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诊疗方案.doc_第1页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诊疗方案.doc_第2页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诊疗方案.doc_第3页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诊疗方案.doc_第4页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诊疗方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的诊疗方案 脊柱外科2011年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是指无神经损伤的骶尾椎骨折脱位,多见于S3S5及尾椎。为我科常见病种,常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治疗原则为争取早期复位,恢复骶尾椎正常序列及稳定性,按骨折早期、中期、后期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以利患者尽快恢复。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1)有明显外伤史。2)骶尾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3)X线显示:骶尾椎体骨折,或者尾椎脱位,可存在移位或者成角畸形。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情况者行手术治疗)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外科学 第5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1)有明显外伤史。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胀甚至肠麻痹及排便困难等症状。3)X线显示:骶尾椎体骨折,或者尾椎脱位,可存在移位或者成角畸形。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情况者行手术治疗)二)病期诊断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后期:伤后4周以上。三)症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淤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眩紧。2、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肿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眩缓。3、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二、治疗方案一)分期治疗1、早期1)适应症选择(1) 各类稳定性骶椎骨折。(2) 程度较轻的不稳定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者(3) X线拍片、CT或者MRI显示椎管内骨块占位小于50%者,且无神经功能障碍者(4) 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者2) 复位法禁忌症(1)明显腹胀腹痛者(2)有颅脑、心、胸、腹部复合伤者(3) 骨折及脱位远近端继发性椎管狭窄;合并神经损伤者。 (4)存在直肠及会阴部损伤;合并骶髂关节损伤者,开放性骨折者。3) 治疗方法(1) 经直肠指检并手法复位:经直肠指检并手法复位:以远折端及脱位远端向前移位为例:屏风遮挡下,患者俯卧硬板床,膝肘位,臀部向后上方显露肛门区,复位者站于患者左侧,戴口罩帽子后,以肛门为中心向络合碘消毒超过15cm,铺无菌孔巾,复位者戴无菌手套,右手中指涂抹适量凡士林润滑,插入肛门后探查直肠有无损伤及骨折处,拇指抵住骶椎骨折端,中指沿骨折近端向远端均匀用力,配合拇指挤压端提,纠正远折端向前移位后,再沿骨折近端向远端推拿,纠正骨折端成角畸形。复位满意后,检查有无直肠损伤。擦净肛门周围污物后,嘱患者俯卧位并骨盆下垫一软枕休息15-30分钟。远折端及脱位远端向后移位则复位方式逆行即可。复位后择期复查X线。骶椎骨折因为无特殊固定方式,故存在骨折端不稳定,复位效果不佳等情况,若存在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妊辰(女性分娩),则手术治疗。(2)骶尾部垫气圈。 (3)指导功能锻炼。A、五点式支撑法功能锻炼:患者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使得腰背部远离床面至少8-15cm,每次停顿3-5秒后再次反复一般在伤后1周2周锻炼要求达到每次早中晚三回,每回20-50次左右,并且逐周增加次数。B、四点式支撑法功能锻炼:患者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使得腰背部远离床面至少8-15cm,每次停顿3-5秒后再次反复,一般在伤后2周4周锻炼要求达到每次早中晚三回,每回20-50次左右,并且逐周增加次数。此方法难度较大,伤后5-6周内达到此要求。(4) 同时伤椎外用外敷伤科外敷散:(大黄100g, 黄柏50g,黄芩80g,白芷80g, 地榆70g, 赤芍70g,牡丹皮60g, 栀子60g, 红花45g,泽兰50g, 当归60g, 乌药60g, 香附55g,元 胡60g,姜黄60g, 续断60g,羌活50g.)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5) 骶尾椎骨折及脱位远近端继发性椎管狭窄;合并神经损伤者;存在直肠、泌尿系损伤及会阴部损伤;开放性骨折者。则退出本路径行手术治疗。4)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健脾,消肿止痛。推荐汤药:脊柱1号合剂(苍术 10g. 黄芩 15g. 泽泻15g. 肉桂12g.柴胡10g. 人参8g. 半夏 10g. 猪苓 15g. 茯苓15g. 大枣15g. 生姜8g. 甘草6g)早期患者容易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麻痹性肠梗阻表现,可以酌情选择大承气汤加减攻下通便(青壮年)或者麻仁丸润肠通便(老年人);甚至可以配合穴位针灸来帮助排便。5)对于椎管狭窄明显且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指征明确,考虑切开复位,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或者远端切除等手术方法,此处可以详见之后内容。2、中期1)治疗方法:(1) 骶尾部垫气圈。 (2)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A、五点式支撑法功能锻炼:患者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使得腰背部远离床面至少8-15cm,每次停顿3-5秒后再次反复一般在伤后1周2周锻炼要求达到每次早中晚三回,每回20-50次左右,并且逐周增加次数。B、四点式支撑法功能锻炼:患者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使得腰背部远离床面至少8-15cm,每次停顿3-5秒后再次反复,一般在伤后2周4周锻炼要求达到每次早中晚三回,每回20-50次左右,并且逐周增加次数。此方法难度较大,伤后5-6周内达到此要求。 