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扬州方言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朱荣晖 项目负责人:李 建 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进,许多地方的家乡话已逐步被汉语普通话同化,但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的文化人的社会责任。国家政策的导向 近年来,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扬州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扬州方言在内的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3)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 文明要进步,文化要发展,这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党和政府对扬州古城文化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扬州方言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扬州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轨迹,准确描写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二是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扬州方言词语运用的异同;三是研究扬州方言语法特点,初步建立扬州方言语法研究架构。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扬州文化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扬州传统文化,作到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作出贡献;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整理扬州文化典籍,为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整理出版提供语言学支撑;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传统扬州方言特色。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为了了解“扬州方言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网络系统,在“搜狐”“网易”“新浪”“雅虎”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其次,我们查阅了近20年的国内外近10种方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报纸和期刊,如中国语文、方言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类)、省内外高校学报等;再次,我们课题组骨干成员,还先后到维扬区、广陵区、开发区、邗江区等老城区和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取了有关信息。从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扬州方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 明清地方志中散见的方言语料.(2) 王世华.扬州话音系.科学出版社,1959.(3)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和指导组编.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4) 王世华.红楼梦下江官话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85,(1)42(5)王世华.扬州话里两种反复问句共存.中国语文,1985,(6)415-416(6)黄继林.扬州方言里的“蛮”和“稀”.方言,1987.(4).(7) 李建.谈谈背影中的橘子.中学语文教学,1987,(11).15.(8) 李建.扬州方言时间名词+的的特殊用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1).90.(9)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3).98-105. (10)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续).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 (4).119-125.(11)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4).91- 99. (12)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二).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 (1).102-106,111.(13)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3).211-222.(14)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4).299-309.(15) 吴继光 李建.扬州地方文艺作品中的方言词语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91, (4).75-79(16) 王世华.扬州话的声韵调.方言,1992,(2)115-119(17)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本字考.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130-146.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2.(18) 吴继光 李建.扬州曲艺作品中的方言词语选释.盐城师专学报,1993, (2).52-55(19) 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引论.方言,1993,(3).161-175(20) 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1)何自胜 李建.扬州风月记词语例释.滁州学院学报,2006,(6),15-16这些研究都试图通过共时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描写了扬州方言的语音、词汇特点,并在扬州方言语法规律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这些研究及其成果无疑对本课题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1)联系 研究领域是一致的,都限定在“扬州方言特点研究”这个领域内,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要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既研究几者各自的情况,又进行彼此间的关系和整合研究;研究的指向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理论的研究与实际调查,探究扬州方言的本质特征。(2)区别 研究的对象不同:以往的研究一般从文化人层面上分别进行,有时研究仅仅限定在“城里”“几个人”这个特定范围内;研究的重点不同。以往的研究比较多的关注城里几个老文化人的方言特点的研究,本课题则着重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区域人群的语言特点,对重点人群扬州方言语言特点进行精细化研究,试图作出较为清晰和相对合理的描述;研究的维度不同:以往的研究或是偏重于纯粹的语音、词汇研究,专门就语音、词汇等问题进行探讨,本课题则着力于整体的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切口不同。以往研究主要从语音、词汇入手,本课题研究主要从市区老扬州人的语言现实入手,借鉴国内外专家研究的学术成果,对扬州方言的本质特点进行全方位研究。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有助于探索并构建扬州方言语音词汇语法体系。有助于探索并扬州传统文化研究、保护的途径和模式。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并从学术层面解决扬州方言本质特点问题。本课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知识直播培训课件
- 2025年党章知识竞赛必考题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技术预测试题含答案
- 循环系统护理试题(含答案)
- 护理查对制度试题及标准答案
- 2024年急性精神科科N2-N4护士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山东“安全生产月”知识主题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RDPAC资格认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育婴师三级(高级育婴师)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及答案
- 标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教学
- 医院信息系统廉洁风险防控方案
- 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知识点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
- 智人扩散路径重构-洞察及研究
- 三方委托付工程款协议书
- 信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四川成都成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培训试题(含答案)
- 物业应急管理办法
- 设备调剂管理办法
- 蓝天救援队规定管理制度
- 银监会手机租赁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