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4篇叙事散文组成,赞扬了优秀人物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此外,本单元还有一篇读书方法指导的课文。海伦凯勒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二泉映月一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郑和远航一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难点是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司马迁发愤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理解哪些段落、语句表现了司马迁的“发愤”是教学的重点。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3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4感受名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5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6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7通过阅读短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8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9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三、教学重点1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和学习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3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4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5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6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和学习海伦、阿炳司马迁等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2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3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五、教学理念本组课文选取的人物都很有代表性,他们都曾经历尽磨难,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所以都是学生值得学习的榜样。教学中,采用整体教学思路,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本组课文中人物历尽磨难、最终取得成就的共同特点,学习优秀人物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9海伦凯勒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3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二、教学重点反复认真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和学习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四、教学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材料、教学课件等。五、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3.教学本课的生字。二、教学重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三、教学难点体会小海伦凯勒童年的不幸四、教学准备:和课文有关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人,她就是海伦凯勒。2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3学生说说自己对海伦凯勒的了解4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提示:“吮”不要读成y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三)交流阅读收获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三)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些什么?2分段朗读,理清课文脉络第一自然段:一场重病使只有一岁半的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第二五自然段:介绍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第六、七自然段:写海伦在萨勒老师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第八自然段:将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四)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轻声地阅读第一段,想一想这时的小海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阅读后交流。3出示: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轻声地读一读,说说你心中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一岁半,正是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一岁半,正是睁着无邪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海伦,从此,她面对着的是希望和要求。想一想,小海伦还不能干些什么?填空:从此,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_,也不能_。黑暗和沉寂就像一张巨网紧紧地裹住了小海伦,让她喘不过气来。如果你就是海伦,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填空:天哪,谁能想到,当时,我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我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我不能_,也不能_。天哪,_。(五)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二、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2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三、教学难点自读自悟,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四、教学准备1与课文相关的投影片(生字词、重点句子)2引导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图片和资料,以及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8.海伦凯勒,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天哪,才一岁半的小海伦就已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整天面对着的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这样的日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今后的路,又该怎样走下去呢?(二)整体阅读课文,感受凯勒形象1师:今天的语文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走进她那无声的世界。静静地默读课文,做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思考:在你眼里,海伦凯勒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在你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2生自读,在书上写上自己的感想。师:同学们,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要仔细品味你画下来的关键词句。通过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去感受海伦凯勒的形象,体会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三)学生交流师: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波浪线。来说说。师:你觉得海伦凯勒是个怎样的人?1不屈不挠A(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1)师:老师要告诉你们,盲人的书写也比我们困难多了。需要用食指的指节用力叩击盲文笔,在厚厚的纸上扎下一个个突起的盲文点。长时间书写,手腕、手指都会酸痛,甚至变形。(2)了解了这些知识,再来读这段话,再来读这段文字。(3)生读,我发现你读得已没有刚才那么轻松了,想说什么?(4)其实,有时候,我们光靠读还不够,试着想着画面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师叙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依然在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5)孩子们,看到画面了吗?