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邑大学电路课程设计报告题 目:二阶晶体放大电路设计院 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低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一、 题目的要求和意义题目要求:1.题目: 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1)设计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幅度 20mv, 频率为1KHz,电源电压+5V,要求完成下面的技术指标:a. 电压增益Au 50b. 输入电阻Ri 2Kc. 输出电阻Ro 50(2)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10KHz和100Hz),电压增益有什么变化?改变什么元件参数达到上述指标。课程研究的意义:1)培养自我查阅资料,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2)利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设计计算元件选取电路板制作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技能。3)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路的理论知识,锻炼自我的动手能力。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5)掌握晶体放大电路和低通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6)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二、 方案的论证和设计1. 题目: 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1)工作原理:输入信号加到前级的输入端,经过前级放大后加到后级的输入端,再经后级放大。在两级放大器中,放大器的输入端事实上就是前级的输入端,前级的输出也就是后级的输入,后级的输出也就是两级放大的输出;前级是后级的信号源,后级是前级的负载。因此,两极放大的线性电压放大倍数就等于前后两级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就是前级的输入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就是后级的输出电阻。 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有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共 发射极放大电路,叫交流信号由基极输入,输出电压取自集电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交 流信号也是由基极输入,输出电压取自集电极。而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一般作为多级放大电 路的中间级,提供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而共集电极可以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中 间级和输出级,主要作为阻抗匹配。 由两种电路的特性可知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是理想的输入输出 级,但其放大能力较弱,若两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不符合要求。所以设计下面 2 个方案。本课程设计有两个方案:(1)第一级用共射极放大电路,第二级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两级都使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由两种电路的特性可知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是理想的输入输出级, 低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2 但其放大能力较弱,若两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不符合要求。 而共射极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较强,当选取共射极放大电路为第一级,共集电 极放大电路为第二级。对于电路整体来说,电路的输入电阻:Ri=Rb/rbe 可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主要受 Rbe 影响。当输入电阻数量级为1000时,满足课题 要求。 第二级为共射极时: Ro = Rc 输出电阻较大,因此不符合课程要求。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Ro=(rbe+R3/R4)/(1+&)/Rc 输出电阻也足够小,符合课程要求。 放大倍数亦符合要求,当选取方案(1)第一级用共射极放大电路,第二级用共集电极放 大电路,较为合理三、 具体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原理图:图1 3)元件清单:电容1(2个)电容2电阻1电阻2电阻3电阻4电阻5电阻6电阻7运放22uf100uf51k15k3.6k27510150k3.3kS90134)数据记录:输入信号峰峰值(Mv)44输出信号峰峰值(V) 2.35表15)数据计算: 1) 根据数据计算出理论值为:UBIEIc UCE = UCCIC(RCRE)Au=-(Rl)/【rbe1+(1+)Re】用万用表测得=98 rbe1=【200+(1+)】26/IE1=1.48K , rbe2=【200+(1+)】26/IE2=2.1K 所以,Ri=Rb11/Rb12/【rbe1+(1+)Re】 5.3 K Ro=Re2/(Re1+rbe2)/(1+)42 Au=-(Rl)/【rbe1+(1+)Re】=58 2) 实际测量值为: 根据定义: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Ri=16/(44-16)=5.7K Ro=(0.792/0.771-1)*1K=27Au=2350/44=53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大,大于2 K,输出电阻很小,小于50,电压增益大于50。故该电路达标。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 :a. 电压增益Au 50b. 输入电阻Ri 2Kc. 输出电阻Ro 50 都符合设计出来的参数设置四、 电路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频率特性表:频率 输入Vpp(mV) 输出Vpp(V) 10Hz440.850Hz441.96100Hz442.281K442.3510K442.35100K442.261M441.94 表2由表可知根据表格发现,当输入频率在100Hz 到100KHz, 其输出的峰峰值大概不变。根据计算出 Au=64.3,符合设计要求。而频率小于 10Hz 和频率大于1MHz 的输入信号,其输出电压的峰峰值小于很小,这因为频带受限制了。有图表2,可知当频率由10Hz变化到1MHz过程,信号在100Hz到100kHz基本保持不变,当信号过于小时或过大时才变化较大,这与电路中的旁路电容有关 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 a. 电压增益Au 50 b. 输入电阻Ri 2K c. 输出电阻Ro 50 都符合设计出来的参数设置。当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10KHz 和 100Hz),电压增益基本 没有变化。五、 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1)输出失真输出失真与静态工作点有关,经研究表明: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与Rb1与Rb2的比值有关,适当调整可改善电路。2)放大倍数不足够,低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中放大倍数不足是很常见的情况,共集电极电路放大倍数1,不做调整,共发射极电路作为主要调整对象。经研究表明:放大倍数与Rc,Re1有关,适当上调Rc,减少Re1会增加放大倍数。六、 课程设计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提高了自我查阅资料,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路的理论知识,锻炼自我的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晶体放大电路和低通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最后感谢张老师辛勤指导,才能把实验顺利完成。七、 主要参考文献1电子技术技能训练杨元挺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基础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戴伏生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3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姚福安主编济南: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古探掘工发展趋势水平考核试卷含答案
- 银行中层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来料压铸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易错集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 分析纯红色氧化铅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必仙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远程监控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动工具串激电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皮带式理瓶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网络类拓扑图
- (2024版)联通社区智家营销经理能力认证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模块一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
- 仿真绿植合同模板
- 赠与协议书模板(2篇)
-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
-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第1章机械运动章末提升核心素养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 邮件分拣业务外包管理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