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常凯教授.doc_第1页
人大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常凯教授.doc_第2页
人大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常凯教授.doc_第3页
人大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常凯教授.doc_第4页
人大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常凯教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常凯教授常凯教授基本情况常凯教授、博士生导师1.1998年1月和1999年24月,两次应邀赴港讲学。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工联会、香港职工会联盟和香港劳联等大学和劳工组织,分别做了题为中国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立法、中国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企业福利制度、中国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市场经济与工会的作用等学术演讲。21998年6月,应邀赴河内为越南劳工总工会讲学,题为市场经济与工会。听众为越南劳动党群工部副部长、越南劳工总会副主席及产业工会和各部门负责人等。3.1999年9月,赴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渥太华等地,与政府劳动部门和劳工组织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4.2002年8月,应俄罗斯法律家联盟邀请,以中国法律家代表团成员身份,赴莫斯科、诺夫格勒得、彼得堡进行学术访问。5.2001年1月赴美国哈佛大学、东北大学,华盛顿大学学术访问。并在美国华盛顿举办国际劳工公约与中国的劳动法律讲座,听众为美国劳工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代表。6.2002年8月,赴瑞士国际劳工组织(ILO)总部和法国学术访问。7.2002年5月2003年5月,受聘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国劳动法研究(两学期),为本科生开设中国人权论(一学期)。开设课程主要开设课程: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劳权研究、国际劳工标准和劳工公约、劳工运动史、劳工组织和劳工状况等学术论文发表的有关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的论文主要有:试论工会参政议政的社会条件工运研究1986年第54期试论社会主义时期工会地位的特点工运学刊1987年第2期关于工会地位理论的两个问题工运研究1987年第3期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的社会结构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关于目前我国工人阶级的结构及其特点连云港工运1987年第10期工会的性质和工会的地位当代工人1987年第3.4期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人阶级内部矛盾和工会的代表性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政治体制改革与工会参政议政武汉工运研究1987年第6期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协商对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1期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党与工会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1988年第1期略论工会理论建设工运学刊1988年第2期论工会的代表性工会改革文丛1988年工会应代表劳动者调节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工会理论研究1988年第4期工潮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当代工会文丛1988年第1辑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在发展生产力中的身份和作用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赖若愚工运思想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初析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坚持工人阶级领导与依靠工人阶级群众管理干部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改进工会学理论教学的几点想法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中国工会立法的历史及特点工人日报1991年5月31日试论毛泽东工人阶级思想的内容特点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2期试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工运方针的思想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2年3期试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工运斗争对象的思想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2年5期试论党的领导与职工当家作主的关系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试论毛泽东工人阶级观的理论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工人阶级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元月试析毛泽东工人阶级观的形成和发展当代工会1994年第1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与工会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劳动关系与工会论纲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3期以劳动关系为基础进行工会理论研究教学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5期现代企业制度下劳动关系的特点中国劳动报1994年3月3日规范企业劳动关系中国劳动报1994年5月12日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工会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4期废墟上的凭吊(上)中国工人1994年第5期废墟上的凭吊(下)中国工人1994年第6期职工民主管理的理论思考工人日报1994年7月27日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关系中外管理1994年第9期论工会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当代工会1994年第9期现代企业制度与劳权关系工运研究1994年第13期城镇妇女就业问题经济日报1994年8月14日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改革1994年第5期市场经济与工会地位工人日报1994年9月16日劳权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支点工人日报1994年11月2日解决城镇妇女就业的对策上海妇女1994年第12期外资企业中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公有制企业中女职工的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年3期论劳动者文化工运研究1995年第2期集体合同制度:行使和保证集体劳权的基本形式工人日报1995年7月7日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的地位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4期解决好共保合同向集体合同的过渡中国劳动报1995年8月17日现代企业制度与劳权关系(转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1994年36期重视劳动者文化的建设(转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1995年15期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几个问题工人日报1995年11月30日推行集体合同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中国劳动报1996年2月6日工会的地位代表和反映了劳动者的地位南方工报1996年第1期市场经济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当代工会996年第1期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工会:集体劳权的代表当代工会1996年第6期试析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工会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2期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中国劳动关系状况工运研究1997年第5期谁是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工人日报1997年5月28日试析中国的劳动者阶层工人日报1997年11月26日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研究工运理论政策研究报告1997年第6期劳权本位:劳动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核心工运研究1997年第13期论我国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结构及职能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中国的劳动关系和劳工权益保障1998香港社会保障圆桌会议论文集努力实现三方协商机制工人日报1998年8月24日试论我国