相信此时的你,已把这感人的场景深深地烙在了你心里!再读这段话?她这么做是因为(对知识的如饥似渴)是因为(她要战胜自己)是因为(超人的毅力)是因为(她有不屈不饶的精神)。(6)师引读: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师:说话上打上了引号,你明白吗?生: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人交流。2不屈不挠B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1)师:海伦是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孩子,她听不见,也看不见,那她是怎样练习发音的呢?师:是呀!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2)再读这句话,这次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反复甚至每天坚持)(3)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4)师:你来读这段话,想说什么?你在仔细地听着,想说什么?(5)把你们体会到的好好读读!(6)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读第七自然段。那个完全靠触觉学习发音的孩子,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难道不都是震撼人心的吗?读“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师:爸爸和妈妈紧紧抱住海伦,留下了兴奋的泪水!3继续交流,你还认为海伦是个怎样的人?A热爱生活师:你是从哪里读懂的?生:第三自然段师:水,对于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说,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简单,很轻松!而海伦凯勒学得轻松吗?(不轻松!)师:是呀!我们来体会小海伦认识水的艰辛!生齐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师:这里的“猛然醒悟”,你理解吗?(我推测沙利文老师或者其他人曾努力教小海伦学过水,但没有成功,这一次,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她终于学会了。)师:是的,沙利文老师为了教海伦学“水”这个单词,想尽了许多办法。,最初,她们来到河边,沙利文老师让小海伦把双脚放到河里,告诉她这是“water”,但是,小海伦反馈给老师的信息是“hand”,是“手”。这一次,她把“水”与“手”分不清;后来,在家里,沙利文老师拿来一只杯子,盛满了水,让小海伦把手放进去体验这就是“water”,但是,我们的小海伦认为这是“杯子”,“杯子”和“水”她又分不清。第三次,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她们路过水井房时师:同学们,小海伦容易吗?(不容易!)师:海伦猛然醒悟读!生感情朗读“海伦猛然醒悟,”师:是的,她为了学会一个“水”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读!出示:井房的经历使我的求知欲望由然而生。啊!原来世间万物都各有名称,而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的思想,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变得就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无限喜悦,盼望新的一天到来。师: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她终于获得了成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读!他开始热爱生活,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B乐观、开朗,热爱生活“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生:我从这段话中看出海伦对生命的渴望,她对生活的热爱。师:你很会读书!那她想象中的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生述,有感情地读!师:上帝蒙蔽了海伦的眼睛,却用知识在海伦的心里打开了另一扇窗。师: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知识也确实给海伦带来了快乐、幸福。使他更加热爱生活。C关心他人有爱心交流、读四、教师总结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我们来听一听(师读,音乐渐起)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冲出黑暗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进了海伦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读了这一段段文字,此时同学们心中一定有太多的感慨要倾诉。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课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记住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人吧!(出示海伦图片,并引读)记住一种精神/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精神/请记住海伦凯勒记住一种品格/热爱生命/忘我付出的品格/请记住海伦凯勒记住一个人/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人/一个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人/请记住海伦凯勒(五)板书设计海伦凯勒生病失聪失明奋斗复聪复明不屈不挠奋斗奉献永生留名第三课时教学要求:完成本课练习一、 回忆课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身残()双耳()不()不()双目()如()似()摸读()()以继()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成词语卡片的形式)二、请对号入座引号的用法:(1)直接引用;(2)表示强调,引起注意;(3)表示特殊意义;(4)表示否定;(5)引用成语或谚语。请对号入座。(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2)海伦很快学会了用手指“说话”。()(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她心中“看”的世界。()(先讲一讲引号的几种作用,还可以拓宽一些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三、完成摘抄,并写下自己的感想。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有什么启发吗?(完成此题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四、填空 学习了海伦.凯勒,我们看到了一个()的海伦,一个()的沙利文老师,一个()萨勒老师。其中,你最喜欢(),请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她。10二泉映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感受名曲二泉映月丰富内涵,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二、教学重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三、教学难点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四、教学准备Ppt课件、有关音乐等。五、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教学难点读通、读对课文四、教学准备Ppt课件、音乐录音。五、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出示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塑像的图片)你知道他是谁吗?2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了解到哪些有关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介绍。(阿炳,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东亭人。从小跟父亲华清和当道士,学音乐。他4岁时母亲死了,21岁得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在无锡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还经常演唱当日新闻。抗日战争时期,演唱过汉奸的下场等歌曲;抗日战胜利后,演唱揭露、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歌曲。阿炳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泊沙、昭君出塞等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月,大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3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课题就是乐曲的曲名:板书课题:二泉映月(二)指导学生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哭泣泯灭抒发委婉(2)指名读,指点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多音字。