C、三点支撑法功能锻炼 : 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使得腰背部远离床面至少8-15cm,每次停顿3-5秒后再次反复,一般在伤后2周3周锻炼要求达到每次早中晚三回,每回50-100次左右,并且逐周增加次数。 D、飞燕点水法 : 也称“一点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3)此外外敷中药伤痛宁(大黄100g, 黄柏50g,黄芩80g,白芷80g, 地榆70g, 赤芍70g,牡丹皮60g, 栀子60g, 红花45g,泽兰50g, 当归60g, 乌药60g, 香附55g,元 胡60g,姜黄60g, 续断60g,羌活50g. 羊毛脂、石蜡油、尼泊金乙酯、凡士林适量) (4)并配合本科室专用中药伤椎局部及周围外用熏洗以接骨续筋。2)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推荐方药:伤科2号合剂(毛姜12g. 延胡索10g. 桂枝10g. 土鳖6g. 当归 12g. 自然铜9g. 续断12g. 红 花6g. 生地10g. 白芍10g. 茯苓12g. 枳壳10g. 田七粉(冲服))3、后期1)腰背肌功能锻炼。进行积极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三点支撑法功能锻炼及飞燕点水法。2)可在帮助下逐步下地行走,骶尾部不得负重。3)配合本科室专用中药局部外熏洗;4)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养血和营,理气散瘀 ;健筋壮骨,消肿定痛。推荐方药:养营壮骨丸(【方组】党参240g. 白术90g. 茯苓240g. 当归240g. 白芍240g. 熟地240g. 淮山180g. 黄芪180g. 枸杞240g. 杜仲240g. 丹皮90g. 何首乌240g. 龙眼肉15g. 酸枣仁90g. 三七60g.【制法】练蜜为丸,每丸9g 共制成300丸,每次1丸,每日2次)5)同时可以选用相应理疗仪等促进局部损伤经络的修复。三、护理1、情志护理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多属突发性损伤,伤及筋骨,以至气血瘀滞,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预后惊恐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详细了解病情、争取合理治疗措施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安慰和解释,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治疗措施,以配合治疗。2、生命体征的观察 椎体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易出血,病情易发生变化,故在入院初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气血虚脱的发生。3、体位护理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患者仍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做好体位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平卧硬板床,骨突部位垫海绵垫,在骨折部垫一薄垫,使脊柱背伸。为防止患者因卧床时间过长而发生压伤和褥疮,需定时为患者翻身,并按摩骶尾部或用酒精擦拭,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绷紧背部肌肉以形成自然内固定,护士或亲属托住患者肩部,髋部及双下肢同时翻动,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损伤。4、饮食护理 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疼痛等刺激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者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必要时以大承气汤煎服或者灌肠。 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5、并发症的护理 腹胀便秘:按摩腹部,每日在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3次,可预防腹胀便秘。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天枢穴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新斯的明1mg足三里注射,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不同采用相应行针疗法。尿闭: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常造成小便困难,甚至尿储留。在排除神经功能损伤性尿储留的情况下,可用流水诱导排尿,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按摩期门穴1000下左右,耳穴取膀胱、肾、皮质下压迫3-7天,针灸疗法取三阴交、委中,针后加灸效果更好。以上处理均无效者予以导尿,但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以免发生泌尿系感染。6、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能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加速骨连接的作用。采用脊柱骨折的四步练功法(即五点式功能锻炼、四点式功能锻炼、三点式功能锻炼、飞燕点水法)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恢复腰背肌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因此要知道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年迈体弱的患者,开始时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使臀、腰背部离开床面每日做3-4次,每次100下。臀、背部抬得越高,速度越快越好,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逐渐加大。60岁以下的患者,一般能较好地完成四点式功能锻炼,要求每次完成200下以上。护理人员每日观察患者练功,并做好记录。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锻炼时勿急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有利于早日康复。四、疗效评估一) 单纯骶尾椎骨折脱位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3组。 优:骨折及脱位远近端完全复位或者对位2/3,成角畸形完全纠正,疼痛消失,骶尾部活动功能正常。 良:骨折及脱位远近端对位1/32/3,成角畸形154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差:骨折及脱位远近端对位1/3,成角畸4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二) 胸腰段骨折治疗疗效评价方法1、 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随访时行X线检查,分别测量骨折及脱位远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