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龙门石窟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影响龙门石窟位于我国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其反应了我国的唐朝盛世,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同时,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影响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龙门石窟是佛教众多宗派的集成,它为研究提供了事物形象资料佛教造像艺术与佛教是同时传入中国的。贵霜时期,不少印度僧侣来中国传教,他们往往带来佛经和佛像。中国自秦以来就有发达的造像艺术,而随着佛教的传入,也开始塑造佛像了。佛教开始传播时期,其佛教造像还刚刚出现,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直到西晋以后,随着佛教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佛教造像艺术才取得明显的发展。纵观历史长河,由于朝代的更迭、社会生产力的高低不同。佛教的发展从东汉末到明清这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也伴随着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经常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对石窟艺术的影响,不仅有题材的变化,而且有艺术风格的变化。所以对石窟艺术的研究,必须要以石窟艺术的佛教造像题记为依据,进行分期断化,按型排比,找出时代的特征与风格的变化。这样,才可以对石窟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佛教及其石刻艺术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关系极其密切。他们在发展中还逐渐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一般世俗艺术的宗教艺术。尤其是佛教对我国的石刻艺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佛教时刻和石窟艺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二龙门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典型的王家风范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最有代表性。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皇室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佞佛的历史情态。三碑刻涵盖了多种学科的石史,是中外石窟考古的准绳 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作品,代表着石窟寺艺术流入洛阳以后最早出现的一种犍陀罗佛教美术风格向中国本土化演变的风格特点。因此,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唐朝所开窟洞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而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又占唐代石窟的多数。这时期的佛教造像则是带有完美的本民族的特点,走向了佛教艺术本土化的成熟期。其中,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开凿时代延续最长的一座。古阳洞高1120厘米,宽727厘米,深1183厘米,这里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为集中的洞窟,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多品,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古阳洞最有特点的是,洞窟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集中在这里,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老龙洞的慈香窟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一部分,十二品代表了书法体中的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康有为曾称赞这里的书法: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龙门二十品”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字体,既有隶书风格,又具有楷书的格调,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人们将龙门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二十个石像题记总结在一起,称龙门二十品。“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龙门二十品”计有: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造像记、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齐郡王元佑造像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宾阳洞是北魏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门口有唐朝宰相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亲笔碑铭一块。药方洞,这是龙门石窟比较特别的一个洞,是中国古代药方的总汇,洞中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石刻和书籍一样,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四龙门石窟对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变革做出了重大贡献,使中国艺术呈现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在我国三大石窟中,敦煌莫高窟以壁画见长,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则以石雕称雄于世。事实上,龙门石窟雕像的造型又不同于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有不少雕像是仿印度的造型风格,带有浓烈的异国情调及风韵。早期的佛教造像更多强调佛的雄伟和神秘莫测,而龙门石窟造像却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由于考虑到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龙门石窟创造了以“秀骨清像”和“刻削容仪”为特点的风格,使佛和菩萨的脸型清丽俊秀、神情恬淡,服饰以汉服为主。尤其是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的卢舍那佛,已完全拥有中国人的脸型和气质。所以,在我国佛教的雕像中,龙门石窟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充分证实了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石窟中佛教造像要遵从教义的规范,使形象与人间保持距离,具有一定的神性。诸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使人望而起敬,但又不能冷若冰霜,需有人间气息才觉得可亲可信,介于人神之间最有魅力。神气太足使人觉得可敬不可亲,难以引起共鸣。人间气太浓,又会冲淡佛教的严肃性,使人一望便觉得似曾相识,无遐想的余地。南北朝及唐代大多数成功之作,恰在神与人之间,所以颇具魅力。例如: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始凿年代不详,完工于武则天时期。据碑文记载,皇后武则天曾捐助脂粉钱两万贯。石窟正中为卢舍那佛坐像,它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亦龙门石窟佛教造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卢舍那像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近2米,左右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侍像中弟子温良恭顺,菩萨华丽矜持,天王.威武雄健、力士气势逼人。群像雕凿的栩栩如生。主像卢舍那大佛则更显完美,集中体现了唐代雕像的特点,面部典雅丰满,笑容含蓄静美,衣纹简洁明快,看上去宛若一个沉静睿智的中年妇女,带着爱心与慈善,带着美与爱,静静俯视着人间万物,有人评论说,此像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具有完美的艺术表现力。讲究神性与人性融合。与此同时,讲究环境与心境结合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环境的艺术。环境可为石窟造像提供合适的场所,烘托造像的艺术效果。石窟环境几乎无例外地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环境本身就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与佛教绝情洗欲,向往彼岸佛国净土的主张相合拍。石窟位置的选择,也会给礼佛者造成感情震动。如龙门奉先寺、宾阳中洞,凿建在龙门西山南部山腰,朝拜者需要走一段山路,到山下还须沿山坡小路攀登,才能见到造像,路途的艰辛,会加重礼佛者的虔诚,更充分地酝酿感情。想急切朝拜佛像而不能立即见面,经过跋涉攀登,造像突然出现在面前,灵魂一下子就会被征服。石窟形制与造像的结合,也会造成一种气势,给礼佛者以感染。其中,莲花洞在龙门石窟中有一洞窟是利用天然溶洞开凿的,莲花洞即是一例。莲花洞因其窟顶雕有一朵硕大精美的莲花而得名。莲花洞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与其它佛像不同的是,佛像为立像,身着袈裟,似为释迦牟尼佛不远万里,一路风尘,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教。万佛洞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的崖壁上,在宾阳洞南侧,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这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因窟内南北两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洞内造像十分丰富,窟壁是刻有大小小的佛像1500余尊,这些佛像小的仅寸许。表现了此时佛教极强的世俗性。五龙门石窟是世界上现存伟大的古典艺术保护之一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用自己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反映着宗教教义的同时,又为后人提供了雕塑艺术的典范,以及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此前的石窟艺术创作中,比如云岗石窟,较多地保留了古代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本民族的特点不突出;而龙门石窟则揉合各家之长,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又与汉民族先进的文化思想相融合,创作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石窟艺术风格,使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呈现浓烈的本民族特色,佛教造像艺术至此时起开始向着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发展,因此龙门石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从外来风格向本民族特色发展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龙门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和它开凿过程中的官方背景,决定了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和莫高窟,有更多的政治色彩,在气质上更有皇家风范。云岗石窟只集中在北魏一朝所开,莫高窟则为民间私人所开,只有龙门石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从北魏到隋唐各代皇帝都不惜重金,在此造像。古阳洞,集中的了北魏统治者发愿造像是集中的洞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UWA 10106-2024 城镇水务信息在线采集技术标准
- TCECS 1326-2023 全流动触探试验标准
- 恒邦招聘试题及答案
- 海澜之家招聘试题及答案
- 餐饮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
- 公务员面试农业稳产保供面试题及答案
- 机器学习工程师招聘题库及答案
- 互联网技术运营经理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李丰面试题及答案
- 国家铁路集团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Gexcon 气体爆炸手册
- 病房突发事件的应急与处理
- 《PCB材料介绍》课件
-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题培训
- 合伙人合同协议书范文小规模个体户
- 【九牧卫浴公司考评制度问题及完善对策(6000字论文)】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习题
- 危险废物库房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 (高立牌)SC型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课件
- 失智失能老年人的睡眠照护(失智失能老人健康照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