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主体问题工运研究1998年第11期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劳动立法工会理论研究1999年第一期中国的劳动立法和工人权益的保障就业政策与权益保障(香港)1999年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1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01年第1期转载)依法组建工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工人日报2000年3月10日关于私企组建工会的若干法律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4期转载)浅谈劳工标准立法和劳工权益保障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12月14日WTO与劳工标准和劳工权益保障载WTO:劳工权益保障工人出版社2001年工会理论政策研究的地位和作用论纲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01年第3期转载)劳权本位:劳动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核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四期转载)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新思路2002年第二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2年第3期转载)WTO给我们的劳动者带来什么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论社会保险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10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险制度2002年第3期原发)论罢工权立法2002年1月全球化与劳工权益和劳工政策国际研讨会论文中国入世与劳工标准立法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一期必须强化薪酬保障法律制度工人日报2002年12月7日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报2003年2月11日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2期中国城镇妇女就业问题的对策中国妇女(英文)1994年第12期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的劳动立法(英文)亚洲劳工(香港)1999年第1期Toylandlnferno:AJourneyThroughtheRuins-TheStoryofShenzhens”BlackFriday”Summer1998(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中国権立法法政研究杂志(日本)第2003年69卷第3号报刊访谈:WTO与劳工权利工人日报专访,2001年12月28日WTO给我们的劳动者带来什么当代工人杂志专访2002年第4期WTO影响中国劳工问题投资中国(台湾)杂志专访,2002年第五期企业改制:凸现职工权益保护漏洞中国劳动社会保障报2002年8月27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从法制建设角度看社会保障群言2002年第四期,从承受艰难到分享公平关于新时期劳动关系问题的多角透视工人日报2002年9月4日BetterlegalprotectionforlabourersencouraragedCHINADAILYJANUARY23,2003学术著作理论工会学概论常凯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1月版社会主义民主与工会参政议政冯同庆常凯著工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中国工运史辞典(主编)劳动人事出版社1990年3月版工会法通论常凯张德荣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8月版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会工作(主编)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5月版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8月版新编工会学(主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新建企业工会工作实用教材(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2月版:劳工权益保障常凯乔健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IndustrialRelationsinChinaByBillTaylor/Chang,Kai/Li,QiBritainEdwardElgarPublishingcorporation2003.5.理论工会学概论常凯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1月版社会主义民主与工会参政议政冯同庆常凯著工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中国工运史辞典(主编)劳动人事出版社1990年3月版工会法通论常凯张德荣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8月版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会工作(主编)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5月版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8月版新编工会学(主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新建企业工会工作实用教材(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2月版:劳工权益保障常凯乔健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IndustrialRelationsinChinaByBillTaylor/Chang,Kai/Li,QiBritainEdwardElgarPublishingcorporation2003.5.科研课题(1)参与或主持的国际组织课题:11994年5月,以中国顾问的身份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在北京举办的“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业关系三方研讨会(国际)”,在会上作了题为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顾问报告。报告的英文文本由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上报国际劳工组织本部,中文本在国内刊物改革杂志全文发表。21994年45月,以中国专家的身份受聘为由世界银行资助、国家劳动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主持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就业政策与向市场经济过渡”课题组成员。本人所完成的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城镇妇女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课题报告。作为课题组的正式文件提交世界银行组织。报告的中文文本在社会学研究全文发表。319951996年,承担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区域劳动研究机构网络公平与效益: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分析课题研究,并任课题组负责人。该课题的研究报告送交国际劳工组织,共7万余字。4.20002001年,与美国国际劳工权益基金会合作,承担国际劳工公约与中国劳动立法比较研究的课题。5.20002002年,主持美国福特基金会课题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社会行动和理论研究。6.20012003年,主持美国福特基金会课题劳工权利的法律援助。(2)参加的国家课题和法律起草:1.从1993年开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当代中国职工状况研究理论分析工作。该项研究的成果为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由本人任主编的理论专著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2.从1994年开始,应劳动部法规司和劳动关系司的邀请,直接参与集体合同规定和集体合同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起草或修改的讨论。3.19961997年,主持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课题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研究,该研究报告成为中国三方机制建立的最主要的理论和政策的准备。4.1999年48月,以人大财经委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参与人大财经委关于再就业的课题调研。7月,与人大常委吴树青教授赴辽宁省调研,在调研中参与确定调研提纲和起草调研报告。7月9日课题组在财经委32次委员会议上,向李鹏委员长做了汇报。报告中关于完善和调整我国就业政策的建议,收到财经委员们和委员长的重视。学术交流1.1998年1月和1999年24月,两次应邀赴港讲学。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工联会、香港职工会联盟和香港劳联等大学和劳工组织,分别做了题为中国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立法、中国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企业福利制度、中国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市场经济与工会的作用等学术演讲。21998年6月,应邀赴河内为越南劳工总工会讲学,题为市场经济与工会。听众为越南劳动党群工部副部长、越南劳工总会副主席及产业工会和各部门负责人等。3.1999年9月,赴加拿大温哥华、多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