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茶的介绍 乌龙茶 oolongtea 亦称青茶 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 品种较多 是中国几大茶类中 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是经过采摘 萎凋 摇青 炒青 揉捻 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 凤饼演变而来 创制于1725年 清雍正年间 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 回味甘鲜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 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 减肥健美等方面 在日本被称之为 美容茶 健美茶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 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 闽南及广东 台湾三个省 四川 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 福建等省外 主要出口日本 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青茶的历史 乌龙茶的前身 北苑茶 安溪乌龙茶起源于福建 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现所说的乌龙茶则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制法 改进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茶 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 清雍正年间 前后 福建 安溪县志 记载 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 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 现在全国乌龙茶最大产地当属福建安溪 安溪也与1995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命名为 中国乌龙茶之乡 乌龙茶的传播 乌龙茶历经300多年的发展 到20世纪中叶 乌龙茶的树品种 制法以及产品在武夷山出现后 便开始像外传播 基本形成了闽北 闽南 广东 台湾四大乌龙茶并行的格局 乌龙茶初制过程 采摘 萎凋 做青 杀青 揉捻 干燥 采摘 乌龙茶的采摘期约为每年的4月10日左右至5月20日 顶叶驻芽形成时 采摘驻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 也叫 三叶开面采 开面采按新梢伸展程度不同 又有小开面 中开面和大开面之区别 闽南 台湾采摘多在小开面至中开面之间 闽北 台湾采摘多在中开面和大开面之间 顶叶开展4 7天达中开面 此时采摘比小开面时采摘的香味较佳 冲泡次数也多 开面 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 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称小开面 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称中开面 达三分之二以上称大开面 做青 乌龙茶做青工序极为繁复 需经过多次的走水 摇青 发酵等交替进行 摇青的目的是促进边缘摩擦 从而让水分走失更快 但是走失太快 就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 所以要走走停停 等青的目的是让茶青在水分走势过程中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起发酵作用 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 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青茶的主要品种 安溪铁观音 产自福建安溪县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 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曲 肥壮圆结 沉重匀整 色泽砂绿 整体形状似蜻蜓头 螺旋体 青蛙腿 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 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 滋味醇厚甘鲜 回甘悠久 俗称有 音韵 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 可谓 七泡有余香 凤凰水仙 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 汤色澄黄清澈 碗内壁显金圈 滋味浓醇鲜爽 叶底匀齐 青叶镶红边 其泡茶方法也十分讲究 用特制精巧的宜兴小紫砂茶壶 用 若深珍藏 小瓷杯泡饮 茶多水少时间短 一泡闻其香 二泡尝其味 三泡饮其汤 饮后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红乌龙 红乌龙是结合乌龙茶与红茶之特色所创造的一种新兴特色茶 属重发酵 着重烘焙的半球型乌龙茶 茶汤水色琥珀橙红如红茶 滋味则如乌龙茶 具熟果香 醇厚圆润 耐泡 不但适合一般热水冲泡 冷泡更显其特色 闽北乌龙茶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自于福建武夷山市方圆70平方千米 由三十六峰 九十九岩及九曲溪组成 与外山不相连接 自成一体 形成特别的区域 武夷岩茶区 气候温和 冬暖夏凉 