(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段落大概内容。注意结合课文理解感知以下词语。饱经风霜静影沉璧(看图并联活经验理解)萦绕坎坷(联系生活遭遇理解)激愤3通读课文,感知课文的段落。自由读课文想一下,哪几小节是写曲子的内容的。由此把课文分成三段。(不必一段一段去概括。)4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还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交流。(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指导“饶”右卜不要多“点”“腾”右下角是个“马”,不要写成其它的字。2课外作业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写曲子部分。完成生字抄写本。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感受名曲二泉映月丰富内涵,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正、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四、教学准备Ppt课件、音乐录音。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阿炳的身世.。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用心去聆听琴声,品读文章,一起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齐读课题。点拨:想象一轮清冷的月亮,照耀着淙淙的泉水,水波映月,静影沉璧。用你的朗读让月亮再亮些,让泉水再清些。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一首不朽的名曲,欣赏时要求眼中有画面,心中有感受,等会读课文时才会有感情。2听二胡曲二泉映乐。3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简单说说感受。(音乐委婉抒情,夜深人静,泉清月冷,阿炳仿佛正坐在泉边沉思往事;琴声很凄凉,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身影;似乎听到了阿炳在愤怒质问:人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平?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刚直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4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找出来,认真读读。(二)精读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括号标出,小组进行交流。2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1)出示:A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B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C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二泉的景色?指导朗读。练说:无锡的惠山每当月夜师述:惠山下的泉水潺潺的流淌,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可是阿炳却什么也看不到,他的眼前漆黑一片,他只能用琴声倾诉着自己的不幸。D我们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你试着联系上下来理解“在怀念在思索”学生交流,指导读好第3自然段。F联系上下文是好方法,有时还要联系课外的知识。点击课件,补充阅读,体会“悲”。(乐曲中有悲,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道:“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阿炳一生饱受生活的折磨,他飘泊无依,流落街头,那样的日子能让他不悲吗?)学生谈自己的感受。G指导朗读,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听到了阿炳那一声声凄楚的叹息声听了你的朗读,你已经沉醉在那感人肺腑的音乐里。(2)出示:随着旋律的深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一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抒发了A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B欣赏音乐高潮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所表达的感情。C点击课件,补充阅读,体会“恨”。(乐曲中有恨,阿炳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但他倔强,有正义感,而且也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因此他对反动统治者充满了仇恨。他恨军阀混战对人民的洗劫;他恨蒋介石对日寇的不抵抗政策;他恨那封建的剥削和压迫那样的黑暗社会能不让他愤恨吗?他演奏的二泉映月是一位饱尝痛苦的盲人音乐家对生活的无限感慨的真情流露。音乐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抒发了作者愤慨的情绪;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补充: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曲痛骂他们。C指导感情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3)出示: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引导朗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总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三)学习第六自然段。1过渡:琴弦就是心弦,琴声就是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做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他的悲,他的恨,他的爱全部融在二泉映月那深情的旋律中。2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点击课件。(四)拓展练笔。1像文学作品一样,同一首曲子,因为欣赏者的经历不同,阅历不同,心境不同,所感受也会不同。老师在反复欣赏了这首曲子,写下了一段自己的感受。想听听吗?点击课件,师配乐朗读。泉,缓缓流着。月,静静泻着。一个人的夜里,泡一杯香茗,关上灯,去品那二泉月下如泣如诉。二胡声悠扬回旋,伴着窗外的月光,照着我,裹着我,渐渐渗进血里,心里。那是怎样的悲哦?!月下,那个盲艺人坐在泉边,叹着心酸的往事,思索着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月下的二泉如此美丽。二泉的月色如此静谧!美啊!但是这美景良辰却不是为我准备的。谁知道我心中的苦,谁明白我心里的愤!二胡啊二胡,只有你,只有你,明白我。我知道,你是表达伤感的最好的朋友,你就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吧?说出来吧!二胡无语。心弦动了,响了,泻出了,沉浸了。终于,流泪了。2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地倾听,让感受从音乐里流淌出来选择一个话题,写一段话:(1)阿炳,我想对你说(2)听了音乐,表达一下你的感受。(3)为曲子拍一段MTV,用语言描述一下你所要拍的画面。板书:9.二泉映月倾吐琴声情怀第三课时一、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三、教学难点指导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四、教学准备小黑板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默写生字词。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二)指导学生背诵四、五自然段。1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二泉的景色如何,看到了这景色阿业炳有什么感受呢?开始曲子是有如。随着旋律又他这曲子告诉人们2听录音,边听边想,边感知。3让学生分小组自由进行背诵练习。4指名背,集体评议。(三)作业指导。1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优美景色。注意选用以下的词语。月光似水静影沉壁赏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照耀2指导注意写的话要有一定的整体感觉,用词要优美流畅。11郑和远航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二、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课文条理。二、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二)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2指名读。字音:“瓷”、“撕”是平舌音。“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4指导分段。(1)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第15自然段)(2)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3)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5同座位互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指导书写。