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应急演练.doc_第1页
触电应急演练.doc_第2页
触电应急演练.doc_第3页
触电应急演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 修 车 间 应 急 预 案 培 训 记 录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及课时:车间会议室 4小时培训人:张福利培训目的:尽快按触电急救方法和步骤进行合理施救,工作人员合理分工,尽快展开救援,想方设法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培训知识要点:一、 急救要点: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确认自己无触点危险在进行救护。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灯、插座等带电物品。绝缘物品干燥的竹竿、木棍、扁担、塑料棒、电工用的绝缘钳子。抢救者可站在绝缘物体上,如胶垫、木板;穿着绝缘鞋。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至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病人的衣扣、裤带。轻型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就地休息1-2h再活动。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立即叫120,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护。并在不间断抢救的情况下护送医院进一步急救。二、求援组织程序1、触电后立即找附近人员帮助,拨打相关人员救助电话。2、对各小组成员职责分工要明确。培训人员签到:培训效果评估(含评估方式)通过培训职工懂得了发生触电事故后,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救,会报警、会组织人员救护。效果良好。机 修 车 间 应 急 预 案 策 划 记 录 策划演习方式现场演练演习地点演练科目触电应急救护演练目的学习掌预案、检验预案的可行性,提高职工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演练时间参加班组 模拟检修现场一名职工拖拽钢管发生触电事故,带班班长看到后立即找到配电箱将电源关闭电源开关,立即打电话通知其他作业区域人员前来协助抢救,并通知车间应急小组组长带队进行援助。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对人员使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救护,抢救未中断,等到医院120到现场演练结束。120走后,对触电查找事故原因。最后,对演练过程中存在不足进行进行评估总结。 批准意见机 修 车 间 应 急 预 案 演 练 记 录演练时间演练地点车间院内演练科目触电应急救护演练方式模拟演练指挥苏春海参加人数8演练经过1.一名工人因拖拽钢管时没注意防护,钢管切口锋利处破坏了电线绝缘层,走在后面的工人因为下雨,绝缘鞋湿了没换,失去防护作用,在没发现危险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电线裸露处,随即大叫“啊”一声后倒在了地上。2.与触电者在一起的同事随即大叫“ 江治国 )触电啦!”,并马上通知带班长3、李志东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并迅速跑到配电箱处将钢筋加工场电源开关断开;同时电话通知姚彦生和迟国柱。4.迟国柱和姚彦生接到消息后,马上赶往现场。在赶往事故地点的途中,姚彦生联系演练专业组长孙豪杰,让其安排临时救援小分队和司机马上赶往事发地点。5.姚彦生和迟国柱赶到现场,验明确认无电后,姚彦生用干木棒将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并将其平放于地上。6.应急救援小分队迅速赶到,立即检查触电者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班组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对电击灼伤处进行消毒包扎,防止伤口感染。本次演练对象为呼吸心跳停止者。7.“触电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后,继续平躺着观察其精神状态,待医生来后,用单架平抬离开送医院继续救治效果评估预案本身评估:方法合理,组织得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实战意识不够强、抢险气氛不浓厚,没有达到紧张有序的演练要求。2、对触电急救方法缺少实际操作,急救时动作不规范。3、现场抢险作业人员在紧急状态下有点慌乱。整改措施:1、多组织演练,提高抢险人员的实战意识。2、进一步加强安全用电,杜绝与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3、多组织施工人员急救知识的培训学习,演练注意事项:1.1切断电源;1.2用干燥的木头移去带电导线;1.3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导线;1.4拽触电者衣服,使之摆脱电源。注意: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和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要求抢救的动作正确,速度快。2、简单诊疗技术2.1判断是否丧失意识;2.2观察有否呼吸存在;2.3检查有否心跳;2.4观察瞳孔是否扩大。要求每项检查动作正确,提问时能讲解道理。3、对症处理3.1要求根据指挥人员确定的症状来实行正确的抢救方法,特别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求和胸外挤压法抢求,准备动作一定要在四分钟内完成,脱离电源后4分钟内必须实行现场抢救。时间和动作正确性作为评分依据。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在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秒-5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觜唇紧闭,防止漏气。4.5.3.4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抬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如下: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cm-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其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到颈动脉搏动。操作频率如下: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4.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4.6.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秒-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4.6.2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时间吹气1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4.7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4.7.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4.7.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4.7.3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4.8伤员好转后的处理4.8.1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