每年平均气温在18 18 5 c之间 雨量充沛 每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 年平均湿度在80 左右 茶园土壤的成土母岩 绝大多数由火山硕石岩 红砂岩及页岩组成 茶农利用岩壁 岩凹 岩缝砌石建园种茶 因此武夷山岩岩有茶 非茶不岩 岩茶因此而得名 正岩 半岩 洲茶 武夷岩茶根据产地不同 分为正岩 半岩 洲茶 正岩茶指种植于武夷山中心地区的茶 即慧苑坑 牛栏坑 大坑口 留香涧 梧源涧 三坑两涧 正岩茶茶香高味道醇厚 岩韵明显 品质最佳 半岩茶指种植于武夷山 三坑两涧 以外的岩边缘地带和九曲溪一带的茶 半岩茶岩韵稍显 略逊于正岩茶而优于洲茶 洲茶指种植在平地和溪边两岸的茶 武夷四大名丛 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大红袍 大红袍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 有 乌龙茶圣 之称 大红袍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岩壁上 地势十分险峻 岩壁上刻有大红袍三个字 共有六丛茶树 年产量不足一斤的成品茶 自然价格不菲 2005年在武夷山举行大红袍文化节期间 20克大红袍拍卖出20 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大红袍名称的由来 大红袍的说法很多 一般说法有两种 说法一 大红袍春茶萌发的嫩梢芽叶呈紫红色 从远处望去 茶树上部红艳 就像燃烧着一层火焰 犹如茶树批上红袍 说法二 明朝永乐皇帝出游武夷山 不慎患病卧床不起 饮此茶后病情很快解除 皇帝为了感念此茶的治病之功 叫人将自身穿的红袍披盖在茶树上 以示龙恩 茶树因此而得名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 外形 条索紧结 色泽绿褐油润 香气 香气馥郁 有兰花香 香高而持久 汤色 橙黄明亮口感 醇厚顺滑甘润 回甘悠长 岩韵明显 韵味十足 叶底 红绿相间 叶片有典型的 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铁罗汉 铁罗汉是最早的名丛 有上千年的历史 原产地有 武夷山的慧苑岩鬼洞 朱窠岩长窠 马头岩 铁罗汉的茶丛植根于长仅丈许的狭窄隙地间 两边是高耸的崖壁 山间流水日夜滋润茶丛 使树丛生长茂盛 叶长而大 夜色光良 铁罗汉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 19世纪中期福建省惠安县城关霞梧街有个叫施大成的商人开了一家施集泉 铁罗汉 茶叶店 当时以 铁罗汉 茶叶最为有名 在1890年至1931年前后 惠安县发生了两次时疫 患者用施集泉的铁罗汉茶叶后 得以痊愈 因有如罗汉菩萨救人济世 故得名 铁罗汉 铁罗汉的品质特征 外形 紧结 色泽青褐油润香气 细而含蓄 带有天然的花香 汤色 金黄明亮口感 醇厚甘爽 回甘重 叶底 柔软透亮且显红边 白鸡冠 白鸡冠的传闻早于大红袍 原产地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武夷宫后文公祠内 另一说发是在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 白鸡冠的茶树外形特征最为独特 树叶呈淡绿色 特别是幼叶浅绿而微黄 叶面开展 色泽无光 春梢顶芽微弯 茸毫显白露似鸡冠 这也是命名的原因之一 白鸡冠传说 相传明代某知府携带家人到武夷山游玩 住在武夷寺内 一日 知府儿子忽然患上急性疾病 腹胀如鼓 医药无效 武夷寺僧人闻听后 赠送给知府白鸡冠茶 并说明服饮方法 知府儿子饮后疾病果然治愈 知府把白鸡冠茶的奇效上奏了皇帝 并进献了白鸡冠 皇帝尝后大悦 下令寺僧看守此茶树 每年赏赐银子百辆 粟四十石 并且每年监制上贡作为御茶 一直沿袭到清代 白鸡冠的品质特征 外形 紧结 颜色程淡绿色 香气 浓郁清长 有着自己独有的香气 汤色 程金黄色 口感 醇厚 爽口回甘 岩韵明显 叶底 肥软鲜绿 水金龟 水金龟 是武夷岩茶 四大名丛 之一 出现于明末清初 闻名于20世纪20年代 产于武夷山区牛栏坑社葛寨峰下的半崖上 其叶片色泽绿里透红 青褐润亮呈 宝光 因茶叶浓蜜且闪光模样宛如金色之龟而得此名 水金龟的品质特征 外形 条索紧结 色泽砂绿乌润 香气 香高细长 久闻爱不释手 汤色 程琥珀色 口感 醇厚甘爽 回味持久 岩韵显露 叶底 叶张均整软亮 叶色黄绿 红边明显 乌龙茶的水温 轻发酵乌龙茶85 90度重发酵重焙火乌龙茶90 95度 绿茶的冲泡水温 80 85度红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体广告发布合作协议及广告合同
- 农业机械供货方案与质量保障措施
- 航空航天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目标及控制措施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互助协议
- 保险产品代理销售与佣金结算合同
- 集体协商机制创新-洞察及研究
- 阻燃涂层耐蚀性优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智能建筑施工质量进度安全保证措施
- 风电场基坑施工地质风险及预防措施
- 餐厅承包饭餐合同协议书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 2023年赣州市建兴控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概述课件
-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课件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全套课件
- 医院介入手术病人护送交接流程
-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培训班) 课件
- 骨关节结核教案
- 楼板厚度检测报告
- 纳米材料ppt课件精品课件
- 精神发育迟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