点是 当动轮转动时 气流沿等半径的圆柱面旋绕流出 30 2 叶片安装角在叶片迎风侧作一外切线称为弦线 弦线与动轮旋转方向 u 的夹角称为叶片安装角 以 表示 可根据需要在规定范围内调整 但每个动轮上的叶片安装角 必需保持一致 31 3 工作原理当动轮旋转时 翼栅即以圆周速度u移动 处于叶片迎面的气流受挤压 静压增加 与此同时 叶片背的气体静压降低 翼栅受压差作用 但受轴承限制 不能向前运动 于是叶片迎面的高压气流由叶道出口流出 翼背的低压区 吸引 叶道入口侧的气体流入 形成穿过翼栅的连续气流 32 3 对旋风机的特点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直接对接 旋转方向相反 机翼形叶片的扭曲方向也相反 两级叶片安装角一般相差3 电机为防爆型安装在主风筒中的密闭罩内 与通风机流道中的含爆炸性气流隔离 密闭罩中有扁管与大气相通 以达到散热目的 特点 省略导叶 结构尺寸短 效率高出二级轴流式风机6 8 反风性能好 反风量可达60 70 33 四 流体射流通风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水气射流通风装置构成 由喷嘴 喉管 扩散器 以及吸入室等部件组成 34 工作原理 压力水通过喷嘴高速射出 卷吸周围空气进入射流 并将气体从吸入室及外界卷吸到喉管 此时速度最大 气压降到最低 促使空气向喉管流动 水气强烈的混合运动进行能量和质量的交换 又促使吸入气体增加 最后 射流水在扩散管运动时 水气流速一致 速度减小 压能提高 35 2 气气射流通风装置原理 结构与水气射流通风装置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 它采用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作为工作流体进行喷射而产生风量和风压 分两种 即中心喷射式和环隙喷射式 36 37 结构 环隙式由压气接头 集风器 环形气室 环缝间隙 凸缘 喷嘴和扩散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压气过滤后 由进气室进入环形气室 从环隙喷口喷出 沿凸缘表面流动 并在凸缘表面产生负压区 使外界空气沿集风器流入 与高速射流混合后 通过扩散器使动能大部分转化为压能 参数 气压一般在0 4 0 5MPa 环缝间隙宽度为0 09 0 15mm 引射风量为40 140m3 min 通风压力为255 1080Pa 耗气量为3 6m3 min 应用 压缩空气射流压力升高 引射风量和压力均增加 为加大供风量和送风距离 要提高射流压力 还可进行串联工作 38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一 通风机的工作参数表示通风机性能的主要参数是风压H 风量Q 风机轴功率N 效率 和转速n等 一 风机 实际 流量Q风机的实际流量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机入口空气的体积 亦称体积流量 单位为m3 h m3 min或m3 s 39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二 风机 实际 全压Ht与静压Hs全压Ht 是通风机对空气作功 消耗于每1m3空气的能量 N m m3或Pa 其值为风机出口风流的全压与入口风流全压之差 忽略自然风压时 Ht用以克服通风管网阻力hR和风机出口动能损失hv 即 Ht hR hV Pa静压 克服管网通风阻力的风压称为通风机的静压HS Pa HS hR RQ2因此Ht HS hV 40 三 通风机的功率全压功率 通风机的输出功率以全压计算时称全压功率Nt 计算式 Nt HtQ 10 3KW静压功率 用风机静压计算输出功率 称为静压功率NS 计算式 NS HSQ 10 3KW风机的轴功率 即通风机的输入功率N kW 计算式 或式中 t S分别为风机的全压和静压效率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Nm 设电动机的效率为 m 传动效率为 tr时 则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1 二 通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1 工况点 当风机以某一转速 在风阻 的管网上工作时 可测算出一组工作参数 风压 风量 功率 和效率 这就是该风机在管网风阻为 时的工况点 2 个体特性曲线 不断改变R 得到许多的Q H N 以Q为横坐标 分别以H N 为纵坐标 将同名的点用光滑的曲线相连 即得到个体特性曲线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2 3 通风机装置 把外接扩散器看作通风机的组成部分 总称之为通风机装置 4 通风机装置的全压 td 扩散器出口与风机入口风流的全压之差 与风机的全压 t之关系为 式中hd 扩散器阻力 5 通风机装置的静压 sd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3 6 轴流式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特点 1 轴流式风机的风压特性曲线一般都有马鞍形驼峰存在 2 驼峰点 以右的特性曲线为单调下降区段 是稳定工作段 3 点 以左是不稳定工作段 产生所谓喘振 或飞动 现象 4 轴流式风机的叶片装置角不太大时 在稳定工作段内 功率随 增加而减小 风机开启方式 轴流式风机应在风阻最小 闸门全开 时启动 以减少启动负荷 说明 轴流式风机给出的大多是静压特性曲线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4 7 离心式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特点 1 离心式风机风压曲线驼峰不明显 且随叶片后倾角度增大逐渐减小 其风压曲线工作段较轴流式风机平缓 2 当管网风阻作相同量的变化时 其风量变化比轴流式风机要大 3 离心式风机的轴功率 随 增加而增大 只有在接近风流短路时功率才略有下降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5 风机开启方式 离心式风机在启动时应将闸门全闭 待其达到正常转速后再将闸门逐渐打开 说明 1 离心式风机大多是全压特性曲线 2 当供风量超过需风量过大时 常常利用闸门加阻来减少工作风量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6 三 无因次系数与类型特性曲线 一 无因次系数 