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诊断假性动_第1页
超声在诊断假性动_第2页
超声在诊断假性动_第3页
超声在诊断假性动_第4页
超声在诊断假性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声在诊断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绍兴市中医院 胡琴,假性动脉瘤是少见的动脉性疾病。是血管损伤后的并发症,多见于外伤及医源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周围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肿块。本文回顾分析6例假性动脉瘤病例,探讨超声在本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多为外伤后肿痛,局部扪及包快。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3-79岁。4例发生在下肢,一例位于前额,一例位于颈部。2例伴发骨折。经超声随访,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Philips-iu22 、Philips-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及相控阵探头配合,探头频率3.5-12MHz。检查时根据病灶情况选择合适体位,二维下观察病灶形态、大小、边界、位置以及内部回声情况,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部有无血流、血流形态、参数、频谱特点以及病灶与周边血管关系。,2、结果,2.1超声诊断的影像表现 二维下主要表现为病灶处见一圆形或类圆形无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边界清,无明显动脉壁结构,内可及“云雾样”细密光点流动。彩色多普勒表现为红蓝往返的血流信号,是瘤体与受损动脉干存在压力差所致。有时可见瘤体与周边动脉有细小管道相通。频谱多普勒见特征性“双期双向”动脉频谱,即正反向血流持续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期。,2.2具体病例 四例发生于下肢的假性动脉瘤患者中三例均有周边软组织血肿,伴发骨折的2例瘤体均较大,其中一例伴发腘静脉血栓。,男性,55岁,因左侧股骨骨折一月余入院。左大腿明显畸形肿胀。,9天后复查,瘤体明显增大,女性,79岁,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半月余,大腿肿胀明显。,男性,23岁,右大腿刀刺伤18小时,大腿局部疼痛。,女性,70岁,头部肿痛发现肿块3月余,外伤史不清,初诊为皮脂腺囊肿。,2.3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 需与血肿、软组织囊性肿块,血管性疾病如真性动脉瘤、动脉夹层、动静脉瘘等鉴别。血肿多有外伤史,包快呈混合回声,彩色多普勒无明显血流信号。组织囊性包快多无外伤史,彩色多普勒无明显特异性血流信号。真性动脉瘤多由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或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引起,在动脉薄弱部位形成持久性异常扩张,动脉壁完整,内多为五彩相间的五彩血流。夹层动脉瘤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引起,病变处管腔扩张见线样长条状高回声,规律摆动,真假腔血流明暗不一。动静脉瘘由先天因素或外伤炎症原因,伴行动静脉可见瘘口,瘘口处动静脉血管中为五彩的高速血流。,3、讨论,假性动脉瘤是少见的动脉性疾病。是血管损伤后的并发症,多见于外伤及医源性介入性检查及治疗使动脉管壁受损破裂,在周围软组织内形成局限性搏动性肿块。多见于四肢及穿刺部位。超声检查可显示瘤体的大小、形态、动脉壁的破损情况,显示瘤腔内的血流情况,检查的准确性及特异性可达100%。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应用,假性动脉瘤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超声检查检查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强,可作为诊断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一点心得体会。行体表肿块超声检查时二维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