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为了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本次设计了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六大安全避险系统。一、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该矿必须设置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为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该矿在副斜井井底附近设置水平永久避难硐室。根据本矿人员分布情况,确定永久避难硐室最终的容纳规模为70人,水平避难硐室尺寸设计为长25m、宽3.6m、高3.0m。矿井投产时分别在大巷中部和首采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中部设1个JFY-24/96型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当运输、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顺槽长度超过500m后在运输、回风顺槽各设置1个JFY-24/96型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井下共设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和5个JFY-24/96型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永久避难硐室的内部分为缓冲区、避难区、救护区和卫生区。避难硐室设置两道向外开启的防爆密闭门,门体能够抵御瞬时1000高温、1.5MPa的爆炸冲击波、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过渡室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设置。硐室采取三次支护的钢筋混土壁后充填技术,起到密闭和缓冲的作用。整个避难硐室内始终保持300-400KPa的正压,防止毒害气体的渗入。通过设在压缩空气管路上的压风自救系统向硐室内进行供氧,硐室压风供氧系统的压缩空气入口与大巷压风管道相接。在矿井压风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利用该系统直接为硐室内送风,保证空气质量。硐室内配有压缩氧气钢瓶,在矿井压风系统中断的情况下,压缩钢瓶内的氧气可以为避难人员提供设计救援时间内所需的氧气。该矿井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两个综掘工作面,井下生产人员主要集中于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矿井投产时分别在大巷中部和首采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中部设1个JFY-24/96型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当运输、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顺槽长度超过500m后在运输、回风顺槽各设置1个JFY-24/96型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移动式硬体救生舱最低容纳人数为22人,JFY-24/96型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主要技术参数:额定容纳人数:24个;额定防护时间:96h;舱内氧气浓度:18.5-22%;舱内二氧化碳浓度:1.0%;舱内一氧化碳浓度:2410-6%;舱内甲烷浓度:1.0%,平均0.50%;舱内温度:35;舱内湿度:85%;启动时间:20s。JFY-24/96型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体顶部为弧形,底部为矩形,底部设有拖撬便于搬运。主舱体采用加强筋框架,框架内各有一层高强度钢板,两层钢板之间填充高效隔爆材料,达到防爆、防水、气密的目的。主舱体为正压设计,可有效阻止舱外有害气体随被困人员进入舱内;生活舱内设有座椅供被困人员休息、等待救援;设备舱设置氧气瓶、蓄电池、通信等设备。舱体内设有空调舱,在矿难后断电时通过热交换管线与主舱体连接,吸收主舱体热量、水汽,调节主舱内空气湿度。通过设在压缩空气管路上的压风自救系统向救生舱内进行供氧,救生舱压风供氧系统的压缩空气入口与顺槽压风管道相接。在矿井压风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利用该系统直接为硐室内送风,保证空气质量。救生舱内配有压缩氧气钢瓶,在矿井压风系统中断的情况下,压缩钢瓶内的氧气可以为避难人员提供设计救援时间内所需的氧气。救生舱采用正压设计,有效防止有害气体进入舱体内救生舱设置各种传感器,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能够对舱内外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进行监测。传感器将监控数据传输到监控分站,通过监控分站自动控制、调节舱内环境参数。同时舱内的检测监控系统接入就近的矿井监控分站,将舱内监控数据传入井上监控中心。救生舱内设有与矿井通信系统相连调度电话,并设有一部与井上调度中心相连的直通电话。舱内通信系统与就近的通信网络相连,与井上建立通信联系,可在井下通信线路故障的情况下仍可保持舱内外长距离救援通信联络。二、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淘汰了原先采用KJ101型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现更新为KJ101N型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主要对煤巷内的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风门开关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风电闭锁开关、主要设备的开停、水仓水位等工况进行监控,遇险情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切断危险区电源和将信息迅速传至地面中心站。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现矿井已有一套KJ133C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矿井行政办公联合建筑生产调度室内有2台工控微型计算机做监控主机,井下有3分站和18无线接收天线。目前矿井已有350个便携式识别卡,做到下井人员1人1卡,对井下人员流动的井口、胶带运输巷、辅助运输巷、进回风巷、井底车场、硐室的出入口进行信号覆盖,检测人员分布和人员流动状况;对井下采掘等重点安全、生产管理区域做重点监测。监测点根据矿井巷道布置图布设。四、压风自救系统地面压缩空气站提供的压力为0.85 MPa的压缩空气32.5m3/min,设备供气量满足设计压风自救系统要求。井下压风管路送至每个避难硐室并安装了管道阀门。五、供水施救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采用环状管网,管材采用无缝钢管,法兰或卡套式连接,管道敷设在巷道侧壁上或用支墩沿底板敷设。在带式输送机巷道每隔50m,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DN50的支管和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在每个避难硐室内安装了水阀以备应急施救。六、通信联络系统矿井建立了完善的行政及生产调度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设计:高温环境下植物生长实验方案
- 考研数学心得分享:提高解题速度
- 民法合同法基础法律知识讲解
- 市场策划与推广战略合作协议条款
- 高中英语语法:情态动词使用规则教学案例
- 生态环保责任落实与追责承诺书(8篇)
- 土地流转林业发展协议书
- 夜晚的星空与梦中的仙境作文(6篇)
- 城市公园维护服务协议
- 农业项目合作开发与建设合同
- 2025-2030中国汽车减震器市场战略规划及竞争力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食其家面试试题及答案
- 矿山工程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麻精药品管理培训
- 顾客特殊要求培训课件
- 九年级英语宾语从句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 医疗仪器设备效益考核办法
- 生产产能提升激励方案
- 车间5S管理培训
- 2025年度汽车销量目标达成合作协议模板
-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