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2魁:半包围结构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厶”写得小一些。3监:上大下小。(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的描红和临写。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二、教学重点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精读课文。1读悟课文1、2、6小节,体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范围之广。(1)课文那里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1、2小节,找出有关句子。(2)组织学生交流(课件出示)苏州府刘家港码头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西洋随行的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课件出示宝船(3)指导朗读,感悟规模大。(4)这几个小节中哪些文字又说明了范围之广呢?写时间之长的呢?(引导学生从课文第六小节中找:从1405前后到过三十最后一次)知道学生朗读,体会远航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5)此时的郑和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小节,师生合作:从这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6)指导看图(图中所画谁是郑和?你怎么知道的)如果你就是岸上的群众之一,你会怎么说?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体会“扬帆起航”的情景。2就这样我们的船队在人们的期盼与祝福中出发了,那我们又是如何与沿途国家友好往来的呢?引读课文第四小节指名读(1)一般来说,一些国家看到如此浩浩荡荡的船队会如临大敌,惊惊慌失措,那我们的船队呢:交流,反馈。(2)哪些词突出地表现我们的船队倍受欢迎,显示此次远航促进了与亚非国家友好往来?(3)假如你是一个国家的国王、大臣或臣民,面对会真么说、怎么做?3过渡:然而,路途遥远,航行的路途中也充满了风险,文中写了几种风险?分别是什么风险?(1)读课文,画出写风浪险恶和海盗袭击的句子。(2)组织交流:哪些词突出了风浪险恶?朗读指导你此时感觉怎样?(3)如果你就是船上的一员,看到这些,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4)让我们来看看郑和吧,谁来读读描写郑和表现的句子。提问:从这些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谈自己的看法)(5)引读描写风浪无比险恶和郑和沉着顽强的句子。(6)自然的凶险被战胜了,人为的风险也来考验郑和了。在电影、电视影片中我们见识过海盗吗?你眼中的海盗是怎样的?文中是怎样描写海盗的?(7)这些海盗的阴谋得逞了吗?(8)(学生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9)指导朗读(抓住事先得知、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下火把等词,朗读体会郑和的大智大勇)4回归整体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七小节(三)依据标题,指导复述1过渡: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们不妨把它讲给身边的人听,那该怎样讲呢?看黑板上的内容。2那我们就先再来看课文内容,练习复述好吗?(四人小组练习)3检查复述情况。(四)体会写作特色1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色就是以点带面,详略得当。2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共出样几次?如果说七次为“面”,那其中的一次就是什么?作者详写了几次?你能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吗?(五)板书设计扬帆起航郑和远航友好往来战胜凶险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4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主题:司马迁在身受酷刑和屈辱的情况下,仍然牢记父亲嘱托,发愤著书的精神。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突出了司马迁在身受刑和屈辱的情况下,仍然牢记父亲嘱托,发愤著书的精神。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二、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教学准备小黑板等四、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介绍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他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它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2介绍司马迁。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巨著呢?(二)自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组词。(2)用钢笔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临写书上的生字。(3)指名接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意。讲述:把道理或事情讲出来。记载:把事情写下来。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研读:钻研并读阅。飞来横祸:意外到来的祸患。发愤:决心努力。(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1默读课文,思考:(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2)他是什么情况下“发愤”写作的。(3)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4)结果怎么样?2对照上述四个问题,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参照书后练习4中提供的样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第1、2自然段):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第二段(第3自然段):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第四段(第5自然段):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3指名让同学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二、教学重点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突出司马迁在身受刑和屈辱的情况下,仍然牢记父亲嘱托,发愤著书的精神。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司马迁在遭到腐刑后,不忘父亲的嘱咐,矢志不渝写成史记的事。(过渡)两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伟大而不屈的灵魂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司马迁,去了解司马迁真实的心,了解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的?(二)出示思考题(三)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边读边想,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加上批注。)(四)组织交流,教师相机点评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1)因为他受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古代英雄故事感兴趣。(结合文中句子“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2)受父亲的影响。(结合文中句子“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二十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后又随汉武帝巡守封禅,游历各地。这些经历为司马迁日后撰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师相机评点。师:(1)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必要时范读)(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论的基础,课文的哪里写了他受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话。(3)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文字1出示)A父亲是怎样吩咐的?谁来读一读。注意司马谈当时的状态、神情。