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美食美文 在天界寺吃素米粉.doc_第1页
郑启五美食美文 在天界寺吃素米粉.doc_第2页
郑启五美食美文 在天界寺吃素米粉.doc_第3页
郑启五美食美文 在天界寺吃素米粉.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启五美食美文 在天界寺吃素米粉 郑启五 在厦门万石岩天界寺茶友会喝足了铁观音,养好了精神,本该继续向“醉仙岩”挺进,不料大家的肚子却早早唱起了“空城计”,看来爬山催人饿啊,开胃的效果立竿见影。风闻寺院的素米粉炒得不错,于是有人建议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赖在茶桌上等填饱了肚子再走。这个懒汉之见深得人心,因为人人空荡荡的胃袋都挂在心弦上。于是豪爽的江清良老先生做东大摆米粉宴,茶老板旋即通知寺院的厨房,过了莫约两壶茶的功夫,厨房的伙计端着大托盘,从高高的石阶上款款而下,好似老电影木棉袈裟的特写镜头。 热腾腾的素炒米粉分装在两个偌大的搪瓷脸盆碗里,颇有乡政府食堂的架势,米粉中有股茶油的香味钻进鼻腔,极大地扩张了原本就跃跃欲试的食欲。伙计又及时送来了六只花瓷小碗,六双青新的竹筷,众人就齐刷刷一起动起手来。 用竹筷把米粉往碗里猛拨,只见细长的粉条不粘不糊,条条柔韧有加,令我赞叹不已,本人可是米粉资深的粉丝,就本嘴吃过的福建佳粉而论:莆田的“兴化粉”、安溪“湖头米粉”和朱熹老家的“尤溪粉干”,可谓八闽米粉的“三雄”,都是传统的手工粉。厦门郊区灌口镇双岭村也曾有过很传统的米粉,1977年时我曾随缘在村中生活了三个月,仔细见识了传统手工米粉的整个制作过程,其中晾晒全凭大自然的阳光,这点很重要。从天界寺素米粉那有些米黄又有些银灰的色泽判断,我似乎嗅出了当年双岭村那久远的阳光米粉仰躺在竹床上的清香 炒米粉好吃,除了原材料的米粉要不粘不糊有天然的韧性之外,还有炒的功夫和火候的把握,以及油量和佐料,寺院的大厨显然在这几个要素上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佐料就是胡萝卜丝、芹菜杆和豆芽等,这菜蔬中的“三丝”都很均匀地混入米粉之中,加上咸淡适中,口味鲜脆而绵软。 我真的很赞赏我的老同学游春丰,居然面对如此美味还能坐怀不乱,让照相机先用餐:一举把野史兄狼吞虎咽的英姿摄入镜头,有如此忘情的七彩玉照为证,天界寺的素米粉这下绝对可以流芳百世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吃像都和野史兄一样忘乎所以神情兼备,只是那时那刻,天界寺的菩萨惟独恩准野史兄一人代表进入镜头,好让山寺素粉一举载入史册,我等食客只有在镜头外偷着乐的份儿,一碗又一碗不失时机大快朵颐。 老实说,这是我一生鲸吞过的最好吃的素米粉,也是最好吃的炒米粉,把素米粉炒到这个境界就唯有天界了!当然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时我们的肚子很饿,胃口正处于最佳的状态,加上餐前的两泡观音茶,已将胃肠和唇齿荡涤得一干二净,这些为我等迎接天界寺素米粉的驾到,作了最好的铺垫。好吃的感觉有时是天时、地利、人和悄然的浑然天成的搅和。 素米粉吃到一半,又来了一缸冬瓜木耳汤,爽口去油,前有热茶开路,后有素汤压阵,五腹六脏一下子都忍不住欢呼了起来:如此低炭,如此可口,如此尽兴,美食的享受有时是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