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妇科解剖及超声图像,黄静,子宫形态,成人子宫上宽下窄,前后稍扁,倒置梨形,上为宫底,下为宫颈。成人宫体与宫颈比列为2:1。成人妇女子宫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容积5ml,重量50克;生育期妇女宫体与宫颈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绝经后妇女为1:1。,子宫的形态结构,子宫,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狭部,非孕期长约1cm,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狭部上端为宫颈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子宫体的组织结构,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内膜层;内膜层表面2/3为功能层,余下1/3为基底层;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子宫的功能,1、孕育胚胎,胎儿;2、娩出胎儿;3、提供产力协助胎儿娩出;4、产生月经。,月经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一、月经: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指标之一。 1、初潮:月经第一次来,多在11-18岁; 2、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间隔21-35日,一般为28日。 3、经期及经量:2-7日,30-50ml,大于80ml属于经量过多; 4、月经血的特点:暗红、粘稠,不凝固;,二:子宫内膜分期及周期性变化1、月经期:第1-4天,这个阶段内膜线显示模糊; 2、增生期:第5-14天,3-6mm; 3、分泌期:第15-28天,可达6-12mm,正常小于15mm。经量偏多者内膜也偏厚。绝经期内膜小于4mm。,月经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宫颈 组织结构,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宫颈管粘膜高柱状上皮,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有丰富腺体-粘液栓鳞柱交界宫颈癌好发部位,子宫邻近器官,子宫位于小骨盆中央,坐骨棘水平之上,呈前倾前屈位,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输卵管和卵巢。,子宫正常声像图表现,纵切:呈茄形或梨形,上方为宫底部,下方为宫颈内口、宫颈。中央条状回声稍增强区为宫腔、内膜回声(经阴道时可见清晰显示宫腔前后壁内膜的低回声窄带及中央宫腔界面形成的较强回声线)。子宫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宫体呈均匀中等回声。横切:横向椭圆形,越近宫底似三角形,越近宫颈越似圆形。正常子宫的各条径线随年龄、体型、有无生育、人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的比较,优点:1、图像清晰分辨力高。2、不必膀胱充盈及不受肥胖的限制。3、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显示率高。局限性:1:视野有限,解剖方位不清,远处较大的肿块不能显示全貌,需经腹超声检查补充;2、对高位卵巢、绝经后阴道萎缩、盆腔内炎症粘连、结构变形识别困难;3、定位较难,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管市场前景预测与推销策略研究报告
- 铅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分子材料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立项备案项目申请)
-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电梯安装维修工)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0-2025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 滴灌地滴水协议书
- 东方航空协议书航空
- 宠物跑步机玩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手术器械清洗与维护
- 高中物理课件:Tracker软件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后测试卷班附有答案
- 宏观经济学(河海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医学影像学试题库之超声题库
- 呼吸内科小讲课呼吸系统疾病对肝脏的影响
- 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计划书
- 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 2024届全国新高考语文热点复习 立足文本借“题”发挥-信息类文本观点迁移与运用解题策略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第3讲 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