B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朗读时语速比较慢),从中我仿佛能体会到父亲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C指导朗读:父亲泪痕满面的嘱咐,是遗憾,是愧恨,是鞭策和激励,父亲那深情的嘱托,你们能读好它吗?谁再来读一读,(有的学生朗读情真意切),读出了司马谈那深情的嘱托。D让我们一起读。(导)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喜爱这一行,再加上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使他义无反顾地扎入这编写史书之中。可就是在这时,却来了一场飞来横祸。2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1)因为遭遇一场飞来的横祸,使他忍受的屈辱,简直生不如死。我想:他发愤写史记可以减轻他心中的痛苦。(2)因为他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他这样死太不值得了。于是就放弃了死的念头,发愤史记的创作。我想:如果当时他没有受到宫刑,也许还写不出史记。(3)我想:雁过留声,人死留名,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为了立功立业。(4)因为身心备受摧残的司马迁深深地知道: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他发愤立志写史记,是要实现人生的价值。(5)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受到了酷刑,遭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另一方面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师相机评点。师:(1)遭“飞来横祸”谁来介绍一下“飞来横祸”,你知道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呢?师: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腐刑”是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他在一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父母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司马迁当时是多么绝望。过渡:然而,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作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看课文,他为何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2)立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出示(文字2)A. 指导朗读,大声读。教师评点:你们的朗读使我看到了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下决心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B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司马迁人生观,这样精辟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师小结: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受到酷刑,遭受人生难以承受的打击;另一方面是他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忍辱负重的司马迁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写好史记,那么他是如何写的呢?看,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出示图片)3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1)出示要求:(2)请同学们静静地想像,思考。4交流汇报。(1)在昏暗的油灯下,司马迁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里,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书。(2)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一会儿忙着研读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资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一会儿又拿起笔写啊、写啊,他要写出自己心中的屈辱,写出国家的兴亡,写出历史的进程。(3)在昏暗的油灯下,他写啊,写啊,他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清楚从黄帝到汉武帝近2600年的历史,我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在昏暗的油灯下,他拿起笔摊平竹简,写下了一卷又一卷,他想:我要为中华民族保存三千年的历史,我要做一位出色的画家,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要像一位雕塑家,塑造出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我要使史记成为经天纬天,内容广博的百科式全书的通史。我要后人以他们的事例引以为鉴。师相机点评。师:(1)摇曳的灯火,好似父亲临终前的泪花,司马迁想起了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出示文字1)(2)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一颗不屈的心灵,让我们读体现司马迁人生观的句子。(出示文字2)(3)那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生命结晶的象征,让我们读最后一节。(出示文字3)(4)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5)小结:对啊,可见时间之长,可见意志之坚强,工程艰巨,可见写作之艰辛。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后人是怎么评价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吗?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史记(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可谓辉煌巨著传万代!面对司马迁的画像,你想说些什么?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件事中,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以前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绵阳市汇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选聘公司总经理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黟县2025安徽黄山市黟县事业单位统一笔试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省2025福建三明尤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9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盐亭县2025年上半年四川绵阳盐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招聘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珠海市2025广东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站招聘聘用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5湖南湘西自治州招才引智活动(5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2025新疆事业单位联考(58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廉江市2025广东湛江市廉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等3个单位招聘政府雇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西省2025山西文水县部分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宜宾市2025四川宜宾市救助管理站招聘编外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数据库原理》课件第2章建立数据模型
- 产程干预的医学指征课件
- 【课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
- 2024年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英语》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picc置管与维护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 JJF 2257-2025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仪校准规范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课件】第十四章第四节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 家电清洗培训
-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