通风机的相似条件比例系数 两个通风机相似是指气体在风机内流动过程相似 或者说它们之间在任一对应点的同名物理量之比保持常数 这些常数叫相似常数或比例系数 两台通风机相似必须满足几何相似 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三个条件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7 2 无因次系数 1 压力系数同系列风机在相似工况点的全压和静压系数均为一常数 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u为圆周速度 为压力系数 2 流量系数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8 3 功率系数风机轴功率计算公式中的H和Q分别上式代入得 同系列风机在相似工况点的效率相等 功率系数为常数 三个参数都不含有因次 因此叫无因次系数 二 类型特性曲线根据风机模型的几何尺寸 实验条件及实验时所得的工况参数Q H N和 利用上三式计算出该系列风机的 和 然后以为横坐标 以 和 为纵坐标 绘出 和 曲线 此曲线即为该系列风机的类型特性曲线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49 四 比例定律与通用特性曲线1 比例定律同类型风机它们的压力H 流量Q和功率N与其转速n 尺寸D和空气密度 成一定比例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叫比例定律 将转速u Dn 60代入无因次系数关系式得 对于1 2两个相似风机而言 50 2 通用特性曲线根据比例定律 把一个系列产品的性能参数H Q n D N 和 等相互关系同画在一个坐标图上 叫通用特性曲线 第三节通风机实际特性曲线 51 一 通风机工况点的合理工作范围工况点 通风机在某一特定转速和工作风阻条件下的工作参数 1 从经济角度 通风机的运转效率不低于60 2 从安全角度 工况点必须位于驼峰点右侧 单调下降的直线段 3 实际工作风压不得超过最高风压的90 4 风机的叶轮转速不得超过额定转速 Q m3 s 第四节通风机合理工作范围及工况点调节 52 二 工况点调节工况点调节方法主要有 1 改变风阻特性曲线当风机特性曲线不变时 改变工作风阻 工况点沿风机特性曲线移动 增风调节 为了增加系统的供风量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减小通风系统总风阻 可以减小通风机运转费用 但有时工程费用较大 堵塞外部漏风 外部漏风指因通风风道的不严密使得通风系统以外的空气漏入通风系统或通风系统内的空气漏入通风系统以外 堵塞外部漏风实施简单 但调节幅度不大 第四节通风机合理工作范围及工况点调节 53 减风调节 当系统风量过大时 应进行减风调节 其方法有 增阻调节 离心式风机可减小闸门开度增阻 但增加了能量损耗 对于轴流式通风机 可以用增大外部漏风的方法 减小工作地点风量 改变风机特性曲线这种调节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总风阻不变 改变风机特性 工况点沿风阻特性曲线移动 第四节通风机合理工作范围及工况点调节 54 调节方法有 轴流风机可采用改变叶片安装角度达到增减风量的目的 装有前导器的离心式风机 可以改变前导器叶片转角进行风量调节 改变风机转速 无论是轴流式风机还是离心式风机都可采用 调节的理论依据是相似定律 即 改变电机转速 利用传动装置调速 调节方法的选择 取决于调节期长短 调节幅度 投资大小和实施的难易程度 调节之前应拟定多种方案 经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后择优选用 选用时 还要考虑实施的可能性 有时 可以考虑采用综合措施 第五节通风机联合运行 通风机的联合运行工况较为复杂 不仅与两台或多台风机的特性曲线有关 还与管道特性曲线有关 1 通风机的并联运行 1 两台性能相同的风机并联运行 在阻力较小的管道系统中运行时 可获得较大的风量增值 相反则风量增加较少 效果不明显 2 两台性能不同风机并联运行有三种情况 其中B为风机联合运行的临界点 第五节通风机联合运行 2 通风机的串联运行 串联运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风机的风压 1 两台性能相同的风机串联运行当阻力较大的管道系统中工作时 可获得较大的风压增值 第五节通风机联合运行 2 两台性能不同的风机串联运行有三种不同阻力的管道特性曲线的联合工作的状况 B为临界点 第五节通风机联合运行 3 风机联合运行分析 1 风机联合运行总会有一些额外的损失 其结果总没有风机分别单独运行时高 从经济上分析不利 运行可靠性差 实际工作中 应尽量避免采用联合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nlp考试题及答案
- 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安全手册
- icc考试试题及答案
- hcia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阅读感悟写作指导
- 2025年急救护理学 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重症护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五年级英语专项训练题解析
- 校医岗位职责与健康档案管理
- DB37-T1317-2025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 2025校招:网络工程面试题库及答案
- 头皮撕脱伤的护理常规
- 麻醉器械耗材管理制度
- 面向未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5年版)》解读
- 2025-203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流量计培训》课件
- 酒店残疾人服务工作流程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讲稿专家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之第三讲 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 公路工程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